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晓亮 杨朝阳 +1 位作者 李晓光 张皑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5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单纯损伤组(n=5)和人工神经修复组(n=10)。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5 mm,单纯损伤组暴露坐骨神经并切...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5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单纯损伤组(n=5)和人工神经修复组(n=10)。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5 mm,单纯损伤组暴露坐骨神经并切断,人工神经修复组以复合bFGF-壳聚糖导管桥接缺损。术后对实验动物的坐骨神经进行大体观察,对运动进行行为观察,以及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情况和靶肌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5周,与单纯损伤组相比,人工神经修复组运动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人工神经修复组再生的坐骨神经已经通过bFGF-壳聚糖导管越过缺损并与远端相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坐骨神经再生段可观察到神经微丝(NF)阳性和S-100阳性纤维。应用Masson染色方法,可观察到人工神经修复组腓肠肌去纤维化程度相对于单纯损伤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FGF-壳聚糖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并使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人工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壳聚糖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
2
作者 张京钟 余爽 +2 位作者 段德义 赵春礼 徐群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克隆中国人Neurturin基因,重组携带Neurtur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Neurturin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5在北京市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胎儿脑中获取Neurt... 目的:克隆中国人Neurturin基因,重组携带Neurtur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Neurturin基因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5在北京市神经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胎儿脑中获取NeurturincDNA,将其克隆至pGEM-Easy-T载体中。测序鉴定后,重组携带Neurturin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PCX-Neurturin;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载体转染PT67包装细胞系,用病毒上清感染NIH3T3细胞系以检测病毒滴度。结果:RT-PCR扩增到人NeurturincDNA片段,序列与Genebank登录的序列一致;将Neurturin基因亚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得到插入方向正确的重组载体pLPCX-Neurturin,病毒上清滴度为5×104CFU/mL。结论:获得人Neurturin基因cDNA序列,检测到Neurturin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得到较高滴度的病毒上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以软刻技术微图案化培养纹状体神经元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侃 刘丙方 徐群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2,共6页
探讨以软刻技术微加工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图案,对培养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以软刻技术(微接触印刷方法)微加工三种不同的黏附底物: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poly-L-lys... 探讨以软刻技术微加工带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图案,对培养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以软刻技术(微接触印刷方法)微加工三种不同的黏附底物: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和PEI.新生乳鼠纹状体神经元体外分离培养,观察不同黏附底物对纹状体神经元黏附、存活和突起生长状态的影响,观察神经元在不同黏附底物上形成网络图案的差异.结果表明,在PEI和PLL表面生长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大于LN组,PEI与PLL、LN相比能形成更为完整的神经元图案.带强正电荷的PEI有助于神经元在其表面形成相对完整的图案,是构建体外神经网络的一种良好界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软刻技术 纹状体神经元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脑内炎症反应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长时程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军泉 王元身 +2 位作者 孙晓红 张进禄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观察黑质部位炎症反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长时程毒性作用,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10μg、25μg、50μg脂多糖组。定位注射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入右... 目的观察黑质部位炎症反应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长时程毒性作用,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10μg、25μg、50μg脂多糖组。定位注射生理盐水或脂多糖入右侧脑室,术后24周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及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1.大鼠行为学观察显示,10μg、25μg和50μg脂多糖组大鼠的平均运动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激活明显。50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激活不明显。3.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胞体变小,突起减少甚至消失,染色变浅;50μg脂多糖组大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4.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计数显示,10μg和25μg脂多糖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减少15.5%(P<0.01)和20.1%(P<0.01);50μg脂多糖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室注射脂多糖引发的脑内炎症可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这一过程呈慢性迟发性;同时,低剂量脂多糖激活小胶质细胞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毒性作用更为明显;该病理过程较好地模拟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原文传递
