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葡萄膜黑色素瘤1例
1
作者 史丽英 孙先桃 +2 位作者 卢跃兵 孙爽 赵军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患儿男,1岁9个月,因右眼视物偏斜2周于2020年5月6日至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足月生产,产后无窒息、缺氧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50 D... 患儿男,1岁9个月,因右眼视物偏斜2周于2020年5月6日至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足月生产,产后无窒息、缺氧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50 DS/-0.25 DC×13°→0.6。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9.9、12.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前后节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浅,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混浊,有少许不规则缝隙状透明区,瞳孔变形呈细梭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图1);眼底窥不见。扩瞳后采用第3代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行眼底检查,右眼瞳孔不能扩大,眼底窥不见。眼部B型超声检查显示,玻璃体腔内见17 mm×14 mm大小实性中低回声团,几乎充满整个玻璃体腔,边界尚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基底回声偏低,后伴声影(图2),提示右眼内实性占位病变(性质待定)。2020年5月8日,行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显示,右侧眼球内可见不规则短T1短T2信号,T2压脂呈弱信号,大小约20 mm×16 mm×17 mm;病变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其后方及下方见条片状短T1长T2信号(图3)。头颅MRI检查显示,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异常,肌锥内外间隙未见异常信号影,眼上、下静脉及眼动脉未见扩张。初步诊断: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射 虹膜后粘连 左眼视力 眼部检查 眼底检查 点片状 磁共振成像 扩瞳
下载PDF
儿童结膜囊肿11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李强 周春菊 +2 位作者 苏学刚 崔燕辉 白大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膜囊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对11例(12只眼)儿童结膜囊肿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眼部疾病,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1例眼部结膜囊肿患者年龄(79.18±22.77)个月(... 目的探讨儿童结膜囊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对11例(12只眼)儿童结膜囊肿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眼部疾病,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1例眼部结膜囊肿患者年龄(79.18±22.77)个月(2岁7个月至10岁7个月),男性8例,女性3例,10例有眼外肌手术史,1例为先天性囊肿。10例行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MUC5AC、CK、D2-40),1例行透射电镜检查。HE染色可见囊肿内壁为扁平上皮或者复层柱状上皮组织,2例与肌肉组织相连。PAS染色,3例弱阳性,2例阳性。免疫组化染色:MUC5AC染色5例弱阳性,1例阳性;CK染色及D2-40染色,10均为强阳性。1例可见淋巴管D2-40染色阳性。结论儿童结膜囊肿内壁细胞以复层柱状上皮多见,含有少量非典型杯状细胞,与球结膜上皮有相似性,囊肿内淋巴管不多见。囊内液的具体来源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肿 儿童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儿童眼科暨泪道疾病新进展学习班通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3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2-612,共1页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眼科暨泪道疾病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2年9月14—16日在北京举办。本学习班特邀请国内知名眼科专家范先群、孙丰源、卢海、焦永红、于刚、项楠、赵军阳、李晓清、吴...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眼科暨泪道疾病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2年9月14—16日在北京举办。本学习班特邀请国内知名眼科专家范先群、孙丰源、卢海、焦永红、于刚、项楠、赵军阳、李晓清、吴倩、吴文灿、范金鲁、金涛、田彦杰等教授任教,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特殊泪道疾病、儿童眼睑整形手术、儿童眼眶病影像学检查、儿童微创晶体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母细胞瘤、复杂斜视、儿童视光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儿童眼科 泪道疾病 学习班 北京儿童医院 视网膜母细胞瘤 首都医科大学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结合解剖教学的实际手术操作在小儿眼睑整形手术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王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7期9-12,共4页
比较结合解剖教学的实际手术操作与单纯手术视频在小儿眼睑整形手术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实习的30例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临床实习生... 比较结合解剖教学的实际手术操作与单纯手术视频在小儿眼睑整形手术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实习的30例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临床实习生接受结合解剖教学的实际手术操作教学,对照组实习生接受单纯手术视频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实习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生各项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习生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结合解剖教学的实际手术操作在小儿眼睑整形手术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手术操作技能,增强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且实习生满意度较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眼睑整形 临床实习教学 解剖教学 实际手术操作 手术视频
