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Milestones评价体系评估肾内科住院医师为主的临床小讲课的分层效果分析
1
作者 吴雷云 董星彤 +2 位作者 付文静 贾林沛 张爱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目的运用Milestones评价体系探讨住院医师为主的临床小讲课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陪)中的分层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肾内科进行为期2个月住陪轮转的住院医师4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小讲课模式;... 目的运用Milestones评价体系探讨住院医师为主的临床小讲课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陪)中的分层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肾内科进行为期2个月住陪轮转的住院医师4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小讲课模式;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肾内科进行为期2个月住陪轮转的住院医师36人作为研究组,采用住院医师为主的临床小讲课模式。对第1~3年住院医师(resident one-three,R1~3)轮转前后Milestones评价体系得分进行住院医师自评与主治医师评分,比较两组R1~3轮转前后Milestones得分变化,另外采用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及对住培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两组R1~3的教学效果。结果轮转前两组Mileston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治医师评分均低于住院医师自评(P<0.05);研究组R1~3轮转后Milestones评分均高于轮转前(P<0.05),对照组R1~3轮转前后Mileston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1~3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R1~3之间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住培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医师为主的临床小讲课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患者照护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及从工作中学习与进步的能力,能改善住院医师住陪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estones评价体系 临床小讲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结构化晨间报告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林沛 林娜 +3 位作者 吴雷云 李银平 董星彤 张爱华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结构化晨间报告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住培的住院医师为观察组,采用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2021年未接受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的肾内科住院医师为对照... 目的探究结构化晨间报告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住培的住院医师为观察组,采用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2021年未接受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的肾内科住院医师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并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调查观察组对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的满意度。结果接受结构化晨间报告的观察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为(94.43±4.77)分,高于对照组(91.85±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P=0.043);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提示,住院医师对结构化晨间报告的开展形式、具体内容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结构化晨间报告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考试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并得到住院医师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间报告 肾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3
作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生物医学工程分会心肾代谢性疾病防治学组 +30 位作者 夏经钢 袁明霞 蔡晓凌 王志坚 郑博 冯雪 张玲 黄小钦 佟铸 贾林沛 王红 刘国友 屈正 吉训明 王红霞 曾翔俊 王蕾 张宝玉 刁宗礼 李思颉 王艳玲 谭静 冯高科 孙希鹏 敬馥宇 郭呈龙 钱浩 王秀玲 于君 武德崴 胡梦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193-228,共36页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 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常多病共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针对多病共存患者的临床诊疗仍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美国心脏协会发布了关于心血管-肾脏-代谢(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CKM)综合征的主席建议,旨在加强共病患者的多学科协同管理。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同时借鉴和参考相关领域的临床指南,总结了CKM综合征流行病学、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各分期特征、筛查、风险评估、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社区慢病管理,公共卫生预防政策和患者教育等内容,旨在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CKM的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CKM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肥胖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综合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房增大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吕涛 李文 +2 位作者 姚峥 吴雷云 张爱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透析患者左心房增大(left atrial enlargement,LAE)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CKD 1~5期尚未进入透析,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病房住...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非透析患者左心房增大(left atrial enlargement,LAE)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CKD 1~5期尚未进入透析,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治疗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将患者分为LAE组和非LAE组,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生化检验资料。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1月1日,全因死亡为随访的终点事件。结果 共纳入524例患者,LAE发生率为57.06%(299/5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OR=3.365,95%CI:1.896~5.970,P<0.001)、合并高脂血症(OR=1.845,95%CI:1.042~3.265,P=0.036)及低血钙(OR=0.273,95%CI:0.082~0.912,P<0.035)为CKD患者出现LAE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过程中60例患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存在LAE的CKD组累积生存率降低(Log-rankχ^(2)=13.093,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36,95%CI:1.011~1.062,P=0.005)及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HR=2.175,95%CI:1.133~4.176,P=0.020)是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50%以上的CKD 1~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LAE,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脂血症及血钙偏低为CKD非透析患者出现LAE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LAE的CK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但不是CK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增大 慢性肾脏病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修订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迎节 贾强 +2 位作者 许会兰 季梅 马丽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 修订台湾版慢性肾脏病早期(1~3期)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检验其结构和信效度,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测评工具和依据。