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丛 王玉明 董宏生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多元外治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汤剂+改善病情药+多元外治(泡洗、离子导入、穴贴),对照组予中药汤剂+改善病情药,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 目的观察中医多元外治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汤剂+改善病情药+多元外治(泡洗、离子导入、穴贴),对照组予中药汤剂+改善病情药,治疗14天。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数、晨僵时间、握力、关节功能、DAS28等。结果治疗组治疗3天时患者疼痛评价改善,7天时关节肿痛开始缓解,14天时8例(23.5%)达到ACR20标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较安全,能弥补内服药起效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多元外治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秀娟 王玉明 +3 位作者 张秦 陈爱萍 董宏生 张胜昔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的方法将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清热养阴除湿丸口服,每次12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MTX)口服,每次10mg,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双手握力,中医症状,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ESR、CRP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丸治疗活动期RA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除湿丸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秦 侯堃 +3 位作者 邵培培 路素言 张硕 顾文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多元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182例Gout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2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多元外治(冷湿敷、半导体激光、外用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多元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182例Gout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2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多元外治(冷湿敷、半导体激光、外用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减轻程度,炎性指标(CRP、ESR)、血尿酸(UA)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痊愈7例(7.6%),好转85例(92.4%);对照组痊愈3例(3.3%),好转72例(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急性期Gout安全有效,起效较内服中药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期 中医药 外治法
原文传递
周乃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幼红 王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中医药疗法 @周乃玉
下载PDF
银屑病关节炎临床分析及中医病机证型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明 张云云 +3 位作者 邵培培 王北 周敏 张胜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91-1292,共2页
目的:分析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探讨病机。方法:收集19例银屑病关节炎住院患者完整详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男女比例相近,高发年龄及发病方式与文献相符;脊柱关节炎型、残毁性关节炎型比... 目的:分析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探讨病机。方法:收集19例银屑病关节炎住院患者完整详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男女比例相近,高发年龄及发病方式与文献相符;脊柱关节炎型、残毁性关节炎型比例偏高;16例有外周关节炎,以D IP多见;18例关节炎发作时皮损加重;89.47%银屑病为寻常型,47.36%有甲病变;17例血沉、C反应蛋白或血小板明显升高,16例免疫球蛋白增高;14例有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发热、皮疹泛发色鲜红,皮肤潮红,舌质红、苔黄厚腻证候;证型:湿热瘀阻型13例,痰瘀互阻型4例,阴虚血燥型2例。结论:银屑病关节炎活动期以关节肿痛发热、皮疹鲜红,舌质红、苔黄厚腻为证候特点,湿热瘀阻型最多见,湿热、热毒、血热、血瘀为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中医证型 病理机制
下载PDF
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宇栋 温博 +3 位作者 郭玉红 徐艳利 周洋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16—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105例,于入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16—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105例,于入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氧饱和度、降钙素原、首发症状、舌象等信息进行辨证。结果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年龄(42.6±15.3)岁,男女比为1.84∶1;79例(59.38%)为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20例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6例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24例患者(22.86%)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31例患者(29.52%)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9例患者(56.19%)C反应蛋白升高,43例患者(40.95%)SAA升高,7例患者(6.67%)血氧饱和度低于95%,6例患者(5.71%)降钙素原升高;首发症状:发热101例(96.19%)、咳嗽1例(0.95%),3例(2.86%)患者无症状;舌象以舌红(72例,占68.57%)、苔黄(62例,占59.05%)、苔腻(58例,占55.24%)多见;中医证型:寒湿疫毒袭肺证12例(11.43%)、湿热疫毒蕴肺证93例(88.57%),其中热重于湿型54例(51.43%)、湿重于热型39例(37.14%)。结论新冠肺炎普通型的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为主,兼夹暑邪为病,热盛及久病可致气阴两虚,病位主要涉及肺、心、脾、大肠、胃等多个脏腑,涉及病理因素包括湿、热、暑、寒、虚、毒,湿毒及湿热是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型 临床特征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施阳 温博 +2 位作者 马丛 张硕 王北 《河北中医》 2018年第9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加别嘌呤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养阴... 目的观察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加别嘌呤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热养阴除湿汤。2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血尿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治疗后2组关节局部疼痛、关节局部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TNF-α及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16.67%,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能明显降低血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抗痛风药(中药) 滋阴清热
下载PDF
