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小年 张皓 +1 位作者 山磊 张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对16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年、>2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对16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年、>2年)将患者分为5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评定患肢的运动功能、ADL能力及步行能力。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3个月组和3—6个月组的患者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均有显著提高(P<0.05);6—12个月组的患者除步行能力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1—2年组的患者其上肢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其余功能均无提高;而>2年组的患者只有ADL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康复的患者。康复医师应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障碍症状的康复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孟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7期936-937,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不可逆转的慢性肺疾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康复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运动训练(包括上肢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的运动训练)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呼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不可逆转的慢性肺疾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康复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运动训练(包括上肢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的运动训练)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加生活活动能力。通过康复评价综合评价病人的心、肺和运动功能,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运动训练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静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年第7期61-62,共2页
培养康复专业人才是发展我国康复医学的当务之急。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是提高康复治疗水平、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重点介绍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 本科生 教学 探讨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晴晴 华琦 +3 位作者 薛淞 张迎花 司瑾 李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STEMI...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因急性STEMI住院并行直接PCI的病人266例,根据PCI术中无复流发生情况分为正常复流组(A组)242例和无复流组(B组)24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特点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STEMI病人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无复流组白细胞计数、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Killip≥3级比例显著升高(P=0.009);两组病人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16.7%和2.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220,95%CI:1.064~1.399,P=0.004)、Killip分级(OR=4.617,95%CI:1.093~2.095,P=0.037)是急性STEMI病人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是急性STEMI病人PCI术中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早期检测白细胞计数可以初步评估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 无复流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头部围针加体针治疗偏瘫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健鹏 肖淑杰 郭华珍 《针灸临床杂志》 2002年第10期4-5,共2页
用头部围针加体针治疗偏瘫认知障碍 2 2例 ,针刺的同时进行OT、PT、ST和认知训练 ;对照组 2 1例 ,只进行OT、PT、ST及认知训练。两组各治疗 4周 ,疗前疗后分别用CCSE和LOT C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CCSE和LOTCA分值增加均优于对照组 。
关键词 围针 体针 认知障碍 针刺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热淋清颗粒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彦丽 王征美 +2 位作者 孙岚 陈之罡 周红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3期4075-4076,共2页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男性脊髓损伤合并泌尿系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热淋清和异帕米星治疗,对照组单用异帕米星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热淋清颗粒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男性脊髓损伤合并泌尿系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热淋清和异帕米星治疗,对照组单用异帕米星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和7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0%和67%,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淋清联合异帕米星治疗脊髓损伤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泌尿系感染优于单用异帕米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淋清 泌尿系感染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彦丽 李卫红 +2 位作者 陈惠 陈爽 刘桂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1期126-128,共3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间住院的脊髓损伤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的138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致病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68.2%)、奇异变形杆菌...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间住院的脊髓损伤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的138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致病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68.2%)、奇异变形杆菌(10.0%)、肺炎克雷伯杆菌(6.4%);主要革兰阳性球菌是粪肠球菌(57.1%)、金黄色葡萄球菌(14.3%)、绿色气球菌(10.7%)。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对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增加,呈中高度耐药,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氨基苷类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很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和二代头孢呈中高度耐药。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是革兰阳性球菌有升高趋势。致病菌耐药菌株增加,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奥沙拉秦钠对溃疡性结肠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郝俊鸣 江学良 佟艳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拉秦钠对溃疡性结肠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活动期患者结肠黏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奥沙拉秦钠治疗前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硝基酪氨酸的表达.