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血液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惠吴函 苏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工具在血液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2015年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改良量表对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进行7个项目临床核心能力考核,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工具在血液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2015年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改良量表对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进行7个项目临床核心能力考核,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的5个项目包括医疗面谈技能、体格检查技能、人文关怀、沟通技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中分数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初期(P〈0.05),考核教师及住院医师对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结论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能全面考核住院医师临床工作能力,操作简单,兼具教学功能,值得在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临床能力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
2
作者 史爱华 胡蓉华 常晓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期为AA患者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以知信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法拟定健康教育方案的初稿,选取15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咨询,基...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期为AA患者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以知信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法拟定健康教育方案的初稿,选取15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咨询,基于专家建议对初稿的条目及维度进行修改,最终构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AA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中的专家权威程度(Cr)分别为0.893、0.885。第1轮函询中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572、0.546、0.512(P<0.05),重要性赋值均数均大于2.97分,变异系数为0.05~0.23,满分率为19.95%~93.42%;第2轮函询中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681、0.679、0.548(P<0.05),重要性赋值均数均大于4.08分,变异系数为0.00~0.17,满分率为25.00%~100.00%。最终形成AA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信程度较高,指标体系权威性好,权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健康教育 免疫抑制治疗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万岁桂 郑程程 +4 位作者 韩旭 赵弘 孙雪静 苏力 夏长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7-800,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nCD64 ID)在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232例血液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nCD64 ID、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共4个炎性指标检测结... 本研究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nCD64 ID)在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选的232例血液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nCD64 ID、血沉(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共4个炎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临床感染组nCD64 ID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均<0.0001),血培养阳性感染组nCD64 ID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感染组(P<0.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CD64 ID、ESR、CRP、Fib 4个炎性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96,21.5 mm/h,8.56 mg/dl及4.42mg/dl,敏感性分别为0.928、0.725、0.754及0.594,特异性分别为0.933、0.625、0.837及0.77。结论:nCD64 ID与ESR、CRP、Fib 3个炎性指标相比在诊断血液病细菌感染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血液病常规的细菌感染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 细菌感染 流式细胞术 血液病
下载PDF
CBL和PBL教学方法在血液学专业见习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轶先 苏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8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研究CBL和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本科血液学专业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将五年制本科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先后应用CBL和PBL结合教学和传统教学,见习结束时分别进行笔试及问卷,比较2次教学成绩的差别以及学生对... 目的研究CBL和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本科血液学专业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自身对照法将五年制本科见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先后应用CBL和PBL结合教学和传统教学,见习结束时分别进行笔试及问卷,比较2次教学成绩的差别以及学生对CBL和PBL结合教学的看法。