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脑室颅内压监测规范化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 鲍月红 +3 位作者 马春梅 杨莘 刘芳 李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脑室颅内压监测操作的规范率及常见错误类型.方法 采用科室制定的考核标准以方便抽样法对45名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75.6%的护士符合操作规范要求.24.4%护士操作不规范,其常见类型为测压前未关闭脑室引流(37.5%)、...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脑室颅内压监测操作的规范率及常见错误类型.方法 采用科室制定的考核标准以方便抽样法对45名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75.6%的护士符合操作规范要求.24.4%护士操作不规范,其常见类型为测压前未关闭脑室引流(37.5%)、未校零(25.0%)、零点位置不正确(16.7%)、护理操作后立即测压(8.3%)、患者头部未在正中位(8.3%)、管路不通畅(4.2%)等.年龄、职称、ICU工龄是护士颅内压监测操作不规范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在脑室颅内压监测操作中不规范涉及操作的多个环节.ICU工作时间短、技术职称低、年轻的护士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与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规范化 调查
原文传递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监护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宁 徐跃峤 +7 位作者 曲鑫 程玮涛 陈文劲 齐猛 张雷 谢华勰 温晓辉 吴佳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行重症监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0例重症aSAH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监测下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治... 目的 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行重症监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0例重症aSAH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监测下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治疗.存活患者出院30 d后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为9-42d,平均(16.9±7.5)d.其中38.1%(61/160)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25.0% (40/160)出现脑梗死,60.6% (97/160)出现肺感染,31.3%(50/160)出现肝功能异常,58.8%(94/160)出现低蛋白血症,51.9% (83/160)出现贫血,78.1% (125/160)出现电解质紊乱.经分析发现随着Hunt-Hess分级增高,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包括: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10例.存活的1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4例死亡.本组患者整体预后良好率为41.3% (66/160),预后不良率为58.7%(94/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OR =0.117,95% CI:0.054 -0.252,P〈0.001)和电解质紊乱(OR=0.306,95% CI:0.108 -0.867,P=0.02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可改善重症a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重症监护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3H疗法治疗脑血管痉挛是否有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393-395,共3页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正常脑动脉在某些病理因素刺激下,发生可逆性收缩,导致供血区脑组织灌注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临床现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经...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正常脑动脉在某些病理因素刺激下,发生可逆性收缩,导致供血区脑组织灌注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临床现象。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经血管造影证实,高达70%的患者有CVS,并造成约36%的患者脑缺血或脑梗死。尽管给予患者最强力的治疗,仍有15%~20%的CVS患者出现脑梗死或者死亡。CVS成为aSAH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血管痉挛 颅内 3 H疗法 有效性
下载PDF
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军 丹金秀 +1 位作者 卢瑶 侯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年第31期2998-3000,共3页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在预防颅脑重症GCS≤8分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叩背,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10 d后通过体温、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判断患者有无出现肺部感染,同时记录每次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叩背处皮肤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部感染率21.6%,对照组54.3%,(P<0.01),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2组叩背前后血氧饱和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5.4%,对照组为28.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振动排痰机及人工叩背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前者在预防颅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效果优于后者,且安全性高于后者,值得在神经外科护理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机 颅脑重症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数据挖掘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佳妮 肖倩 王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1期2-6,共5页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护理人员已开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护理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梳理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护理人员已开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护理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梳理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护理领域数据挖掘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护理学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数据挖掘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