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大鼠后肢缺血模型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盛家 陈兵 +5 位作者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张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LDPI)监测Lewis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血流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变化特点。方法切除大鼠左后肢股动脉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于术后2、7、14、28及4...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LDPI)监测Lewis大鼠后肢急性缺血模型血流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变化特点。方法切除大鼠左后肢股动脉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于术后2、7、14、28及49 d对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采用LDF进行血流、血压检测,于术后7 d采用LDPI进行血流检测。结果所有大鼠术后均成活,未发现后肢坏死;在术后14 d内手术侧后肢平均分为2分,在49 d平均分为1分。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流比值在术后2 d由术前的1上升至1.31±0.439(P=0.021),术后7 d和14 d分别为0.82±0.538和0.93±0.29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但均明显低于术后2 d的值(P=0.032和P=0.019);术后28 d下降到最低点(0.41±1.970),明显低于术后2、7和14 d值(P=0.004、P=0.007和P=0.006);在术后49 d手术侧后肢血流恢复到接近术前值(0.98±0.093),明显低于术后2 d(P=0.010)而高于术后28 d值(P=0.005),与术后7 d和14 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和P=0.382)。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肢体血压比值术后2 d由术前的1明显下降至0.47±0.375(P=0.031);术后7 d继续下降至0.44±0.118,与术后2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术后14 d下降到最低点(0.35±0.115),明显低于术后2 d和7 d值(P=0.001和P=0.036);术后28 d开始上升(0.54±0.146),明显高于术后14 d值(P=0.008),但与术后2 d(P=0.493)和7 d(P=0.55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9 d恢复接近术前值(0.97±0.094),明显高于术后2、7、14和28 d值(P=0.013、P=0.021、P=0.002和P=0.031)。结论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及分支的方法制备后肢急性缺血模型,在术后14~28 d患肢缺血处于最严重阶段。LDF和LDPI可以动态监测肢体血流及血压的变化,对监测大鼠后肢术后缺血的动态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激光多普勒成像仪 后肢缺血 动物模型 大鼠
原文传递
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盛家 陈兵 +6 位作者 罗涛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张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91-1297,共7页
目的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与急性后肢缺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第7、14、28、42及49天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及血管造影。每组动物在血管造影后处死,分别取... 目的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与急性后肢缺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第7、14、28、42及49天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及血管造影。每组动物在血管造影后处死,分别取其健侧和患侧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行HE染色及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小动脉密度。结果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组动物术后未出现明显的跛行和肢体坏死。血流分析发现,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在术后第49天仍处于缺血状态。后肢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急性坏死和肌肉纤维化的表现。术后第7天,慢性缺血组股四头肌的小动脉密度低于急性缺血组(0.015 2比0.036 4)。结论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与目前采用的急性动物后肢缺血模型制备方法有显著的不同,其缺血肢体较少受到代偿机制的影响且缺血时间维持较长,此为进一步研究缺血后血管新生的机理和治疗严重的下肢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缺血 线拴法 大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后肢缺血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盛家 陈兵 +5 位作者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张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08-614,共7页
目的利用细胞示踪技术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慢性后肢缺血的相关机理。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并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采用线栓法制备8只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随机均... 目的利用细胞示踪技术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慢性后肢缺血的相关机理。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并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采用线栓法制备8只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患侧后肢肌肉注射MSCs和生理盐水。分别于移植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后肢血流量测定及后肢血管造影,再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取患侧后肢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行HE染色及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术后14 d,8只大鼠全部成活,移植部位均无坏死和肿瘤形成;MSCs移植组大鼠患侧/健侧后肢的血流灌注比值明显增高(1.773比1.279),而血管造影结果提示2组大鼠的侧支血管数量比值未见显著增加(0.908比0.835)。HE染色结果示2组大鼠的股四头肌及腓肠肌并未发生特殊的病理学变化。BrdU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阳性颗粒定位为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的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且MSCs的分布存在差异,移植术后7 d腓肠肌内阳性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股四头肌,而14 d时则相反。结论 MSCs移植在术后早期可以提高血流灌注量,但这并非为增加了侧支血管数量使然,MSCs移植后所引起的旁分泌效应可能在术后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后肢缺血 机理 线拴法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