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一体化救治的沉浸式剧本设计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与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程萌 孙雪莲 +1 位作者 梁潇 李思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7-251,260,共6页
目的 探讨联合一体化救治的沉浸式剧本对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与急救能力的干预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调节与急救能力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 于2021年9月—2022年5月,将60名急诊科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 探讨联合一体化救治的沉浸式剧本对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与急救能力的干预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调节与急救能力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方法 于2021年9月—2022年5月,将60名急诊科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内及科室护理培训,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开展沉浸式剧本培训及体验演练,共4次,每次40 min,完成整体培训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情绪劳动量表》对两组护士情绪调节水平进行评定,应用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给药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护士急救能力。结果 干预组护士年龄(30.87±3.46)岁,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2人;对照组护士年龄(29.38±1.63)岁,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1人。干预组护士的共情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情绪劳动评分高于对照组,表层扮演评分低于对照组,深层扮演和情绪表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选择两组护士分别接诊的30名急性脑卒中溶栓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减少,ASIA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总体满意程度(96.67%)较对照组患者(63.33%)明显提升(P<0.05)。结论 沉浸式剧本联合一体化救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有效提升急诊科护士的共情能力、情绪劳动水平及患者抢救效果,对急诊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一体化救治 沉浸式剧本设计 情绪调节 情绪劳动 急救能力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老年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2
作者 程萌 梁潇 +1 位作者 孙雪莲 李思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老年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诊疗服务过程中可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的305900人次老年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就诊数据,对急诊科老年就诊患者的一般特点... 目的分析急诊科老年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诊疗服务过程中可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的305900人次老年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就诊数据,对急诊科老年就诊患者的一般特点、就诊量分布、就诊时间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05900人次老年患者年龄(72.34±9.27)岁;男女比例为0.86∶1.00;54.85%(16778/305900)来诊患者来自西城区外。Ⅰ、Ⅱ、Ⅲ级老年就诊患者共263635人次,分别占0.37%(1132/305900)、5.97%(18265/305900)、79.84%(244231/305900);就诊高峰期在10~12月及1~2月;有家属及他人陪同的患者占77.29%(236430/305900);救护车转运来院的患者占3.70%(11318/305900)。就诊科室中内科、神经内科及外科位居前三,分别占46.66%(14272/305900)、31.55%(96507/305900)和11.15%(34107/305900);疾病谱以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外伤位居前3名,资料回收有效率为100.00%。结论老年患者急诊就诊量逐年上升,就诊分布特征明显。应在加强对急诊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加强对老年患者疾病知识的宣教,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急诊老年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诊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教学医院急诊科在医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晶 孙长怡 +2 位作者 秦俭 王征 樊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1-662,共2页
目的了解急诊科培训前后医学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医院急诊科在加强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115名医学本科临床实习学生行心肺复苏基本理论测试并利用模拟教具行单项操作测试,然后给予4学... 目的了解急诊科培训前后医学生对心肺复苏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医院急诊科在加强医学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115名医学本科临床实习学生行心肺复苏基本理论测试并利用模拟教具行单项操作测试,然后给予4学时的综合模拟培训。再次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试,并就培训方式作问卷调查,将培训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培训前理论考核平均成绩(57.1±22.1)分;操作总及格率仅7.8%。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达到96.8分,操作考核及格率达到100%,均远远高于培训前。全部单项操作正确率在66.1%~97.3%,较培训前有大幅度提高。反馈意见收回115份,认为医学生在急诊实习中有必要加强心肺复苏培训者占82.3%,认为最佳培训方式是增加实际操作模拟培训者占96.6%。结论虽然经过系统学习,医学生的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技能仍明显不足,教学医院急诊科对医学生在急诊实习中,特别是应用模拟教学手段在心肺复苏实际操作培训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教育 心肺复苏 模拟培训
下载PDF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被引量:46
4
作者 韦春莉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1期54-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并分析以老年病为中心的急诊科风险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关注老年急诊病人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自觉落实安...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并分析以老年病为中心的急诊科风险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关注老年急诊病人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自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抢救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风险 管理
下载PDF
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文 王长远 +2 位作者 翟文亮 贺明轶 韩英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住院医师5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住院医师58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应用直接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试验组应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分别比较两组住院医师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区别。另外,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普通气道气管插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喉镜对门齿的压力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试验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大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间和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自评显示,试验组对气管插管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大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和技能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视频喉镜结合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对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培训可以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对门齿的损伤,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喉镜 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 气管插管 急诊住院医师
