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多中心COLORⅣ研究的质量控制
1
作者 姚宏伟 魏鹏宇 +7 位作者 高加勒 吴偲 舒文龙 孟聪 赵翰铮 宋建宁 吴国聪 张忠涛 《中华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 [1, 2]。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为59.2万例、30.9万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癌症谱的第2位、第5位 [1, 2]。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验,结直肠癌手术仍在持续改进。在广大结直肠外科医师不断探索的道路上,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外科 循证医学证据 结直肠癌 外科手术 新发病例 恶性肿瘤 持续改进 死亡病例
原文传递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姚宏伟 孙丽婷 +5 位作者 吴偲 舒文龙 高加勒 杨正阳 吴国聪 张忠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是指肿瘤已侵及肠壁全层,可能波及邻近组织或淋巴结,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LARC的治疗目标在于减少局部复发,提升肛门保留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目前,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CRT)、全直肠...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是指肿瘤已侵及肠壁全层,可能波及邻近组织或淋巴结,但尚未发生远处转移。LARC的治疗目标在于减少局部复发,提升肛门保留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目前,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新辅助放化疗(nCRT)、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以及辅助化疗。尽管nCRT和TME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率,但远处转移以及整体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偏低,依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显著前景。研究表明,免疫治疗与nCRT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pCR率和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并提升肛门保留率,尤其对单一免疫治疗不敏感的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或者微卫星稳定型(MSS)患者效果尤为显著。本文将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辅助性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志军 曾志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20-2022,共3页
辅助性肝移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绎,其技术上逐渐成熟,主要适应证也逐步扩大。回顾了辅助性肝移植的历史,介绍了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包括代谢性肝脏疾病、暴发性肝衰竭、高致敏的肾移植、肝切除小肝综合征的预防等;总结了辅助性... 辅助性肝移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绎,其技术上逐渐成熟,主要适应证也逐步扩大。回顾了辅助性肝移植的历史,介绍了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包括代谢性肝脏疾病、暴发性肝衰竭、高致敏的肾移植、肝切除小肝综合征的预防等;总结了辅助性肝移植的主要手术方法及热点难点,在既往的经验基础上,将其创新应用于代谢性疾病行相互交叉辅助性肝移植,认为其在治疗代谢性肝脏疾病中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 异位
下载PDF
继续提升我国高质量结直肠外科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宏伟 高加勒 +1 位作者 魏鹏宇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2,共4页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以及拓展医学前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多中心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临床研究水平逐步提升,已积累丰富临床研究经验。创新选题以及科学设计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基础。手... 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以及拓展医学前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多中心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临床研究水平逐步提升,已积累丰富临床研究经验。创新选题以及科学设计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基础。手术技术标准化及研究各环节质量控制是高质量研究的关键。同时,研究者应当建立数据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定期核查数据及反馈以保证研究的数据质量。笔者总结国内外结直肠外科高质量临床研究经验,旨在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临床研究 结直肠外科 研究质量 科研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中国结直肠外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
我国结直肠外科手术技术发展迅猛,但在专科化建设、诊疗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开展等方面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结直肠外科未来应重点加强专科化建设,提高结直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程度,推广结直肠外科手术的标准化和微创化... 我国结直肠外科手术技术发展迅猛,但在专科化建设、诊疗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开展等方面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结直肠外科未来应重点加强专科化建设,提高结直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程度,推广结直肠外科手术的标准化和微创化;更为重要的是,应在全国性学术机构的组织下,开展基于中国结直肠疾病患者的外科相关临床研究,并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中国结直肠疾病的外科治疗相关指南,用于指导我国结直肠疾病诊疗的外科临床实践。中国结直肠外科的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外科 规范化 微创外科 精准医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癌症多组学数据库深度解析磷酸甘油激酶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管成剑 于华婧 +7 位作者 张小东 饶全 张伟涛 刘坤 吴鸿伟 汪栋 张忠涛 郭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4-753,共10页