阳和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北 王玉明 +4 位作者 谢幼红 周乃玉 张胜昔 陈爱萍 张秦 《北京中医》 2006年第7期392-394,共3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采用阳和汤加减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与中等剂量MTX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主要症...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采用阳和汤加减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与中等剂量MTX作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主要症状与体征,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和健康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阳和汤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结论阳和汤联合小剂量MTX治疗可以有效改善RA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其不良反应少,便于患者坚持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型 阳和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秦 谢幼红 +2 位作者 王北 陈爱萍 周乃玉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寒湿痹阻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0例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肿胀数、双手... 目的:观察"痹玉康Ⅰ号"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晚期寒湿痹阻证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60例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晨僵时间、28个关节压痛、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及疲乏评分、医生的全面评估、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评价调查表(HAQ)。结果:"痹玉康Ⅰ号"方用于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患者,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学评定总有效率达到95%,ACR20%改善率93%。结论:"痹玉康Ⅰ号"方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晚期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玉康Ⅰ号”方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下载PDF
周乃玉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谢幼红 解国华 《北京中医》 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周乃玉 柴胡 龙骨牡蛎汤 中医药疗法 风湿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回纹型风湿症27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幼红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回纹型风湿症的中医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回纹型风湿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指标,总结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关节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回纹型风湿症的中医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回纹型风湿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指标,总结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关节炎发作频率、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少、炎性指标下降,总有效率96.30%。结论中医药治疗回纹型风湿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纹型风湿症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周乃玉治疗风湿病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北 谢幼红 《北京中医》 2006年第4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风湿病 学术深讨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复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姜楠 王玉明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30~40岁妇女为高危人群。其特点为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但也可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学者们借助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30~40岁妇女为高危人群。其特点为滑膜增生和外周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但也可导致全身系统性损害。学者们借助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研究中医复方治疗RA的机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就中医复方对CIA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复方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
下载PDF
王玉明治疗产后风湿症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跃 张秦 王玉明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8期638-640,共3页
王玉明老师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实践经验将产后风湿症的病机概括为"虚、瘀、郁"。以气血亏虚为基础病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瘀血内生,与产后未净恶血互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肝气不舒、气机郁结,气机不畅,血行不利,三... 王玉明老师依据中医理论结合实践经验将产后风湿症的病机概括为"虚、瘀、郁"。以气血亏虚为基础病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瘀血内生,与产后未净恶血互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肝气不舒、气机郁结,气机不畅,血行不利,三者互为因果,病初为气血亏虚渐至气滞血瘀,属虚实夹杂。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为基本原则,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芍药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依据主要病机特点,辨别虚、瘀、郁在不同患者的轻重比例选方用药。调护上注重祛除病因、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精神压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玉明 产后风湿症 中医药疗法 名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姜虎汤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8 位作者 刘慧 高双荣 马卫国 李国栋 顾文 王晶徽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85-892,共8页
[目的]探讨姜虎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模型小鼠肺间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经BLM(2 mg/kg)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 [目的]探讨姜虎汤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模型小鼠肺间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经BLM(2 mg/kg)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予泼尼松7.5 mg/(kg·d),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姜虎汤26.66、13.33、6.67 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姜虎汤高剂量组每日分2次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单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α1(AMPKα1)、磷酸化AMPKα1(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姜虎汤中、低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姜虎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MPKα1、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虎汤中、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阳性药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姜虎汤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姜虎汤各剂量组间比较,姜虎汤高剂量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姜虎汤中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姜虎汤中、低剂量组在改善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及抑制免疫炎性因子高表达的作用更具优势;姜虎汤高剂量组在改善小鼠肺组织间质纤维化、抑制纤维化生成因子高表达及上调免疫炎性抑制因子的作用更强。