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CBL和PBL模式教学法在多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结论 CBL和PBL结合的见习方法有助于提高自身医学理论水平、临床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见习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提问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医学本科 血液科 见习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冀冰心 苏力 +5 位作者 刘聪艳 赵弘 张晨伟 惠吴函 徐娟 田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共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0(19~5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CR124例,CR21例...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自1996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共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0(19~5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CR124例,CR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CR14例),粒细胞肉瘤1例。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MAC(马法兰Mel160mg/m2+阿糖胞苷Ara-C2.0g/m2+环磷酰胺CY120mg/kg)方案或单次全身放疗(TBI)8~10Gy+环磷酰胺(CY)120mg/kg方案。结果所有AHSCT患者均重建造血,无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82(12~144)月,存活21例(70.0%),复发9例(30.0%),与同期单纯接受化疗者比较:5年无病存活率(DFS)[分别为(69±8)%和(34±10)%]前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SCT移植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无病生存率
下载PDF
病例学习软件在医学生血液系统疾病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婉玲 惠吴函 +4 位作者 苏力 万岁桂 赵弘 冀冰心 徐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03-2104,共2页
关键词 学习阶段 医学生 血液系统疾病 软件 病例 医学院校学生 临床能力 学生能力培养
下载PDF
细胞涂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婉玲 刘聪艳 +3 位作者 李辉 贺景娟 孙雪静 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04-207,共4页
本研究探讨细胞涂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检测Ph染色体为例,同时应用了甲醇/冰醋酸处理的外周血、骨髓细胞涂片法间期FISH与常规细胞悬液滴片法间期FISH,检测20例经证实存在P... 本研究探讨细胞涂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BCR/ABL双色双融合探针检测Ph染色体为例,同时应用了甲醇/冰醋酸处理的外周血、骨髓细胞涂片法间期FISH与常规细胞悬液滴片法间期FISH,检测20例经证实存在Ph染色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结果表明:与常规间期FISH相比,细胞涂片法间期FISH能够获得同样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细胞涂片法间期FISH的检测结果可靠,检测周期短,易于进行回顾性研究,值得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涂片 间期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170例SARS患者的血液学改变
8
作者 万岁桂 苏力 徐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SARS 血液学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血象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严重血液病间发生转变3例报告
9
作者 赵弘 田丁 万岁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 互相转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静 孙婉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957-1960,1966,共5页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可以极化为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近年研究发现,M1/M2巨噬细胞平衡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血液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可以极化为促炎的M1型和抗炎的M2型。近年研究发现,M1/M2巨噬细胞平衡与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血液疾病中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肿瘤性疾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切入点,对巨噬细胞在不同疾病中的极化状态及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提供参考,对寻找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为靶点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血液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恶性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备血与用血特点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菲菲 苑可欣 任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4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术前备血方案,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神经外科2938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类型将神经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术前备血方案,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神经外科2938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类型将神经外科手术分为肿瘤组、脊椎病变组、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脑积水组5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结果不同组别中,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肿瘤组患者的出血量较多,脑积水组的患者出血量最少;手术患者总输血率为32.2%,其中仅自体血回输率为22.9%,仅异体血回输率为3.9%,自体联合异体输血率为5.3%;不同组别患者输血率不同,血管病变组输血率最高,为65.1%,脊椎病变组的输血率最低,为6.6%;不同组别患者台均备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均输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中脊椎病变组的C/T值最高,为31.5,脑积水组C/T值最低,为1.6;脊椎病变组和肿瘤组的输血指数较低(≤0.3)。