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侯东梅 张秋杭 徐建堃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目的:探究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进行调试;筛选2021年至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放疗的107例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头部(29例)、乳腺(28例)、肺部(28例)和腹部... 目的:探究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进行调试;筛选2021年至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放疗的107例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头部(29例)、乳腺(28例)、肺部(28例)和腹部(22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计划进行剂量γ通过率测试。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通过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验证VMAT和IMRT计划的3%/2 mm、3%/3 mm标准下剂量γ通过率,并与ArcCHECK和MatriXX模体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调试测试野剂量γ通过率均>97%;107例患者临床计划剂量测试中,3%/2 mm标准下剂量γ通过率平均值均>96%,3%/3 mm标准下剂量γ通过率平均值均>98%。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测量的头部计划3%/2 mm、3%/3 mm标准下剂量γ通过率和胸部计划3%/3 mm剂量γ通过率与ArcCHECK模体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2、7.79、3.32,P<0.05);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与ArcCHECK模体乳腺和腹部计划剂量3%/2 mm和3%/3 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中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测试结果与ArcCHECK模体测量结果3%/2 mm、3%/3 mm标准下剂量γ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5.16,P<0.05),而IMRT计划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测量结果与ArcCHECK和MatriXX模体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可用于临床计划剂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Calc自动验证系统 ArcCHECK模体 剂量验证 Monaco治疗计划系统 γ通过率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静钰 齐宏亮 +2 位作者 翟贺争 王伟 赵向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结果,探讨患者放射治疗中基于CT图像的三维验证定量参考标准。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脑部肿瘤术的31例患者资料,统一放射治疗计划可变因素,对Monaco计算的VMAT计划行二维... 目的:定量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结果,探讨患者放射治疗中基于CT图像的三维验证定量参考标准。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脑部肿瘤术的31例患者资料,统一放射治疗计划可变因素,对Monaco计算的VMAT计划行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是基于患者CT的剂量和γ值分布的结果分析,统计不同剂量差异和(或)距离一致性标准(3%/3 mm,3%/2 mm,2%/2 mm)处方剂量10%(R_(10%))与处方剂量50%(R_(50%))区域、计划靶区体积(PTV)和肿瘤靶区体积(GTV)的γ通过率,R_(10%)和R_(50%)的平均γ值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PTV和GTV的99%体积接受到的剂量(D99%)、平均剂量(D_(mean))、1%体积接受到的剂量(D1%)差异。对同电离室测量的与模体计算的二维剂量分布在不同标准的γ通过率和平均γ值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患者CT的三维剂量验证分布定量分析中,R_(10%)、R_(50%)和GTV在3%/3 mm、3%/2 mm、2%/2 mm不同标准时的γ通过率均>90%,PTV在3%/3 mm、3%/2 mm时γ通过率>90%,而在2%/2 mm时γ通过率均值为85.56%,R_(10%)和R_(50%)平均γ值均<0.6。DVH统计PTV和GTV的D_(99%)、D_(mean)及D_(1%)剂量差异<3%。二维剂量验证以处方量10%为阈值,γ通过率均>95%,平均γ值<0.4。结论:对基于CT图像的VMAT计划三维剂量验证以3%/2 mm、全局归一定量评价时,将R_(10%)的γ通过率>95%或平均γ值<0.4作为计划验证通过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三维(3D)剂量验证 二维(2D)剂量验证 γ分析
下载PDF
具有非均整模式的医用直线加速器 机房放射防护设计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硕 张文龙 +4 位作者 白玫 殷旭君 张秋杭 徐建堃 吴航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具有非均整(FFF)模式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与屏蔽效果,为医用直线加速器FFF模式的放射防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Versa HD型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能量10 MV、照射野40 cm×40 cm条件下,分别使用均整模... 目的:分析研究具有非均整(FFF)模式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与屏蔽效果,为医用直线加速器FFF模式的放射防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Versa HD型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能量10 MV、照射野40 cm×40 cm条件下,分别使用均整模式最大输出剂量率600 MU/min和FFF模式最大输出剂量率2200 MU/min照射,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6-2011)规定的方法,对加速器机房外表面30 cm处剂量水平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中的超标位点计算改造方案的屏蔽厚度,并在改造完成后重新进行检测。结果:按照均整模式设计的原屏蔽方案在10 MV的FFF模式下,机房外表面部分检测点辐射剂量率>2.5μSv/h,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6-2011)限值(≤2.5μSv/h)要求;防护门外中子辐射剂量当量率最大为1.0μSv/h,明显高于预期值。根据检测结果计算需要增加的屏蔽厚度,改造完成后原超标位点辐射剂量率均<2.5μSv/h,满足标准限值要求。结论:在FFF模式下机房外表面辐射剂量率较均整模式明显增加,具备10 MV的FFF模式的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设计需要考虑中子防护,在不改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的情况下,需要增加屏蔽厚度才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非均整(FFF)模式 辐射剂量率 放射治疗机房 放射防护
