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瑶 任爽 +5 位作者 任倩 吕敏 付洁 王红健 孙正 关晓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数量对预测口腔癌风险指数准确性的影响,为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检查刷取样本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口腔白斑患者、口腔癌患者各12例,正常对照组12例,刷取病损或正常部位口腔黏膜脱落细胞,Feulgen染色,获...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数量对预测口腔癌风险指数准确性的影响,为口腔黏膜脱落细胞检查刷取样本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口腔白斑患者、口腔癌患者各12例,正常对照组12例,刷取病损或正常部位口腔黏膜脱落细胞,Feulgen染色,获取DNA指数,随机抽取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个细胞,每例样本重复随机抽取7次,分别计算口腔癌风险指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各组口腔癌风险指数均在0.1附近,无统计学差异。口腔白斑组中,有8例样本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结果没有影响,4例样本出现轻度影响。12例样本中500~8000个细胞数各组的口腔癌风险指数与10000个细胞数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口腔癌组中,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影响较大,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其中4000、6000及8000个细胞数组口腔癌风险指数与变异系数10000个细胞数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腔白斑伴异常增生样本,脱落细胞数量对口腔癌风险指数有一定影响。对于口腔癌样本,至少需要刷取4000个脱落细胞才能获得准确的口腔癌风险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细胞 口腔白斑病 口腔癌 口腔癌风险指数
下载PDF
人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RASSF1和RASSF2的甲基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洁 宿颖 +1 位作者 刘瑶 张辛燕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OLK)、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抑癌基因RASSF1、RASSF2的甲基化状态变化与病理学及人口学资料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黏膜科OLK 87例,OSCC 39例,30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OLK)、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抑癌基因RASSF1、RASSF2的甲基化状态变化与病理学及人口学资料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黏膜科OLK 87例,OSCC 39例,30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内切酶消化法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RASSF1和RASSF2甲基化状态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中,RASSF1、RASSF2启动子区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口腔白斑中RASSF1甲基化阳性率为44. 83%,RASSF2甲基化阳性率为52. 87%,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增高(P <0. 017);口腔鳞癌RASSF1甲基化阳性率为25. 64%,RASSF2甲基化阳性率为43. 59%,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增高(P <0. 017)。结论抑癌基因RASSF1、RASSF2启动子甲基化有成为口腔黏膜癌变早期标志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口腔鳞状细胞癌 甲基化 RASSF1 RASSF2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琳 孙江 关晓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通过传递生物信号分子,构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免疫调控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通过传递生物信号分子,构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免疫调控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外泌体特性、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间信息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病理状态 疾病治疗 细胞分泌 修复与再生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促进小鼠腹主动脉瘤发展机制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王冬青 任爽 孙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利用牙周致病菌皮下感染和腹主动脉瘤复合动物模型探讨牙周致病菌影响小鼠腹主动脉瘤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皮下金属螺旋管植入2周后,CaCl2涂抹法制备腹主动脉瘤模型,3周后在螺旋管内注射牙龈卟啉单... 目的利用牙周致病菌皮下感染和腹主动脉瘤复合动物模型探讨牙周致病菌影响小鼠腹主动脉瘤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皮下金属螺旋管植入2周后,CaCl2涂抹法制备腹主动脉瘤模型,3周后在螺旋管内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Pg)构建牙周致病菌感染模型,模型制备8周末处死取血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进行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S100A9在腹主动脉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循环中IL-6、MMP-9和S100A9的水平。结果CaCl2处理8周末,Pg感染组小鼠的腹主动脉扩张率显著大于未感染组(P<0.01)。Pg感染组小鼠腹主动脉MMP-9(P<0.01)和S100A9(P<0.05)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血循环中IL-6、MMP-9、S100A9水平较未感染组有升高趋势。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能通过上调S100A9、MMP-9的表达来促进腹主动脉炎症,降解弹力纤维,导致动脉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腹主动脉瘤 炎症 MMP-9 S100A9
下载PDF
脱落细胞检测方法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彤 张辛燕 孙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脱落细胞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与多项新技术联合应用,进一步增加取材部位的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宫颈、口腔和体腔等各种脏器脱落物的检测.本文阐述了脱落细胞检测方法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 脱落细胞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通过与多项新技术联合应用,进一步增加取材部位的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宫颈、口腔和体腔等各种脏器脱落物的检测.本文阐述了脱落细胞检测方法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DNA定量分析计算DNA指数(DNA index,DI),采用多参数分析以及统计学模型计算口腔癌变风险指数(oral cancer risk index,OCRI),实现口腔癌及癌前病变的定性、定量分析,适用于口腔病变的人群筛查、肿瘤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口腔肿瘤 脱落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