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罗西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内分泌及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员战民 李如强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内分泌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 目的探究帕罗西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内分泌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FT_(3)、FT_(4)、TT_(3)、T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帕罗西汀,可改善不良情绪及糖代谢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早期2型糖尿病 糖代谢 内分泌 情绪
下载PDF
对北京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三级甲等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干预的远期效果随访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楠 王梅 +3 位作者 顾雪非 李婷婷 袁申元 袁明霞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1年第3期67-73,共7页
目的对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中三级甲等医院—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指标开展分析研究,以期探讨其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可行,为社区病种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样本社区226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1—2017年的干预效果指标记录,以血... 目的对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项目中三级甲等医院—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指标开展分析研究,以期探讨其管理方式是否有效可行,为社区病种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样本社区226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1—2017年的干预效果指标记录,以血糖、血脂和血压的达标情况为效果指标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完全达标组、一般达标组和不达标组3组。对3组患者各年度的效果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因并发症产生的住院费用进行测算分析。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完全达标组和一般达标组的3类检测指标达标比例从2008年的21.34%和15.29%分别提高至2017年的73.44%和24.26%,3类指标均合格的情况从2008年的12.83%增长至2017年的28.27%。伴随干预时间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各年度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在增加,但增速有所控制。各年度并发症花费的总医疗费用呈增长趋势,但相对于不达标组,完全达标组和一般达标组各年份因并发症产生的住院费用相对较少。结论三级甲等医院—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有利于减缓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可节省因并发症产生的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病种管理 2型糖尿病 慢病管理 干预方式
下载PDF
基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人群评估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晓君 鲍春丹 +1 位作者 王威 洪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指标。评估HbA1c用于高血糖状态人群中的诊断切点。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门诊和住院处就诊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853例患者(16~85岁)的临床数据进入研究,均采集血液测量HbA1c和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未给予临床干预。选择标准:OGTT均是在无合并酮症的状态下进行,数据收集不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分型、是否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以及合并的基础疾病。排除妊娠病例。以空腹血糖和OGTT 2 h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通过比较HbA1c与两者的单独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确定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通过分析HbA1c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评估其诊断效力。结果HbA1c的单独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 0.890~0.914),空腹血糖的单独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 0.906~0.925)。HbA1c 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表现出最高的Youden指数64.4%,与空腹血糖≥7.0 mmol/L(69.8%,67.8%~71.8%)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1.1%,79.3%~82.7%)(P<0.01)。以此单独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0.689~0.762),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HbA1c切点为5.6%,其敏感度为74.1%,特异度为60.3%。结论HbA1c 6.5%、5.6%是就诊人群中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最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切点
原文传递
北京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八年间随访总代谢评分与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雪莲 袁申元 +5 位作者 万钢 袁明霞 杨光燃 傅汉菁 朱良湘 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1-370,共10页
目的探讨总代谢评分对北京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2008年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共纳入15个社区老年T2DM患者。在BCDS中,2132例老年T2DM患者随访有完整的筛查数据,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并赋予各... 目的探讨总代谢评分对北京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2008年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共纳入15个社区老年T2DM患者。在BCDS中,2132例老年T2DM患者随访有完整的筛查数据,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并赋予各指标代谢评分,将随访期间所有代谢评分汇总为总代谢评分(TMS)。根据患者的TMS,将患者分为4组:低评分(TMS≤28.0分)组、中评分(>28.0~32.5分)组、高评分(>32.5~37.5分)组和极高评分(TMS>37.5分)组。评估老年T2DM的TMS与脑血管事件发生关系。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BCDS专用数据库。使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T2DM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生风险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入组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评分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评分组、中评分组及高评分组(均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均P<0.05);极高评分组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比例为51.09%(257/503),明显低于低评分组[62.41%(332/532)]。随访结束时,极高评分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低评分组(均P<0.05);极高评分组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显著高于低评分组、中评分组及高评分组(均P<0.05);极高评分组的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评分组、中评分组及高评分组(均P<0.05)。在8年的随访中,共发生78例脑血管事件,其中急性脑出血18例,伴有肢体活动障碍的急性脑梗死4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4例。极高评分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8%(29/503)]显著高于低评分组[2.6%(14/532),P=0.031]。