下载PDF
放射治疗科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海霞 刘春玲 +2 位作者 隆榴花 赵永瑞 徐建堃 《中国病案》 2017年第6期89-91,共3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科的病历书写既要体现恶性肿瘤的疾病特点及诊治过程,还应详实、清晰地记录放射治疗计划及治疗过程,因此,病历书写是放射治疗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阐述病历书写培训中...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科的病历书写既要体现恶性肿瘤的疾病特点及诊治过程,还应详实、清晰地记录放射治疗计划及治疗过程,因此,病历书写是放射治疗科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阐述病历书写培训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科特点,从恶性肿瘤及放射治疗专业知识两方面归纳总结病历书写的主要内容、要求及质控原则,并强调病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改善病历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历书写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多发高级别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及复发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永瑞 王雷明 +2 位作者 陈怡东 高莹 徐建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高级别胶质瘤(multiple high-grade gliomas, M-HGGs)的病理特征及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8月至2022年04月于我院放射治疗科诊疗的26例M-HGGs患者,分析其病理特征、影像特征、治疗方式及复发模式。结果:本组26... 目的:探讨多发高级别胶质瘤(multiple high-grade gliomas, M-HGGs)的病理特征及复发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8月至2022年04月于我院放射治疗科诊疗的26例M-HGGs患者,分析其病理特征、影像特征、治疗方式及复发模式。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IDH野生型24例,IDH突变型2例,8例(30.8%)患者伴有MGMT启动子甲基化,免疫组化显示25例p53过表达,1例阴性;Ki-67均值为(40.19±6.99)%。24例患者术后行辅助治疗,2例行保守治疗。随访时间3~20个月,19例患者复发,14例(73.7%)局部复发,5例脑部远地部位复发;复发时间1~1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6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辅助治疗与较好的PFS相关(P=0.001,P=0.000);多变量分析同样提示手术切除程度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改善PFS的预后因素(P=0.006,P=0.031)。结论:M-HGGs多为IDH野生型,且伴有p53过表达和高Ki-67增殖指数等不良预后指标;局部复发仍是M-HGGs最常见的复发模式,手术切除程度和术后辅助治疗可能影响M-HGGs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多发 病理 复发
下载PDF
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诊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永瑞 徐建堃 《癌症进展》 2022年第4期329-332,共4页
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根据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分为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多中心性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胶质母细胞瘤相比,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更具有异质性和侵袭性,预后更差。目前对于多发脑... 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根据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分为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多中心性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胶质母细胞瘤相比,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更具有异质性和侵袭性,预后更差。目前对于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主张行手术治疗及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本文通过对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目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最佳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多发 多灶 多中心 分子病理 治疗
下载PDF
两种自动勾画系统勾画头部小体积危及器官的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侯东梅 赵永瑞 +2 位作者 殷旭君 张秋杭 徐建堃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676-681,共6页
目的:比较MANTEIA和RT-Mind两种软件自动勾画头部小体积危及器官(OAR)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0例头部肿瘤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和核磁共振影像,将两套勾画系统软件自动勾画的实验组1和在勾画基础上手动修改的实验组2与医生手... 目的:比较MANTEIA和RT-Mind两种软件自动勾画头部小体积危及器官(OAR)的准确性。方法:选取30例头部肿瘤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和核磁共振影像,将两套勾画系统软件自动勾画的实验组1和在勾画基础上手动修改的实验组2与医生手动勾画的对照组进行交叉指数系数(OI)、形状相似性系数(DSC)、杰卡德相似系数(J)和剂量偏差比较。结果:对于体积相对较大或CT值差异明显的头部器官(如脑干、晶体),OI、DSC、J值较高,剂量偏差较低;但对于小体积OAR(如视交叉、视神经、垂体)OI、DSC、J值较低,剂量偏差较高。P值分析发现:自动勾画A1组与手动勾画M组OAR的OI、DSC和J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晶体和内耳的OI值外,自动勾画B1组与手动勾画M组OAR的OI、DSC和J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动勾画基础上,手动修改后,OI、DSC和J值都有提升,但与M组的OAR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软件自动勾画可以满足体积相对较大或CT值差异明显的头部器官放疗的临床需求,但对于头部小体积OAR,在临床上仍需要医生手动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手动勾画 危及器官 头部肿瘤 剂量偏差
下载PDF
