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肠系膜神经鞘瘤1例
1
作者 尹庆雨 任圣男 +4 位作者 臧洪亮 何燕 曹宏 房学东 田晓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期147-14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腹腔肿物6天于2015-4-7入院。患者6天前行体检检查发现腹腔可见大小约4.5cm×4.4cm×3.4cm的肿物,无腹痛,轻度腹胀。饮食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于1988年行剖妇产...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腹腔肿物6天于2015-4-7入院。患者6天前行体检检查发现腹腔可见大小约4.5cm×4.4cm×3.4cm的肿物,无腹痛,轻度腹胀。饮食可,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于1988年行剖妇产手术。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可见一约10cm的纵形瘢痕,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神经鞘瘤 密切接触史 蠕动波 下腹部 腹腔肿物 腹壁静脉曲张 小肠系膜 软组织肿物 跳痛 肠管浆膜
下载PDF
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海红 朱晓芳 +2 位作者 莫灵燕 彭晓霞 倪鑫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36-1640,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噪声暴露水平及听觉行为习惯,获得听力损失的患病率,探讨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听力损失的预防、耳保健和听力保健宣教提供研究证据。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抽取某大学642例新生为研...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噪声暴露水平及听觉行为习惯,获得听力损失的患病率,探讨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听力损失的预防、耳保健和听力保健宣教提供研究证据。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抽取某大学642例新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对全部受试者逐一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采用噪声暴露水平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1WHO/PDH97.3推荐的听力损失诊断标准,高频听力损失诊断标准,以及噪声引起的听力阈值改变标准下,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0.36%、20.91%和6.73%。2多元Logistic回归对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交通噪声中暴露和耳部感染史可能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较高,交通噪声和耳部感染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大学生听力损失预防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噪声 高频听力损失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及电针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安立新 陈雪 +2 位作者 李锦 刘蕴宁 王保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麻醉恢复期以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七氟烷全麻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七氟烷全麻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 目的:观察电针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麻醉恢复期以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七氟烷全麻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七氟烷全麻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全麻组(S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对A组患者进行针刺;与开颅侧同侧,合谷连外关,金门连太冲,足三里连丘墟;频率2/10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为宜。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对T组患者,穴位选择、频率、强度调整等各个参数均等同A组。只是在相应穴位贴上皮肤自粘电极(直径3 cm),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S组患者在上述相应穴位上贴上导线,不进行刺激。3组患者在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连接术后镇痛泵。记录麻醉恢复期情况及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麻醉恢复期情况表明,A组和T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显著小于S组(P<0.01)。A组和T组患者术后4 h内VAS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小于S组(P<0.01)。术后6 h直至术后48 h,3组间镇痛效果差别不大。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一样,在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能够显著缩短麻醉后恢复时间,辅助术后早期的镇痛,提高患者麻醉后恢复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针 七氟烷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北京地区脑卒中患者DRGs分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闫宇翔 谢知 +3 位作者 罗艳侠 刘海一 刘爱民 朱士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适合北京地区脑卒中患者的DRGs病例组合方案。方法以AP-DRGs v18.0为基础,根据影响北京地区脑卒中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该病的临床特点调整分组路径,按决策树的方法将脑卒中病例分入相应的DRGs组,并与AP-DRGs v18.0脑卒中病... 目的探讨适合北京地区脑卒中患者的DRGs病例组合方案。方法以AP-DRGs v18.0为基础,根据影响北京地区脑卒中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该病的临床特点调整分组路径,按决策树的方法将脑卒中病例分入相应的DRGs组,并与AP-DRGs v18.0脑卒中病例组合方案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整后的病例组合方案将病例分入12个相应的DRGs组,组间住院总费用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R2=0.3106,未分入组病人2116人。结论相对于国际上现行的AP-DRGs方法,修改路径以后形成的DRGs组,其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异质性均有增加,未分入组病例数也有所减少,经调整后的新的DRGs分组方法更适合北京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DRGS 住院费用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郭秀花 宋青 +2 位作者 潘岳松 桑丽丽 王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3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居民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3种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病、治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北京城区4866名中老年居民进行常规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3种慢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居民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3种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病、治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北京城区4866名中老年居民进行常规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3种慢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患慢性病组与正常人群组伴随疾病情况。