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延英 杨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目的:在帕金森病的病理结构中常常存在反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和线粒体功能失常,就神经退行性病变中α-突触核蛋白和线粒体功能失常的关系做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α-synuclein,m... 目的:在帕金森病的病理结构中常常存在反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和线粒体功能失常,就神经退行性病变中α-突触核蛋白和线粒体功能失常的关系做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α-synuclein,mitochondriaandParkinson’sdisease”并限定语种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查找全文的文献。纳入标准为:①与α-突触核蛋白的作用有关。②与线粒体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关。排除标准为较陈旧和重复研究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9篇文章,其中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在30篇文献中,15篇与α-突触核蛋白的作用有关;12篇与线粒体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关;3篇与α-突触核蛋白和线粒体的关系有关。以往的研究证明α-突触核蛋白是一种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起关键作用的毒性蛋白。但是近期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可能具有双重作用。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此种作用的关键。结论: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未来集中于α-突触核蛋白与线粒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能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蛋白类 线粒体 帕金森病 综述文献 Α-突触核蛋白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与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丽丽 王颖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评价神经干细胞与改性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该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为用组织工程及干细胞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基础。方法:以冷冻干燥法制备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 目的:评价神经干细胞与改性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该透明质酸水凝胶支架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为用组织工程及干细胞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基础。方法:以冷冻干燥法制备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支架,通过化学接枝法将抗Nogo受体抗体(Anti-NogoR)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分子接枝到水凝胶上对其改性,制成新的支架材料。体外培养胚胎13.5d大鼠前脑泡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与生物支架共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内部结构及神经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与生长情况,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神经干细胞在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上的存活与分化情况。结果:制备的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具有疏松的三维多孔结构,神经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能够粘附并且有突起长出,生长良好。神经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能够分化。结论:神经干细胞与经过改性的透明质酸水凝胶新材料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材料上存活分化。该新透明质酸水凝胶材料有望作为修复中枢神经损伤的组织工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生物材料 透明质酸水凝胶 神经组织工程 分化 Nogo受体抗体 多聚赖氨酸
原文传递
神经芯片研究新进展:微接触印刷将神经元和硅片融为一体
7
作者 高侃 刘丙方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神经芯片是一种利用微电极阵列实现神经细胞与电子器件信息传导的生物芯片,是人工神经代偿器件的接口。它通过把活的神经元和硅电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细胞无损伤的长时程记录,并且可以施加入为刺激。目前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在... 神经芯片是一种利用微电极阵列实现神经细胞与电子器件信息传导的生物芯片,是人工神经代偿器件的接口。它通过把活的神经元和硅电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细胞无损伤的长时程记录,并且可以施加入为刺激。目前这一领域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神经细胞在芯片上按照电极点的位置黏附生长,建立通讯联系并提高芯片材料的信噪比。利用微加工工艺有望达到这一目的。微接触印刷技术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它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印章,以生物大分子或有机聚合物为“墨水”,把主模板上的精细图案转印到硅片材料上,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黏附底物的改性和结构的微加工。本综述简要介绍了神经芯片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微接触印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初步探讨了这一工艺在神经芯片领域中的最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聚二甲基硅氧烷 微接触印刷 神经芯片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8
作者 欧喜超 杨朝阳 +3 位作者 刘玉军 鲁强 张皑峰 李晓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31-233,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方式脊髓损伤后损伤下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并对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和撞击...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方式脊髓损伤后损伤下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并对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和撞击型脊髓损伤组,采用联合均分(ACOS)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术后1、2、4、10周,用Karnovsky-Roots直接法染色检测L2~L4段脊髓AChE、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GRP的水平。结果术后1~10周内,撞击组大鼠ACOS得分明显高于切割组,两损伤组大鼠术后前角运动神经元CGRP和AChE的含量均下降,但撞击组10周时有了明显恢复,而切割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CGRP的改变早于AChE。结论在大鼠不同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具有一定联系;CGRP和AChE可能在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评定 运动功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大鼠