三种探头测量加速器小野输出因子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旭君 张秋杭 +6 位作者 侯东梅 党雅芳 尹硕宇 马媛媛 李晶晶 陈俊政 徐建堃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3种探头在测量加速器小野输出因子数据的相对偏差,并基于现有文献资料对其进行修正。方法:选用3种探头Razor Chamber空气电离室(比利时),Razor Diode半导体探头(比利时),60019 micro Diamond宝石探头(德国),分别测量1 cm×... 目的:分析3种探头在测量加速器小野输出因子数据的相对偏差,并基于现有文献资料对其进行修正。方法:选用3种探头Razor Chamber空气电离室(比利时),Razor Diode半导体探头(比利时),60019 micro Diamond宝石探头(德国),分别测量1 cm×1 cm,2 cm×2 cm,3 cm×3 cm,4 cm×4 cm,5 cm×5 cm,10 cm×10 cm射野的输出因子,并比较分析不同探头之间的测量相对偏差。结果:3种探头测量6 MV光子线的输出因子5 cm×5 cm、4 cm×4 cm、3 cm×3 cm、2 cm×2 cm和1 cm×1 cm相对最大差异分别为1.8%、2.2%、2.3%、2.3%和2.1%;10 MV光子线输出因子的相对最大偏差分别为1.1%、1.5%、1.5%、1.5%和2.1%;校正后相对最大偏差6 MV≤0.3%,10 MV≤0.5%。结论:3种探头因其自身材料和设计特性测量小野输出因子相对偏差较大,经校正因子修正后3种探头的测量数据获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野 输出因子 医用直线加速器 电离室 探头
下载PDF
头部寡转移瘤无均整器模式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东梅 殷旭君 +1 位作者 张秋杭 徐建堃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头部寡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中均整器(FF)模式和无均整器(FFF)模式下的剂量学差异,为FFF模式应用于头部寡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例行SRT脑部寡转移瘤患者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头部寡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中均整器(FF)模式和无均整器(FFF)模式下的剂量学差异,为FFF模式应用于头部寡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例行SRT脑部寡转移瘤患者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治疗中目标计划射线类型由FF模式改为FFF模式,其他参数保持不变。比较同一靶区两种模式计划的剂量学分布特征的非均匀性指数(HI)、机器跳数、治疗时间和危及器官(OAR)剂量的差异性。结果:FF和FFF模式下的HI分别为0.091±0.03和0.094±0.03,机器跳数分别为(1202.35±157)MU和(1252.42±177.9)MU,治疗时间分别为(207.64±19.19)s和(170±13.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t=-3.18,t=8.65;P<0.05)。两种模式下剂量梯度指数(GI)中GI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而适形度、剂量跌落梯度、OAR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式的左眼晶状体、左右内耳的剂量最小值和右内耳的剂量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t=-2.83,t=-2.29,t=-2.42;P<0.05),FFF模式下OAR剂量低于FF模式下剂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模式的适形度和均匀性优于FFF模式,但FFF模式剂量跌落和OAR剂量优于FF模式,且治疗时间明显短于FF模式,可确保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非均整模式(FFF) 剂量 寡转移瘤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后放疗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徐建堃 陈怡东 +4 位作者 王雷明 高莹 赵永瑞 冯瑾 邱晓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手术切除后接受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和宣武医院收治的136例CN病例。患者初始治疗包括开颅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近全切除、部分切除,后两者属于未完全切...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手术切除后接受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和宣武医院收治的136例CN病例。患者初始治疗包括开颅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近全切除、部分切除,后两者属于未完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中位放疗剂量为54 Gy。复发后治疗包括挽救性手术和挽救性放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评价各个预后因素对OS及PFS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多个预后因素对PFS和OS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8岁(6~6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94.5(12~237)个月。全组中有79例接受了完全切除,其中术后有68例接受了辅助放疗;38例近全切除,术后有37例接受辅助放疗;16例接受部分切除,术后均行辅助放疗;3例接受了活检,术后均行放疗。全组共3例死亡,2例死于肿瘤复发,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位复发7例,脊髓播散1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5%和96.8%,5、10年PFS率分别为95.3%和91.6%。完全切除且未放疗组5、10年PFS率分别为90.9%、90.9%,完全切除+放疗组为96.6%、96.6%(P=0.338)。完全切除且未放疗组5、10年OS率分别为100%、100%,完全切除+放疗组为98.5%、98.5%(P=0.693)。完全切除±放疗组与未完全切除+放疗组的10年PFS率为95.8%∶90.3%(P=0.368),10年OS率为98.6%∶94.7%(P=0.43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手术切除程度、是否辅助放疗和年龄对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共有81例出现晚期神经不良反应,其中1级69例、2级9例、3级3例;64.2%(52/81例)的患者出现短期记忆损害。结论CN接受单纯完全切除可获得很好的疗效,无需再行术后放疗。接受未完全切除的病例行术后辅助放疗可获得与完全切除相当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完全切除 未完全切除 放射疗法 术后
原文传递