结果:4例患者炎... 目的:探讨奥沙拉秦钠对溃疡性结肠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36例活动期患者结肠黏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奥沙拉秦钠治疗前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硝基酪氨酸的表达.结果:4例患者炎症部位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表达eNOS,浸润炎症细胞无eNOS表达.炎症部位黏膜上皮细胞36例(100%) 表达iNOS,其中13例为强阳性,23例为弱阳性;1例在腺泡上皮细胞有弱阳性表达;18例(50%)固有层炎症细胞呈现 iNOS阳性.经奥沙拉秦钠治疗后,缓解期只有5例患者黏膜上皮细胞表达iNOS,为弱阳性.非炎症部位各类细胞均无 iNOS表达.5例患者在炎症部位黏膜上皮细胞中有硝基酪氨酸表达,其中1例伴腺泡上皮硝基酪氨酸表达,表达均为弱阳性,固有层浸润炎症细胞未见表达,非炎症部位各类细胞均无表达.结论:奥沙拉秦钠可抑制iNOS的产生,减轻炎症,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奥沙拉秦钠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梅欣 肖靖 郑欣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应用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使用地特胰岛素,观察地特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有效性的同时,重点观察患者体重的变化。方法选取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66例,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糖没有达标,启用地特胰岛... 目的应用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使用地特胰岛素,观察地特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有效性的同时,重点观察患者体重的变化。方法选取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66例,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糖没有达标,启用地特胰岛素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腰围、臀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体重下降1.3kg,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而腰围、臀围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特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T2DM的血糖,同时对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无增加作用,甚至有轻度体重下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特胰岛素 超重 肥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椎间双螺纹柱状植骨R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如月 杜良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椎间双螺纹柱状植骨加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先用前路环锯法取自体髂骨2块(直径10mm,长25mm),应用套丝器套丝后制成螺纹柱状自体骨块备用。取后正中入路,置入RF椎弓根钉,切除椎板及滑脱节... 目的:探讨椎间双螺纹柱状植骨加RF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4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先用前路环锯法取自体髂骨2块(直径10mm,长25mm),应用套丝器套丝后制成螺纹柱状自体骨块备用。取后正中入路,置入RF椎弓根钉,切除椎板及滑脱节段之上下关节突、充分行双侧神经根管减压,置入RF器械复位,切除退变椎间盘及相邻上下部分软骨终板,行椎间攻丝,适当撑开椎间隙,旋入柱状骨块,调整RF器械适当加压。结果:随访3个月~4年,无骨块脱出及假关节形成,无椎间隙塌陷。植骨融合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4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按Macnab法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结论:自体螺纹柱状骨椎间植骨融合界面大、抗剪力强、不易脱出,可以有效提高椎间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RF器械 椎间植骨 螺纹柱状自体骨块
原文传递
直肠肛门测压与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评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娟 李建军 杨昆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11期670-672,共3页
关键词 直肠肛门 测压 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 评定
下载PDF
老年人颈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树东 洪毅 +3 位作者 张军卫 白金柱 唐和虎 李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总结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1 738例脊髓损伤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颈髓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结果交通事故和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 目的总结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1 738例脊髓损伤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颈髓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结果交通事故和跌倒损伤是最常见的致伤因素,均可造成颈椎过伸过屈性损伤,从而引起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早期手术和早期康复治疗使59例老年患者中有31例实现功能性步行,而且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严重合并症的发生。结论老年人颈髓损伤的治疗重点是让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脊髓损伤卧床合并症的产生。早期手术结合早期康复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脊髓损伤,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的严重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骨折 老年 康复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化学重塑在脊髓损伤大鼠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帆 廖利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观察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下尿路传入神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及鞘内注射NOS抑制剂对SCI大鼠膀胱测压参数的影响。方法①选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SCI 1周组、SCI 4周组和SCI 8周组(n=6),SCI1周组、SCI 4周组... 目的观察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下尿路传入神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及鞘内注射NOS抑制剂对SCI大鼠膀胱测压参数的影响。方法①选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SCI 1周组、SCI 4周组和SCI 8周组(n=6),SCI1周组、SCI 4周组和SCI 8周组大鼠横断胸10脊髓节段建立完全性SCI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L6~S1脊髓节段神经型NOS(n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②另选取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B组(n=9)和损伤组(n=7),损伤组大鼠横断胸10脊髓节段建立完全性SCI模型4周后,两组大鼠分别鞘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1μmol nNOS抑制剂和1μmol iNOS抑制剂,观察给药前后两组大鼠膀胱测压参数的变化。结果①SCI 1周组和SCI 4周组大鼠脊髓后角nNOS阳性表达细胞数[(5.5±2.7)/视野和(10.3±7.9)/视野]显著大于正常对照A组[(2.0±1.5)/视野](P<0.05),SCI 8周组大鼠脊髓前角nNOS阳性表达细胞数[(6.7±1.5)/视野]显著大于正常对照A组[(4.3±1.5)/视野](P<0.05)。②损伤组大鼠鞘内注射nNOS抑制剂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1.58±0.94)mL]显著大于给药前[(1.06±0.70)mL](P<0.05)。结论脊髓水平一氧化氮可能不参与正常排尿反射过程,一氧化氮相关的神经化学递质的可塑性改变与SCI后自主排尿反射的触发有关,鞘内注射药物调节脊髓水平神经化学递质的表达为SCI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神经化学重塑 脊髓损伤 膀胱测压
下载PDF
