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0年北京友谊医院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评价
1
作者 周春莲 陈惠清 李淑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1期1680-1681,1683,共3页
目的通过评价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死亡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0年死亡报告自查资料,对死亡报告病例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死亡病例补报率和迟报率最高2,010... 目的通过评价死亡病例报告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死亡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0年死亡报告自查资料,对死亡报告病例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死亡病例补报率和迟报率最高2,010年最低。漏填项目多的前3位分别是填卡日期、死亡日期和婚姻状况。根本死因填写错误的主要项目是肺炎/肺部感染。结论北京友谊医院医务人员在根本死因填写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加强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培训及定期自查是提高报告质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死亡病例报告 质量评价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陈惠清 刘凤阁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309-309,共1页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倡导合理、有效、安全、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采用抗菌药物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5月15日0点至24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目的、联用情况、病原... 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倡导合理、有效、安全、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采用抗菌药物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5月15日0点至24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目的、联用情况、病原学检查例数等,对不合理的使用制定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 横断面调查 住院患者 北京友谊医院 临床合理用药 病原学检查 临床使用 参考依据
原文传递
感染管理科对血液透析中心4例聚集性病例的处理与指导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翠云 陈惠清 +6 位作者 王世英 刘凤阁 周春莲 张东亮 崔文英 李莉 郝建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9期1602-1604,共3页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当今血液透析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各种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同时会带来医院感染的诸多危险因素,如果不加强对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控制,就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我院血透...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当今血液透析患者人数日益增多,各种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同时会带来医院感染的诸多危险因素,如果不加强对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控制,就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我院血透中心拥有90个床单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减少和杜绝院内感染事件出现,更注重过程管理和强调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管理 血液透析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 感染 聚集病例 处理 指导
下载PDF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医院感染管理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惠清 周春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9期1565-1567,156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找出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 按照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要求,对2008年、2010年及2012年某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统...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找出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 按照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要求,对2008年、2010年及2012年某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对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三次共调查住院患者3 241例,实查率均为100.00%;各年现患率分别为5.93%、3.94%、2.81%;三次调查感染部位首位是呼吸系统,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重症医学科感染率最高;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43.72%,其中预防性用药占27.70%.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开展教育培训,重点预防与控制呼吸系统感染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对感染高发科室重点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世英 陈惠清 周春莲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9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生医院感染114例次,感染发生例次率19.42%,感...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9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发生医院感染114例次,感染发生例次率19.4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泌尿道感染为主。2013年发生医院感染46例次,感染发生例次率7.4%,感染部位以血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结论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高龄、入住时间长、有创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目标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缩短患者入住时间及加强物表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控制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1066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江 周京晶 +1 位作者 刘凤阁 秦小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寻找控制感染发生措施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查阅 2 0 0 2~ 2 0 0 3年住院病历 3 82 94份 ,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 82 9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 ,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寻找控制感染发生措施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 查阅 2 0 0 2~ 2 0 0 3年住院病历 3 82 94份 ,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 82 9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 10 66例 ,感染率 2 78% ,综合 (高干 )科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 (9 0 1% ) ;恶性肿瘤、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 ,分别占 6 83 %和 6 5 1%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构成比 5 1 2 1% ,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构成比 5 3 0 7% )及致病性真菌。结论 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率 预防
下载PDF
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惠清 周春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839-840,843,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11年2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年中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率为0.13%~0.17%;>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11年2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年中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率为0.13%~0.17%;>60岁患者占76.26%;血液内科患者占24.66%;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9.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0.27%;真菌感染前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占73.97%;接受侵入性治疗占51.14%。结论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对于高龄、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加强病原菌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情况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惠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9期690-691,693,共3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82例,检出前两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4例(18.7%)和泌尿外科29例(15.9%),医院感染病例58例占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9%,其中重症医学科18例(31.0%)、泌尿外科13例(22.4%)。结论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发科室。应依据产ESBLs大肠埃希菌特点,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医院感染 防控
