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儿童全面发作性癫痫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孙卫进 苏文龙 +9 位作者 李晓莉 马凯强 左金依 王雄飞 王梦阳 王静 李天富 周健 栾国明 关宇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14岁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VNS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行VNS的52例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14岁)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14岁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VNS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行VNS的52例全面发作性难治性癫痫儿童(≤14岁)的临床资料,在术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包括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不良事件。统计患儿行VNS术后癫痫50%缓解率和McHugh分级。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12个月时VNS应答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6、9和12个月时,VNS应答率均达到50%以上。McHugh分级结果显示VNS术后随访时间点Ⅰ级的比例逐渐上升,而Ⅳ级和Ⅴ级的比例有所下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结构性病因(OR=7.748,P=0.017)和强直-阵挛发作(OR=9.076,P=0.021)患儿VNS术后12个月应答率显著更高。结论VNS能够显著改善14岁以内全面发作性癫痫患儿的发作频率且疗效稳定。结构性病因、阵挛发作可能是VNS术后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全面性发作 儿童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鑫涛 孙卫进 +7 位作者 马凯强 王雄飞 周健 王梦阳 王静 李天富 栾国明 关宇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的疗效。方法纳入2例分别于2012年2月28日和2020年6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VNS的SRSE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中情况良好,病例1于刺激器开... 目的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RSE)的疗效。方法纳入2例分别于2012年2月28日和2020年6月1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行VNS的SRSE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中情况良好,病例1于刺激器开机1周后癫痫持续状态(SE)消失,术后7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病例2于刺激器开机1个月后SE消失,术后2年随访提示未再发生SE且癫痫发作频率减少80%。结论VNS是治疗SRSE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迷走神经刺激术 疗效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慧颖 李红亮 王保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25-28,49,共5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度,并...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头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度,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评估疗效。对双侧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SGB术前比较,术后N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B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1.25%。与阻滞前和阻滞对侧比较,SGB可明显升高阻滞侧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及颈外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其脉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颈部动脉及颅内动脉阻滞侧及阻滞对侧血流速度、血流速度变化量及脉动指数SGB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后,80例患者中声音嘶哑6例(7.50%)(休息1 h内完全消失),一过性上肢麻木2例(2.50%),臂丛神经阻滞3例(3.75%),穿刺部位疼痛4例(5.00%),异物感3例(3.75%)。结论 SGB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SGB缓解偏头痛症状可能主要是通过明显降低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血管阻力、加快其血流速度、轻度降低颅内动脉血管阻力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丙戊酸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全乐 李天富 王保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71,共7页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以及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丙戊酸钠还能对神经元的生长、变异、凋亡产生影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与神经传递和细胞内...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抗癫痫治疗以及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丙戊酸钠还能对神经元的生长、变异、凋亡产生影响,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丙戊酸钠的作用机制与神经传递和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有关。丙戊酸钠作为神经功能保护药物治疗神经损伤以及认知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神经保护 信号传导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