方法 修订台湾版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1~3期)自我管理量表,进而使用该量表对北京地区2所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168例慢... 目的 修订台湾版慢性肾脏病早期(1~3期)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检验其结构和信效度,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测评工具和依据。方法 修订台湾版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1~3期)自我管理量表,进而使用该量表对北京地区2所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168例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 量表的I-CVI指数为0.88~1.0,S-CVI指数为0.92。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分半信度为0.92。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因子,能联合解释总变异的60.955%。结论 简体中文版CKD-SM量表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除遵医维度外各项指标达到测量学要求,适合做我国内地CK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估和评价工具,使用时建议修改遵医行为维度的表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早期 自我管理 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英辉 于洁 +1 位作者 林琼真 李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模型组(模型组)和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组)。治疗...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模型组(模型组)和灯盏细辛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每天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5mL/(kg.d)〕腹腔注射治疗,由术前24h始至术后第9天止;术后第10天取术侧肾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PAS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肾脏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治疗组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模型组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GF-β1、α-SMA和Ⅰ型胶原表达模型组和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少Ⅰ型胶原合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下载PDF
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英辉 李银平 +1 位作者 吴雷云 刘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63-567,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和血液透析(HD)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和血液透析(HD)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30例和联合on-line HDF和血液透析治疗组(HDF组)28例。HD组每周行HD治疗3次。HDF组每周行on-line HDF 1次和HD治疗2次,持续6个月。比较观察期间下述指标的变化: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肌酐(SCr)、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值)、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I)。结果观察期间HD组的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 05);HDF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Hb和Hc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F=24. 860,25.432, P均=0.000), ERI值下降(F=5. 611, P=0.005),血清CRP水平降低(F=10.894, P=0.000),β2-MG浓度下降(F=8.364, P=0.000),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F=10. 736,P=0.000)。结论联合on-line HDF和HD治疗有利于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下载PDF
血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国静 邢绣荣 贾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血液透析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40例正常对照及 2 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UCG)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测定 ,并监测透析前后血压、肾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血液透析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40例正常对照及 2 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前后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UCG)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测定 ,并监测透析前后血压、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CR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SBP显著升高 (P <0 0 1) ,AOE降低 ,LAD、RAA、IVST、LVPWT及LVMI均明显增高 (P <0 0 1) ,心脏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强 ,舒张功能减退。血透治疗后 ,SBP降低 ,AOE升高 ,各房室内径减小 ,LVMI及CO降低 ,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BUN降低 (48 7± 15 9)mmol/l,CRE降低 (6 5 4± 2 5 5 )mmol/l(P均 <0 0 0 1)。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左室肥厚 (LVH)与收缩、舒张功能正相关 ,与左室内径负相关。结论 CRF患者常伴有高血压、LVH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血透治疗可降低LVMI,但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别嘌醇降低血尿酸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邓英辉 张沛 +1 位作者 刘华 贾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2-984,共3页