结果年龄、三酰甘油、糖尿病、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呈正相关;性别、年龄、三酰甘油、高血压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伴随疾病患病率均较正常组高(P<0.05)。结论年龄增加、高三酰甘油、高BMI是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在社区居民中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饮食观,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中年人 老年人 城市
下载PDF
电针结合七氟烷麻醉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安立新 吉勇 +3 位作者 王莉莉 任秀君 刘蕴宁 王保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七氟烷麻醉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全麻组(A组)、电针加七氟烷全麻组(B组)。在药物麻醉诱导开始前,对B组患者进行电针,取开颅侧切口近...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七氟烷麻醉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全麻组(A组)、电针加七氟烷全麻组(B组)。在药物麻醉诱导开始前,对B组患者进行电针,取开颅侧切口近端穴位,即:风池透天柱及攒竹透鱼腰,频率2/100Hz,刺激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为宜。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A组患者在上述相应穴位上贴上导线,不进行针刺和电刺激。两组患者在异丙酚2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0~50之间,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记录各时间点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IS以及麻醉恢复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和MAC,在开颅期、颅内期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七氟烷用量比A组节省(8.34±1.24)%。两组都能够维持BIS值在40~50之间,保证术中的麻醉深度。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小于A组(P<0.05,P<0.01)。麻醉恢复期B组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电针结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脑外科手术,能够节省七氟烷用量,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提高麻醉恢复质量,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七氟烷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北京市6302名妇女宫颈病变患病现况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兴华 刘芬 +3 位作者 陈晓玲 赖爱鸾 吴娟 鞠丽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6302名体检妇女宫颈疾病的筛查,分析宫颈疾病、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患病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受检妇女的一般情况、妇科体检结果、宫颈病变病理分型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6302名受检妇女中城八区者...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6302名体检妇女宫颈疾病的筛查,分析宫颈疾病、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患病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受检妇女的一般情况、妇科体检结果、宫颈病变病理分型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6302名受检妇女中城八区者5336人(84.7%),近郊、远郊区者和外地采京流动人员754人(占12、0%),城区不详者212人(占8、4%)。职业:职员2451人(占38.8%),工人1965人(占31.18%)。文化程度:高中2561人(占40.64%),大专以上2466人(占39.13%)。受检妇女宫颈炎患病率为45.30%,病理学检查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率为2.95%。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为3,76%。上皮细胞异常者平均年龄低于无异常者(P〈0.05)。上皮细胞异常者经病理活检后证实尚无宫颈癌病变。结论 宫颈炎性病变在女性人群中普遍存在;受检妇女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中,以30~50岁者为多;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的平均年龄小于上皮细胞正常者。对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这一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随访和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筛查 北京
下载PDF
依从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宇翔 王仁安 康晓平 《医学综述》 2003年第9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依从 健康信念模式 影响因素 测量方法 医嘱
下载PDF
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国际前列腺增生量表为实例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 ,利用信息函数从测量值中分离出测量误差 ,以其 3倍作为量表测量误差的上限。结果 获得了治疗前后每个受试者IPSS... 目的 探讨项目反应理论在医学量表测量误差估计中的应用。方法 以国际前列腺增生量表为实例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方法 ,利用信息函数从测量值中分离出测量误差 ,以其 3倍作为量表测量误差的上限。结果 获得了治疗前后每个受试者IPSS总分的测量误差 ,以 1 5作为IPSS总分的最大测量误差。结论 项目反应理论是提取医学量表测量误差的有效方法 ,以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医学量表 测量误差 临床等效界值 反应变量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宇翔 李静 +1 位作者 郭梅 刘登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比较那屈肝素钙和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原则平行分组后进行阳性对照试验。结果:治疗7d中,那屈肝素钙组未发生心脏死亡,依诺肝素钠组有2例发生心脏死亡,差别... 目的:比较那屈肝素钙和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原则平行分组后进行阳性对照试验。结果:治疗7d中,那屈肝素钙组未发生心脏死亡,依诺肝素钠组有2例发生心脏死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d1~7两组均无心脏急性Q波心肌梗死。两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T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偶见的不良反应为返酸和头晕,但停药后好转。结论:那屈肝素钙和依诺肝素钠同样为有效的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和检验指标,治疗中两药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屈肝素钙 依诺肝素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Bootstrap再抽样方法的SAS程序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孙尚拱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Bootstrap再抽样方法 SAS程序 设计 医学统计