下载PDF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基因过表达对多巴胺含量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京钟 余爽 +2 位作者 赵春礼 段春礼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 获得人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VMAT2 )基因 ,转染至MN9D细胞 ,通过检测细胞内外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评价VMAT2 基因促进单胺类递质循环利用的效应。 方法 从人胎脑中提取总RNA ,RT PCR方法扩增目的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于pGEM Eas... 目的 获得人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VMAT2 )基因 ,转染至MN9D细胞 ,通过检测细胞内外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评价VMAT2 基因促进单胺类递质循环利用的效应。 方法 从人胎脑中提取总RNA ,RT PCR方法扩增目的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于pGEM Easy T载体中 ,进行全序列测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BK RSV VMAT2 ,转染MN9D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MAT2 的表达 ,HPLC检测细胞内外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 结果 RT PCR扩增到 16 37bp的带有Kozak序列的cDNA片段。原位杂交证实pAAV VMAT2 能在COS7细胞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转基因的MN9D细胞 (实验组 )VMAT2 免疫着色明显高于对照组。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 ,实验组中细胞内外的多巴胺含量均升高 (P <0 0 1) ,细胞外HVA、DOPAC降低 (P <0 0 5 ) ,而胞内升高 (P <0 0 1)。 结论 克隆的VMAT2cDNA片段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该基因的过表达可促进多巴胺的循环利用 ,有望用于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囊泡单胺转运体 基因表达 MN9D细胞 帕金森病 人胎脑
原文传递
黑质内炎症反应对恒河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户乃丽 刘玉军 +1 位作者 徐群渊 张进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观察恒河猴黑质内脂多糖注射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情况,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恒河猴8只,分为急性实验组(3只)与慢性实验组(5只)。急性组单侧黑... 目的观察恒河猴黑质内脂多糖注射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情况,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恒河猴8只,分为急性实验组(3只)与慢性实验组(5只)。急性组单侧黑质脂多糖注射后存活1周。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量变化与炎性因子的释放情况。慢性组按注射后存活时间及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脂多糖注射后存活24周、48周和生理盐水注射后存活48周。上述5只动物于存活前0周、8周、16周,向右侧黑质分3次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黑质TH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和纹状体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结果急性实验组注射侧与对照侧TH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但注射侧可见小胶质细胞活化,人类白细胞DR抗原表达量上调并有大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环氧化酶2(COX-2)生成。慢性实验组单侧黑质脂多糖注射24周和48周后,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纹状体神经递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生理盐水注射动物无变化。结论脂多糖注射后在1周内可引起黑质剧烈的炎症反应,但这种病理过程并不伴随大量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随病程的发展,炎症反应能引起恒河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进行性的损伤。该病理过程较好模拟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黑质 炎性因子 神经递质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恒河猴
原文传递
α-突触核蛋白磷酸化参与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琦 段春礼 +5 位作者 吴波 范春香 张韬 赵焕英 赵春礼 杨慧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129位点磷酸化修饰是否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α-SYN过表达情况,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野生型α-SYN(WT/α-SYN)及...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129位点磷酸化修饰是否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内α-SYN过表达情况,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野生型α-SYN(WT/α-SYN)及129位点磷酸化α-SYN(S129D/α-SYN)过表达后α-SYN在细胞内聚集情况,应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观察WT/α-SYN及S129D/α-SYN对MN9D的细胞毒性,从而明确S129D/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WT/α-SYN及S129D/α-SYN在MN9D细胞内均过表达(P<0.01)。WT/α-SYN过表达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未见明显的α-SYN聚集;S129D/α-SYN过表达组细胞内可观察到明显的α-SYN聚集体,同WT/α-SYN组相比细胞活力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129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修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WT/α-SYN过表达所引起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保护 多巴胺神经元
下载PDF
α-synuclein对小剂量鱼藤酮导致的线粒体损伤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玲玲 梁源 +3 位作者 段春礼 赵春礼 赵焕英 杨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10,共5页