结论神经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用血情况不同,部分手术术前用血评估过高,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自身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备血及用血,适当降低不必要的备血量、提高血液预订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备血 输血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导管提供营养支持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月 李健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肿瘤患者使用PICC导管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应用PICC导管进行营养支持的血液肿瘤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研究,同期非PICC导管营养支持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肿瘤患者使用PICC导管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应用PICC导管进行营养支持的血液肿瘤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研究,同期非PICC导管营养支持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和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应用PICC导管作为血液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途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PICC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端粒长度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晓彩 孙婉玲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500~2000个TTAGGG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端粒不能被完全复制,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逐渐缩短。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随年龄缩短的速度大约是50 bp/年[2],经过60~80次...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500~2000个TTAGGG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端粒不能被完全复制,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逐渐缩短。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随年龄缩短的速度大约是50 bp/年[2],经过60~80次的复制分裂,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不能继续增殖,继而发生衰老、凋亡[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血液系统疾病 细胞分裂次数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串联重复序列 TTAGGG 有丝分裂 端粒缩短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控制模型应用于血液科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爱华 赵弘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模型在血液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32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3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模型,...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模型在血液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32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3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模型,及时识别感染高危患者并实施积极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26%vs 17.70%,χ^(2)=7.667,P=0.006)。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7.92%vs 14.29%,χ^(2)=6.854,P=0.009)和漏报率(0 vs 19.57%,χ^(2)=4.351,P=0.037)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血液科应用医院感染控制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量化管理 血液科 预警 感染率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东梅 刘艳 +3 位作者 惠吴函 郭轶先 常晓丽 孙婉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61-365,393,共6页
目的初步探索原发和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NS)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特点,及与无CNS累及DLBCL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2019年至2022年收治的初治、检测了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 目的初步探索原发和继发中枢神经系统(CNS)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特点,及与无CNS累及DLBCL患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2019年至2022年收治的初治、检测了脑脊液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DLBCL患者83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3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组46例,继发CNSL(SCNSL)组12例,无CNS受累的系统性DLBCL(non-CNSL)组25例。收集患者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12种细胞因子结果,包括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IFN-α、IFN-γ和TNF-α,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CNSL组脑脊液IL-10水平[41.08(6.90,98.73)pg/mL]显著高于SCNSL组[9.13(0.98,26.22)pg/mL]及non-CNSL组[1.58(1.42,1.79)pg/mL],P值分别为<0.0001、0.0185。PCNSL组血浆IL-10[2.20(1.39,2.64)pg/mL]明显低于non-CNSL组[5.49(2.02,21.36)pg/mL]。83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同时检测了脑脊液和血浆的细胞因子水平,其中PCNSL组23例、SCNSL组10例、non-CNSL组7例。比较脑脊液和血浆的细胞因子水平发现,PCNSL组中69.6%患者(16/23)仅有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17.4%患者(4/23)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13.0%患者(3/23)均无升高;SCNSL组患者中10.0%患者(1/10)仅有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50.0%患者(5/10)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40.0%患者(4/10)均无升高;non-CNSL组57.1%患者(4/7)仅有血浆IL-10升高、14.3%患者(1/7)脑脊液和血浆IL-10水平同时升高、28.6%患者(2/7)均无升高。脑脊液及血浆IL-10同时升高、且0.2<CSF IL-10/Plasma IL-10<5.0时,对诊断SCNSL的灵敏度为50.0%,特异性为96.4%。结论PCNSL组患者脑脊液IL-10明显高于non-CNSL及SCNSL,血浆IL-10明显低于non-CNSL。当血浆及脑脊液IL-10升高、且脑脊液/血浆IL-10比值为0.2~5.0之间时,其诊断SCNSL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血浆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外周辅助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6