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极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脑血管事件累积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HR=1.018,95%CI:1.005~1.032,P=0.007)、HbA1c(HR=1.304,95%CI:1.157~1.470,P<0.01)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HR=1.723,95%CI:1.057~2.806,P=0.029)是老年T2DM患者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因素,经Cox回归分析,TMS极高评分与老年T2DM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HR=2.24,95%CI:1.18~4.24,P=0.013)。结论TMS对老年T2DM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血糖、收缩压控制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预防老年T2DM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很重要,需关注高TMS的老年T2DM患者以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事件 总代谢评分 老年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辉 尹洁 +4 位作者 刘冰 于恒池 祝英娜 马池发 袁明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简易替代指标,脂肪组织IR(adipose-IR)引起的异位脂肪沉积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本研究旨在探讨TyG指数和adipose-IR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4月... 目的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简易替代指标,脂肪组织IR(adipose-IR)引起的异位脂肪沉积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本研究旨在探讨TyG指数和adipose-IR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向心性肥胖患者41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游离脂肪酸等代谢相关指标。按照TyG指数中位数分为高TyG(≥9.07)组(n=209)和低TyG(<9.07)组(n=210);比较两组间糖脂代谢指标和adipose-IR指数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yG和adipose-IR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高TyG组平均年龄(34.28±0.66)岁,男性76例(36.36%);低TyG组平均年龄(30.86±0.58)岁,男性66例(31.28%)。高TyG组平均年龄、男性患者占比均大于低TyG组(P<0.001)。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adipose-IR指数[144.3(77.87,241.9)vs 104.1(63.40,174.1)]、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9.72(6.28,14.17)vs 6.00(3.64,9.84)]均显著增加(P<0.001);而高TyG组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指数明显低于低TyG组(P<0.001)。TyG指数与adipose-IR指数(r=0.310,P<0.001)、HOMA-IR指数(r=0.432,P<0.001)及HbA1c(r=0.55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HOMA-β(r=-0.397,P<0.001)呈显著负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为adipose-IR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为1.004(95%CI:1.001~1.009)。结论TyG指数与adipose-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高TyG预示着更严重的adipose-IR;TyG可以作为一种简易的手段用于评估肥胖患者adipose-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及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张健 胡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843-1849,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DN,分为合并DN组(n=76)和未合并D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DN,分为合并DN组(n=76)和未合并DN组(n=124),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4.0“rms”包构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合并DN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占比、合并高血压占比明显高于未合并DN组(P<0.05)。合并DN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DN组(P<0.05),合并DN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C肽(FCP)、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明显低于未合并D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高血压、HbAlc、UAER、PMPs、Cys C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86(95%CI:0.681~0.877),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度。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高血压、HbAlc、UAER、PMPs、Cys C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血清学指标构建的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可更准确的评估DN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DiGeorge综合征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征与基因缺陷的单中心研究
7
作者 姜悦 王亚冰 +7 位作者 宋桉 王佳佳 姜艳 李梅 夏维波 邢小平 聂敏 王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5,共10页
目的探讨DiGeorge综合征(DiGeorge syndrome,DGS)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缺陷特征。方法在1975至2021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随诊的非手术性HP患者中,通过靶向二代测序联合TBX1-多重连接... 目的探讨DiGeorge综合征(DiGeorge syndrome,DGS)相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缺陷特征。方法在1975至2021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随诊的非手术性HP患者中,通过靶向二代测序联合TBX1-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assay,MLPA)筛查的34例DGS患者,应用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明确22q11区域的大片段缺失范围,并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DGS相关HP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7.0(0.7,13.3)岁,病程3.2(0.0,12.2)年。初诊时患者血钙(1.7±0.3)mmol/L,血甲状旁腺素(parathormone,PTH)9.6(3.0,13.7)pg/mL。2例患者有HP家族史。有HP外表现者33例,以智力减退(87.1%)、特殊面容(76.5%)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6/15例(40.0%)。4例患者为成年起病(年龄≥18岁),与儿童/青少年起病患者相比,成年起病患者随诊期间高磷血症比例更低[0%(0/4)vs.86.7%(26/30),P=0.002]。1例患者携带TBX1基因错义突变(NM_080647,exon9:c.A1469G:P.Y490C),1例携带TBX1移码缺失(NM_080647,exon3:c.161_186del:P.A54Afs*105)。其余32例患者中,27例(84.4%)为22q11区域低拷贝重复序列(low copy repeats,LCRs)A-D缺失,4例(12.5%)为LCRs A-B缺失,还有1例(3.1%)为LCRs A+-D非典型缺失。结论对于起病年龄早、有家族史或综合征表现的非术后HP患者,应注意DGS筛查,可考虑采用TBX1基因测序联合TBX1-MLPA或基因组CNV-seq策略。对DGS相关HP患者需进行定期随诊、及时调整用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EORGE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拷贝数变异测序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低拷贝重复序列
下载PDF
~1H MRS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沉积的量化及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朋 柴军 +6 位作者 洪旭 尹洁 于恒池 苏天昊 张洁 史凯宁 靳二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64-369,共6页
