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1
作者 李珊珊 徐曼曼 +1 位作者 杨雪 陈煜 《肝脏》 2023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佑安医院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1247例主要诊断为HBV-ACLF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在剔除... 目的分析北京佑安医院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1247例主要诊断为HBV-ACLF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在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分析住院费用及其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住院费用随年份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HBV-ACLF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波动于55373.04~62921.70元,日均费用波动于2676.42~3172.17元,随年份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在各年度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构成中始终占据首位(37.7%~64.1%),但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其次是检查费(13.7%~18.5%),随年份呈增高趋势;治疗费、手术费和输血费虽占比不高,但也随年份呈增高趋势,趋势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β=0.683 P<0.01)和性别(β=-0.059,P=0.007),住院天数越长,住院费用越高,男性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女性患者。结论HBV-ACLF患者住院费用居高不下,经济负担重,加强健康宣教、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合理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轻HBV-ACLF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衰竭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96 ~ 2020年北京佑安医院遗传代谢性肝病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白洁 任艳 +6 位作者 梁晨 汤珊 刘念晨 白丽 刘霜 郑素军 段钟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了解1996~2020年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患者的病因构成和变化趋势。方法199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MLD患者,分析疾病分布及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特征。结果共收治IMLD患者552人次,占住院肝病患者的3.6‰;... 目的了解1996~2020年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患者的病因构成和变化趋势。方法199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MLD患者,分析疾病分布及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特征。结果共收治IMLD患者552人次,占住院肝病患者的3.6‰;在实际393例IMLD患者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为29岁;肝豆状核变性和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分别为223例(56.7%)和136例(34.6%),共占比为91.3%;前后10年对比,近10年较为少见的病种住院人数逐渐增多,发病年龄略有升高(24.9岁对31.4岁,P<0.01),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成人IMLD并不罕见,疾病谱逐渐丰富,应该引起肝病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性肝病 流行病学 疾病谱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3
作者 蔺宁 孔明(综述) 段钟平(审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通过饮食干预降低体质量和改善代谢是处理NAFLD患者最基本的方法。本文总结了NAFLD相关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作用机制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由于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药物,通过饮食干预降低体质量和改善代谢是处理NAFLD患者最基本的方法。本文总结了NAFLD相关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作用机制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营养干预 饮食
下载PDF
2012至2021年北京佑安医院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4
作者 徐曼曼 李珊珊 +4 位作者 杨颜榕 武羽 杨雪 段钟平 陈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 目的阐述肝衰竭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肝衰竭防治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至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信息,应用趋势检验分析其年龄、性别,以及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急性病因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的慢性肝病基础病因的逐年变化。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集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信息,年龄为(51.3±13.5)岁,男性患者为主(71.9%),肝衰竭类型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ACLF 4023例(47.3%)、CLF 3571例(42.0%)、SALF 670例(7.9%)、ALF 248例(2.9%)。肝衰竭整体人群中前5位的病因依次是乙型肝炎3199例(37.6%)、酒精性肝病2237例(26.3%)、隐源性肝病906例(10.6%)、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603例(7.1%)、药物488例(5.7%),共占比87.6%。不同类型肝衰竭患者的前3位病因分别是: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107例(43.1%)、乙型肝炎47例(19.0%)、不明原因36例(14.5%),SALF的急性病因依次为药物381例(56.9%)、不明原因106例(15.8%)、脓毒症56例(8.4%);ACLF的慢性病因依次为乙型肝炎2092例(52.0%)、酒精性肝病813例(20.2%)、隐源性肝病398例(9.9%);而CLF的慢性病因依次是酒精性肝病1410例(39.5%)、乙型肝炎1028例(28.8%)、隐源性肝病364例(10.2%)。纵向分析显示肝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逐年增加,性别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趋势,始终以男性患者为主;在ALF、SALF患者中药物性肝衰竭比例逐年升高,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CLF、CLF患者的慢性病因中,乙型肝炎比例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的比例逐年增加(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病因谱正在发生改变,尽管乙型肝炎仍然是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但其占比呈现逐年减少趋势,除ACLF外,已不再是其他类型肝衰竭的首要病因,而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呈逐年增加,将成为未来肝病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病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慢加急性肝衰竭》摘译