下载PDF
以量表评分作为临床终点的等效界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1 位作者 孙尚拱 王仁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为了对以量表评分作为临床终点的等效界值确定提供统计学参考方法 ,结合一临床实例 ,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从测量值中分离出测量误差 ,以其 5倍取整后作为等效界值 。
关键词 量表 评分 临床终点 等效界值 确定方法 项目反应理论 测量误差
下载PDF
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 被引量:36
13
作者 潘岳松 郭秀花 +5 位作者 田向阳 吴淑艳 杨兴华 王东 郭爱民 方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1-724,共4页
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引进健康促进医院的先进服务理念,并积极开展各种专... 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引进健康促进医院的先进服务理念,并积极开展各种专项课题的研究。作者介绍了健康促进医院的概念、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国内外最新进展状况等,以促进我国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医院 研究 进展 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模式 健康促进工作 医学社会化 预防保健型 促进健康 医学模式
原文传递
不同穴组电针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七氟烷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安立新 李锦 +2 位作者 任秀君 刘韫宁 王保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组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七氟烷吸入全麻及其恢复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全麻组(A组)、近端电针+七氟烷全麻组(B组)和远端电针+七氟烷全麻组(C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对...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组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七氟烷吸入全麻及其恢复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全麻组(A组)、近端电针+七氟烷全麻组(B组)和远端电针+七氟烷全麻组(C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对B组和C组患者进行电针,B组为开颅侧切口近端穴位,风池透天柱连攒竹透鱼腰;C组为开颅侧切口远端穴位,合谷连外关,金门连太冲,足三里连丘墟。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A组患者在上述相应穴位上贴导线,不进行电刺激。各组患者在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记录各时间点七氟烷呼出浓度、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及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麻醉恢复期情况。结果:患者对近端穴组的电刺激敏感度明显大于远端穴组,其平均刺激电流强度为(0.44±0.32)mA,低于远端的3个穴组(P<0.01)。B组和C组的七氟烷呼出浓度和MAC,在开颅期、颅内期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P<0.05,P<0.01),B组节省七氟烷用量平均为8.34%,略低于C组(9.62%)。C组在钻骨后、开骨瓣后、剪开硬膜这几个时间点BIS值高于A组(P<0.05),而B组在各时间点BIS值与A组相近。B组和C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小于A组(P<0.05,P<0.01)。结论:对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不同穴组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均能够降低七氟烷用量,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其中,近端穴组电针敏感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切除 七氟烷 电针 远近端取穴 全麻 针刺辅助麻醉
原文传递
北京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铁桥 王永利 +5 位作者 于盛会 张超 闫羽翔 王军 桑春玉 丁宝枝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女性年龄、危险因素及内源性类固醇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性激素与乳腺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93例北京市女性,年龄25~76岁,中位年龄44岁。分为≤40岁组(165名)、>40岁组(242名)和绝经后组(86名)。对全体受检... 目的:探讨北京女性年龄、危险因素及内源性类固醇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性激素与乳腺密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493例北京市女性,年龄25~76岁,中位年龄44岁。分为≤40岁组(165名)、>40岁组(242名)和绝经后组(86名)。对全体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危险因素统计,行数字化乳腺X射线检查,并用半定量方法计算乳腺密度百分比,检测血浆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乳腺癌及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是1.2%和7.3%。除去乳腺癌患者,共有危险因素者146名。绝经后组有危险因素组的乳腺密度显著高于无危险因素组,P<0.05。绝经后组乳腺密度与雌二醇及孕酮之间存在轻度正相关(r=0.315,P=0.003;r=0.256,P=0.017)。多远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检出率随着年龄及危险因素呈递增趋势(χ2=5.7,P=0.017;χ2=4.7,P=0.03)。乳腺癌检出率在高年龄组是低年龄组的4.2倍,有危险因素组是无危险因素组的4.9倍。结论:乳腺癌检出率随年龄增长上升,有危险因素者检出率高于无危险因素者。绝经后组有危险因素女性的乳腺密度显著高于同龄的无危险因素者。乳腺密度应作为乳腺癌普查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流行病学 北京/流行病学 普查 乳腺肿瘤/放射摄影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邝土光 王军 +2 位作者 翟振国 郭秀花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数据库 PubMed(1968年1月至2006年5月),Embase(1980年至2006年),中国期刊网(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中,以(pulmonary hypertension)或(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和 Sildenaf... 