下载PDF
神经科青年医师眩晕/头晕诊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红亮 李天富 黄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1-3,共3页
眩晕/头晕的诊治涉及多个学科,神经科医师不仅要掌握神经科常见的中枢性眩晕/头晕,而且要掌握其他科室疾病导致的眩晕/头晕才能避免误诊、漏诊和误治。然而,目前尚无开展针对神经科医师有关眩晕/头晕进行讲授的专门课程,有必要对眩晕/... 眩晕/头晕的诊治涉及多个学科,神经科医师不仅要掌握神经科常见的中枢性眩晕/头晕,而且要掌握其他科室疾病导致的眩晕/头晕才能避免误诊、漏诊和误治。然而,目前尚无开展针对神经科医师有关眩晕/头晕进行讲授的专门课程,有必要对眩晕/头晕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让神经科年轻医师深刻理解眩晕/头晕的概念、分类及疾病谱,牢记眩晕/头晕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熟悉眩晕/头晕的问诊、查体内容和评估前庭功能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诊断急诊、门诊和病房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思维,掌握头晕/眩晕的防治措施,不断更新和学习最新国内外有关眩晕/头晕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成果,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对逐渐提高神经科青年医师诊治眩晕/头晕的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 青年医师 眩晕/头晕 临床思维 前庭康复 培养
下载PDF
文献学习结合病例分析报告会在神经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梦阳 栾国明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
单纯的文献学习报告会或者疑难病例讨论是最常见的临床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将会显著提升临床教学的效果。我们认为文献汇报内容应紧密围绕临床,避免文献选择的随意性,每期围绕一个临床主题精选高水平国内外文献,深度剖析文献所采用... 单纯的文献学习报告会或者疑难病例讨论是最常见的临床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将会显著提升临床教学的效果。我们认为文献汇报内容应紧密围绕临床,避免文献选择的随意性,每期围绕一个临床主题精选高水平国内外文献,深度剖析文献所采用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方法、病例特点、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身病例,深刻讨论与文献之间的差异,从而起到丰富理论知识、锻炼临床思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学习 病例分析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强直关节运动在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强直发作中的定侧意义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利 刘兴洲 黄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肢体强直的非对称性特点及其侧向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住院并经过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分析其双侧肢体强直发作演变... 目的分析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肢体强直的非对称性特点及其侧向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住院并经过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分析其双侧肢体强直发作演变特点及时间相关性。将上肢分为远段(指/腕关节)、中段(肘关节)、近段(肩关节),依据强直关节运动的不同方向分为伸展运动和屈收运动,分别观察双侧肢体[致痫区(EZ)对侧、同侧]各节段强直关节运动—伸展和屈收,并依次记录双侧强直肢体不同节段出现的关节运动时间。结果 22例患者最终共74次双侧肢体强直发作。63次(85.1%)起始强直关节运动(ITMJ)位于EZ对侧,6次(8.1%)ITMJ位于EZ同侧,5次(6.8%)ITMJ不能判断起始侧别。59次(79.7%)ITMJ表现为伸展运动,10次(13.5%)表现为屈收运动,5次(6.8%)同时出现不同节段的伸展和屈收运动。EZ对侧肢体各节段强直发作中,中段(肘)强直关节运动时间为(14.2±13.1)s。结论局灶性癫痫双侧肢体强直发作的演变具有非对称性。首先出现关节运动的肢体常位于致痫区(EZ)对侧,具有较好的定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非对称性强直 致痫区 起始强直关节运动 辅助感觉运动区
下载PDF
颅内电极脑电图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特点在癫发作定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 周健 +3 位作者 关宇光 陈述花 王梦阳 栾国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电极脑电图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特点,探讨其与不同发作起源部位及术后病理的关系,为癫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症状性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电极记录的发作起始部位不同,将病人分颞叶外癫(n=11)... 目的分析颅内电极脑电图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特点,探讨其与不同发作起源部位及术后病理的关系,为癫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症状性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电极记录的发作起始部位不同,将病人分颞叶外癫(n=11)和颞叶癫(n=8)。分析两组发作前期脑电的放电类型以及病理结果。结果颞叶外癫病人发作前期脑电多表现为周期样节律性快活动,颞叶癫发作前期均表现为周期样多棘/棘-慢波放电。两组病人发作前期脑电活动的放电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0.358,P<0.01)。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不同亚型之间的发作前期脑电活动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5.050,P<0.01)。结论起源于颞叶外的癫,发作前期脑电活动多表现为周期样节律性快活动,病理分型以FCDⅡ型多见。而起源于颞叶的癫,发作前期则以周期样多棘/棘-慢波放电为主要放电表现,病理分型多见于FCD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定位 脑电图 颅内电极 发作前期 脑电活动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继发性强直-阵挛阶段中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利 黄光 +2 位作者 王晓梅 张颖 刘兴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780-785,共6页