下载PDF
北京儿童医院视网膜母细胞瘤3年诊断治疗效果总结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晓莉 赵军阳 +6 位作者 金眉 崔洁 白大勇 张大伟 崔燕辉 吴倩 于刚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 建立多学科联合模式,应用全身化疗和局部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进行诊治,评价该方法对保存RB患儿眼球、视力以及改善生存率的效果.方法 总结2009年11月至201 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目的 建立多学科联合模式,应用全身化疗和局部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进行诊治,评价该方法对保存RB患儿眼球、视力以及改善生存率的效果.方法 总结2009年11月至201 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治的全部眼内期RB患儿,分析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全部患儿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RB的诊断标准、分期、临床危险度分组、治疗方案和疗效标准均参照RB国际分类系统.化疗方案为改良的加拿大多中心RB 2003方案,同时应用810 nm及532 nm激光、冷凝技术进行局部治疗.通过随访收集患儿眼球摘除及生存质量的情况,同时在眼底镜检查下评估疗效及转移的风险.结果 共127例(180只眼),男68例,女59例,双眼51例,单眼78例(右41例,左37例).在双眼51例(102只眼)中,E期26只,D期52只,C期1 1只,B期11只,A期2只,D期伴视网膜脱落9只,E期伴视网膜脱落5只.单眼78例中,E期31例,D期47例,单眼中 D期伴视网膜脱落7例,E期伴视网膜脱落7例.年龄2 ~ 84个月(中位年龄17个月,其中双眼15.8个月,单眼23.2个月).除1例患儿化疗2个疗程后死于颅内出血,随访时间为2个月外,其他患儿随访时间6 ~38个月(中位时间29.2个月),总化疗疗程为1~11个疗程(平均5.2个疗程).共眼球摘除76只眼,其中直接眼球摘除32只,化疗后眼球摘除44只.眼球摘除后病理显示有高危因素10例(10只眼)(13%),其中前房种植4只眼,筛板后视神经受累(断端阴性)6只眼,葡萄膜后浸润(包括脉络膜受累)4只眼.单一危险因素3只眼,7只眼同时存在2种以上危险因素.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中,明确为卡铂致听力损伤5例,依托泊苷致皮疹3例.1例并发脓毒症.免疫指标恢复时间为停化疗至少6个月.共发生事件8例,其中失访1例为单眼患儿,化疗4个疗程后回当地医院治疗.7例死亡患儿包括2例拒绝眼球摘除者.其他死亡患儿为:单眼2例,分别为1例化疗3个疗程,眼球摘除2个月后颅内转移死亡;1例于化疗1个疗程,眼球摘除6个月后颅内进展放弃治疗,死亡.双眼2例,分别为1例停化疗11个月后出现颅内进展放弃治疗,死亡;1例在单侧眼球摘除后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均存活至今,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生存率为93.7%.结论 肿瘤内科联合眼科,应用VEC方案(即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结合激光、冷凝技术进行RB治疗,使眼内期RB患儿的近期疗效明显改善,成功保眼50只.建议对于晚期的单眼RB,眼球摘除后化疗2~4个疗程可能为预防局部和远处转移的关键.颅内转移为主要的转移部位,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提示治疗中的头颅影像检查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近期疗效 北京儿童医院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症状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继锋 李莉 +2 位作者 崔燕辉 刘雯 白雪晴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12-214,291,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在所有169例学龄前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6岁。季节性及常年性过敏性结...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在所有169例学龄前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6岁。季节性及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类型。揉眼(85.2%)、眼痒(69.8%)、眨眼(69.2%)、畏光(42%)、眼痛(33.7%)、流泪(20.7%)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91.1%)、视盘增生(29.6%)、结膜水肿(12.4%)、滤泡增生(14.8%)、分泌物增多(26.7%),角膜症状(1.8%)少见。过敏性鼻炎(60.9%)、湿疹(36.1%)、哮喘(3.6%)、倒睫(16.7%)、泪道阻塞(8.9%)、干眼症(54.4%)是最常见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症状与成人过敏性结膜炎略有不同,病史、眼部刺激症状、揉眼等症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结膜炎 学龄前儿童 揉眼
下载PDF
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余继锋 李莉 +1 位作者 褚慧慧 刘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85-1286,共2页
目的:通过对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筛查中的应用探讨,寻求一种新型、可靠、方便的儿童屈光状况筛查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进行筛查的2-9岁儿童共87例174眼进行屈光检查,并将结果与电脑显然验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通过对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在儿童视力筛查中的应用探讨,寻求一种新型、可靠、方便的儿童屈光状况筛查方法。方法:对我院门诊进行筛查的2-9岁儿童共87例174眼进行屈光检查,并将结果与电脑显然验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与电脑显然验光结果对比,除右眼球镜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外,两种方法测量的左眼球镜值、双眼柱镜值及柱镜轴向、双眼等效球镜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操作简单易行,儿童配合度好,不失为临床对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VISION Screener视力筛查仪 屈光不正 视力筛查 儿童
