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刘凯 刘宇飞 +1 位作者 温博 靳宜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259-262,266,共5页
目的 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湿热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2组... 目的 观察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对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湿热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结果 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血清TNF-α、CRP、IL-6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及对照组治疗4、8周后疼痛VAS、ASD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4、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可有效缓解湿热型AS患者疼痛感,改善脊柱、胸廓活动度,减轻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的研发及应用
2
作者 许怀来 雷仲民 张立新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3期124-125,共2页
目前大多数踝关节固定护具设计简单,且外出穿戴不便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本产品以中医学“小夹板固定”原理为依托,并结合患者足弓生物力学及踝关节解剖特点,在产品两侧采用可塑性小夹板固定,使其更加符... 目前大多数踝关节固定护具设计简单,且外出穿戴不便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本产品以中医学“小夹板固定”原理为依托,并结合患者足弓生物力学及踝关节解剖特点,在产品两侧采用可塑性小夹板固定,使其更加符合人体曲线,同时在足弓凹陷处设置硅胶垫增强足弓支撑,两侧采用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加强韧带保护,旨在为踝关节扭伤患者提供一种轻巧便捷、安全有效的固定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固定支具 研发 应用
下载PDF
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原因分析
3
作者 李志强 金合 +1 位作者 李春根 曾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 分析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曾误诊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 目的 分析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曾误诊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主诉就诊5例,以嗳气、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就诊2例,以腰背部酸痛为主诉就诊4例。均无明显外伤史。4例行X线检查,2例行胃镜检查。误诊为肋间神经痛5例、脊椎退行性病变4例、慢性胃炎2例。入院后依据胸腰椎MRI检查结果及伤椎棘突叩击痛阳性,确诊为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时间12~20 d。确诊后行后路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部分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不典型,无明显外伤史,早期X线检查阴性率高,易误诊。对中老年(>50岁)以胸腰背部疼痛或阵发性季肋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了解疼痛的特点及诱因,并及早行椎体MRI检查,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老年 误诊 肋间神经痛 慢性胃炎 脊椎退行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单纯PKP与PKP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毅 柳根哲 +3 位作者 彭亚 孙佩宇 祝永刚 雷仲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8期1156-1158,1176,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PKP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单纯PKP组(A组)和PKP结合... 目的观察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PKP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单纯PKP组(A组)和PKP结合过伸复位组(B组)。A组单纯采用PKP治疗,B组首先进行肢体的过伸复位然后再行PKP。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B组因PKP前需对患者骨折椎体进行过伸复位,所以手术时间要长于A组,B组骨水泥注入量要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恢复,Cobb角显著改善,VAS评分显著下降,B组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结合过伸复位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骨折椎体稳定性、减小穿刺和骨水泥注入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更好地使得脊柱生物力学再平衡、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过伸复位
下载PDF
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外敷及滑膜炎1号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孔庆喆 李春根 +3 位作者 靳宜 徐凡平 孙佩宇 肖辉灯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2期1715-1718,共4页
目的:研究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外敷、滑膜炎1号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方法:将14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和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组给予定痛膏、芙蓉膏和滑膜炎1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外敷、滑膜炎1号方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方法:将14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和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组给予定痛膏、芙蓉膏和滑膜炎1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关节液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治疗期间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Lysholm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降低或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炎症因子水平、一氧化氮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9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痛膏联合芙蓉膏及滑膜炎1号方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痛膏 芙蓉膏 滑膜炎1号方 膝关节滑膜炎 膝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对静水压下人髓核细胞凋亡和基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志超 张帆 +4 位作者 孙旗 康晓乐 袁巧妹 柳根哲 陈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对静水压下人髓核细胞(NP)凋亡率及髓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SOX9、CollagenⅡ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按照兔与人的表面积转换方法得出兔中药灌胃量为28 g/(kg·d)颗粒剂。连续灌胃3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身痛...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对静水压下人髓核细胞(NP)凋亡率及髓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SOX9、CollagenⅡ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按照兔与人的表面积转换方法得出兔中药灌胃量为28 g/(kg·d)颗粒剂。