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继发强直-阵挛阶段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 28例患者54次非对称性强直发作,观察两种非对称性强直姿势—M2e和(或)"4"字征,分析其定侧意义、时间相关性及演变特点。结果 (1)100%(33/33)M2e出现... 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继发强直-阵挛阶段非对称性强直的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 28例患者54次非对称性强直发作,观察两种非对称性强直姿势—M2e和(或)"4"字征,分析其定侧意义、时间相关性及演变特点。结果 (1)100%(33/33)M2e出现在致痫区对侧,56%(19/34)"4"字征伸直侧位于致痫灶对侧;(2)定侧正确与错误的"4"字征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30.3s vs 50.6s,4.6s vs 15.7s),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M2e转变为定侧正确与定侧错误"4"字征的时间分别为7.5s和15.4s,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局灶性癫痫中M2e具有定侧意义,而"4"字征在颞叶癫痫中具有较好的定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强直 致痫区 M2e “4”字征 辅助感觉运动区
下载PDF
双孔钾离子通道与癫痫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莉 王澍 关宇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具有反复性、发作性、短暂性、刻板性的特点,而离子通道在其病因学中起着关键作用。钾离子通道是离子通道家族中最大和结构最多样化的一类,对细胞外和细胞内钾离子...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具有反复性、发作性、短暂性、刻板性的特点,而离子通道在其病因学中起着关键作用。钾离子通道是离子通道家族中最大和结构最多样化的一类,对细胞外和细胞内钾离子的流动进行选择性地调控,进而广泛调节细胞功能。其中,双孔钾离子通道(K2P)是维持细胞静息膜电位的关键因素,直接控制质膜兴奋性,是许多神经保护化合物的最终效应因子。本文总结归纳了K2P与癫痫的关系,以提高对K2P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双孔钾离子通道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癫痫定位诊断临床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梦阳 栾国明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33-34,共2页
癫痫定位诊断对学习者综合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我们提炼出五种必备的核心技能和理论知识,包括症状学分类及识别、脑电图分析、癫痫病理生理机制、脑结构和功能影像学、脑功能解剖学,以病例分析为手段,示范如何综合应... 癫痫定位诊断对学习者综合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我们提炼出五种必备的核心技能和理论知识,包括症状学分类及识别、脑电图分析、癫痫病理生理机制、脑结构和功能影像学、脑功能解剖学,以病例分析为手段,示范如何综合应用上述五种技能和理论知识对癫痫起源做出精准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定位诊断 临床教学
下载PDF
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倩 张佳 +1 位作者 陈胜云 赵性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7期26-30,共5页
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 目的探索在非糖尿病中老年人群中,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及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且无糖尿病者。共有3531人纳入本项研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58.06±9.55)岁,男性1470例(占41.6%),女性2061例(占58.4%)。其中1318例(占37.3%)受试者存在颈动脉斑块。多因素调整后,空腹血糖仍与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相关(OR=1.16,95%CI:1.01~1.31,P=0.035)。结论本研究发现无糖尿病的中老年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是无症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并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中老年人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糖尿病 无症状 颈动脉超声检查 控制血糖
下载PDF