目的分析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血清甘油三酯(TG)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在3.0 T磁共振系统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PRESS)对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32名无糖尿病志愿者的胰腺和肝脏进行1H MRS扫描,应用SAGE软件... 目的分析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血清甘油三酯(TG)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在3.0 T磁共振系统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序列(PRESS)对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32名无糖尿病志愿者的胰腺和肝脏进行1H MRS扫描,应用SAGE软件测量其脂肪和水的峰下面积,计算胰腺和肝脏脂肪分数。分析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身高体重指数(BMI)、T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李-Bennett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的相关性。结果5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32名无糖尿病志愿者的平均胰腺脂肪分数分别为(16.09±6.27)%和(14.56±7.97)%,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全部无糖尿病志愿者成功测量肝脏脂肪分数,平均数值分别为(21.13±14.44)%和(12.43±12.19)%,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6)。相关性分析表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BMI、TG、空腹血糖、FINS、MBCI、HOMA-β及HOMA-IR均无明确相关性(r<0.15,P>0.05),而无糖尿病志愿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r=0.502,P=0.003)、TG(r=0.467,P=0.007)及BMI(r=0.362,P=0.042)有中度至低度的相关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TG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过多 糖尿病 2型 磁共振波谱学 胰腺疾病 脂肪肝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洪旭 马清 +3 位作者 陈海平 于恒池 尹洁 郝雅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增高,MS组β细胞功能较非MS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结论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害较重,冠心病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微量白蛋白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柴军 刘朋 +6 位作者 洪旭 尹洁 于恒池 苏天昊 张洁 史凯宁 靳二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采用化学位移MRI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差别,探讨胰腺及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分别进行化学位移同、反相位MRI检查并测量胰腺及肝脏的脂肪含量,对... 目的采用化学位移MRI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差别,探讨胰腺及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分别进行化学位移同、反相位MRI检查并测量胰腺及肝脏的脂肪含量,对两组样本的胰腺脂肪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胰腺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的胰腺脂肪含量分别为5.15%±3.75%和3.48%±1.97%(t=-3.01,P<0.05),肝脏脂肪含量分别为9.87%±3.19%和7.24%±2.38%(t=-4.56,P<0.05),两组数据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的肝胰脂肪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胰腺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为r=0.053,健康对照组为r=0.337,两组样本的肝胰脂肪含量均不相关(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及肝脏脂肪含量高于健康人,胰腺与肝脏的脂肪含量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腺脂肪含量 肝脏脂肪含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郝雅斌 洪旭 +1 位作者 尹洁 于恒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62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按年龄分两组(A组:<60岁;B组:≥60岁),同一年龄段按... 目的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62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按年龄分两组(A组:<60岁;B组:≥60岁),同一年龄段按体重指数各分为两组(L-BMI组:BMI<25 kg/m2;H-BMI组:BMI≥25 kg/m2)进行分析。结果H-BMI组多部位骨密度明显高于L-BMI组(P<0.05或P<0.01)。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体重及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相关,其中体重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绝经 骨密度 体重 体重指数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洁 于恒池 +1 位作者 洪旭 郝雅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血红蛋白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合并心包积液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心包积液组,同时前者促甲状腺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总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也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包积液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雅斌 洪旭 +1 位作者 尹洁 于恒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BMI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测定踝肱指数(ABI)并进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同时测量脊柱(L1~4)和股骨颈(Neck)的骨密度(BMD),以ABI大小分为外周...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BMI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测定踝肱指数(ABI)并进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同时测量脊柱(L1~4)和股骨颈(Neck)的骨密度(BMD),以ABI大小分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组和非外周动脉疾病组。结果 PAD组的Neck的骨密度值为(0.5999±0.1175)g/cm2,低于非PAD组(0.6909±0.124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AD组内,轻、重症两组间Neck骨密度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AD组与非PA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BMI、脊柱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AD组患者较非PAD组收缩压水平升高(P<0.01)。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髋部骨质疏松密切相关,二者常同时存在,并可能相互影响,其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绝经 骨密度 踝肱指数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郝雅斌 洪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487-489,50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治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30例,其中15例为血糖控制较好组[GGC组:平均年龄(61.2±1.1)岁],另外15例为血糖控制较差组[PGC组:平均年龄(6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血糖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治疗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30例,其中15例为血糖控制较好组[GGC组:平均年龄(61.2±1.1)岁],另外15例为血糖控制较差组[PGC组:平均年龄(63.4±0.9)岁]。另设正常对照组15例[NC组:平均年龄(61.8±1.5)岁]。