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莲叶 陈静 +2 位作者 李广玉 张琳琪 曲斌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儿所有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共采集了2703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相关数据。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患儿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得分平均为(58.63±10.81)分;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总体配置上,每例患儿每班次实际配置的护士数小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班次每例患儿实际配置的护士数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应该与成人ICU持平或高于成人ICU。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总体配置和各班次配置均不足,夜班护士工作负荷尤其过重。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总体配置水平和各班次配置水平,并根据白夜班护理工作量的差异,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精确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资源 儿童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科应用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雪 钱素云 +7 位作者 祝益民 许煊 刘春峰 许峰 任晓旭 王莹 张育才 陆国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2012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选择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急救或重症学组成员单位为调查医院,基于2012年相同调查问卷修改完善《CBP应用现状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调查内容:(1... 目的了解中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2012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选择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急救或重症学组成员单位为调查医院,基于2012年相同调查问卷修改完善《CBP应用现状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调查内容:(1)调查医院性质、规模和PICU床位数;(2)各项血液净化技术开展情况:腹膜透析(IPD)、血液透析(IHD)、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技术(TPE)、血液灌流(HP)、血液吸附(PA)和人工肝支持(ALSS);(3)CBP救治病种及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对调查医院统一培训后完成填写。结果 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3月30日28个省中39个城市53/55家医院完成调查表填写,儿科专科医院39家,综合性医院14家,三级甲等医院49家;均有PICU病房,PICU平均床位数25张。开展CRRT的23家医院共有6 618例;开展TPE的32家医院2 580例,开展HP的23家医院2 238例,开展ALSS的20家医院开展961例。应用各项技术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IPD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CBP各技术的实施80%以上的医院以ICU为主,其次为肾内科;CBP主要应用于脓毒症24.3%,MODS 20.3%,药物中毒12.7%等的治疗。9家医院已开展新生儿CBP技术,共46例新生儿接受CBP治疗。5年间共有1 093例肝功能衰竭患儿应用CBP的治疗,各模式成活率HP 85.7%,TPE+HP 72.0%,TPE 70.5%、CRRT 69.8%,TPE+CRRT模式50.0%。CBP的主要并发症为深静脉置管吸壁、堵膜等。结论 2012年至2016年CBP技术在全国儿童重症领域得到很大推广,尤其在脓毒症等疾病的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连续血液净化 重症医学 脓毒症
下载PDF
危重症儿童营养评估及支持治疗指南(2018,中国)解读(1) 被引量:13
3
作者 钱素云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4,共3页
危重症患儿病情复杂多变,在机体代谢和能量消耗等方面有其特点,合理的营养供给(途径、制剂、方式和监测)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是影响疾病进程和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指南或共识发表[1,2],但儿科重症医学... 危重症患儿病情复杂多变,在机体代谢和能量消耗等方面有其特点,合理的营养供给(途径、制剂、方式和监测)不仅是一种支持手段,也是影响疾病进程和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指南或共识发表[1,2],但儿科重症医学领域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新的研究结果不断涌现,最佳营养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指南 重症儿童 营养评估 解读 中国 营养治疗方案 危重症患儿 能量消耗
下载PDF
儿童重症流感的诊治要点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珺 钱素云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概率远大于普通感冒[1]。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流行季节 30%~40%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感染此病[2]。同时,儿童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在中重度流感患...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概率远大于普通感冒[1]。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流感流行季节 30%~40%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感染此病[2]。同时,儿童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在中重度流感患儿中约1/3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危重症流感病死率可高达30% ~50%[3-5]。因此,加强对儿童重症流感的全面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对降低危重病例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高血压 学生体质调研 高血压患病率 不良生活方式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 肾脏疾病
原文传递
危重症儿童肠内营养时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恒妙 钱素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营养支持治疗是儿童危重症病人的基本支持治疗之一,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成人和儿童国内外指南均强调:只要肠道功能尚存,就应首先选择EN并尽早开始[1-4]。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病毒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刚 钱素云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518-520,525,共4页