作者 徐巧 惠吴函 +1 位作者 董会卿 刘峥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5-361,共7页
近年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T细胞群体——外周辅助T细胞(T peripheral helper cells,Tph细胞),Tph细胞不仅具有B细胞辅助能力,还能促使B细胞迁移到外周炎症组织。目前研究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Tph细胞数目与功能异常,且其异常与疾病... 近年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T细胞群体——外周辅助T细胞(T peripheral helper cells,Tph细胞),Tph细胞不仅具有B细胞辅助能力,还能促使B细胞迁移到外周炎症组织。目前研究发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Tph细胞数目与功能异常,且其异常与疾病的活跃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现就Tph细胞的发现、功能与调控以及Tph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辅助T细胞 滤泡辅助T细胞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体重及美法仑相对剂量与POEMS综合征ASCT预处理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邹东梅 方芳 +4 位作者 郭轶先 倪婧 赵弘 胡蓉华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8期911-914,932,共5页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预处理中美法仑根据单位实际体重(ABW)计算的相对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临床药物剂量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例接受以大剂量美法...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预处理中美法仑根据单位实际体重(ABW)计算的相对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为临床药物剂量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例接受以大剂量美法仑为预处理方案ASCT的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与美法仑相对剂量的关系。结果1例患者为低体重,按照ABW计算的体表面积(BSA)计算美法仑剂量进行预处理,美法仑相对剂量为5.45 mg·kg^(-1),该患者移植过程中肾功能正常,出现了1级口腔黏膜炎及3级药物性肠病。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0 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3例患者为正常体重,按照ABW计算的BSA计算美法仑剂量进行预处理,美法仑相对剂量为4.44~5.41 mg·kg^(-1),移植过程中肾功能正常,分别出现了0级(2例)、2级(1例)口腔黏膜炎,1级(1例)、2级(1例)、3级(1例)药物性肠病。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13 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13 d。1例患者为超体重,ABW为理想体重(IBW)130%,按照IBW计算的BSA计算美法仑剂量进行预处理,剂量调整后的美法仑相对剂量为4.22 mg·kg^(-1),因回输干细胞中较多红细胞溶解出现肾功能不全,移植过程中出现3级口腔黏膜炎和2级药物性肠病。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1 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2 d。结论POEMS综合征患者接受ASCT预处理过程中,美法仑相对剂量升高或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口腔黏膜炎及药物性肠病的严重程度呈增加趋势,但似乎并不影响干细胞植入。在充分预防口腔黏膜炎及药物性肠病的情况下,肥胖患者是否可以不根据体重进行美法仑剂量调整还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法仑 相对剂量 POEMS综合征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靶向CD47治疗淋巴瘤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慧珍 郭轶先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9期1071-1077,共7页
CD47是近年淋巴瘤治疗中的新兴免疫检查点之一,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多种通路调控下与巨噬细胞SIRP α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达到免疫逃逸。CD47阻断分子种类繁多,其中CD47单克隆抗体最先应用于临床,由于... CD47是近年淋巴瘤治疗中的新兴免疫检查点之一,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多种通路调控下与巨噬细胞SIRP α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达到免疫逃逸。CD47阻断分子种类繁多,其中CD47单克隆抗体最先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突出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进一步发展了选择性SIRP α抗体、双克隆抗体等新型药物及联合用药。本文主要综述了CD47分子在淋巴瘤治疗的调控通路、生物学机制、不良反应、相关药物等临床研究进展,以期通过CD47阻断剂的创新药物及联合用药,进一步提高CD47阻断剂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信号调节蛋白α 巨噬细胞 淋巴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源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12 位作者 齐立行 郭连瑞 张淑文 苏立 李建新 徐娟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吴英锋 齐一侠 汪忠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初步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下肢缺血35例43侧患肢,男23例,女12例。年龄34~90岁,平均71.3岁。病因:糖尿病下肢缺血30例38侧患肢,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 目的观察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初步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下肢缺血35例43侧患肢,男23例,女12例。年龄34~90岁,平均71.3岁。病因:糖尿病下肢缺血30例38侧患肢,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2侧患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3侧患肢。