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的炎症及抗炎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美蓉 孙芳玲 +4 位作者 艾厚喜 张丽 蒋莹 魏守蓉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帕金森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进而引起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失调的症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 帕金森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纹状体内多巴胺水平降低,进而引起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失调的症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高表达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抗炎药物延缓或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帕金森病中的炎症机制以及抗炎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抗炎药物 综述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蓉 唐玉 +3 位作者 张丽 赵志炜 张兰 李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 目的为研究脑老化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神经结构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从出生1 d至24月龄(1 d、1月龄、3月龄、6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Sprague Dawley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随增龄变化,同时观察与脑老化密切相关的指标脂褐素沉积。结果在大鼠6月龄之前,随着月龄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发育逐渐完善,至6月龄大鼠突触数量明显增多;此后突触数量逐渐减少,至24月龄大鼠神经元突触数量最少。从1月龄开始海马神经元内即可见少量脂褐素颗粒沉积,随着月龄的逐渐增加,至24月龄时脂褐素颗粒沉积显著。结论青年期大鼠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发育最好,进入老年期后,突触结构受损,老年期损伤最为严重,同时伴有大量的脂褐素颗粒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大鼠 神经元 突触 海马 脂褐素 电镜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宁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556-558,共3页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和轴突不能再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动物脊髓损伤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适当的生长环境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受损的神经元轴突能有少许再生,并能与靶细胞形成功能性的突触联系。...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和轴突不能再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动物脊髓损伤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适当的生长环境下,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些受损的神经元轴突能有少许再生,并能与靶细胞形成功能性的突触联系。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修复 综述
下载PDF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对神经突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芳玲 李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目的:突触功能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路易小体痴呆(DLB)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a--synuclein是脑内一种突触前蛋白,与家族性早发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神经突触 二苯乙烯苷 何首乌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功能障碍 病程进展
下载PDF
Eph/ephrin信号通路对脑神经发生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婷婷 王文 《神经药理学报》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Eph/ephrin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多成员的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迁移、轴突导向、血管形成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对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和突触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Eph/ephrin可调节损伤后... Eph/ephrin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多成员的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机体的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迁移、轴突导向、血管形成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对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和突触可塑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激活或抑制Eph/ephrin可调节损伤后的突触功能和干细胞分化,达到修复梗死灶、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的目的。该文对Eph/ephrin信号通路在成年动物海马区、室管膜下区及非传统神经发生区域内调节神经发生、迁移以及突触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ephrin信号通路 神经发生 缺血性脑损伤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瑞芹 李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作局灶缺血再灌大鼠模型,并于缺血后3h灌胃分别给予20mg/ml(小)、60mg/ml(中)、180mg/ml(大)CIG三个剂量...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作局灶缺血再灌大鼠模型,并于缺血后3h灌胃分别给予20mg/ml(小)、60mg/ml(中)、180mg/ml(大)CIG三个剂量,缺血后4-7d腹腔注射BrdU标记内源性细胞;缺血后7,14和28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标准进行行为学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大脑中动脉栓塞 环烯醚萜苷 缺血大鼠 山茱萸 内源性细胞
下载PDF
Nogo基因及其相关蛋白与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月霞 李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2期18-18,共1页
Nogo蛋白(勿动蛋白)与NgR(勿动蛋白受体)和中枢神经再生抑制密切相关。nogo基因编码的三种蛋白质:Nogo-A、Nogo-B和Nogo-C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中具有抑制神经生长活性的跨膜蛋白。Nogo受体是一种糖基醇磷脂结合蛋白,Nogo-66与p75NT... Nogo蛋白(勿动蛋白)与NgR(勿动蛋白受体)和中枢神经再生抑制密切相关。nogo基因编码的三种蛋白质:Nogo-A、Nogo-B和Nogo-C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中具有抑制神经生长活性的跨膜蛋白。Nogo受体是一种糖基醇磷脂结合蛋白,Nogo-66与p75NTR-NgR形成的受体复合物结合导致生长锥塌陷及神经突起生长的抑制。本文主要就nogo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概况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方面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蛋白 Nogo-66受体 神经再生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赵宁 李林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2期18-18,共1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和轴突不能再生,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是不能分裂的,损伤后神经细胞只能被胶质细胞所填充而形成胶质瘢痕。近年...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受损神经元和轴突不能再生,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是不能分裂的,损伤后神经细胞只能被胶质细胞所填充而形成胶质瘢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动物脊髓损伤后,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脊髓损伤 修复 神经细胞 胶质细胞 经济损失 神经元 轴突