建立稳定表达α-synuclein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鱼藤酮作用1、2、4周后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线粒体,检测其complexⅠ功能、线粒体膜肿胀度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结果显示在1、2周时过表达α-synuclein基因的细胞与对照组... 建立稳定表达α-synuclein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鱼藤酮作用1、2、4周后分别提取各组细胞线粒体,检测其complexⅠ功能、线粒体膜肿胀度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结果显示在1、2周时过表达α-synuclein基因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前者的complexⅠ的活性高,线粒体膜肿胀度轻,线粒体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少,但4周后,前者的complexⅠ活性明显低于后者,线粒体膜肿胀度及线粒体内超氧阴离子的含量均显示前者高于后者。由此可见过表达α-synuclein基因的细胞在早期对鱼藤酮的损伤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长期作用后可能有加重损伤的作用。提示PD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内α-synuclein的增高可能对小剂量鱼藤酮导致的线粒体损伤存在双重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YNUCLEIN 线粒体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春礼 孙晓红 +5 位作者 鲁强 刘玉军 李敏 姜传涛 杨慧 徐群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为建立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防止神经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分化 ,确立最佳的传代时机和方法 ,分离 1 6周人胚海马组织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对所分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与方法所获得的神经球数量... 为建立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防止神经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分化 ,确立最佳的传代时机和方法 ,分离 1 6周人胚海马组织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对所分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与方法所获得的神经球数量的差异。结果 :建立了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条件 ,确立了最佳传代方法与时机。提示 :人胚胎海马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抑制分化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处于未分化状态增生 ,并且可多次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海马 神经干细胞 体外培养 传代方法
下载PDF
人胎儿脑室区神经前体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爽 张京钟 +2 位作者 赵春礼 张海燕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人胎儿神经前体细胞分离及纯化系统。方法取人自然流产胎儿脑室区(VZ)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群,体外培养并比较两者增殖能力。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133阳性细胞群中神经上皮... 目的建立有效的人胎儿神经前体细胞分离及纯化系统。方法取人自然流产胎儿脑室区(VZ)并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33阳性及CD133阴性细胞群,体外培养并比较两者增殖能力。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D133阳性细胞群中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的表达及诱导分化后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纯化后CD133阳性细胞群体外扩增能力强,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能形成神经球并可连续传代,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表明其nestin抗原阳性,诱导分化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而CD133阴性细胞在培养体系中多呈单个分散状态,神经球形成数目与CD133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免疫磁珠法可有效分离人胎儿脑内CD133阳性细胞,且该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分离纯化 免疫磁珠 免疫荧光 CD133 胎儿
原文传递
胚胎皮层神经元的发育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爽 徐群渊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9-683,共5页
在胚胎皮层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先后由同一先祖细胞分化而来.其中,b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NGN1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前体细胞从神经元发生到胶质细胞发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转录因子EMX2 、PAX6 、... 在胚胎皮层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先后由同一先祖细胞分化而来.其中,b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NGN1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前体细胞从神经元发生到胶质细胞发生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转录因子EMX2 、PAX6 、MASH1等也与神经元的表型特化及皮层的区域划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神经元 分化 转录因子 NGN1
下载PDF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琳 段德义 徐群渊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帕金森病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胶质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因子不仅发挥着保护和(或)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而且存在... 帕金森病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胶质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因子不仅发挥着保护和(或)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而且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不仅如此,神经元也可以反过来调控胶质细胞的活性。因此,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帕金森病 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炎症因子 细胞释放 星形胶质 疾病发生
下载PDF