下载PDF
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培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长远 翟文亮 +1 位作者 贺明轶 韩英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规培)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9人和对照组28人。观察组气管... 目的探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在急诊规范化培训(规培)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9人和对照组28人。观察组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应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进行,对照组应用简单气管插管模型进行,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技能考核,分别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在正常气道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的区别。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住院医师对2种教学方法满意度、培养自信心等方面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在普通气道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观察组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38),气管插管时间、喉镜对门齿的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调查问卷自评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培训方法的满意程度、气管插管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对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行气管插管培训可以提高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对门齿的损伤,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 气管插管 住院医师 规培化培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翟文亮 王长远 王晶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进行规培的住院医师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对照组给予传统体表标志法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比较两组规培住院医师的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区别,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规培住院医师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血管解剖掌握程度和操作自信心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7.24±6.25min和28.36±7.1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6%,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01),观察组失败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21.66%(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对课程满意度、血管解剖掌握程度、操作自信心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标准化培训在急诊规培住院医师教学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和操作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股静脉穿刺 急诊住院医师 标准化培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杨海龙 王冬利 +2 位作者 刘燕平 王晶 王长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76-680,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病人169例。病人入急诊...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病人169例。病人入急诊后给予生化全项、血气分析、全血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病原学检查等。依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根据病人入急诊时合并脓毒性休克情况分为脓毒症组11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55例。随访28 d,依据病人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44例。分别比较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人NLR、白细胞计数(WBC)、PCT、RDW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进行NLR、RDW与PCT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分析RDW、NLR及2个指标相互结合评估老年脓毒症病人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PCT曲线下面积的区别。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病人PCT、NLR、RDW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6±1.04)μg/L、9.63±3.92、(14.95±3.49)%和(16.75±3.53)分,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的(1.38±1.06)μg/L、7.87±3.94、(12.74±3.83)%、(14.61±2.87)分(P<0.01);WBC在脓毒症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NLR、PCT和RDW分别为(18.52±2.41)分、(10.64±3.74)、(2.55±1.14)μg/L和(15.98±3.69)%,均大于生存组的(14.17±2.71)分、7.67±3.82、(1.19±0.81)μg/L、(12.57±3.43)%(P<0.01),RDW和NLR均与APACHEⅡ评分和PCT具有相关性(均P<0.01);PCT的AUC 95%CI为0.86(0.80,0.92),APACHEⅡ评分的AUC 95%CI为0.88(0.83,0.93),RDW的AUC 95%CI为0.75(0.66,0.83),NLR的AUC95%CI为0.73(0.64,0.81),RDW和NLR的AUC均小于PCT(P=0.048,0.024),但RDW与NLR联合的AUC为0.80,与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结论 NLR及RDW两个指标都能够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的病情和预后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的应用价值与PCT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价值流程图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现状分析
9
作者 勾洋 高文慧 +2 位作者 张娇阳 孙璐 孙雪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调查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救治流程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并用价值流程图进行展示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医院急诊入院治疗的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流程起始点为到达分诊台,结束点为进入... 目的 调查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救治流程患者急诊术前院内流程,并用价值流程图进行展示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某医院急诊入院治疗的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流程起始点为到达分诊台,结束点为进入手术室或介入中心。调查小组记录各个环节所用时间,绘制价值流程图。结果 急诊院内总流程时间为90~1 569 min,等待时间为30~526 min,工作时间为60~1 043 min,医师评估、家属参与决策、术前准备等待时间较长。结论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救治流程需要有大幅改善,亟待推广建设肠卒中绿色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腹症 价值流程图 院内治疗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2004~2007年急诊就诊患者规律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荣欣 秦俭 魏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41-1543,I0003,共4页