下载PDF
药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贺芬芬 李哈妮 +4 位作者 孙芳玲 艾厚喜 张丽 蒋莹 王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4-93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而斑块损伤以及随之发生的血栓形成则是此类疾病致残、致死的真正元凶,如何稳定AS易损斑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临床用药稳定AS易损斑块的证据仍很缺乏。他汀类等多种药物虽然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而斑块损伤以及随之发生的血栓形成则是此类疾病致残、致死的真正元凶,如何稳定AS易损斑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临床用药稳定AS易损斑块的证据仍很缺乏。他汀类等多种药物虽然有效,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中药多环节、多靶点治疗疾病且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使其在稳定AS易损斑块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本文对药物稳定易损斑块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炎症 药物 综述
下载PDF
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血瘀证舌象表现的评价方法及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海峰 亚白柳 +3 位作者 赵玲 叶翠飞 张丽 李林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用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评价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舌象表现,并探讨其与血流变异常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血瘀证特征。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用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评价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瘀证舌象表现,并探讨其与血流变异常的相关性,进一步验证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血瘀证特征。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观察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凝血酶时间缩短。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急性期存在血瘀表现;舌组织血氧饱和度可以作为评价血瘀证动物模型舌象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脑缺血 再灌注 血液流变学 大鼠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Aβ诱导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玮 李林 +2 位作者 褚燕琦 张兰 李雅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26-1628,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观察SK-N-SH细胞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β-淀粉样肽(Aβ)诱导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致SK-N-SH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观察SK-N-SH细胞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人参皂苷与THP-1单核细胞预孵育30 min,再用Aβ1-40(125 nmol.L-1)与THP-1细胞孵育2 h,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到SK-N-SH神经细胞培养中孵育24 h。结果显示,GS(100和200 mg.L-1)可明显减少LDH从神经细胞漏出,减轻细胞膜损伤;人参皂苷(50,100和200 mg.L-1)显著减少THP-1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论人参皂苷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因此对于AD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Β-淀粉样肽 单核细胞 神经细胞 炙性细胞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丽 李春阳 +3 位作者 赵玲 王文 张兰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2,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采用评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改变,用尼氏染色的方法检测梗死灶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症状评分明显升高,梗死灶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CIG灌胃口服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梗死灶神经元的存活数量。结论CI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神经元存活
下载PDF
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分析肾上腺素致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4
13
作者 赵玲 魏海峰 +2 位作者 李雅莉 张丽 李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1.8mg/kg皮下... 目的以肾上腺素(Adr)皮下注射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对比不同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周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急瘀1d组(Adr1.8mg/kg皮下注射加冰水浸泡1d)、急瘀2d组(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慢瘀小剂量组(Adr0.1mg/kg注射7d)、慢瘀中剂量组(Adr0.3mg/kg注射7d)、慢瘀大剂量组(Adr0.9mg/kg注射7d)。用血液黏度仪检测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用红细胞变形/聚集仪检测红细胞变形和聚集指数;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瘀小、中剂量组可见大鼠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急瘀1d组可见低切变下全血黏度升高(P<0.05),急瘀1d组和急瘀2d组可见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增加(P<0.01),急瘀2d组和慢瘀大剂量组可见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动物模型成功与否与所用的肾上腺素剂量、给药周期和给药方式密切相关。Adr0.3mg/kg注射7d和Adr1.8mg/kg注射加冰水浸泡2d大鼠出现血液流变学变化更加明显,可分别作为气郁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血液流变学 血瘀证 大鼠
下载PDF
山茱萸拮抗线粒体缺陷致神经细胞微管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兰 李林 +1 位作者 安文林 薛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水提液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致神经细胞骨架系统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山茱萸在防治阿尔采末病中的机制。方法山茱萸水提液(0.125~8g生药·L-1)分别与SH-SY5Y人神经母细...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水提液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致神经细胞骨架系统损伤的拮抗作用,探讨山茱萸在防治阿尔采末病中的机制。方法山茱萸水提液(0.125~8g生药·L-1)分别与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及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48h,加入64mmol·L-1叠氮钠作用4~6h,MTT、LDH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及微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4g·L-1山茱萸能明显拮抗叠氮钠致神经细胞存活率下降;使损伤的微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微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尤以突起内最为明显。