分别测定3组成员股骨颈及L1~4水平的BMD、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IGF-1、空腹C-肽、血钙、血磷、血镁、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3组在iPTH和IGF-1水平上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股骨颈BMD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骨密度水平与IGF-1、体重等指标相关,骨吸收增加与高血糖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血糖控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恒池 洪旭 +2 位作者 尹洁 李虹伟 滕一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9-821,共3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AMI患者共161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86例与非MS组75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发病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AMI患者共161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86例与非MS组75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发病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MI患者中MS的患病率为53.4%,MS组LVEDV在入院时(139.5±41.3)mL及30d随访时(154.1±40.8)mL均显著高于非MS组[分别为(124.4±36.9)mL和(139.1±36.3)mL];但2组的LVEF水平、E/A比值在入院时(LVEF:0.494±0.072 vs 0.504±0.083;E/A比值:0.85±0.24 vs 0.86±0.23)及30d随访时(LVEF:0.525±0.068 vs 0.543±0.083;E/A比值:0.97±0.23 vs 0.99±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在AMI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左心室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代谢综合征X 心室功能 心排血量 心舒期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模式与临床效果初探 被引量:13
16
作者 冯微 付国荣 洪旭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教育模式 临床效果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清Sirt1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靖 叶卫丰 +2 位作者 徐安健 张梅荣 冯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2型DKD患者作为DKD组,取同期就诊...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2型DKD患者作为DKD组,取同期就诊的6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DM组、体检的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ir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总抗氧化力(T-AOC)的含量,随访DKD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情况。结果DKD组、DM组患者血清中Sirt1的含量分别为(7.86±2.46)、(10.22±2.95)ng/mL,低于对照组[(14.17±3.21)ng/mL],且DKD组患者血清中Sirt1的含量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中24 h尿白蛋白>300 mg患者的血清Sirt1含量为(6.21±1.84)ng/mL,低于24 h尿白蛋白30~300 mg患者组[(8.51±2.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中Sirt1含量≥中位数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丙二醛、8-OHdG含量分别为(8.28±1.75)ng/mL、(4.58±0.83)ng/mL、(56.72±9.39)pg/mL、(6.58±1.15)μmol/L、(23.83±6.58)ng/mL,均低于Sirt1含量<中位数患者[(12.77±2.51)ng/mL、(7.03±1.76)ng/mL、(74.31±13.28)pg/mL、(8.93±1.52)μmol/L、(32.77±8.69)ng/mL],T-AOC含量为(11.39±2.55)U/mL,高于Sirt1含量<中位数患者[(8.37±1.74)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含量≥中位数患者的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累积发生率低于Sirt1含量<中位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Sirt1含量对DKD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具有预测价值、最佳截断值为6.44 ng/mL。结论DKD患者血清Sirt1含量降低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激活有关且能预测白蛋白尿短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白蛋白尿短期进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恒池 洪旭 +1 位作者 尹洁 郝雅斌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4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146例(A组),未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340例(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CT血管...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4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146例(A组),未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340例(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结果。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B组,糖尿病病程长于B组,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男性比例、白蛋白尿患者比例及血肌酐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男性是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男性是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肌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22374例糖尿病患病率以及共患疾病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旭 杨华昱 陈海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人群(≥6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共患疾病特点,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及相应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5年来北京友谊医院22374例老年患者的病历首页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60岁住院...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人群(≥6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共患疾病特点,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流行病学及相应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5年来北京友谊医院22374例老年患者的病历首页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60岁住院患者平均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2.07%,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平均每5岁递增0.89%;老年患者的总体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9%;老年糖尿病患者共患病率最高的4种慢性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住院患者。临床医师应当更加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各种慢性疾病的筛查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患病率 共患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对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旭 陈姝君 陈海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进行分组。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尤其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及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进行分组。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所有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年龄<65岁者(P=0.003,P=0.001,P=0.007)。(2)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15)。且年龄≥65岁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变者(P=0.040)。(3)血清Hs-CRP水平与年龄和血清TG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00;r=0.220,P=0.003)。影响Hs-CRP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回归方程为Y(Hs-CRP)=2.407+0.100X(年龄)。(4)2型糖尿病中年龄≥65岁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年龄<65岁者(P=0.000)。结论炎症因子CRP、TNF-α、IL-6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增龄是血清Hs-CRP水平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