下载PDF
改良眼外肌定量调整术治疗儿童斜视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倩 于刚 +2 位作者 李子江 漆雅 张诚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90-291,29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改良式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眼外肌定量调整术,对275例1.3~14岁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球结膜作PARK切口,强生6-0可吸收缝线作肌肉调整缝合线,剪断肌肉后,将调整缝线呈八字于肌肉附着点... 目的探讨儿童改良式眼外肌定量调整缝线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眼外肌定量调整术,对275例1.3~14岁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球结膜作PARK切口,强生6-0可吸收缝线作肌肉调整缝合线,剪断肌肉后,将调整缝线呈八字于肌肉附着点下穿出,再将缝线穿出球结膜,以5-0丝线在相应部位扎活动结,以双极射频镊关闭结膜伤口。结果275例患者术后第1天均可正常睁开双眼,正常注视玩耍或配合检查,其中有87例患儿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在表面麻醉下分别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调整率31.6%,其中过矫57例,欠矫30例,所有患儿均可正常接受术后调整的操作,调整后眼位基本满意。结论该术式术后患儿反应轻,术后瘢痕小;患儿基本能接受术后表面麻醉下调整,可作为儿童斜视手术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眼外肌 调整缝线
下载PDF
儿童眼球震颤波形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白大勇 于刚 +3 位作者 胡守龙 王媛 褚慧慧 吴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4-777,共4页
目的评价儿童眼球震颤的类型、检测方法、红外视频眼球震颤仪对儿童眼球震颤波形的分析能力及眼球震颤与视力的关系。方法使用MG6B-5型手持式放大镜对148例(296眼)儿童眼球震颤患者检测。81例(162眼)患者行Y-Ⅱ眼球震颤仪检测,15例(30眼... 目的评价儿童眼球震颤的类型、检测方法、红外视频眼球震颤仪对儿童眼球震颤波形的分析能力及眼球震颤与视力的关系。方法使用MG6B-5型手持式放大镜对148例(296眼)儿童眼球震颤患者检测。81例(162眼)患者行Y-Ⅱ眼球震颤仪检测,15例(30眼)行EYELINK眼动仪检测。111例(222眼)患儿行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对75例(150眼)患儿的眼球震颤图检查和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先天特发性眼球震颤121例(242眼),中枢性眼球震颤5例(10眼),前庭性眼球震颤1例(2眼),眼源性眼球震颤21例(42眼)。眼球震颤频率为(2.88±1.37)Hz,振幅(7.88±5.22)度,震强(22.68±11.79)度×Hz。111例患儿矫正视力为0.32±0.22。75例患儿矫正视力与眼球震颤频率、振幅及震强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儿童眼球震颤可以使用眼球震颤仪对震频、振幅、震强精确地量化检测,从而对指导病因及治疗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眼球震颤 视频眼震仪 波形
下载PDF
改良穹隆结膜小切口技术在儿童水平斜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守龙 白雪晴 +1 位作者 晏红改 李宁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应用Guyton斜视钩进行改良穹隆结膜小切口斜视手术,观察其在儿童水平斜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水平斜视患儿128例(170眼),年龄1.5~17.0(6.5±1.6)岁,男60例,女68例。应用Guyton斜视钩行改... 目的应用Guyton斜视钩进行改良穹隆结膜小切口斜视手术,观察其在儿童水平斜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水平斜视患儿128例(170眼),年龄1.5~17.0(6.5±1.6)岁,男60例,女68例。应用Guyton斜视钩行改良穹隆结膜小切口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矫正效果、结膜切口干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119例(93.0%)在第一眼位获得理想眼位,矫正后斜视角度<±10△。102眼(60.0%)未行切口缝合;68眼(40.0%)进行结膜切口干预,其中缝合1针者45眼(26.5%),缝合2针者20眼(11.8%),缝合3针者3眼(1.8%)。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轻,结膜切口愈合佳,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在儿童水平斜视中,应用Guyton斜视钩的改良穹隆结膜小切口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yton斜视钩 改良穹窿结膜切口 儿童 水平斜视
下载PDF
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方 丁昌红 +5 位作者 肖静 王晓慧 吕俊兰 马祎楠 吴倩 郎志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431-438,共8页
目的分析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KS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8例临床诊断为KS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头颅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常见线粒体基因(mtDNA)点突变筛查、肌肉病理和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6例,女2例;发病... 目的分析儿童Kearns-Sayre综合征(KSS)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8例临床诊断为KS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头颅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常见线粒体基因(mtDNA)点突变筛查、肌肉病理和随访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6例,女2例;发病年龄5岁3个月至13岁1个月,平均9岁5个月;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年6个月。