下载PDF
北京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郑晓燕 阴赪宏 +3 位作者 王超 邓明卓 文艳 张淑文 《感染.炎症.修复》 2007年第4期209-213,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友谊医院2000年和2004年住院病历各420例,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2000年和2004年住院病历各120例,共1560例,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 目的:了解北京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友谊医院2000年和2004年住院病历各420例,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2000年和2004年住院病历各120例,共1560例,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同仁医院4所医院2000年和2004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分别为78.5%和78.7%(P=0.902),合理使用率分别为73.9%和65.6%(P=0.002)。其中,单纯预防性用药者、单纯治疗性用药者、用药指征不明确者、既用于治疗又用于预防者2年分别占38.4%和40.9%(P=0.375),27.5%和23.3%(P=0.094),1.3%和1.0%(P=0.587),32.8%和34.9%(P=0.457)。经验性用药和参考病原学检查用药2000年和2004年分别占98.0%和96.1%(P=0.043),2.0%和3.9%(P=0.043)。单联、二联、三联和四联及四联以上抗生素使用率2年分别为69.4%和67.0(P=0.308),27.3%和29.4%(P=0.366),3.2%和3.1%(P=0.959),0.1%和0.5%(P=0.379)。两年用药途径均以静脉(44.6%和48.1%,P=0.116)和全身用药(78.9%和79.7%,P=0.672)为主。2000年使用抗生素占前三位者分别为喹喏酮类、第二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2004年分别为喹喏酮类、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结论: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应用 分析
下载PDF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梅 秦小平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调查本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情况。方法由本院10个科室的监测医师填写2004年5月19日8AM至5月20日8AM当天各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62.7%,前三位为:甲硝唑、头孢呋辛钠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全院不合... 目的调查本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情况。方法由本院10个科室的监测医师填写2004年5月19日8AM至5月20日8AM当天各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表。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62.7%,前三位为:甲硝唑、头孢呋辛钠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全院不合格用药占9.2%。标本送检率内科系统为60.4%,外科系统为5.9%。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仍高于卫生部要求,标本送检率有待提高,尤其是外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使用调查分析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医院 外科系统 2004年 头孢呋辛钠 临床使用 药物使用 住院病人 内科系统 使用率 送检率 调查表 甲硝唑 卫生部 标本
下载PDF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春燕 周春莲 +2 位作者 赵小芳 郝瑞瑞 陈惠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内科住院并诊断为HAP的老年患者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资料。结果共...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内科住院并诊断为HAP的老年患者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资料。结果共纳入600例老年HAP患者,占同期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59.9%(600/1 001)。2010年至2015年老年HAP发生例数分别为60例、89例、75例、67例、155例和154例,晚发HAP占87.5%(525/600)。600例老年HAP患者中81.3%(488/600)病原学检查阳性,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1.5%,105/488)、鲍曼不动杆菌(21.3%,104/488)、金黄色葡萄球菌(17.2%,84/488)、白色念珠菌(10.5%,51/488)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1%,25/48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83.2%~9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之(79.3%),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仅为54.5%和52.6%。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对所有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84.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替坦敏感率高于80%,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低于8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5.7%(72/84),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替加环素100%敏感。结论 HAP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老年HAP患者最常见的分离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老年HA P常见致病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2010~2014年某医院急诊科职业暴露状况与持续改进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翠云 周春莲 陈惠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685-687,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某医院院急诊科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安全职业防护。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医院急诊科上报的职业暴露病例综合分析,为暴露后预防控制提供依... 目的通过了解某医院院急诊科职业暴露发生状况,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医务人员安全职业防护。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医院急诊科上报的职业暴露病例综合分析,为暴露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结果暴露类型以锐器伤最多;职业分布护士为主;暴露地点主要集中在急诊抢救室;锐器种类为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头皮针头;锐器物血污染情况均是被血污染。报告病例15例,感染管理科及时干预指导,目前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医院完善多项举措,加强各类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上报体系和暴露后处理流程,为重点科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将职业暴露纳入医院绩效考核,直接干预下降低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职业暴露 持续改进
下载PDF
医院中心透析室物体表面清洁效果不同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翠云 朱明月 +2 位作者 闫东辉 陈惠清 周春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评估医院中心透析室环境清洁质量是否达标,找寻最直观有说服力的一种监测手段来教育和督促清洁人员彻底清洁,以控制耐药菌和各类杆菌引起的感染。方法采用直观法、ATP生物荧光法、传统菌落计数法(简称传统法)对中... 目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评估医院中心透析室环境清洁质量是否达标,找寻最直观有说服力的一种监测手段来教育和督促清洁人员彻底清洁,以控制耐药菌和各类杆菌引起的感染。方法采用直观法、ATP生物荧光法、传统菌落计数法(简称传统法)对中心透析室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分别进行评价。结果监测物体表面11件,直观法均无灰尘,ATP生物荧光法7件不合格,传统法0件不合格;对7件不合格的物体表面,选取相对光单位(RLU)值>1 000的3个点行ATP荧光法、传统法与平板种植法再次评价,其结果 ATP荧光法与平板种植法不合格数对等。结论不同监测方法合格或不合格所占比率不同,ATP生物荧光法不合格率远高于传统法,不合格意味着存在感染风险,应深度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表面 生物学监测 清洁效果 评价方法
下载PDF
2011~2013年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14