关键词 医院急诊患者 就诊患者 医院工作 医疗服务质量 北京 病人为中心 服务对象 流量规律
下载PDF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杨 孙筱璐 +3 位作者 秦俭 李春盛 邱洪 王国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首诊于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5年生存状况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北京地区AHF注册登记研究中AMI后并发AHF的患者纳入研究,以5...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首诊于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5年生存状况以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北京地区AHF注册登记研究中AMI后并发AHF的患者纳入研究,以5年全因死亡作为终点对患者进行随访,构建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影响AMI后并发AHF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计395例患者纳入研究,245例(62%)于5年随访期内死亡。入院时心率(HR=1.006,95%CI:1.001~1.011,P=0.022)、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HR=1.383,95%CI:1.058~1.806,P=0.017)、Killip心功能分级Ⅳ级(HR=1.836,95%CI:1.246~2.704,P=0.002)、并发心房颤动(HR=1.402,95%CI:1.010~1.945,P=0.043)、既往慢性肾脏病(HR=1.753,95%CI:1.235~2.488,P=0.002)、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HR=1.272,95%CI:0.865~1.277,P=0.088)、脑钠肽/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位于第三分位数(HR=1.597,95%CI:1.026~2.486,P=0.038)为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钠水平(HR=0.978,95%CI:0.956~1.001,P=0.064)、接受再灌注治疗(HR=0.558,95%CI:0.412~0.755,P<0.001)、随访期间坚持服用利尿剂(HR=0.626,95%CI:0.433~0.905,P=0.013)、β-受体阻滞剂(HR=0.455,95%CI:0.329~0.628,P<0.001)、抗血小板药物(HR=0.521,95%CI:0.381~0.714,P<0.001)以及他汀类药物(HR=0.650,95%CI:0.477~0.886,P=0.006)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AMI后并发AHF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及其他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比例偏低,远期预后差,通过规范诊疗措施有希望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远期生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医院内非急诊区域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救治(附163例报道)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涛 孙长怡 +2 位作者 秦俭 王荣欣 邹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内非急诊区域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救治。方法对2004-11~2007-11在我院非急诊区域内突发急症的1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突发急症患者常见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和癫痫;常见发病地点为心电... 目的探讨医院内非急诊区域急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救治。方法对2004-11~2007-11在我院非急诊区域内突发急症的1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突发急症患者常见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和癫痫;常见发病地点为心电图室、门诊挂号大厅和门诊输液室;60岁以上以心血管疾病多见,而60岁以下常见疾病为癫痫;163例中161例经急诊外出分队及时抢救,病情稳定,救治成功率为98·8%;2例死亡。结论熟悉医院内非急诊区域急症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不但有助于急诊科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还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诊区域 急症 特点 救治
下载PDF
医护结合CBL教学法在急诊科住院医师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辉 孙长怡 +3 位作者 秦俭 胡蓉华 修双玲 王长远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6期183-184,共2页
目的 探讨医护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急诊科住院医师呼吸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笔者医院急诊科轮转住院医师共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医护结合CBL... 目的 探讨医护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急诊科住院医师呼吸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笔者医院急诊科轮转住院医师共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0人)和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医护结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均进行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和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医护结合CBL的认可度.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为88.9 ±3.2分,对照组为85.4±4.5分(P<0.01);实验组呼吸机应用技能成绩92.3±2.8分,对照组为88.0±2.9分(P<0.01).100%实验组住院医师认为医护结合CBL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呼吸机临床应用水平.结论 医护结合CBL教学法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呼吸机应用水平,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 住院医师 呼吸机 技能操作
下载PDF
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急诊患者流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岚 刘尧 +1 位作者 王荣欣 费晓璐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9期4-6,共3页
目的:为加强急诊医生对急诊就诊患者流向的掌控,提高急诊患者就诊安全,研制急诊患者流向系统的医疗软件。方法:在普通门诊系统的基础功能上,扩充患者列表的分类,增加患者流向的记录、展示和医生交接班等功能,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平台... 目的:为加强急诊医生对急诊就诊患者流向的掌控,提高急诊患者就诊安全,研制急诊患者流向系统的医疗软件。方法:在普通门诊系统的基础功能上,扩充患者列表的分类,增加患者流向的记录、展示和医生交接班等功能,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平台上研制开发能够记录急诊患者就诊流向与就诊行为的信息系统软件。结果:研制开发的急诊患者流向系统能够记录患者在急诊就诊时的流向及全部就诊行为。结论:通过应用急诊患者流向系统,能够实现急诊医生对急诊患者全程就诊状态的掌控,可较为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 信息系统 急诊 患者安全
下载PDF
急诊科实施患者分区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潇 郝素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对加强抢救患者管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抢救患者安全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急诊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特点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各区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各...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对加强抢救患者管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抢救患者安全的可行性。方法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急诊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特点划分为A、B、C三个区域,各区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各班设置带班组长,进行过程控制。结果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共收治急诊患者73 632例,留入观察室1 330例,住院1 683例,死亡342例。