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从而抑制HMGB1/NF-κB/TGF-β1免疫炎性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姜虎汤 免疫炎性损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虎杖苷对间质性肺病模型小鼠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张正菊 焦扬 +7 位作者 刘慧 李国栋 马卫国 王亚南 顾文 王达利 相瑞阳 孟凤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8-296,共9页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 目的 探讨虎杖苷(Polydatin, PD)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肺间质病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g,经BLM气管内滴注诱导间质性肺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6只、阳性药组6只、PD高、中、低剂量组各6只,另选6只未造模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10 ml/(kg·d),阳性药组给予泼尼松7.5 mg/(kg·d),P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PD 200 mg/(kg·d)、100 mg/(kg·d)、50 mg/(kg·d)剂量灌胃给药,其中PD高剂量组2次/d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标本。以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HMGB1、TGF-β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病理改变(P<0.01),主要表现在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阳性药组肺组织炎症病变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PD各治疗组小鼠出现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较模型组有改善(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下降趋势,阳性药及PD各治疗组小鼠肺组织中AMPKα1、PPARγ、PGC-1α mRNA转录水平较模型组均有升高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HMGB1、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AMPKα1、pAMPKα1、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及PD高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高、低剂量组p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D中剂量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阳性药组HMGB1、PD低剂量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治疗组HMGB1、TGF-β1、NF-κB p65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阳性药组及PD各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PD能够改善CTD-IL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损伤,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抑制免疫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抑制下游免疫炎性因子HMGB1、NF-κB的高表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抑制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的释放,改善肺组织免疫炎性损伤及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虎杖苷 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 AMPKα1/PPARγ/PGC-1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从寒湿气滞论治银屑病
17
作者 赵子慧 仪凡 +1 位作者 王晓旭 张广中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8期910-913,共4页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是皮肤疾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其病情反复,病势缠绵。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一些病程日久、情志不畅、感寒复发的患者,按既往清热凉血等治疗方法效果常不尽人意。在结合整体辨证...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是皮肤疾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其病情反复,病势缠绵。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一些病程日久、情志不畅、感寒复发的患者,按既往清热凉血等治疗方法效果常不尽人意。在结合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后,引入寒湿气滞这一病因病机,治以温阳散寒、利湿健中法,往往攻克顽敌,取得满意疗效。附寒湿气滞病机论治银屑病思路及验案二则,以供参考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 气滞 温阳散寒 利湿健中 银屑病
下载PDF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秦 王玉明 +3 位作者 王北 陈爱萍 霍小萌 周乃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62例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中药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抗焦虑抑郁药物喜普妙或黛力新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 目的:观察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62例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中药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抗焦虑抑郁药物喜普妙或黛力新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总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观察发现中药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疗效与对照组西药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效相同,为临床治疗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又找到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龙骨牡蛎汤 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SAPHO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亚男 霍健伟 +6 位作者 温庆祥 于梅艳 杨迎 崔璨 赵鲁卿 张秦 李俊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误诊漏诊情况及合并疾病,总结鉴别诊断要点。结果:7例患者中1例合并胰腺癌,1例HLA-B27阳性。临床表...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误诊漏诊情况及合并疾病,总结鉴别诊断要点。结果:7例患者中1例合并胰腺癌,1例HLA-B27阳性。临床表现上2例既有皮肤损害又有骨关节病变,5例仅有骨关节受累。影像检查中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上胸壁受累,骨硬化及骨肥厚为特征性表现。脊柱为第二常见受累部位,以胸椎最多见,连续的椎角病变形成的半圆形模式具有一定特征性。骶髂关节受累以双侧髂骨硬化为主。7例患者中1例误诊为掌跖脓疱病,1例误诊为肋软骨炎,1例误诊为掌跖脓疱病和肋软骨炎,1例合并胰腺癌误诊为转移瘤,1例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1例误诊为胸锁关节炎;1例合并胸椎压缩性骨折,早期漏诊。结论:SAPHO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多样,当出现典型皮肤损害而无骨关节表现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当仅有骨关节受累时,应充分了解骨骼病变出现的先后顺序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掌跖脓疱病 肋软骨炎 强直性脊柱炎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全脊柱急性病变的MRI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斌斌 戴娜 +6 位作者 杨迎 温博 王北 马丛 刘凯莉 陈大有 郑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全脊柱急性病变的MRI特征。方法以44例AS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全脊柱MRI扫描,分析其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肋椎关节及棘突急性病变的发生率及分布特征;对脊柱Berlin评分与实验室检查(ESR、CRP)、临床...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全脊柱急性病变的MRI特征。方法以44例AS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全脊柱MRI扫描,分析其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肋椎关节及棘突急性病变的发生率及分布特征;对脊柱Berlin评分与实验室检查(ESR、CRP)、临床活动性评分(ASDAS、BASDA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42例MRI呈急性病变,包括33例椎角炎、9例椎间盘炎、31例椎小关节炎、33例肋椎关节炎及25例附着点炎,病变以胸腰椎多见,MRI表现为相应部位出现水肿信号;37例可见两种及以上炎症形式并存。脊柱Berlin评分与ESR、CRP、ASDAS、BASDAI评分均无相关性。结论 AS全脊柱急性炎症以胸腰椎多见,病变呈多椎体、多灶性分布,常两种及以上炎症形式混合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脊柱 急性炎症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