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50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儒有 郑永日 +2 位作者 胡韶山 程宏斌 安沂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01/2005-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北京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55岁;末次发病至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时...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01/2005-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北京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55岁;末次发病至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时间平均为3.4年。其中基底节病变39例,脑干病变3例,其他部位(丘脑、大脑半球)8例,累计多部位的病变6例。所有患者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植入神经干细胞,1次/周,共计3次。采用美国功能独立性评测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6月进行评定。主要评价6个方面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能力,活动能力,行动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社会认识能力。分值高表示功能独立性好。结果: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脑卒中患者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功能独立性评分显著高于移植前(99.86±7.61,95.84±7.51,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脑梗塞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曹红宾 李敏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杨静 于爱学 杨晓莉 安沂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39-7442,共4页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设计:...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设计:病例分析。对象:2006-09/2007-06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32例,均符合EL Escorial诊断标准,经影像学和Queckenstedt试验确定不存在蛛网膜下腔阻塞,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有8例曾于6个月前行1个疗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干细胞取自流产胎儿的脑组织,产妇及家属均签署捐赠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1个疗程共行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每次移植所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4.0×106个,1次/周,其中3次经腰穿途径,1次经脑实质内移植途径。于首次移植前和末次移植后分别配对采取脑脊液和晨起空腹血清各2mL,用散射比浊法平行测定配对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白蛋白、IgG、IgA、IgM浓度。主要观察指标:以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来反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检测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结果:与细胞移植前比较,移植后32例患者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均明显增加(P<0.05),脑脊液中IgG、IgA、IgM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移植前32例患者各类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均<0,未发现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移植后1例女性患者IgA鞘内合成率为24.3%,1例男性患者IgM鞘内合成率为7.0%,余30例患者仍未发现有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结论:脑脊液内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是因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升高引起而非鞘内合成,植入物并未引起可以探测到的中枢内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肌萎缩侧索硬化 免疫球蛋白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成俊 张涵 +2 位作者 李鲁生 程洪斌 安沂华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经典来源的骨髓组织,可随老化而致干细胞含量及其增殖能力显著降低^[1],而且其标本需要通过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经典来源的骨髓组织,可随老化而致干细胞含量及其增殖能力显著降低^[1],而且其标本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获取,是一个侵袭性、有创伤、易污染的过程。因此,寻找新的MSC来源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两种方法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表型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崇然 景猛 +2 位作者 李长宇 安沂华 刘恩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99-100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表型的诱导条件。方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将第3代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1,25-二羟维生素D3的诱导组)和C组(在B组基础上加大鼠长骨骨折血肿浸出液诱导...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表型的诱导条件。方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将第3代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1,25-二羟维生素D3的诱导组)和C组(在B组基础上加大鼠长骨骨折血肿浸出液诱导组),于诱导后第5、8、11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细胞的成骨样细胞标志分子(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骨钙素),并用von Kossa法检测培养物钙化情况。结果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经小分子诱导培养5d后,部分发生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呈弱阳性表达,无钙质沉积;诱导8d后,发生形态学变化的细胞增多,呈集落生长,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表达增强,钙质沉积仍不明显;11d后,骨钙素开始表达,且出现钙质沉积。C组细胞表型变化与B组类似,但发生变化的细胞和钙质沉积的数量更多。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被小分子物质诱导为成骨表型;骨折血肿浸出液能够加强这一作用,可作为一种诱导成骨的添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骨折血肿浸出液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