其中间歇性跛行期5例5侧患肢;静息痛期15例19侧患肢;组织缺损期15例19侧患肢,其中组织溃疡期9例12侧患肢;组织坏疽期6例7侧患肢。在抽取骨髓前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2~3d,每天300μg;抽取骨髓血130-200ml,经分离纯化后再行移植。采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13例19侧患肢,下肢动脉腔内注射16例16侧患肢,下肢肌肉局部注射与动脉腔内同时注射6例8侧患肢进行移植。结果术后2个月肢体疼痛改善率为94.7%,冷感改善率为97.1%,肢体麻木改善率为93.3%。5例5侧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44.2%患者的踝肱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有不同程度增加。39侧患肢行经皮氧分压(transe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eP02)测定,92.3%有不同程度增高。患肢溃疡:在9例11侧患肢中,愈合1侧,明显缩小或缩小3侧,无变化7侧,其中3侧患肢被截肢。术后行血管造影评估25例34侧患肢,91.2%患肢的侧支循环有不同程度增加。并发症:骨髓动员刺激出现发热和轻微乏力各1例,均自行缓解;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周出现轻度心肌梗死1例,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出院,1个月后因患肢疼痛加重行膝下截肢。32例40侧患肢获随访3412个月,症状消失13侧,明显改善15侧,改善8侧,复发2侧,无效2侧。客观评价标准与术前比较ABI增加25侧;TcPOz测定增加36侧;21侧患肢的血管造影显示90.5%患肢有新生侧支形成;10侧患肢足部溃疡7侧愈合,3侧明显缩小;3侧患肢截除坏疽足趾者于术后2~3个月愈合出院。结论经骨髓动员刺激后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下肢缺血,具有抽取骨髓血少、细胞量多、近期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优点,是除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的又一种治疗下肢缺血的新方法。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动员刺激 自体骨髓 单个核细胞移植 下肢缺血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94例不同病变分期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9
20
作者 谷涌泉 张建 +13 位作者 齐立行 郭连瑞 汪忠镐 张淑文 李建新 徐娟 苏力 冀冰心 俞恒锡 李学锋 崔世军 罗涛 武欣 董宗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8期7-10,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慢性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期、静息痛期、溃疡期和坏疽期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03-03/2005-0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慢性下肢缺血患者94例(102条患肢),男59例,女35例,年龄平均69.5岁。病因:糖...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慢性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期、静息痛期、溃疡期和坏疽期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2003-03/2005-0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慢性下肢缺血患者94例(102条患肢),男59例,女35例,年龄平均69.5岁。病因:糖尿病性下肢缺血90条患肢(84例患者),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7条患肢(6例患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条下肢(4例患者)。间歇性跛行期13条患肢(12例患者);静息痛期41条患肢(38例患者);组织缺损期包括溃疡期和坏疽期,分别有26条患肢(24例患者)和22条患肢(20例患者)。①全部患者均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采用下肢局部肌肉注射、下肢动脉腔内注射、下肢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同时进行3种方法。下肢局部肌肉注射是将经过分离、提纯的自体骨髓干细胞,采用多点方法注射在患肢缺血部位的肌肉内;下肢动脉腔内注射是将骨髓干细胞注射在下肢动脉腔内,注射时要用球囊导管阻断下肢动脉闭塞处的近端血流,时间3~5min;下肢局部肌肉注射并动脉腔内注射的方法是同时采用前2种方法进行移植。②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观指标的评估:间歇性跛行期根据在正常速度下行走的距离分为5级(0级:行走≥500m,无疼痛;1级:行走400~499m,有疼痛;2级:行走300~399m,有疼痛;3级:行走100~299m,有疼痛;4级:静息痛,无法行走或行走<100m,有疼痛)。静息痛期根据疼痛与否及疼痛程度分为5级(0级:无疼痛;1级:偶有疼痛,被问及能回忆起;2级:疼痛经常出现但能耐受,不需或偶用一般止痛剂;3级:经常使用一般止痛剂;4级:因疼痛影响睡眠,一般止痛剂难以缓解)。患肢冷感根据患肢有无冷感及冷感的程度分为5级(0级:无冷感;1级:受累肢体偶有发凉、怕冷的感觉;2级:受累肢体经常有发凉、怕冷的感觉;3级:受累肢体明显有冷、凉的感觉,采用局部保温措施后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4级:受累肢体明显有冷、凉的感觉,采用局部保温措施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③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客观指标的评估:新生侧支血管评估根据其数量分为4级(0级:无新生侧支血管;1级:少许新生侧支血管;2级:中量新生侧支血管;3级:丰富新生侧支血管)。保肢率以术后2个月为基准,观查各期的截肢率和保肢率。④疗效评估:患肢疼痛、冷感和间歇性跛行未减轻为无变化,减轻1级为改善,减轻2或3级为明显改善,达到0级为症状消失;创面愈合并且疼痛消失为治愈,创面明显缩小为明显改善,创面缩小为改善,创面及疼痛无变化或扩大为无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纳入实验的94例患者102条患肢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患病期的下肢缺血总有效率比较:间歇性跛行期100%,静息痛期92.7%,溃疡期83.3%,坏疽期59.1%。前3期比较基本相近(χ2=1.01~2.23,P>0.05);静息痛期与溃疡期比较仍无差异(χ2=1.11,P>0.05);前3期均显著高于坏疽期(χ2=10.48,P<0.01;χ2=5.18,P<0.05;χ2=3.93,P<0.05)。②不同患病期的踝肱指数变化:间歇性跛行期、静息痛期、溃疡期、坏疽期踝肱指数增加分别为46.2%,31.7%,34.6%和27.3%,无明显差异。③不同患病期保肢率:间歇性跛行期100%,静息痛期97.6%,溃疡期88.5%,坏疽期59.1%。前3期比较基本相近(χ2=0.32~0.41,P>0.05);静息痛期与溃疡期比较也基本相近(χ2=2.35,P>0.05);前3期均显著高于坏疽期(χ2=15.87,P<0.01;χ2=5.18,P<0.05;χ2=5.48,P<0.05)。④不同患病期经皮氧分压增加与血管生成情况:经皮氧分压测定各期之间无明显差异。下肢动脉造影显示,有丰富血管生成的百分比各期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下肢局部肌肉注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患者,在病变的早、中阶段和单纯溃疡阶段,其有效率和保肢率均无明显差异,但以上3阶段的有效率和保肢率均明显高于晚期的有组织坏疽阶段,充分说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特别适合下肢缺血患者病变的早期与中期,对于缺血晚期特别是患肢存在组织坏疽者的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 移植 自体 局部缺血/治疗 腿/血液供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