结论中药山茱萸能明显拮抗线粒体缺陷致神经细胞损伤,其机制与保护细胞骨架系统有关,对于防治阿尔采末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微管 微管相关蛋白 神经细胞 线粒体 阿尔采末病 叠氮钠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文 孙芳玲 +4 位作者 安宜 黄文婷 艾厚喜 张丽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细胞内游离钙...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分别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与未加莫诺苷预孵育的细胞相比,莫诺苷10μmol/L、100μmol/L能抑制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能降低LDH的释放率。结论莫诺苷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钙超载和细胞毒,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系 氧化应激 钙超载 细胞毒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作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孙芳玲 王文 +3 位作者 安宜 艾厚喜 张丽 李林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11期843-845,共3页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细胞色素C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含量。结果莫诺苷1、10、100μmol/L使细胞色素C的释放显著降低18%(P<0.05)、28%(P<0.05)、35%(P<0.01);BDNF(10、100mol/L)的释放增加(P<0.01)。结论莫诺苷的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能促进神经细胞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进而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抑制神经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过氧化氢 神经元 莫诺苷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文 孙芳玲 +3 位作者 安宜 艾厚喜 张丽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神经细胞丙二醛(MDA)、线粒体膜电位(... 目的研究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和机制。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μmol/L、10μmol/L、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300~500μmol/L作用18h,检测神经细胞丙二醛(MDA)、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结果1μmol/L、10μmol/L、100μmol/L莫诺苷显著抑制丙二醛增加,降低细胞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结论莫诺苷能够通过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细胞膜电位来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脂质过氧化 线粒体膜电位(MMP)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莫诺苷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神经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12
18
作者 艾厚喜 黄文婷 +2 位作者 王文 李林 安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5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 目的研究莫诺苷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加入莫诺苷(1、10、100μmol/L)预孵育24h,加入H2O2500μmol/L作用18h诱导产生氧化损伤,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莫诺苷(10、100μmol/L)使活性氧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7%(P<0.01)、27%(P<0.05),NO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1%(P<0.05)、53%(P<0.01),莫诺苷(1、10、100μmol/L)有明显抑制GSH的降低的作用。结论莫诺苷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神经细胞 氧化应激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
下载PDF
莫诺苷对SH-SY5Y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保护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文婷 王文 +3 位作者 艾厚喜 安宜 李林 王玉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39-841,共3页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及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无毒范围以及莫诺苷促进神经细胞生... 目的研究从中药山茱萸分离提取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Y5Y生长的影响及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以MTT代谢率为指标确定无毒范围以及莫诺苷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的最佳有效浓度;对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最佳有效浓度的莫诺苷,观察MTT代谢率、细胞轴突长度及胞体面积、细胞计数的改变;H2O2500μmol/L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加入不同浓度的莫诺苷及维生素E,以Western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莫诺苷在10~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均可增加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培养的SH-SY5Y细胞分别加入10μmol/L莫诺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莫诺苷组组MTT代谢率升高(P<0.05),细胞轴突长度显著增长(P<0.001),胞体面积明显增加(P<0.01),细胞计数增加(P<0.05);H2O2损伤后,莫诺苷组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莫诺苷对SH-SY5Y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对H2O2诱导的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苷 神经细胞 神经营养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参乌胶囊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肽生成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邢颖 张兰 李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4-926,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对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肽(A11)代谢及β-和γ-分泌酶的影响。方法 APP转基因小鼠从4~10月龄灌胃给予参乌胶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Aβ、β位点剪切酶(BACE)和早... 目的 观察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对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转基因小鼠脑内β-淀粉样肽(A11)代谢及β-和γ-分泌酶的影响。方法 APP转基因小鼠从4~10月龄灌胃给予参乌胶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Aβ、β位点剪切酶(BACE)和早老蛋白1(PS-1)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10月龄APP转基因小鼠模型组与同月龄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内海马区APP、Aβ和PS-1(为γ-分泌酶的催化部位)的表达明显增多,而BACE(即β-分泌酶)的变化不明显。参乌胶囊能明显减少APP转基因小鼠脑内海马区APP的表达,减少脑内All的产生,抑制BACE和PS-1的表达。结论 参乌胶囊抑制脑内All的产生可能是通过减少APP含量及抑制β-和1-分泌酶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乌胶囊 阿尔茨海默病 APP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肽 β-和γ-分泌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