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继发强直-阵挛阶段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 28例患者54次非对称性强直发作,观察两种非对称性强直姿势—M2e和(或)"4"字征,分析其定侧意义、时间相关性及演变特点。结果 (1)100%(33/33)M2e出现...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继发强直-阵挛阶段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 28例患者54次非对称性强直发作,观察两种非对称性强直姿势—M2e和(或)"4"字征,分析其定侧意义、时间相关性及演变特点。结果 (1)100%(33/33)M2e出现在致痫区对侧,56%(19/34)"4"字征伸直侧位于致痫灶对侧;(2)定侧正确与错误的"4"字征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30.3s vs 50.6s,4.6s vs 15.7s),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M2e转变为定侧正确与定侧错误"4"字征的时间分别为7.5s和15.4s,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局灶性癫痫中M2e具有定侧意义,而"4"字征在颞叶癫痫中具有较好的定侧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及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且无糖尿病者。共有3531人纳入本项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58.06±9.55)岁,男性1470例(占41.6%),女性2061例(占58.4%)。其中1318例(占37.3%)受试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多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仍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OR=1.16,95%CI:1.01~1.31,P=0.03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糖尿病的中老年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是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并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有着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继发强直-阵挛阶段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 28例患者54次非对称性强直发作,观察两种非对称性强直姿势—M2e和(或)"4"字征,分析其定侧意义、时间相关性及演变特点。结果 (1)100%(33/33)M2e出现在致痫区对侧,56%(19/34)"4"字征伸直侧位于致痫灶对侧;(2)定侧正确与错误的"4"字征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30.3s vs 50.6s,4.6s vs 15.7s),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M2e转变为定侧正确与定侧错误"4"字征的时间分别为7.5s和15.4s,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局灶性癫痫中M2e具有定侧意义,而"4"字征在颞叶癫痫中具有较好的定侧价值。
文摘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及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且无糖尿病者。共有3531人纳入本项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58.06±9.55)岁,男性1470例(占41.6%),女性2061例(占58.4%)。其中1318例(占37.3%)受试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多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仍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OR=1.16,95%CI:1.01~1.31,P=0.03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糖尿病的中老年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是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并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