8例就诊时均出现眼睑下垂,5例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双眼同时发病4例;2例以共济失调为首发,1例以智力倒退为首发,这3例在发病后1个月至2年半均出现双眼睑下垂。2例合并糖尿病,1例既往患Person综合征。8例均有眼球活动受限和身材矮小体征,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同龄儿的P10以下;6例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入院时无视网膜色素变性,5年随访时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8例均未见视神经萎缩。小脑共济失调6例。心脏传导阻滞5例,其中3例入院时即发现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于1年7个月至4年后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随访均死亡;2例入院时ECG未见传导阻滞,随访4~5年时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CSF蛋白均>1000mg·L-1。7例行尿有机酸分析,其中4例正常,3例提示酮尿症。常见mtDNA的A3243G、A8344G、T8993G、T8993C、A1555G、G11778A点突变筛查,均未发现突变。8例均行头颅MRI检查,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白质长T1长T2信号,Flair像高信号,以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及小脑白质为主,2例累及胼胝体压部,1例内囊后肢受累;6例脑干受累,以中脑和桥脑背盖部为主,丘脑和基底节区受累分别为4例和3例。肌肉病理6例组织化学检查可见破碎红肌纤维,8例电镜下均观察到肌膜下线粒体堆积和形态异常的线粒体。1例应用Southern印迹方法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大片段mtDNA缺失约6kb。6例随访2~5年,其中3例死亡,3例病情进行性加重。结论儿童KSS罕见,双眼睑下垂、眼肌麻痹、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脑共济失调和心脏传导阻滞为主要表现。根据临床及肌肉活检可进行临床诊断,肌肉样本中发现mtDNA大片段缺失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ARNS-SAYRE综合征 眼肌麻痹 视网膜色素变性 心脏传导阻滞 儿童
下载PDF
屈光手术在小儿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晶晶 吴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8-1041,共4页
屈光不正是弱视发病的重要病因.儿童弱视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戴镜和遮盖,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群体,如严重屈光参差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患儿、神经行为异常疾病患儿、面部发育异常患儿,戴镜和遮盖治疗效果差,且患儿无法配合传统的戴镜及遮盖.近... 屈光不正是弱视发病的重要病因.儿童弱视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戴镜和遮盖,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群体,如严重屈光参差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患儿、神经行为异常疾病患儿、面部发育异常患儿,戴镜和遮盖治疗效果差,且患儿无法配合传统的戴镜及遮盖.近年来,屈光手术历经数次设备及手术技术的变革,已逐渐成为很多患者熟知的眼科手术.1995年Singh首次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应用于小儿眼科之后,一些学者陆续开始在此领域进行了探索式临床应用.根据解剖部位不同,屈光手术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屈光手术.本文就小儿眼科中不同屈光手术术式治疗儿童重度近视性屈光参差、重度远视性屈光参差及双眼近视进行综述,讨论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对手术进行展望,未来随着麻醉技术、手术材料及设备的革新发展,儿童屈光手术将更安全,预测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 小儿眼科 弱视 屈光参差
下载PDF
儿童泡性角结膜炎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大勇 于刚 +4 位作者 崔燕辉 曹文红 樊云葳 陶荣 吴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测、胸部正位片、过敏原检测、血清总IgE检测,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中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4例(16%),阳性7... 目的分析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测、胸部正位片、过敏原检测、血清总IgE检测,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中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4例(16%),阳性7例(28%),弱阳性5例(20%),阴性9例(36%)。血清总IgE检测发现,明显升高的患儿14例(56%),升高者7例(28%),未见升高者4例(16%)。胸部正位片检测发现肺纹理增多者2例(8%)。过敏原检测发现,患儿对牛肉、屋尘、猫毛及狗毛皮屑、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过敏者各5例;牛奶过敏9例(36%);羊肉过敏10例(40%)。相关性分析发现结核菌素试验与血清总IgE检测无线性相关(P=0.493)。结论本研究发现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患者部分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应当警惕结核菌隐性感染,并适当给予预防性抗痨治疗。84%的患儿血清总IgE升高,说明泡性角结膜炎与Ⅰ型超敏反应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泡性角结膜炎 结核 过敏原
下载PDF