单发肺结节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晓刚 张秋航 +2 位作者 李岩 田笑如 刘宝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探讨单发肺结节手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结节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行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 目的探讨单发肺结节手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肺结节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行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3组:A组(2018年7月—2019年8月)、B组(2019年9月—2020年6月)和C组(2020年7月—2021年3月)。比较3组的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等。结果共纳入77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53例,平均年龄(57.4±10.1)岁。A组25例,B组21例,C组31例,共定位77个肺结节。3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定位操作时间[(10.6±2.0)min]明显短于A组[(15.4±4.4)min]和B组[(12.9±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25.8%vs.52.0%vs.47.6%,P=0.04)。3组定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医用胶辅助定位存在学习曲线的问题,经过46例的经验积累,可缩短定位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医用胶 定位 胸腔镜手术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辅助放疗效果(附10例报告)
12
作者 徐建堃 陈怡东 +6 位作者 王雷明 赵志莲 徐庚 高莹 赵永瑞 冯瑾 邱晓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手术切除后行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肿瘤切除和(不和)术后放疗的10例EVN患者[占同期收治的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患者的6.8%(10/147)],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目的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手术切除后行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肿瘤切除和(不和)术后放疗的10例EVN患者[占同期收治的脑室内、外神经细胞瘤患者的6.8%(10/147)],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放疗科收治5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和放疗科收治5例。肿瘤主体位于鞍区2例,额叶2例,丘脑3例,顶叶1例,脊髓2例。10例患者中,6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中位放疗剂量为54 Gy(50.4~58.0 Gy)。术后行门诊和电话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影像学随访判断肿瘤有无复发。结果除1例行活组织检查外,余9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全切除、近全切除、部分切除各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范围为16~142个月)。10例患者中,共3例出现复发,其中2例原位复发于颈髓,包括1例行活组织检查的患者和1例行肿瘤全切除的患者,前者于术后1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后者复发后行手术治疗和放疗,至末次随访时仍带瘤生存;1例原位复发于鞍区的患者接受部分切除7个月后再次复发,行手术切除和放疗,至末次随访时仍带瘤生存。接受不全切除(近全切除和部分切除)加辅助放疗的5例患者无一例复发;接受全切除加或不加放疗患者的复发比例为1/3。10例患者的5、10年总生存率均为90%,5、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初步研究表明,EVN患者接受不全切除术后行辅助放疗可能能够获得与全切除相当的无进展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脑室外 放疗
原文传递
基于直线加速器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对小体积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3
作者 赵永瑞 高莹 +1 位作者 陈怡东 徐建堃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对小体积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治疗科行FSRT的21例小体积脑转移瘤患者(共计45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小体积脑转移瘤定义... 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的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对小体积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治疗科行FSRT的21例小体积脑转移瘤患者(共计45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小体积脑转移瘤定义为病灶直径≤3 cm且体积≤6 cm^(3),剂量分割方案为27~30 Gy/3 F或30~40 Gy/5 F。放疗3个月后评估FSRT对小体积脑转移瘤的疗效及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并评估不同脑转移瘤的病灶直径、体积、剂量分割模式、生物等效剂量(BED)10以及病灶的分布部位亚组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结果24个病灶(53.33%,24/45)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3个病灶(28.89%,13/45)部分缓解,8个病灶(17.78%,8/45)病情稳定,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为100%(45/45),客观缓解率为82.22%(37/45),颅内远处进展率为23.81%(5/21)。治疗及随访期间,共有7个病灶出现放射性脑损伤,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为15.56%(7/45),症状性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为11.11%(5/4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为2~3 cm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比病灶直径<2 cm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00%(4/5)比7.50%(3/40),χ^(2)=12.69,P<0.001];病灶体积为4~6 cm^(3)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比病灶体积<4 cm^(3)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14%(4/7)比7.89%(3/38),χ^(2)=7.49,P=0.006];病灶剂量分割模式为27~30 Gy/3 F与30~40 Gy/5 F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2/21)比20.83%(5/24),χ^(2)=0.40,P=0.527];病灶BED10<60 Gy与≥60 Gy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7%(2/7)比13.16%(5/38),χ^(2)=0.22,P=0.641];病灶位于相同脑叶与单发病灶或多发病灶但位于不同脑叶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7%(4/14)比9.68%(3/31),χ^(2)=1.38,P=0.240]。结论基于直线加速器的FSRT对小体积脑转移瘤是有效的。病灶直径<2 cm或体积<4 cm^(3)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较直径2~3 cm或体积4~6 cm^(3)的脑转移瘤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放疗 放射外科手术 脑转移瘤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