连续灌胃3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将人NP细胞分为6组,压力组:0.3 MPa压力组、1 MPa压力组、3 MPa压力组;中药组:0.3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1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3 MPa压力+中药含药血清组。将6组人NP细胞在医用恒温静水压压力罐中作用2 h、4 h、6 h后,使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每组NP细胞的增殖活性;使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双染法检验各组NP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验SOX9、CollagenⅡ在NP细胞中含量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验2组NP细胞的活性:在相同压力和时间下,含药血清组NP细胞活性比压力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NP细胞凋亡:在相同压力和时间下,含药血清组NP细胞凋亡率低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中药组SOX9、Collagen II的总体水平高于压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水压环境下下,身痛逐瘀汤能够增加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并促进人NP细胞CollagenⅡ、SOX9表达,具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身痛逐瘀汤 人髓核细胞 静水压 凋亡 基质代谢
下载PDF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通 张万翔 +4 位作者 郭菲宇 祝永刚 肖辉灯 李春根 柳根哲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1期2235-2239,2245,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的60例单侧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的60例单侧重度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Lovett肌力分级标准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肩关节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Lovett肌力分级标准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54±0.74)分比(3.23±0.69)分](P<0.01),Constant-Murley评分、Lovett肌力分级标准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1±7.2)分比(51.2±8.4)分、(4.48±0.21)分比(4.13±0.19)分、(93.6±2.4)分比(90.1±3.6)分](P<0.01)。对照组仅1例出现食欲减退,停药后症状消失;试验组无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联合功能锻炼在缓解肩周炎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刀 麻醉 推拿 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下载PDF
不同静水压下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和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超 张帆 +4 位作者 孙旗 康晓乐 袁巧妹 柳根哲 陈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2-1176,共5页
背景:压应力能够引起细胞形态及活性的改变,但静水压下髓核细胞的形态和活性是否改变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体外静水压加载系统内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和活性的变化。方法:将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分离培养并传3代后,在静水压加载系统0.3... 背景:压应力能够引起细胞形态及活性的改变,但静水压下髓核细胞的形态和活性是否改变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体外静水压加载系统内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和活性的变化。方法:将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分离培养并传3代后,在静水压加载系统0.3,1,3 MPa的静水压力环境下加压2,4,6 h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加压前后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状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差异;使用CCK-8法检测不同静水压下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培养及传代:第1,2,3代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形,3-7 d时呈直线增殖,此阶段细胞生长最快、活力最高;第5,6代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突起呈长梭形,成长较慢,出现退化;②细胞形态:在0.3,1,3 MPa的静水压下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均缩小,0.3,1 MPa下细胞细微变小,形态基本完整;3 MPa静水压下细胞缩小最明显,且细胞形态不完整,说明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在0.3,1,3 MPa的静水压下加压2,4,6 h后,细胞形态在3 MPa静水压下改变最明显,而相同静水压下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③细胞活性:在0.3 MPa静水压下,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增殖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升后降,4 h时细胞增殖率最高;在1,3 MPa静水压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率逐渐下降,且1 MPa静水压下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同一作用时间3 MPa静水压下(P<0.05),说明适当的静水压力刺激有助于促进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而长期不当过高的静水压刺激能使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率下降,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水压 椎间盘 髓核细胞 形态 细胞活性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龚龙 石雷 +3 位作者 王迪 黄明华 周述娜 刘松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60/63),高于对照组的82.5%(52/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SS评分、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中疼痛评分、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积分、骨摩擦音关节个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蠲痹汤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关节肿胀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蠲痹汤加减 肝肾亏虚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万翔 王蜜源 +4 位作者 卢通 祝永刚 肖辉灯 李春根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针灸治疗腰扭伤的取穴规律。方法以腰扭伤、针刺、针灸、灸法、电针为主题词,检索1996年5月28日—2019年6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腰扭伤的所有文献,共1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针灸治疗腰扭伤的取穴规律。方法以腰扭伤、针刺、针灸、灸法、电针为主题词,检索1996年5月28日—2019年6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腰扭伤的所有文献,共1 854篇,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治疗腰扭伤的取穴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腰扭伤腧穴使用频次从高到底依次为委中、肾俞、阿是穴、后溪、腰痛点、大肠俞、水沟、腰阳关等;经脉以膀胱经、经外奇穴、督脉为主;部位以腰背部及上肢取穴最多;特定穴以背俞穴、经外奇穴、合穴、下合穴最常用;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肾俞-大肠俞、肾俞-大肠俞-委中、肾俞-大肠俞-阿是穴、肾俞-大肠俞-阿是-委中、后溪-合谷;对高频主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五个聚类群分别为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腰痛点-水沟、后溪-合谷、夹脊穴-腰眼-承山。结论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分析了针灸治疗腰扭伤取穴规律,穴位以腰背部和四肢末端为主,符合临床治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扭伤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针灸