优势半球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芳 张佳 +1 位作者 陈胜云 赵性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评价基于社区筛查的40岁及以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重点研究优势半球斑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入排标准,共有861例40岁及以上既往无脑血管病、能配合完成颈动脉超声和认知测评、且数据齐全... 目的本研究评价基于社区筛查的40岁及以上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重点研究优势半球斑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入排标准,共有861例40岁及以上既往无脑血管病、能配合完成颈动脉超声和认知测评、且数据齐全的对象纳入本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非城镇居民,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优势半球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率为59.2%(510例),认知障碍患病率为60.3%(519例),右利手占92.0%(792例),左利手占8.0%(69例)。对右利手人群分析发现,多因素调整后,无症状左侧(优势半球)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低Mo CA评分有关(2个及以上斑块的OR值为1.60,95%CI:1.01~2.53,P=0.044)。结论本研究发现,在40岁及以上非城镇人群中,优势半球的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认知功能减退相关。加强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及管理,对预防及延缓认知功能减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无症状 认知功能减退 右利手 颈动脉超声 认知功能障碍 优势半球
下载PDF
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1项针对非城镇居民的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倩 张冠一 +2 位作者 张佳 陈胜云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索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 目的探索空腹血糖对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参与中国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 survey,CNSSS)项目,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筛查点的40岁以上非城镇居民。入组标准为既往无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且行超声检查确诊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采用MoCA量表(北京版)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认知障碍(MoCA<26分)的关系。结果共有1446名居民纳入本项研究,平均年龄为62.0±8.3岁,男性809人(55.9%),受教育年限≤12年者1364人(94.3%),其中936人(64.7%)存在认知障碍。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认知障碍相关(趋势P=0.003)。校正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升高仍然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趋势P=0.008),相较于最低四分位数空腹血糖水平,最高四分位数空腹血糖水平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增加了0.49倍(OR 1.49,95%CI 1.10~2.02,P=0.010)。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是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认知功能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癫痫中心青年医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天富 高青 栾国明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2,共2页
近年来,随着癫痫领域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不同级别的医院陆续建立了癫痫中心,越来越多的青年医师参与了癫痫术前评估、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以及癫痫临床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癫痫专业培养机制... 近年来,随着癫痫领域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不同级别的医院陆续建立了癫痫中心,越来越多的青年医师参与了癫痫术前评估、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以及癫痫临床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癫痫专业培养机制,综合提升青年医师在癫痫领域的临床、科研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中心 青年医师 培养
下载PDF
2022年癫痫领域十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群 单伟 杨华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5,共7页
2022年有关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主要集中于癫痫的诊断与评估、神经重症患者脑电活动的干预、抗癫痫发作药物和疾病修饰治疗药物的应用、神经调控、基因治疗等领域。本文拟结合我国当前癫痫科研与... 2022年有关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主要集中于癫痫的诊断与评估、神经重症患者脑电活动的干预、抗癫痫发作药物和疾病修饰治疗药物的应用、神经调控、基因治疗等领域。本文拟结合我国当前癫痫科研与临床需求,梳理2022年各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以此展望癫痫诊断与治疗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惊厥药 综述
下载PDF
辅助感觉运动区癫痫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孙利 李放 +2 位作者 王晓梅 王静 刘兴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468-472,共5页
目的 探讨辅助感觉运动区(SSMA)癫痫的临床表现。方法 分析SSMA癫痫患者3例,均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1例(例1)颅内电极脑电图证实SSMA起始发作,2例(例2、例3)头颅MRI显示SSMA病灶。结果 患者均出现非对称性强... 目的 探讨辅助感觉运动区(SSMA)癫痫的临床表现。方法 分析SSMA癫痫患者3例,均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和头颅磁共振(MRI)检查,1例(例1)颅内电极脑电图证实SSMA起始发作,2例(例2、例3)头颅MRI显示SSMA病灶。结果 患者均出现非对称性强直发作,时间持续在10~20s,发作期脑电图(EEG)通常不能定位。结论 SSMA负责语言、感觉及运动功能,SMA综合征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强直 致痫区 辅助感觉运动区