儿童是病毒性肺炎的易感人群,其中近1/5患儿可进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毒性肺炎,病死率相对较高,部分患儿易遗留严重后遗症,且重症病毒性肺炎缺乏特效治疗。本文重点介绍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危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 儿童是病毒性肺炎的易感人群,其中近1/5患儿可进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毒性肺炎,病死率相对较高,部分患儿易遗留严重后遗症,且重症病毒性肺炎缺乏特效治疗。本文重点介绍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危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诊治能力,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重症肺炎 高危因素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儿童医院工作人员情绪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晖 韩锦伦 +3 位作者 钱素云 高恒妙 李广玉 段颖杰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地区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状况,关注重点人群,实现分层管理。方法选取2020年5月6~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重症...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地区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状况,关注重点人群,实现分层管理。方法选取2020年5月6~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医护人员(医疗组)和医疗辅助或后勤岗位的职工(非医疗组)133名,应用抑郁-焦虑-压力(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21,DASS-21)中文简体版量表,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分析两组DASS-21得分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所有受访者均在1周内出现过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及心跳加速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医疗组不良情绪和应激症状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非医疗组,DASS-21得分[35.0(26.5,42.0)分]显著高于非医疗组[22.0(21.0,2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疗组中未婚单身、有慢性病史者占比高于非医疗组(49.2%比29.4%、16.9%比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是DASS-21得分高于35分(不佳结局)的影响因素(OR=7.223,95%CI:1.004~51.937,P=0.049)。结论疫情期间医疗组和非医疗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且医务人员中的护理人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良情绪和应激症状,应给予更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突发事件 心理 急性应激障碍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患者利奈唑胺药动学/药效学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梅 王晓玲 钱素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儿童重症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纳入63例患儿,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K/PD在不同年龄、性别...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儿童重症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纳入63例患儿,利奈唑胺谷浓度和PK/PD在不同年龄、性别患儿中分布无差异;谷浓度≥2 mg·L^(-1)或AUC/MIC≥80时,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但谷浓度>7 mg·L^(-1)或AUC/MIC>120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升高。结论:为保障疗效与安全性,应控制利奈唑胺的AUC/MIC介于80~120或谷浓度为2~7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儿童 药动学 药效学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不同间期对儿童气管插管致声门下狭窄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崔利丹 高刘炯 +3 位作者 李聪慧 苏军 金志鹏 李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不同间期对儿童气管插管致声门下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气管插管致声门下瘢痕性狭窄患儿为研究对象,36例单纯球囊扩张治疗患儿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于第1次球囊扩张术后3 d,行电子支气管镜评...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不同间期对儿童气管插管致声门下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气管插管致声门下瘢痕性狭窄患儿为研究对象,36例单纯球囊扩张治疗患儿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于第1次球囊扩张术后3 d,行电子支气管镜评估,狭窄2级以上的,进行第2次球囊扩张治疗。后续治疗原则依据:较前1次有明显回缩,狭窄2级以上的,间隔3 d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无明显回缩的,间隔2周再次评估,直至连续3次共6周,内镜下狭窄部位无明显回缩,狭窄程度<25%,停止电子支气管镜评估。对照组于第1次球囊扩张之后的7 d,行电子支气管镜评估,狭窄2级以上的,进行第2次球囊扩张治疗。后续治疗原则依据:较前1次有明显回缩,狭窄2级以上的,间隔7 d再次球囊扩张治疗;无明显回缩的评估方法同观察组。后续临床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9个月。结果2组患儿治疗总次数和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中并发症如出血、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下降、麻醉中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术后发热、喉鸣加重、呼吸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呼吸困难、活动耐受性及需要长期氧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气管插管导致的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通过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中长期效果较好,缩短单纯球囊扩张间期至3 d缩短了治疗总时间,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时间,但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转归及远期随访均与原来采用的间隔5~7 d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声门下狭窄 球囊扩张 儿童 间隔时间
下载PDF
儿童结核病诊断延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王以琳 孙琪 +5 位作者 钱卓 李京月 梅世月 高恒妙 杨俊文 金志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4,共8页