原文传递
补气活血汤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龚龙 黄明华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4期2908-2912,共5页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汤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骨伤科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汤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骨伤科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疼痛程度、腰痛疗效、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及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拇趾肌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4%(62/65)比84.6%(55/65)](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拇趾肌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损伤、永久性神经损伤、硬脊膜撕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补气活血汤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腰椎功能,有利于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补气活血汤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咽部不适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海东 李春根 +5 位作者 李泽宇 皋毓 卢通 张万翔 祝永刚 柳根哲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8期896-899,共4页
颈椎前路手术系指一种颈椎手术的入路体例,临床上常见的术式包含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颈椎前路手术系指一种颈椎手术的入路体例,临床上常见的术式包含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replacement,ACDR)、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Hybrid)等。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1]率先提出颈前路手术技术以来,颈前路手术作为一种常规干预颈椎疾病的外科手段,尤其是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2-3]。随着接受颈前路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多,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损害(0.2%~1.0%)[4]、咽部不适症状(2.0%~60.0%)[5]、食道瘘(0.3%~4.0%)[6]、颈部血肿(0.2%~2.4%)[7]、喉返神经麻痹(0.1%~8.3%)[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手术 并发症 中西医
原文传递
膏摩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婷 金合 柳根哲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7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膏摩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骨伤科门诊86例A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膏摩联合针灸治疗,每组各43例,... 目的观察膏摩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骨伤科门诊86例A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膏摩联合针灸治疗,每组各43例,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腰部疼痛VAS评分、腰椎活动度ROM评分。在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及RO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联合针灸治疗ALS能显著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膏摩法 针灸 治疗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 “不死的癌症”?
14
作者 倪胜楼 雷仲民 《中医健康养生》 2016年第10期52-54,共3页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400万人深受股骨头坏死侵害。一旦患上,有的家庭为此倾家荡产;有的为此感到焦虑、迷茫,甚至一夜白发;有的得知自己被误诊而如获新生;更多的则是通过正规治疗、功能锻炼、饮食调护,渐获信心,重拾希望。针对这一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400万人深受股骨头坏死侵害。一旦患上,有的家庭为此倾家荡产;有的为此感到焦虑、迷茫,甚至一夜白发;有的得知自己被误诊而如获新生;更多的则是通过正规治疗、功能锻炼、饮食调护,渐获信心,重拾希望。针对这一难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雷仲民,请他就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原因、是否需要溶栓治疗及简便的功能锻炼作一科普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调护 功能锻炼 北京中医医院 伤科 溶栓方法 髋关节疼痛 血液供应障碍 血液循环 金属假体 化气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对不同静水压下人退变髓核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志超 张帆 +4 位作者 孙旗 康晓乐 袁巧妹 柳根哲 陈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身痛逐瘀汤对不同静水压下人退变髓核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只雄性新西兰兔,体质量分别为3.2 kg和3.8 kg,按"兔表面积/人的表面积=兔的给药量/人的给药量"的换算方法,计算出兔的中药颗粒给药剂量,将颗粒... 目的:比较身痛逐瘀汤对不同静水压下人退变髓核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只雄性新西兰兔,体质量分别为3.2 kg和3.8 kg,按"兔表面积/人的表面积=兔的给药量/人的给药量"的换算方法,计算出兔的中药颗粒给药剂量,将颗粒溶于水后灌胃,灌胃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将人髓核细胞分为两组:单纯压力组(不加任何药物)和中药组(15%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比较两组髓核细胞在0.3,1.0,3.0 MPa压力下作用2,4,6 h后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TEM观察两组髓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差异;采用Annexin V-FITC/PI检验两组髓核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两组髓核细胞在0.3,1.0,3.0 MPa静水压下作用后突起均有断裂,断裂程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同一压力和作用时间下,中药组比压力组髓核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保存更完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压力组髓核细胞凋亡率随压力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压力及作用时间下中药组髓核细胞凋亡率比单纯压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Pa下两组髓核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含药血清在低静水压(0.3,1.0 MPa)下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髓核细胞凋亡,而高静水压下(3.0 MPa)效果有限,说明本方对早期椎间盘退变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静水压 髓核细胞 形态学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