下载PDF
双侧强直发作的局灶相关性癫痫的电-临床症状学分析
18
作者 孙利 刘兴洲 +2 位作者 薛迎红 陈述花 王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12-318,共7页
目的分析具有双侧强直发作的局灶相关性癫痫的电-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分析发作期脑电图(EEG)、双侧肢体强直发作特点及可靠的伴随症状(正确预测率>80%)-偏转、单侧面肌强直、单侧阵挛、单侧肢体感觉异常、M2e、"4"字征。... 目的分析具有双侧强直发作的局灶相关性癫痫的电-临床症状学特点。方法分析发作期脑电图(EEG)、双侧肢体强直发作特点及可靠的伴随症状(正确预测率>80%)-偏转、单侧面肌强直、单侧阵挛、单侧肢体感觉异常、M2e、"4"字征。结果 24例患者81次发作,依据致痫区部位分为旁矢状面皮质癫痫组和外侧面皮质癫痫组。(1)81次发作中48次(59.3%)发作期头皮EEG具有侧向性征象,其中20次(24.7%)具有定位征象;(2)旁矢状面皮质癫痫组双侧强直出现时间为6.8s,外侧面皮质癫痫组为13s(P=0.031),双侧强直持续时间分别为13.1s和16.5s(P=0.078),前者差异具有显著性;(3)依据可靠的伴随症状,外侧面皮质癫痫组正确定侧率高于旁矢状面皮质癫痫组(72.5%vs 43.3%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灶相关性癫痫双侧强直出现早、持续时间短特点,提示致痫区(EZ)位于或近辅助感觉运动区(S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强直发作 致痫区 旁矢状面皮质癫痫 外侧面皮质癫痫 辅助感觉运动区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下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澍 赵萌 +9 位作者 王军 王雄飞 潘军红 刘长青 刘钊 张春生 张小英 韩一仙 栾国明 关宇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7-1065,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局部麻醉(22例)或者全身麻醉(18例)下行双侧STN-DBS手术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40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 目的对比分析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局部麻醉(22例)或者全身麻醉(18例)下行双侧STN-DBS手术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共40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价手术前后运动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抑郁和焦虑情绪。结果全身麻醉组第2根电极靶点偏移低于局部麻醉组[(0.98±0.39)mm对(1.21±0.35)mm;t=-2.041,P=0.048],第1根电极靶点偏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6±0.29)mm对(1.01±0.35)mm;t=-0.496,P=0.623]。与手术前相比,术后6、12和24个月随访时全身麻醉组和局部麻醉组"开"期和"关"期UPDRS-Ⅲ评分(均P=0.001)、Hoehn-Yahr分期(均P=0.001)均明显降低,ADL评分增加(均P=0.001);但两组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局部麻醉组HAMA-14评分高于入院时(P=0.027)、全身麻醉组HAMD-17评分(P=0.008)和HAMA-14评分(P=0.001)低于术前1 d;术后6、12和24个月随访时两组HAMD-17评分(均P=0.001)和HAMA-14评分(均P=0.001)分别低于入院时、术前1 d和术后1 d,且全身麻醉组HAMD-17评分低于局部麻醉组(P=0.048)。结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下STN-DBS均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和抑郁情绪,且不影响认知功能和记忆力,但应注意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式情绪波动的相关特点,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适应证综合选择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深部脑刺激法 丘脑底核 麻醉 全身 麻醉 局部 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前颞叶切除术对颞叶癫痫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艳芳 王梦阳 +4 位作者 王茜 翟锋 栾国明 于思科 周健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侧别前颞叶切除手术对颞叶癫痫(TLE)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行标准单侧前颞叶及内侧结构切除的44例TLE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韦氏智力分测验即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以及术前、术后... 目的分析不同侧别前颞叶切除手术对颞叶癫痫(TLE)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行标准单侧前颞叶及内侧结构切除的44例TLE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及术后1年韦氏智力分测验即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复查韦氏记忆量表(MQ)中的理解和再生分测验结果。结果左侧手术TLE病人术后1年PIQ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右侧手术TLE病人术后1年MQ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左侧手术TLE病人术后3个月理解分测验分数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生分测验分数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较术前明显提升(P<0.05)。右侧手术TLE病人理解分数和再生分数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侧颞叶手术主要改善TLE病人PIQ,而右侧颞叶手术则主要改善TLE病人记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前颞叶切除术 认知功能 记忆力 操作智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