5
作者 徐曼曼 耿楠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21-2327,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的一种严重形式,以多器官功能衰竭、系统性炎症反应、短期高病死率为特征。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ACLF,作出分诊决定(是否...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的一种严重形式,以多器官功能衰竭、系统性炎症反应、短期高病死率为特征。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ACLF,作出分诊决定(是否需要转入ICU治疗),识别和管理急性诱发因素,识别需要支持或替代治疗的器官,定义ICU治疗无效的潜在标准,并确定肝移植的潜在适应证。本文对该指南中上述主要内容进行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诊疗准则 欧洲
下载PDF
慢性肝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康玮玮 刘立伟 +3 位作者 张嫄 钟蕊 冯丽丽 陈煜 《肝脏》 2023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就诊的慢性肝病合并CKD患者65例,根据CKD分期分为1-2期组32例,3期组24例,4-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就诊的慢性肝病合并CKD患者65例,根据CKD分期分为1-2期组32例,3期组24例,4-5期组9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肝病患者CKD进展至4-5期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CKD分期进展,血β2微球蛋白(CKD1-2期2.6 mg/L,CKD3期6.9 mg/L,CKD4-5期12.8 mg/L,P<0.01)、尿α1微球蛋白(CKD1-2期23.3 mg/L,CKD3期30.1 mg/L,CKD4-5期72.6 mg/L,P=0.001)、尿β2微球蛋白(CKD1-2期0.4 mg/L,CKD3期0.5 mg/L,CKD4-5期8.3 mg/L,P=0.005)水平显著增加,尿肌酐(CKD1-2期8881μmol/L,CKD3期5512μmol/L,CKD4-5期4388μmol/L,P<0.01)、尿钠(CKD1-2期111.4 mmol/L,CKD3期75.8 mmol/L,CKD4-5期73.2 mmol/L,P<0.01)水平显著降低;双侧肾门动脉阻力指数(右侧CKD1-2期0.69,CKD3期0.77,CKD4-5期0.74,P=0.010,左侧CKD1-2期0.69,CKD3期0.76,CKD4-5期0.78,P=0.009)及段动脉阻力指数(右侧CKD1-2期0.66,CKD3期0.71,CKD4-5期0.72,P=0.034,左侧CKD1-2期0.66,CKD3期0.69,CKD4-5期0.73,P=0.027)亦随CKD分期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高的血视黄醇结合蛋白(OR=1.073,95%CI:1.006~1.145,P=0.032)、血β2微球蛋白(OR=1.932,95%CI:1.233~3.027,P=0.004)是慢性肝病合并CKD患者进展至CKD4-5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监测慢性肝病合并CKD患者血和尿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及早发现慢性肝病患者CKD进展、及时干预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慢性肾脏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血清无创预测模型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任艳 徐曼曼 +2 位作者 孔明 白丽 陈煜 《肝脏》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并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并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TE测量LSM值,按照公式计算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各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S0-111例,S230例,S3-422例。3组患者除GPR为0.98(0.43,1.39)比1.18(0.63,3.06)比1.28(0.85,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外,LSM[5.4(5.0,7.4)比14.7(9.55,39.6)比21.3(13.7,33.8),P=0.016]、APRI[0.57(0.31,1.64)比1.70(0.67,3.20)比1.35(0.82,2.60),P=0.048]、FIB-4[1.19(0.90,3.00)比3.02(1.92,6.46)比4.39(2.61,7.24),P=0.002]、Sheth指数[0.75(0.52,0.91)比1.04(0.68,2.02)比1.32(0.96,2.15),P=0.009]、GUCI评分[0.56(0.32,1.76)比1.67(0.70,3.13)比1.39(0.87,3.10),P=0.043]、King′s评分[10.36(6.46,25.40)比34.12(14.03,67.39)比34.82(13.96,76.65),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eth指数诊断S≥2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8(95%CI:0.723~0.973),截断值为1.13,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1;其次为LSM,AUC为0.817(95%CI:0.631~1.003),敏感度为0.844,特异度为0.857。FIB-4、CUCI评分、King′s评分的AUC均大于0.7。LSM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S≥3)AUC为0.728(95%CI:0.568~0.887),其余指标均<0.7。结论相较于LSM、APRI、FIB-4、GUCI评分、GPR、King′s评分,Sheth指数对显著肝纤维化(S≥2)的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模型
下载PDF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生物型人工肝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莉 杨颜榕 陈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进展快速,预后不良。目前其内科治疗方法仍有限,人工肝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体的启动时机、模式的选择、参数的设置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动态演...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进展快速,预后不良。目前其内科治疗方法仍有限,人工肝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体的启动时机、模式的选择、参数的设置需要临床医生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动态演变过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与非生物型人工肝相比,生物型人工肝能更好地模拟肝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其核心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相关临床研究也在积极进行,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的优化及生物型人工肝相关进展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人工肝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治疗学
下载PDF
肝衰竭营养与肝再生
9