三硝基丙酸诱导大鼠亨廷顿氏病模型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峰 徐群渊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三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给药方式所致的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disease,HD)亚急性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4只SD大鼠连续给药和间断给药方式进行比较,连续给药组3-NP 15 mg/kg/d连续5 d腹腔注...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三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给药方式所致的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disease,HD)亚急性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4只SD大鼠连续给药和间断给药方式进行比较,连续给药组3-NP 15 mg/kg/d连续5 d腹腔注射;间断给药组给予3-NP 15 mg/kg/d腹腔连续注射2 d后,间隔2 d,再连续注射3 d。结果改良的间断给药方式可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25%);并且通过Fluro-Jade B染色,可迅速特异地检测到纹状体变性的神经元。结论三硝基丙酸间断给药方式可有效建立H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硝基丙酸 亨廷顿氏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胚胎皮层神经元的迁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爽 徐群渊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4-691,共8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皮层神经元的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又被精确调控的过程.胚胎皮层神经元主要有两种迁移方式:来源于背侧端脑的锥体神经元主要采用放射状迁移;而来源于腹侧端脑的中间神经元则采用切线方向迁移进入皮层.其中,在皮层发育...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皮层神经元的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又被精确调控的过程.胚胎皮层神经元主要有两种迁移方式:来源于背侧端脑的锥体神经元主要采用放射状迁移;而来源于腹侧端脑的中间神经元则采用切线方向迁移进入皮层.其中,在皮层发育早期,锥体神经元直接以胞体位移运动向表面迁移;而在发育晚期,皮层相对较厚时,锥体神经元需借助放射状胶质细胞突起的导向作用迁移到目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神经元 放射状迁移 切线方向迁移
下载PDF
脂多糖注入黑质对恒河猴运动行为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庆友 刘玉军 +3 位作者 鲁强 户乃丽 徐群渊 张进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1-487,共7页
目的观察恒河猴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后运动行为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恒河猴5只,分别定位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编号M5)和脂多糖(存活24周:编号M1和M2,存活48周:编... 目的观察恒河猴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后运动行为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探讨脑内炎症反应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恒河猴5只,分别定位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编号M5)和脂多糖(存活24周:编号M1和M2,存活48周:编号M3和M4)。上述注射均在存活前0周、8周、16周,向右侧黑质部位注射3次,每次40μl(2.5g/L)。术后观察猴行为改变(包括随意运动和上肢活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1.猴全身运动:注射脂多糖24周和48周后,各个动物运动距离和平均速度与术前自身相比随观察时间呈减少趋势,对照组动物两个指标与术前比较无变化。2.猴上肢活动:猴M1和M2,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24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36.1%、27.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41.2%、28.6%。猴M3和M4,注射对侧前臂取食时间术后48周较术前分别延长了76.5%(P<0.01)、50%(P<0.01),手爪抓取食物时间分别延长了81.8%(P<0.01)、55.6%(P<0.01),4只实验动物同侧上肢未见影响。3.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对侧相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存活48周动物神经元减少更加明显;对照动物两侧黑质部位神经元数量无变化。4.注射脂多糖各个动物注射侧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在24周组较明显。结论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能引起猴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损伤和行为学的改变,这些改变呈慢性进展的特点,行为改变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黑质 行为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恒河猴
原文传递
自分化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帕金森病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美霖 杨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观察自分化法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rBMSCs)向大鼠纹状体内移植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SDrBMSCs以不换液、不外加任何诱导物质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SDrBMSCs及用普通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 目的观察自分化法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rBMSCs)向大鼠纹状体内移植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SDrBMSCs以不换液、不外加任何诱导物质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SDrBMSCs及用普通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分化情况,制作大鼠PD模型,设SDrBMSCs移植组、rBMSCs移植组(PD大鼠12只/组),向PD大鼠纹状体内植入SDrBMSCs或rBMSCs(1×106个/只),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其在纹状体部细胞体内存活迁移能力,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HPLC)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同时设PBS模型对照组(PD大鼠12只/组)做比较。结果 SDrBMSCs培养至第4代21 d移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在无外源干预的情况下,表达nestin、β-tublinⅢ、DCX和MAP2,而同样条件移植入rBMSCs的PD大鼠仅表达少量的nestin;SDrBMSCs或rBMSCs移植入大鼠纹状体内后均可在体内存活、迁移并与周围组织整合。SDrBMSCs移植组PD大鼠在移植后28 d能表达GFAP,并有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现象,使纹状体内DA含量提高,但与移植后14 d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PD大鼠的旋转行为以移植后56 d时改善最为明显(P<0.05),旋转降至移植前的55.02%。rBMSCs移植组PD大鼠在移植后28 d可表达GFAP,也有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的效果(P<0.05),但纹状体内DA含量明显低于植入SDrBMSCs的效果(P<0.05)。结论 SDrBMSCs脑内移植后主要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极少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与rBMSCs相比对PD大鼠模型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自分化 移植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