红外视频眼动仪在儿童眼球震颤教学中的培训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大勇 施维 李莉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红外视频眼动仪在儿童眼球震颤中对医学技术人员的教学与培训的效果。方法对3名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且无红外视频眼动仪操作基础的技师进行为期4周的红外视频眼动仪的操作和结果判读培训,在培训第2周和第4周时分别进行临床... 目的探讨红外视频眼动仪在儿童眼球震颤中对医学技术人员的教学与培训的效果。方法对3名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且无红外视频眼动仪操作基础的技师进行为期4周的红外视频眼动仪的操作和结果判读培训,在培训第2周和第4周时分别进行临床操作及结果判读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名技师在培训第2周时操作时间为(13.56±1.54)分钟,培训第4周时为(9.22±1.31)分钟;结果判读准确性在培训第2周时为(6.22±1.06)分,培训第4周时为(8.89±0.90)分。培训2周和4周后,3名技师对眼动仪的操作水平及眼动图的判读结果有明显差别,培训后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结果判读的准确性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红外视频眼动仪对初学者进行培训可行、有效,可迅速提高红外视频眼动仪的操作技能,并可以准确的提供儿童眼球震颤患者的眼动报告,并为儿童眼球震颤教学提供有力的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仪 技师 培训 效果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儿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维 李莉 +2 位作者 崔燕辉 白大勇 张诚玥 《医学教育管理》 2016年第S1期208-210,共3页
儿科临床见习教学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儿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小儿眼科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意义,以期形成有利于眼科教学发展的灵活教学模式。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儿眼科 临床见习
下载PDF
北京儿童医院2009年至2017年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诗晗 马晓莉 +8 位作者 张诚玥 白大勇 崔燕辉 苏雁 张大伟 王希思 段超 赵军阳 金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后死亡的眼内期RB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0只眼,女性7例13只眼;单眼5例,双眼9例。患儿年龄(17... 目的:观察并分析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死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后死亡的眼内期RB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0只眼,女性7例13只眼;单眼5例,双眼9例。患儿年龄(17.2±15.5)个月。所有患儿均行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参照眼内期RB国际分期标准对RB进行分期。23只眼中,B期1只眼,C期2只眼,D期12只眼,E期8只眼。患儿接受的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学药物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和卡铂方案(VEC方案)治疗、眼球摘除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回顾分析患儿基本情况、就诊年龄、诊断时间、就诊原因、病理诊断、治疗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14例患儿中,首发症状表现为白瞳症12例;眼红1例;斜视1例。行全身VEC方案治疗1~6个疗程;眼球摘除手术5例,其中3例获取到病理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3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3例中,累及巩膜和视神经、视神经、视盘各1例。肿瘤转移和(或)颅内病灶死亡7例(50.0%,7/14),患儿中位生存期19个月。因治疗相关死亡4例(28.6,4/14),包括化学药物治疗相关副作用死亡3例,眼球摘除手术后器官衰竭死亡1例;患儿中位生存期3.5个月。早期放弃治疗死亡3例(21.4%,3/14);患儿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颅内转移是眼内期RB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死亡原因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眼球摘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发激素性高眼压及青光眼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春霞 晏红改 +4 位作者 檀晓华 梁天蔚 田利荣 施维 李莉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高眼压(SIOH)及青光眼(SIG)发生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以降低和避免其致盲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系统性免疫性疾病、需全身糖皮质... 目的探讨激素性高眼压(SIOH)及青光眼(SIG)发生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以降低和避免其致盲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系统性免疫性疾病、需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55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37例(74眼),随访截止时间2021年7月;随访由眼科完成,随访指标为激素性高眼压及青光眼的发病时间及发生率、药物控制眼压的情况以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并纳入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68名(136眼)为对照。研究对象的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测量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的37例患儿年龄5.0~16.0岁、平均(11.0±2.9)岁,男25例、女12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68名(136眼),平均年龄(10.4±2.2)岁,男39名、女29名。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儿发生SIOH 22例(59.5%),多数发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2个月。3例(8.1%)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3年发生SIG,2眼因眼压失控致盲。其中严格纵向随访时间≥18个月的17例患儿,13例(76.5%)发生高眼压;9例(52.9%)激素治疗1个月内发生,至6个月时达12例(70.6%),18个月时为6例(35.3%)。SIOH患儿的视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103.3±13.6)μm与对照组(101.3±8.3)μm比较略有增厚,但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28)。结论SIOH是风湿免疫性疾病患儿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SIOH发生时间为治疗后1个月(52.9%)、6个月(70.6%)及18个月(35.3%),少部分SIG发生在治疗后的3年。这些参数可对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眼压监测、药物控制以及防止视力损伤及致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输注 静脉内 口服 青光眼 高眼压