目的评价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数据库 PubMed(1968年1月至2006年5月),Embase(1980年至2006年),中国期刊网(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中,以(pulmonary hypertension)或(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和 Sildenafil 为英文检索词,并以human,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English 加以限制,以"西地那非,肺动脉高压"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以肺动脉高压(PAH)为研究对象、西地那非治疗与安慰剂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并应用RevMan4.2.8软件对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篇文献,共有4项RCT 研究进行了疗效与安全性评价,328例 PAH 患者入选。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与盲法对纳入研究质晕进行评价,结果1项研究为 A 级,其余均为 B 级。与安慰剂组比较,西地那非治疗组患者:(1)6 min 步行距离平均增加55.76 m(95%CI 为41.26~70.25,P<0.01);(2)运动时间平均增加221.13 8(95%CI 为146.13~296.14,P<0.01);(3)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下降11.51 mm Hg(95% CI 为1.41~21.60,P=0.03);(4)临床病情恶化率明显改善,其合并比值比(OR)为0.36(95% CI为0.16~0.78,P=0.01);(5)头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两地那非的应用对患者的性欲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西地那非治疗在短期内比较安全,并可以提高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力,增加运动时间,降低肺动脉压,缓解临床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肺性 高血压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北京市低收入群体妇女乳腺疾病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兴华 刘芬 +1 位作者 鞠丽荣 陈晓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4471-447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低收入群体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现状,探讨该人群乳腺疾病筛查的可行方法,为该人群乳腺疾病一级预防实施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式对北京市郊区及在京流动人口妇女开展乳腺疾病健康讲座,同时做乳腺体检和问... 目的:了解北京市低收入群体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现状,探讨该人群乳腺疾病筛查的可行方法,为该人群乳腺疾病一级预防实施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式对北京市郊区及在京流动人口妇女开展乳腺疾病健康讲座,同时做乳腺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247例妇女中患有不同类型乳腺疾病者470例,患病率37.7%,其中乳腺增生占93.1%。25—44岁是乳腺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年龄与乳腺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OR值=1.325(95%CI:1.142—1.533),文化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OR=0.621,95%CI:0.576~0.726)。结论:低收入群体妇女的乳腺疾病患病率与北京市平均水平接近,患病高发年龄段为25—44岁,该人群中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该人群得到健康知识与筛查较为困难,应开展高效低成本的定期检测以及乳腺防病防癌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利于乳腺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乳腺疾病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多临床终点的等效性检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宇翔 王洪源 王仁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5-938,共4页
目的 探讨多临床终点的等效性检验方法。方法 应用改进的HotellingT2 检验对两组均数向量进行等效性检验 ,通过扣除变量间相关性的方法获得各变量是否等效的具体信息 ;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以± 2 %为等效界值的上下界 ,对“A、B... 目的 探讨多临床终点的等效性检验方法。方法 应用改进的HotellingT2 检验对两组均数向量进行等效性检验 ,通过扣除变量间相关性的方法获得各变量是否等效的具体信息 ;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以± 2 %为等效界值的上下界 ,对“A、B两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四个疗效指标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等效性检验 ,比较其结果。结果 当HotellingT2 检验的统计量对应的P >α时 ,可认为所有变量不等效 ;若P≤α时 ,应进行不等效变量的筛选 ,经筛选无不等效变量可认为其等效 ,若经筛选有不等效变量 ,则认为该变量不等效 ,该方法克服了重复单变量等效性检验的缺点。结论 应用改进的HotellingT2 检验并结合不等效变量的筛选方法 ,可以对多个临床终点同时进行等效性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性检验 多临床终点 反应变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初中生家长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韶凯 王少明 +8 位作者 高晓虹 杨春霞 任泽舫 李蔓 马伟 王增珍 郑全庆 赵方辉 乔友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了解初中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7个地理大区共选取2 895位初中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有861名父亲(85.... 目的 了解初中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7个地理大区共选取2 895位初中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有861名父亲(85.8%)和1 560名的母亲(90.6%)认为父母应该对子女进行性健康教育.458名父亲(54.1%)和789名母亲(51.6%)认为13~15岁是进行相关教育的最佳时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孩的家长更愿意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OR=1.35,95%CI:1.04~1.75),孩子的年级越高,家长对其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越消极(x2=13.238,P<0.01);女性家长更乐意对子女开展性健康教育(OR=1.47,95%CI:1.12~1.93),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愿随着家长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x2=31.583,P<0.01).职业为工人/农民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态度相对较消极(OR=0.58,95%CI:0.36~0.93).此外,相对于年收入较低的家长,收入高的家长更愿意对子女开展性健康教育(x2=17.055,p<0.01).结论 应通过多渠道有针对性的对初中生家长开展关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培训,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长 性健康 健康教育 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