作者 孔明 陈煜 段钟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有较强的再生潜能。肝衰竭为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病死率高,肝再生是肝衰竭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显示肝再生是由多因素精确控制的复杂过程,更为具体深入的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有较强的再生潜能。肝衰竭为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病死率高,肝再生是肝衰竭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显示肝再生是由多因素精确控制的复杂过程,更为具体深入的机制研究、可用于临床监测的肝再生指标及治疗靶点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肝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包括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及利用障碍。营养不良对肝再生等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在肝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充分重视。本文就肝衰竭中的营养与肝再生研究进展做一述评,以期提升临床医护和研究人员的认识和系统理解,为该领域的机制研究、临床诊疗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进一步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促进肝再生,提高肝衰竭患者存活率,尤其是非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营养 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肝再生
下载PDF
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在终末期肝病营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耿楠 孔明 +1 位作者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93-2496,共4页
终末期肝病患者因营养摄入减少、能量消耗增加、禁食适应性受损、肝糖原储备减少、蛋白质消耗增加常导致营养不良。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第三腰椎横断面肌肉的面积/身高平方)是反映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具有客观性强、... 终末期肝病患者因营养摄入减少、能量消耗增加、禁食适应性受损、肝糖原储备减少、蛋白质消耗增加常导致营养不良。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第三腰椎横断面肌肉的面积/身高平方)是反映终末期肝病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具有客观性强、受水钠潴留影响小、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回顾了L3-SMI在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和接受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诊断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L3-SMI可系统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状况和营养干预的效果,有望成为终末期肝病营养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营养不良 身体成分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家腾 李家琦 +2 位作者 武羽 段钟平 陈煜 《肝脏》 202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有效选择,目前供肝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肝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异种肝脏移植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猪在遗传学、解剖结构、器官大小、营养代谢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与人的相似性较大,是异种肝脏移...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有效选择,目前供肝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肝移植发展的最大障碍,异种肝脏移植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思路。猪在遗传学、解剖结构、器官大小、营养代谢及生理生化特征方面与人的相似性较大,是异种肝脏移植的理想供体来源。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快速发展,为解决肝脏供需失衡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异种器官移植 肝脏
下载PDF
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
12
作者 张思琪 陈慧娜 +4 位作者 耿楠 张家腾 陈煜 孔明 段钟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快速进展型(A型,119例)、快速恢复型(B型,156例)、缓慢进展型(C型,51例)、缓慢恢复型(D型,38例)、缓慢持续型(E型,27例),借助CT成像测量营养指标,比较不同分型患者肌少症等营养指标的检出率,探究肌少症与新型ACLF 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A型(35例,29%)和C型(18例,35%)肌少症检出率高于B型(20例,13%)、D型(3例,8%)和E型(27例,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36例,30.3%)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B型(29例,18.6%),C型(11例,21.6%)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D型(5例,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A型(16例,13.4%)和C型(7例,13.7%)肌少性肥胖检出率高于B型(11例,7.0%)和D型(1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密切相关。基线肌肉减少的ACLF患者中短期(4~12周)预后差,4周内快速进展(A型)或12周时仍缓慢进展(C型)的概率高。因此,应在ACLF诊断同时尽早评估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以期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提高ACLF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慢加急性肝衰竭 营养不良 临床分型
下载PDF
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织工程肝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文 张晓慧 +4 位作者 张译之 刘霜 徐斌 陈煜 段钟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型组织工程肝脏模型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再细胞化,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及高脂培养基灌注肝脏,从而获取组织工程肝(TE)和组织工程...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型组织工程肝脏模型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再细胞化,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及高脂培养基灌注肝脏,从而获取组织工程肝(TE)和组织工程脂肪肝(TEF)模型,并对TEF肝脏给予舒肝宁注射液处理。本研究设定正常组、FFA组及舒肝宁注射液组,用CCK8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分别从细胞凋亡、病理、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评估舒肝宁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结果:灌注8 d后进行指标检测,CCK-8提示舒肝宁注射液不同稀释浓度(10^(-3)~10^(-8))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安全性良好。HE结果显示舒肝宁可明显减少游离脂肪酸(FFA)引起的细胞死亡;TUNEL染色也显示舒肝宁可减少FFA组中凋亡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检测发现舒肝宁可明显降低FFA组中肝细胞MDA、ROS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FA组肝细胞中ATP5A表达较弱,而舒肝宁处理后其表达明显增加,提示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有所恢复。结论:舒肝宁通过减少TEF肝脏MDA、ROS水平来抑制氧化应激减轻FFA诱导的脂肪肝中肝细胞的凋亡以及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舒肝宁注射液 组织工程肝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患者外周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水平及其与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明 徐曼曼 陈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5-1459,共5页