肝与消渴刍议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彦丽 《中医药导报》 2009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从消渴的病因病机出发,结合肝的生理病理及肝与五脏的关系,论述了肝与消渴发病及其变证发生的关系。认为肝气郁结、肝血亏虚是消渴发病的内在因素;肝失疏泄是消渴发病的病理机制;肝郁肝虚、湿热内生、痰瘀交阻是消渴变证发生的根源。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肝门胆管狭窄的病因分析与影像学诊断的临床评价
15
作者 郝俊鸣 李雪梅 +3 位作者 徐建民 任元满 武世荣 崔永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3426-3429,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门胆管狭窄的病因并探讨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肝门胆管狭窄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1982-200482例资料完整的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的主要病因以及超声(US)、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逆... 目的:总结分析肝门胆管狭窄的病因并探讨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肝门胆管狭窄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1982-200482例资料完整的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的主要病因以及超声(US)、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等影像诊断结果,分析各项影像技术在肝门胆管狭窄诊断中的适应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恶性病变占肝门胆管狭窄病的87.80%,其中大部分由肝门胆管癌引起,占总例数的76.83%,其次胆囊癌占7.32%,结肠癌肝门转移1.22%,肝细胞癌并发癌栓2.44%等.良性病变占12.2%,主要为损伤性胆管、胆管囊肿、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胆管结石等.US,ERCP,PTC,MRCP对肝门胆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15%,92.86%,100%,100%.结论:恶性病变是肝门部胆管狭窄病的主要原因,良性病变相对比例较小.在肝门胆管狭窄的诊断中,影像学诊断技术扮演着关键辅助作用的角色,能协助临床迅速获得准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狭窄 病因学 超声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白介素10对实验性重症胰腺炎血清IL-8及肺血管ICAM-1影响研究
16
作者 岳军忠 谷俊朝 +3 位作者 王宇 张忠涛 薛建国 周延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5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IL-10)治疗对大鼠重症胰腺炎(SAP)血清IL-8及肺血管内皮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SAP组、IL-10治疗组,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灌注,制成SAP模型。结果 SAP组的动物血清IL-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IL-10)治疗对大鼠重症胰腺炎(SAP)血清IL-8及肺血管内皮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SAP组、IL-10治疗组,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灌注,制成SAP模型。结果 SAP组的动物血清IL-8浓度明显增加(P<0.05),肺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明显增高(P<0.01);IL-10治疗组动物血清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ICAM-1在肺血管内皮中表达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①IL-10能抑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的IL-8的浓度。②IL-10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能降低ICAM-1在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介素8 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樊利杰 杨祖福 刘方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7期54-55,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速效救心丸)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各55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 目的对比观察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速效救心丸)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各55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5.5%(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硝酸甘油用量减少,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cy、hs-CRP、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cy、hs-CRP、NT-pro 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复方丹参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速效救心丸 复方丹参片
原文传递
血清总胆红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峰 武艺 华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 300例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 300例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清肌酐(SCr)、尿酸(UA)、TBIL。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肾功能受损组(81例)、肾功能正常组(21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各变量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的年龄(58.06±6.89)岁、BMI(25.23±2.45)kg/m~2、SBP(153.06±11.43)mm Hg(1 mm Hg=0.133 kPa)、TBIL(14.74±4.67)μmol/L、SCr(58.27±11.22)mmol/L、UA(305.94±74.82)mmol/L、eGFR(118.31±24.57)ml/(min·1.73m2)与肾功能受损组患者的(61.46±7.44)岁、(27.93±3.04)kg/m~2、(165.81±14.18)mm Hg、(11.16±3.75)μmol/L、(87.74±20.71)mmol/L、(368.51±97.75)mmol/L、(73.47±11.97)ml/(min·1.73m~2)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SBP、BMI与e GFR呈负相关(r=-0.199、-0.189、-0.267, P<0.05), TBIL与e GFR呈正相关(r=0.517,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SBP、UA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且TBIL是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BIL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了肾功能的变化;TBIL降低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总胆红素 肾脏损害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利杰 杨祖福 刘方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糖尿病肾病(DN)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3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糖尿病肾病(DN)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治疗3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终点事件情况及生存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期DN、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病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尿蛋白的进展,对保护肾脏和延缓肾功能进展有重要意义,进而有效提高了DN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活血方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硫酸软骨蛋白多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20
作者 董理 彭谨 杨明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硫酸软骨蛋白多糖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