作者 周翠云 陈惠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0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动态变化与主要死亡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率2013年略有升高,1~4岁儿童死亡... 目的:了解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动态变化与主要死亡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率2013年略有升高,1~4岁儿童死亡2011年和2012年为0,2013年仅报告3例,原因是该院新开展了大量肝移植手术。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减少移植术后的并发症,控制院内感染;其次加强新生儿免疫缺陷筛查和诊断技术,同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预防意外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监测 死因分析
下载PDF
1014例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陈惠清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950-950,960,共2页
为了解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于2010年5月18日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院内感染发生率调查,报告如下。
关键词 感染发生率 住院患者 调查 制院内感染 发生情况
原文传递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春莲 陈惠清 +3 位作者 王世英 周翠云 邓明卓 郭青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0-362,共3页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寻找高风险科室,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2012年上报的1 474例医院感染及1 58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出院患者119 598例,上报... 目的对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寻找高风险科室,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2012年上报的1 474例医院感染及1 580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出院患者119 598例,上报医院感染1 474例,医院感染率为1.23%;各年度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34,P<0.01),呈逐年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率居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肾内科、医保中心,2012年感染率分别为19.59%、8.45%、4.75%、3.28%、2.95%;与2011年相比,2012年ICU、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了8.64%、3.80%,急诊科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4.4646,P<0.01);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ICU、急诊科、神经外科,其中ICU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8.7845,P=0.012),急诊科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3719,P=0.006)。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感染率最高的科室,需继续加强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明显;应重点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多药耐药菌
原文传递
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春莲 陈惠清 邓明卓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396-5398,5431,共4页
目的评价某三级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所增加的直接经济损失,提出控制策略,以降低经济损失。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对某三级医院2011-2013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费用进行调查分析,按照条件1∶1配对,共成功匹配751对,医院感染... 目的评价某三级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所增加的直接经济损失,提出控制策略,以降低经济损失。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对某三级医院2011-2013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的住院费用进行调查分析,按照条件1∶1配对,共成功匹配751对,医院感染病例组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组各751例,根据各科室患者住院总费用构成,采取聚类分析法对各临床科室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组平均住院日为25d,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组相比延长了11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4 138.84、32 436.60元(Z=9.2142,P<0.0001);医院感染患者多支出的费用以医疗费为主,占多支出费用总额的53.48%;在不同分位数下医院感染病例组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百分位数的增大,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值呈逐渐扩大趋势;第1类3个科室,即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和骨科,住院总费用超过9.05万元的患者所占的构成比远高于其他科室,是控制医院感染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重点科室。结论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日,导致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增加,针对不同类别科室采取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能够降低因感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直接经济损失
原文传递
基于住院患者病案首页高风险病例来抽查医院感染漏报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武迎宏 曹煜隆 +3 位作者 蔡虻 周春莲 刘聚源 陈惠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27-2829,共3页
目的探讨抽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方法以期探寻抽样调查漏报病例的科学方法。方法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来抽查医院感染漏报病例,将抽样调查得到的阳性率与文献报道中采用传统方法抽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次基于... 目的探讨抽查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方法以期探寻抽样调查漏报病例的科学方法。方法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来抽查医院感染漏报病例,将抽样调查得到的阳性率与文献报道中采用传统方法抽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4次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5.30%,传统方法抽查感染病例分布率为4.64%。结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中高风险病例的抽样方法比传统抽样方法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院感染漏报真实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漏报率 抽样调查
原文传递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死亡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春莲 陈惠清 +3 位作者 邓明卓 王世英 周翠云 郭青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931-4933,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5年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0-2015年3月医院感染死亡患者304例,其中与医院感染直接相关死亡患者37例,占12.1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8.29%,其次为血液占12.20%;单因素分析:ICU、使用呼吸机、年龄>75岁、长期住院、透析、免疫功能低下对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高龄、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低、使用呼吸机和透析是发生医院感染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相关死亡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有助于降低感染死亡风险;应重点关注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死亡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翠云 陈惠清 +1 位作者 周春莲 尚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9期687-689,共3页
目的对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上报流程、危险程度评估和处理措施做初步分析,探讨暴露后如何实施最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某... 目的对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AIDS)职业暴露发生的经过、上报流程、危险程度评估和处理措施做初步分析,探讨暴露后如何实施最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我院某科发生的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心理都比较恐慌,担心与害怕被感染。上报院感科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使用抗病毒转录暴露后预防措施(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的实施,跟踪3个月至1年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1例感染者。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属高风险职业,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极易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上报程序及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及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