背景肝硬化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等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存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或吸收异常,但相关检测在临床尚未普及,终末期肝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确切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干预缺乏针对性。... 背景肝硬化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等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存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或吸收异常,但相关检测在临床尚未普及,终末期肝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确切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干预缺乏针对性。目的检测分析肝硬化、ACLF患者外周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水平及其与病因(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方法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四科住院的ACLF(含前期)患者共21例为ACLF组。选择同期住院进行择期内镜下治疗或复查的肝硬化患者9例为肝硬化组,患者均为代偿期。选择5例健康对照者为健康对照组。根据病因将ACLF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分为酒精性肝病亚组和非酒精性肝病亚组。应用质谱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维生素B_(1)、维生素B_(6)、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及微量元素血锌、血锰、血硒水平,分析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hild-Pugh评分和分级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ACLF组TBiL、INR、Child-Pugh评分和分级、MELD评分均高于肝硬化组,ALB低于ACLF组(P<0.05)。ACLF组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血硒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上述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LF组和肝硬化组血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酒精性肝病亚组和非酒精性肝病亚组维生素B_(1)、维生素B_(6)、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血锰、血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亚组血硒水平低于非酒精性肝病亚组(P<0.05)。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与TBiL、INR、Child-Pugh评分和分级与MELD评分呈相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P<0.05)。Child-Pugh C级患者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水平低于Child-Pugh A级患者(P<0.05)。结论肝硬化和ACLF患者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_(3)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肝硬化和ACLF患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血硒明显降低,临床治疗中可酌情予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肝硬化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维生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319例肝病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管路寿命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海霞 段忠辉 +3 位作者 赖曼 徐曼曼 孟庆华 陈煜 《肝脏》 2022年第8期898-902,共5页
目的 评估不同抗凝方式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管路寿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近12年进行CRRT治疗的319例肝病患者资料,对比全身肝素、枸橼酸钠局部抗凝... 目的 评估不同抗凝方式对肝功能不全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管路寿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近12年进行CRRT治疗的319例肝病患者资料,对比全身肝素、枸橼酸钠局部抗凝与无抗凝对管路寿命和并发症的影响,分析影响管路寿命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抗凝的管路寿命为10(6,21)h,肝素抗凝为13(9,23)h(P=0.203),枸橼酸钠局部抗凝为21(11,56)h,较肝素显著延长(P=0.000)。肝素抗凝组的出血发生率为30.8%,显著高于未抗凝组的11.4%和枸橼酸钠抗凝组的4.2%(P=0.000)。枸橼酸钠局部抗凝组总钙/离子钙>2.5发生率为25.8%,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分别为16.8%和12.1%,均高于其他2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肝衰竭(HR=1.49,95%CI:1.16~1.90)和非枸橼酸局部抗凝(HR=0.51,95%CI:0.43~0.62)是肝病患者管路寿命<48 h的危险因素(P<0.005)。结论 肝病患者CRRT的管路寿命较短,肝素不能带来临床益处,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延长管路寿命,但枸橼酸蓄积的发生率增加,肝衰竭和非枸橼酸局部抗凝与管路寿命<48 h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肝素 枸橼酸 管路寿命
下载PDF
常见临床指标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对中国肝病型Wilson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晨 刘晖 +8 位作者 白洁 任艳 王泰龄 刘念晨 白丽 刘霜 陈煜 段钟平 郑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见临床指标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与中国肝病型Wilson病(WD)的关系,及其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996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诊治的236例中国W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有肝脏病理且临床资... 