下载PDF
淋菌性眼炎的再认识
18
作者 白雪晴 孙旭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淋菌性眼炎是指由淋病奈瑟菌感染眼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化脓性结膜炎最为常见。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非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发生在成人或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中,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当棘手... 淋菌性眼炎是指由淋病奈瑟菌感染眼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化脓性结膜炎最为常见。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发病急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非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发生在成人或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中,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相当棘手。近年来,淋病作为第二大细菌性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淋菌的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和蔓延,导致常规眼部抗感染治疗可能无效。在临床中,眼科医生应熟知淋菌性眼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和最新的用药指南,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控制耐药菌株的发生和传播。本文就淋菌性眼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与诊断方法、最新的用药指南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眼炎 结膜炎
下载PDF
儿童Ⅰ型唾液酸沉积症并发黄斑"樱桃红斑"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华欣 周晓芳 +4 位作者 任晓暾 施维 李莉 余继锋 彭春霞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患者男,15岁。因走路易跌倒3年至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因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转诊于眼科。患儿1个月前无发热性抽搐2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约1~2 min缓解。无全身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 患者男,15岁。因走路易跌倒3年至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因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转诊于眼科。患儿1个月前无发热性抽搐2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约1~2 min缓解。无全身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20/100;屈光状态:右眼-4.50 DS/-2.75 DC×180°、左眼-2.00 DS/-2.75 DC×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唾液酸沉积症 樱桃红斑 神经代谢类疾病 共济失调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短期临床有效性及满意度分析
20
作者 刘曦 褚慧慧 +2 位作者 李兆生 李莉 余继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近视儿童青少年配戴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短期临床有效性及临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5~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近视儿童青少年88例(均采用右眼数据,共88眼),其中同心双焦软性... 目的研究分析近视儿童青少年配戴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的短期临床有效性及临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5~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近视儿童青少年88例(均采用右眼数据,共88眼),其中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简称双焦软镜)组30例(30眼),角膜塑形镜组30例(30眼),单焦点框架眼镜(简称普通框镜)组28例(28眼)。所有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3个月后均进行眼轴测量,以眼轴数据作为短期有效性观察指标,并在戴镜3个月后对双焦软镜组儿童监护人进行临床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的正态近似法对3组眼轴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近视儿童青少年短期内眼轴均有增长,双焦软镜组、角膜塑形镜组及普通框镜组眼轴长度变化量(增量)分别为(0.03±0.05)mm、(0.04±0.05)mm及(0.18±0.19)mm,普通框镜组高于双焦软镜组和角膜塑形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焦软镜组和角膜塑形镜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双焦软镜组临床满意度调查分析显示,患儿视觉质量清晰度及舒适度满意占比90%以上。结论配戴双焦软镜在短期内对近视儿童青少年眼轴增长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及临床满意度,为儿童青少年早期近视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双焦软性角膜接触镜 临床满意度 短期有效性 眼轴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