目的:应用别嘌醇降低血尿酸水平,观察其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慢性肾衰竭伴有轻度高尿酸血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别嘌醇治疗组患者别嘌醇100~300mg/d,控制血尿酸于正常范围内... 目的:应用别嘌醇降低血尿酸水平,观察其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方法:选择轻中度慢性肾衰竭伴有轻度高尿酸血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别嘌醇治疗组患者别嘌醇100~300mg/d,控制血尿酸于正常范围内。慢性肾衰竭药物治疗方案两组相同。观察期限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差异。观察终点为:血肌酐较基线翻倍,进入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或血清肌酐>707μmmol/L),全因死亡。结果: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有升高,但别嘌醇治疗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t=2.331,P=0.023和t=3.673,P=0.001)。别嘌醇治疗组有8例患者达观察终点,对照组有18例患者达观察终点,别嘌醇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59%比56.25%。χ2=5.111,P=0.024)。结论:别嘌醇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可明显延缓轻中度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别嘌醇 尿酸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邓英辉 林琼真 +1 位作者 于洁 李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93-396,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每日给予黄芪注射液(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每日给予黄芪注射液(5ml·kg-1·d-1)腹腔注射,术前1天始至术后第9天止。术后第10天取术侧肾脏组织。HE、PAS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在肾间质中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UUO大鼠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但治疗组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肾皮质相对间质容积和相对胶原含量于模型组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GF-β1、α-SMA和Ⅰ型胶原表达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减少(P<0.05)。免疫印迹方法显示:HSP47蛋白表达于模型组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阻止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少胶原合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肾间质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热休克蛋白47
下载PDF
应用微信平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银平 林娜 +1 位作者 李文 秦俭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早期糖尿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干预12... 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早期糖尿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蛋白阳性率、血脂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PG、HbA1c和血脂水平等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ACR、FPG、HbA1c、血脂和尿蛋白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观察组SDSCA评分大于对照组(P=0.022)。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糖尿病肾病 健康管理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英辉 付文静 贾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减低(包括低骨量和骨质疏松)情况。方法:4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肾功能分为非肾衰竭组和肾衰竭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4)和股骨部位的骨密度,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减低(包括低骨量和骨质疏松)情况。方法:4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肾功能分为非肾衰竭组和肾衰竭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正位(L1~4)和股骨部位的骨密度,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骨密度减低情况。结果:与2型糖尿病不伴有明显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相比,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Ccr<60 mL/(min.1.73 m2)]的骨密度减低明显(P<0.01),其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8.3%,男性患者的患病率为19.0%,女性患者的患病率为35.7%。按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观察,CKD 3、4、5期患者中,随肾衰竭程度加重,骨密度减低程度逐渐加重(P<0.01或P<0.05)。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P<0.01),股骨部位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高于腰椎部位﹙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继发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骨密度减低患病率。随慢性肾衰竭程度加重,骨密度减低患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慢性肾衰竭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特点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华 林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12-3313,共2页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的健康人65例作为对照组,留取12 h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肥胖、高脂血症,伴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高尿酸易导致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中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英辉 付文静 +1 位作者 赵越 贾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687-6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密度变化,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以305名中老年(年龄≥50岁)慢性肾脏病3~5期且尚未透析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102名非慢性肾脏病中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DXA)仪测定... 目的:观察中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密度变化,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以305名中老年(年龄≥50岁)慢性肾脏病3~5期且尚未透析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102名非慢性肾脏病中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DXA)仪测定腰椎正位(L1~4)和股骨等部位的骨密度(BMD),观察CK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按性别或CKD分期进行再分组,进一步观察不同性别或不同CKD分期条件下患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结果:中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总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7.8%,男性组患病率为28.2%,女性组患病率49.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1或P〈0.05)。按CKD分期观察,随慢性肾衰竭程度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增加,其中CKD5期患者与CKD3、CKD4期患者比较其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更加明显(P〈0.01或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患病率;随慢性肾衰竭程度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慢性肾衰竭是否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尚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中老年
下载PDF
干体质量下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英辉 吴靖林 +1 位作者 王君梅 贾强 《医学综述》 2013年第3期532-535,共4页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8周时,对照组透析后体质量保持稳定,各指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透析后体质量较前下降(P<0.01),Hb和Hct水平升高(P<0.01),CRP降低(P<0.01),白蛋白升高(P<0.01),SF及TSAT较前上升(P<0.05)。结论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干体质量 肾性贫血