目的探讨常见临床指标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与中国肝病型Wilson病(WD)的关系,及其对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1996年5月—2020年4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诊治的236例中国W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有肝脏病理且临床资料齐全的肝病型WD患者26例,应用METAVIR评分判断肝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进展期肝纤维化(F3期、F4期)和非进展期肝纤维化(F0期、F1期、F2期)两组,计算3种无创肝纤维化评分(Sheth指数、APRI指数、FIB-4指数),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数、相关临床指标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应用Spearman秩相关对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出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的临床指标及评分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本研究患者多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发病,其中有10例(38.5%)患者K-F环为阳性,17例(65%)患者处于进展期肝纤维化阶段。进展期和非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比较,WBC(Z=-2.102,P=0.036)、Hb(t=-2.860,P=0.009)、PLT(t=-4.053,P<0.001)、DBil(Z=-2.130,P=0.033)、Alb(t=-2.875,P=0.008)、Sheth指数(Z=-3.36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BC、Hb、PLT、Alb水平与W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7、-0.610、-0.656、-0.411,P值均<0.05),DBil和Sheth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6、0.711,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BC、DBil、Sheth指数、Hb、PLT、Alb的AUC均>0.7,其中Sheth指数的AUC最大,为0.90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和100.0%,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和64.3%。结论Sheth指数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余单一临床指标,对中国肝病型WD进展期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中国
下载PDF
关注肝病营养问题
17
作者 孔明 陈煜 《肝博士》 2020年第6期1-1,共1页
肝病营养问题,近些年在国际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国际肝病和营养相关学会陆续发布了肝病营养指南。2049年5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出台了我国首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系统提出了终末期肝... 肝病营养问题,近些年在国际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国际肝病和营养相关学会陆续发布了肝病营养指南。2049年5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共同出台了我国首部《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系统提出了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治疗及随访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推荐意见。是我国肝病营养支持治疗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临床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随访管理 终末期肝病 营养筛查 肝病学会 推荐意见
下载PDF
肝病肌肉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蔺宁 孔明(综述) 段钟平(审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肌肉减少症是指全身性肌肉质量降低和力量减退,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简称肌少症。肌少症可影响高达70%晚期肝病患者,与不良结局和预后相关。但目前大多数治疗以营养、运动等干预为主,尚缺乏疗效... 目的肌肉减少症是指全身性肌肉质量降低和力量减退,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征,简称肌少症。肌少症可影响高达70%晚期肝病患者,与不良结局和预后相关。但目前大多数治疗以营养、运动等干预为主,尚缺乏疗效肯定的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本文总结了慢性肝病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以便确定治疗干预的靶点,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肌肉减少症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重视和推进对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认识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洁 郑素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遗传代谢性肝病(Inherited metabolic liver disease,IMLD)是因基因缺陷导致代谢异常的一大类疾病。该组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总体发病率高。IMLD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有特异性,可累及包括肝脏在内的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由于常规检查... 遗传代谢性肝病(Inherited metabolic liver disease,IMLD)是因基因缺陷导致代谢异常的一大类疾病。该组疾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总体发病率高。IMLD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有特异性,可累及包括肝脏在内的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由于常规检查方法的局限、特异性检测方法和设施的不足、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不熟悉、专业知识有限和本领域专家少等原因,误诊和延迟诊断较常见。同时,因其罕见、难以研究、了解不足,IMLD的临床治疗进展缓慢,常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连制药公司因收益小而研发意愿低。部分疾病显得病无所医、医无所药,个别孤儿药物价格昂贵,供应不足。重视和推进对IMLD的认识和研究,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性肝病 临床表型 基因 诊断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microRNAs在肝病中的作用
20
作者 卢旺 白丽 陈煜 《肝脏》 2022年第7期733-737,共5页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细胞,广泛参与多种肝病的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过程。外泌体(exosomes,Exos)作为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天然载体,可富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实现维持稳态、细胞间物质及信号传递、抗原提呈等功能。... 巨噬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细胞,广泛参与多种肝病的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免疫耐受等过程。外泌体(exosomes,Exos)作为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天然载体,可富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实现维持稳态、细胞间物质及信号传递、抗原提呈等功能。其中,Exos携带的微小RNAs(miRNAs)通过调控下游信号通路在多种肝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已逐渐成为新兴的重要非侵入性肝病检测手段和治疗靶点。本文就巨噬细胞及其来源Exos携带的miRNAs在肝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为肝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外泌体 肝脏疾病 微小RN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