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ir-Torre综合征1例
1
作者 崔力方 冯睡 +1 位作者 高颖 赵洪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6,共2页
患者女性,61岁,因发现头颈部多发皮肤结节于2021年7月29日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查体:患者前额、眉弓、头皮、下颏、双侧颈部及项部多发小结节,无破溃及糜烂,遂行手术切除。患者于2002年确诊为升结肠腺癌,行手术切除并化疗。2... 患者女性,61岁,因发现头颈部多发皮肤结节于2021年7月29日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喉科。查体:患者前额、眉弓、头皮、下颏、双侧颈部及项部多发小结节,无破溃及糜烂,遂行手术切除。患者于2002年确诊为升结肠腺癌,行手术切除并化疗。2009年患者发现右侧鼻翼肿物,病理证实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后行放疗。2015年病理检查为降结肠癌行手术切除并行化疗,同年患者后背部有肿物,切除后病理诊断为皮脂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肿瘤 Muir-Torre综合征 错配修复蛋白 病例报道
下载PDF
CPP-ACP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龋齿和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德辉 张小涛 +1 位作者 彭洪 孙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比较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的再矿化糊剂和Duraphat Varnish保护漆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龋齿和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11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PP-ACP再矿化糊剂组(实验组)和Duraphat Varnish保护漆组(... 目的:比较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的再矿化糊剂和Duraphat Varnish保护漆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龋齿和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11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PP-ACP再矿化糊剂组(实验组)和Duraphat Varnish保护漆组(对照组)。实验组:含900 ppm的CPP-ACP再矿化糊剂于放疗前1天起涂抹牙面,1次/天,疗程为5周;对照组:含5%氟化钠的Duraphat Varnish保护漆于放疗前1天起涂抹牙面,1次/天,疗程为5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放疗后12个月的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和牙本质敏感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放疗前,DMFT、DMFS和牙本质敏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前比较,放疗后12个月两组DMFT、DMFS和牙本质敏感程度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的DMFT、DMFS和牙本质敏感程度较实验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CPP-ACP在预防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龋齿和牙本质敏感方面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 放射性龋齿 龋失补牙数 龋失补牙面数 牙本质敏感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姬巍 董健 +8 位作者 昌红 杜雪梅 彭洪 谢洪 赵爱民 闫巍 白娟 彭振兴 尹金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5-1002,共8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PTC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PTC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和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位置;病理学资料,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包膜侵犯,瘤周纤维包裹,检出砂粒体,脉管和神经受累。检测PTC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选择PTC患者321例,其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29例(40.2%)。279例(86.9%)患者伴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但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C淋巴结转移无关联(P>0.05)。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最大径、甲状腺双侧叶多原发灶、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年龄(OR=0.729,95%CI:0.600~0.885)、肿瘤最大径(OR=1.796,95%CI:1.326~2.433)、原发灶数量(OR=1.947,95%CI:1.225~3.096)、检出砂粒体(OR=2.578,95%CI:1.037~6.409)和脉管受侵(OR=8.856,95%CI:1.929~40.656)是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原发灶数量、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伴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姬巍 狄杨 +3 位作者 于睿莉 马婷婷 尹金淑 王学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伴变应性鼻炎(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伴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3例,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者为Ⅰ组,小于12个月者为Ⅱ组,在特...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伴变应性鼻炎(尘螨为主要变应原)的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伴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3例,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者为Ⅰ组,小于12个月者为Ⅱ组,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Ⅰ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Ⅱ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时间与SNOT-22评分有相关性(r=0.547,P<0.05),治疗12个月后评分较治疗前有好转,24个月后疗效显著,其后症状趋于稳定。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改善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慢性鼻窦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 慢性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变应原 尘螨
下载PDF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介入术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
5