通过施行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后,患者在不同区域得到充分且有效的管理,期间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实行急诊患者分区管理模式,能够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抢救和观察病情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使患者需求得到满足,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有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是实行急诊患者区域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分区 管理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降钙素原在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静 唐娜 +1 位作者 王长远 王晶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老年脓毒症住院患者158例,入院后给予全血细胞、生化...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老年脓毒症住院患者158例,入院后给予全血细胞、生化全项、胸部CT、病原学检查、PCT和HBP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分成生存组120例和死亡组38例。分别比较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NLR、C反应蛋白(CRP)、PCT、HBP和白细胞计数(WBC);分析HBP、NLR、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HBP、NLR和PCT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的区别。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HBP、NLR和PCT均大于生存组(P<0.05);HBP、NLR、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264,0.337,0.372,P值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和PCT升高为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CT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809~0.925),HB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55~0.897),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616~0.799)。结论PCT、NLR和HBP均对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良好的预测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急诊科观察室护士执行临时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素文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8期53-54,共2页
分析急诊观察室护士在执行临时医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规范护士执行临时医嘱的工作程序,强调记录、执行时间的重要性,促使护士在保证观察室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自觉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字,以确保急诊观察室治疗、护理工... 分析急诊观察室护士在执行临时医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规范护士执行临时医嘱的工作程序,强调记录、执行时间的重要性,促使护士在保证观察室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自觉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字,以确保急诊观察室治疗、护理工作依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室 临时医嘱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原位模拟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燕平 邢芫珍 王长远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13-16,37,共5页
原位模拟是一种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对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模拟培训的策略,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原位模拟能够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技能、非技术技能和团队绩效等,识别可能对患者安全构成危险的因素,并促进医疗系统和基础设... 原位模拟是一种在真实诊疗环境中对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模拟培训的策略,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原位模拟能够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技能、非技术技能和团队绩效等,识别可能对患者安全构成危险的因素,并促进医疗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完善。文章讨论了原位模拟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实施要点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模拟 潜在安全隐患 实施策略 急诊
下载PDF
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与HEART评分对急诊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效能
19
作者 闫博 邢绣荣 +2 位作者 李思颉 王春源 王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84-490,496,共8页
目的 探讨NT-proBNP、Fib及hs-CRP 3项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并与急诊胸痛危险(HEART)评分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发作距首次检测时间≤6 h的老年NSTEMI患... 目的 探讨NT-proBNP、Fib及hs-CRP 3项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并与急诊胸痛危险(HEART)评分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发作距首次检测时间≤6 h的老年NSTEMI患者90例,根据血运重建术前有无院内MACE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危险评分和检测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标记物的截点(Cutoff)值,以达到Cutoff值总数进行危险分层,对HEART危险分层和联合检测危险分层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基线比较和两两比较。结果 平均年龄72.10±8.32岁,发病距检测时间3.5(2.0,4.5) h,MACE 33例(36.67%);组间比较显示,事件组HEART危险分层、NT-proBNP、Fib和hs-CRP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P <0.05);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BNP(OR=1.000,95%CI为1.000~1.000,P=0.039)、Fib(OR=3.286,95%CI为1.543~6.997,P=0.002)和hs-CRP(OR=1.142,95%CI为1.037~1.257,P=0.007)是MACE的危险因素,有效保留在联合检测回归方程;ROC曲线显示,NTpro BNP、Fib和hs-CRP预测MACE的Cutoff值分别为2 203 ng/L、4.36 g/L和14.20 mg/L;同时达到Cutoff值的标记物数越多,联合检测危险分层越高,MACE发生率越高;AUC两两比较显示,HEART危险分层(AUC=0.752,95%CI为0.650~0.854)和联合检测危险分层(AUC=0.903,95%CI为0.838~0.968)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NT-proBNP、Fib和hs-CRP联合检测与HEART危险评分均是高效、准确的危险分层手段,均适用于急诊早期就诊的老年NSTEMI患者在血运重建术前的MACE预测,且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的预警效能优于HEART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联合检测 危险分层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HEART评分 急诊 老年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银霞 梁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773-7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工作体验进行质性分析,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0名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运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工作体验进行质性分析,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10名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运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急诊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工作体验包括:急诊工作环境复杂、急诊工作压力大、急诊护士社会支持缺乏以及自身发展空间受限。结论需要从为急诊护士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急诊护士社会支持程度以及重视急诊护士的自我提升等五个方面,改善急诊护士在工作当中的不良工作体验,确保急诊更加高效、顺利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