目的总结儿童结核病诊断延迟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儿童结核病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征。根据出现结核... 目的总结儿童结核病诊断延迟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儿童结核病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征。根据出现结核病相关症状到确诊时间是否>3周分为延迟组与非延迟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结核病患儿82例,延迟组46例,非延迟组36例,诊断延迟率56.1%。≤5岁患儿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5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患儿慢性发热、咳嗽>2周、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及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使用时长显著高于非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来源、接触史、混合感染、结核类型、分子生物学检测和重症6个因素与结核病诊断延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儿来源[多次就诊(≥3次)(OR=7.064,95%CI:1.677~29.754)]、混合感染(OR=3.812,95%CI:1.185~12.260)、重症(OR=3.697,95%CI:1.081~12.646)是儿童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检测(OR=4.642,95%CI:1.318~16.345)是儿童诊断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结核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多次反复就诊、混合感染、重症是诊断延迟的危险因素。对于足疗程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发热、咳嗽伴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应高度警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痰涂片阴性患儿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延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李莲叶 段颖杰 +6 位作者 李广玉 李奇 毛矛 田雨 吕东雪 张薇 刘新慧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首次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低营养风险32例(占6.5%),中风险76例(占15.4%),高风险384例(占78.1%),中/高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达93.5%,营养风险PYMS评分为(2.61±1.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儿体质指数、入院前发热时间、白细胞、病儿主诊断、病儿生病前饮食量、病儿父亲学历等是PICU病儿营养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U病儿处于营养高风险状态,建议PICU应规范开展营养筛查工作,早期识别营养高风险病儿及其影响因素,并积极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以改善PICU病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PICU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和预后分析(附38例报告)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叶青 李科纯 +2 位作者 杨颖 刘珺 钱素云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ANEC)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ANEC的临床资料。对存活患儿进行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ANEC)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ANEC的临床资料。对存活患儿进行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应用儿童整体表现分类量表(pediatric overall performance category scale,POPC)评估患儿生存质量。结果共纳入38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24∶1,月龄为29.5(19.5,41.8)个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入院为主(81.6%,31/38),流感病毒感染多见(63.2%,24/38)。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97.4%(37/38)出现抽搐。神经影像学以对称性丘脑受累(100%,38/38)为典型改变,多伴有基底节区(76.3%,29/38)、脑干(63.2%,24/38)等部位受累。24 h动态脑电图或床旁脑电监测均出现背景节律减慢,8例最终出现静息电位。出院病死率为34.2%(13/38),出院后1、3、12个月累计病死率均为68.4%(26/38)。出院1年随访完全康复率(POPC评分1分)为10.5%(4/38)。结论ANEC冬季高发,多继发于流感病毒感染;以发热、抽搐、意识障碍为三联征,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无特异性神经系统体征,以双侧丘脑受累为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本病虽具有高病死率及致残率,但部分存活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可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行性感冒 病死率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A族链球菌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龙 陈鹭 +3 位作者 刘珺 武洁 钱素云 王荃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所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所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GAS感染相关性STSS患儿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国内相关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回顾。结果我院PICU共收治4例GAS致STSS患儿,均发生于2013-2014年冬季,年龄0.6~6岁。初诊时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第2次就诊时已进展至失代偿性休克且合并多脏器损害。本组4例GAS均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药物耐药。最终3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 STSS的诊断依赖临床医生对其高度的警惕性,并重视在疾病早期收集可疑感染部位的病原学证据,存在休克、脏器损害表现的可疑GAS感染患儿应立即开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族链球菌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儿童
原文传递
PICU内儿童非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调查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聪 钱素云 +2 位作者 方伯梁 李峥 刘珺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非意外伤害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5年1~12月收治的59例非意外伤害(包含虐待、自杀、忽视)儿童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患儿59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16岁...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非意外伤害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2015年1~12月收治的59例非意外伤害(包含虐待、自杀、忽视)儿童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患儿59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2个月至16岁。其中婴幼儿40例(68%),学龄前儿童12例(20%),学龄期儿童2例(3%),青春期儿童5例(9%)。本组非意外伤害患儿中,男性患儿(68%,χ2=74,P〈0.001)、婴幼儿期患儿68%,χ3=177,P〈0.001)及农村或务工家庭患儿78%,χ2=62,P〈0.001)所占比例较高。儿童忽视为患儿意外伤害的主要病因(50例,占85%),包含外伤31例,误服药物19例。本组非意外伤害患儿出院28d时总体病死率为20%,出院28d随访致残率为19%。结论儿童非意外伤害存在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男童、婴幼儿、农村及务工家庭来源可能为儿童发生非意外伤害的高危因素。