下载PDF
伴急性肾损伤的肿瘤相关性肾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华 贾强 +5 位作者 董星彤 李文 李银平 林娜 吴雷云 张爱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临床表现肿瘤相关性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行肾活检的患者,分析其肾脏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以急性肾损伤在笔者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行肾活检并确诊恶性肿瘤的33例肾病患者,分析... 目的临床表现肿瘤相关性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确诊为恶性肿瘤并行肾活检的患者,分析其肾脏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以急性肾损伤在笔者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行肾活检并确诊恶性肿瘤的33例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分布谱。结果33例患肴中,男性25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32〜68岁.肿瘤分布广泛,其中实体肿瘤18例,血液系统肿瘤15例,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急性肾损伤,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伴发贫血、血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γ球蛋白升高,实体肿瘤患者主要表现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为主要的肾脏病理改变,病因以消化道来源肿瘤最多,血液系统肿瘤以多发性骨髓瘤最多见,临床突出表现急性肾损伤,病理以管型肾病最常见,患者肾功能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性质和治疗的时机,积极治疗肾功能可完全或部分恢复,部分需要替代治疗结论不同来源的恶性肿瘤造成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类型存在差异。对于中老年肾脏疾病患者,尤其伴发急性肾损伤、贫血、γ球蛋白升高,需加强肿瘤筛查避免漏诊,特殊类型的患者在原发病缓解后仍应注意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肾病 急性肾损伤 肾脏病理
下载PDF
肾小球肾炎常见3种病理类型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雷云 付文静 贾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7期811-814,共4页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之间临床表现与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寻找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2011-2018年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共182例,分析3种不同病理...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之间临床表现与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寻找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2011-2018年经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共182例,分析3种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与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25例,非肾病综合征57例,其中膜性肾病与微小病变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与IgA肾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膜性肾病组年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eGFR)高于其他两组,血清肌酐低于其他两组(P<0.05);IgA肾病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IgA高于其他两组,补体C3、C4低于其他两组(P<0.05);微小病变组24h尿蛋白定量(urinary protein,U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高于其他两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eGFR与TC、LDL-C呈正相关,与IgG呈负相关。结论膜性肾病、IgA肾病、微小病变存在不同的临床特点,以上特点可作为辅助判断患者病理类型的非有创性方法;eGFR与TC、LDL-C呈正相关,与IgG呈负相关,eGFR的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免疫球蛋白A肾病 微小病变 病理 临床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英辉 贾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重症急性肾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RRT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技术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尿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峥 贾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 评价和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和常规血液透析 (HD)在救治老年尿毒症时的疗效。方法  18例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不好或耐受性差的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分别观察并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的耐受性、病情变化、... 目的 评价和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和常规血液透析 (HD)在救治老年尿毒症时的疗效。方法  18例常规血液透析效果不好或耐受性差的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分别观察并比较患者对两种治疗的耐受性、病情变化、合并症以及对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血钾、碳酸氢根 (HCO-3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iPTH)和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的清除效果。结果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 ,减少合并症 ,有效清除毒素 ,且优于血液透析。患者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耐受性好于血液透析。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不适应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老年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英辉 李清刚 +2 位作者 任崇余 徐秀红 刘文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探讨IL-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Lck在狼疮肾炎中的致病作用。方法:采用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IL-2(100U/m l)刺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Lck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Lck蛋白的表达,比较IL-2刺激前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BALB/c小鼠及BXSB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仅有微量Lck mRNA及蛋白表达,经IL-2刺激后二者的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增加,以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更为显著。结论:(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Lck基因的表达。(2)肾小管上皮细胞经IL-2刺激后L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提示IL-2可活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Lck表达,进而可能通过一系列信号传导作用,发挥生物学作用。相对于BALB/c小鼠,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在IL-2刺激后Lck表达更明显,提示狼疮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更易激活。(3)由于Lck在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异常表达,推测Lck可能作为细胞因子或炎症因子的重要信号分子,促进狼疮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狼疮肾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