作者 姬巍 彭洪 +4 位作者 谢洪 高玉龙 雷立成 刘艾竹 冯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合并OSAS患者38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172例、中度组133例和重度组77例,观察3组基线资料,用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和TIMI血流分级评估心肌组织灌注。结果重度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空腹血糖、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梗死动脉术中开通时间明显长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高脂血症比例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术后TIMI 3级和TMP 3级比例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79.2%vs 90.7%、92.5%,70.1%vs 84.9%、87.2%,P<0.05)。AHI≥30次/h是影响术后TIMI血流0~2级的危险因素(95%CI:1.233~7.506,P=0.015)。结论老年STEMI患者的AHI值是影响其急诊PCI术后心肌组织血流灌注复流情况的危险因素,即伴重度OSAS的老年STEMI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晓 文祯 +3 位作者 姜涛 闫维 申红 张冬雪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5-75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简单易推广的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风险评估量表(量表),并比较该量表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诊断效能,以优化PTC的初筛流程。选择1 003例年龄11-82岁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简单易推广的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风险评估量表(量表),并比较该量表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诊断效能,以优化PTC的初筛流程。选择1 003例年龄11-82岁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量表,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诊断效能、最佳诊断切点及恶性危险分层。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指标和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FNAC、量表及两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量表中包括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触诊结节形态、边界、超声下结节性质、形态、边界、钙化形态及结节内血流信号,AUC为0.815,6分为最佳良恶性鉴别切点,危险分层:≥9分为极高危,5-8分为高危,3-4分为中危,≤2分为低危。FNAC诊断PTC的灵敏度86.3%、特异度90.0%、准确性87.0%,AUC 0.891;量表诊断PTC的灵敏度83.8%、特异度70.0%、准确性81.0%,AUC 0.822;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7.5%,特异度85.0%,准确性95.0%,AUC 0.965。该量表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患者行FNAC前的筛查手段,与FNAC联合可提高PTC的诊断效能,从而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手术治疗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量表 风险评分 LOGISTIC回归分析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诊断试验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肿瘤诊断中两种lncRNA评分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冬雪 魏伯俊 +2 位作者 姚晓爱 孙玉燕 姜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芯片研究发现,ENST00000538790、NR_125790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甲状旁腺癌及甲状旁腺腺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探讨ENST00000538790及NR_125790等lncRNA及其构建的lncRNA评分模型在甲状旁...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芯片研究发现,ENST00000538790、NR_125790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甲状旁腺癌及甲状旁腺腺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探讨ENST00000538790及NR_125790等lncRNA及其构建的lncRNA评分模型在甲状旁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11例为甲状旁腺癌,46例为甲状旁腺腺瘤,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lncRNA ENST00000511928、ENST00000538790、ENST00000618339、NR_125790及ENST00000485384的表达差异,构建lncRNA评分模型,评估模型在甲状旁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相比甲状旁腺腺瘤,ENST00000511928及ENST00000538790在甲状旁腺癌组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ENST00000618339、NR_125790及ENST00000485384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中ENST00000538790及NR_125790为甲状旁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联合ENST00000538790及NR_125790构建的lncRNA模型"log评分"及"logistic评分",在甲状旁腺癌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及0.943,且曲线下面积大于ENST00000538790与NR_125790及血钙等传统临床诊断指标单独诊断面积(P<0.05)。结论以lncRNA ENST00000538790及NR_125790构建的lncRNA评分模型有可能成为甲状旁腺癌诊断的潜在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甲状旁腺肿瘤 诊断标志物
原文传递
儿童与青少年牛奶致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力嘉 陈俊 +4 位作者 何思楠 普晓瑜 王晓艳 王洪田 王学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牛奶过敏原致敏阳性率,探讨牛奶致敏的年龄、疾病分布特征和致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的818例疑诊食物过敏的未成年患者。采用ImmunoCA... 目的调查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牛奶过敏原致敏阳性率,探讨牛奶致敏的年龄、疾病分布特征和致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的818例疑诊食物过敏的未成年患者。采用ImmunoCAP荧光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血清进行牛奶sIgE检测,定义sIgE 1级为轻度致敏,2~3级为中度致敏,4~6级为重度致敏。并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牛奶致敏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及多重致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牛奶致敏率为25.7%(210/818)。0~3岁组婴幼儿患者牛奶致敏率为39.2%、牛奶sIgE水平[0.93(0.52,2.62)kU/L]、中重度致敏患者比例23.5%,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牛奶致敏率及致敏程度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牛奶致敏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50.0%),其次是呼吸道(38.9%)和胃肠道症状(36.1%)。0~3岁组以皮肤症状最常见(47.3%),4~6岁和7~18岁组以呼吸系统症状多见(58.7%,56.0%)。中重度牛奶致敏患者的多重致敏率达74.1%,其中70.4%合并其他食物过敏原致敏,31.5%合并其他吸入性过敏原致敏。结论18岁以下人群中,婴幼儿患者牛奶致敏率高、致敏程度严重,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牛奶致敏患者以皮肤过敏症状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过敏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致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