儿童忽视可能是造成儿童非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家长,尤其是幼龄儿童家长的安全监护教育,以减少儿童非意外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室 非意外伤害 忽视 虐待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救治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莲叶 李广玉 +2 位作者 张洁 麻克宁 曲斌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救治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救治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护理重点在于维持并监测ECMO及CRRT的运转情况,准确评估,促进心、肺、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做好体位及镇静镇痛管理及管路安全维护;监测并及时处理出血、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等。结果4例患儿病情均恢复稳定,成功撤离ECMO、CRRT和人工呼吸机,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急性期病死率高,经过积极治疗,早期ECMO联合CRRT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 儿童 护理
原文传递
儿童血培养采血量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芹 迟巍 +2 位作者 李凤婷 李莲叶 李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概述儿童血培养采血量的现有文献,总结采血量的现行标准及采血量对血培养细菌检出率或污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范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政府或指南网站,从研究类型、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采血量、样本量、结局指标、结... 目的概述儿童血培养采血量的现有文献,总结采血量的现行标准及采血量对血培养细菌检出率或污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范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政府或指南网站,从研究类型、研究对象、研究目的、采血量、样本量、结局指标、结果描述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结果共检索文献1442篇,最终纳入28篇。国外医院采血量多数以体重或年龄作为依据,部分医院采用固定采血量作为标准。结论儿童采血量标准差别较大,对结果的解读也不一致,且目前文献中多为观察性研究,缺乏中国儿童的数据,有必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确立适合我国儿童的采血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采血量 范围综述 血培养
下载PDF
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段颖杰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文章归纳了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治疗时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危重症患儿需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减少肠内营养治疗的中断,并对肠内营养实施的途径及输注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危重症 患儿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颖超 钱素云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截至2020年7月24日,WHO报道全球... 自2019年12月以来,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截至2020年7月24日,WHO报道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1500万,死亡病例超过60万[1]。而儿童病例相对较少,其病情严重程度也较轻[2-7]。但今年4月以来,欧美国家相继报道与SARS-CoV-2相关的儿童重症病例,可出现循环、消化、呼吸、神经等多系统受累表现,引起了全球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RESPIRATORY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策略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伯梁 樊超男 钱素云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8,13,共5页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相对常见的危重症,PICU内发病率约占3%。ARDS患儿病死率较高,虽然近十几年来较前有所下降,仍高达约18%,部分发展中国家近2~3...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相对常见的危重症,PICU内发病率约占3%。ARDS患儿病死率较高,虽然近十几年来较前有所下降,仍高达约18%,部分发展中国家近2~3年甚至可高达40%~50%。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文就P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 人工 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
下载PDF
北京儿童医院2013—2017年住院儿童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莹 董方 +7 位作者 史伟 刘钢 钱素云 徐保平 王青 孟庆红 申昆玲 姚开虎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4期514-517,625,共5页
目的分析分离自住院患儿的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评估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以2013年3月—2017年12月从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751例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菌株进行血... 目的分析分离自住院患儿的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评估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以2013年3月—2017年12月从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751例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菌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5年共收集非重复病例肺炎链球菌751株,其中非侵袭性菌株684株,侵袭性菌株67株。非侵袭性菌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52.3%)和支气管灌洗液(44.4%),侵袭性菌株主要来自血液(50.7%)、胸腔积液(25.4%)和脑脊液(23.9%)。751株菌株中常见血清型为19F(37.0%)、19A(14.2%)、23F(9.5%)、14(7.9%)、6A(7.7%)和6B型(5.2%),共占总血清型的81.5%。PCV10、PCV13和PPV23的覆盖率分别为61.5%、84.3%和82.6%。非侵袭性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F(37.3%)、19A(13.5%)、23F(9.5%)、6A(8.0%)、14(7.0%)和6B(5.6%),PCV10和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60.8%和83.0%。侵袭性菌株常见血清型为19F(34.3%)、19A(22.4%)、14(16.4%)、23F(9.0%)、6A(4.5%)、9V(3.0%)和1型(3.0%),PCV10和PCV13的覆盖率分别为68.7%和95.5%。结论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以19F、19A、23F、14、6A和6B型常见,PCV13覆盖率超过80%,在侵袭性感染株中更高,推广接种PCV13能够预防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血清型 疫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