目的 探讨磷酸甘油激酶1 (PGK1)在肝细胞癌(HCC)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为PGK1作为肝癌诊断生物标志物和防控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以泛癌的角度,从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CGA中获取10 967份样本资料,利用cBioPortal和U... 目的 探讨磷酸甘油激酶1 (PGK1)在肝细胞癌(HCC)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其潜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为PGK1作为肝癌诊断生物标志物和防控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以泛癌的角度,从癌症基因组数据库TCGA中获取10 967份样本资料,利用cBioPortal和UALCAN肿瘤基因分析工具,探讨PGK1基因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改变,随后将目标聚焦在肝细胞癌中,分析PGK1在肝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表达差异;从GEO数据库获取肝癌患者的样本数据,分析PGK1在诱发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同时,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实验等从mRNA、蛋白水平分析PGK1在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细胞侵袭、增殖实验的功能验证;通过String数据库检索PGK1相关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采用CSS-Palm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PGK1上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结果 PGK1基因在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异常扩增和过度表达,且PGK1的高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不良预后相关。PGK1多个位点上存在多种新型表观遗传修饰位点。结论 PGK1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及糖酵解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能够调控PGK1并影响其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油激酶1 癌症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糖酵解 预后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基于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和数据管理做好中国结直肠外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在临床实践还是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还存在诸多不平衡和欠规范之处。201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牵头建立了两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在临床实践还是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还存在诸多不平衡和欠规范之处。201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牵头建立了两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病例数据库和结直肠癌手术病例数据库。通过回顾性及前瞻性收集相关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发现: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过程规范化以及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均亟待提高,临床科研意识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循证医学时代,如何开展基于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库建设,以及如何开展中国结直肠癌手术相关临床研究,并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中国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相关指南,是中国结直肠外科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 规范化 全国性数据库 数据收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的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与疗效评价
8
作者 姚宏伟 魏鹏宇 +1 位作者 高加勒 张忠涛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腹腔镜已成为我国结肠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技术仍在持续优化和改进,其关键技术主要围绕以下3方...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腹腔镜已成为我国结肠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技术仍在持续优化和改进,其关键技术主要围绕以下3方面:(1)完整的手术切除范围;(2)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3)安全的消化道重建。重视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的标准化操作,推动手术的规范化开展,形成科学的手术评价体系,做好手术疗效评估,并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提高我国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手术规范化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肠直肠癌 手术操作 标准化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邱小原 孙丽婷 +8 位作者 王晨童 姚宏伟 王权 周爱萍 吴小剑 张卫 周雷 周皎琳 林国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7-792,共6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情况,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全国7家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发生irAEs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收... 目的分析直肠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情况,并探讨其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全国7家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发生irAEs的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基线资料、新辅助治疗方案、irAEs诊断及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新辅助治疗期间,irAEs的总发作次数为141次,32例(32%)病人发生irAEs次数>1次。irAEs主要发生在内分泌系统、肝脏、皮肤、胃肠道和骨关节与肌肉,分别为41次、33次、29次、17次和7次,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31、18、12、32.5、29 d。Ⅰ、Ⅱ级irAEs发生131次(92.9%),经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Ⅲ级的irAEs发生10次(7.1%),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评估后,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好转,其中7例病人永久停止ICIs治疗,3例病人继续ICIs治疗。irAEs严重程度与是否联合放疗无关(P=0.858)。5例(5%)病人出现延迟性irAEs。新辅助治疗后3例(3%)临床完全缓解病人行等待观察策略,97例(97%)病人行手术治疗。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1例(11.3%)。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97例(97%)病人无病生存,1例(1%)病人出现肿瘤复发,2例(2%)病人出现肿瘤远处转移。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中存在发生1次或多次irAEs的可能,且内分泌系统、肝脏和皮肤是最常受累的系统或器官。多数irAEs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对于发生≥Ⅲ级irAEs的病人,应通过MDT讨论制定诊疗计划,且多数病人需永久停用ICIs。另外,irAEs严重程度与是否联合放疗无关,经过治疗后的irAEs并不影响病人手术安全,但须警惕irAEs延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遵照IDEAL框架和建议:开展高质量的直肠癌外科临床研究
10
作者 姚宏伟 高加勒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6-729,共4页
“设计、开发、探索、评价和长期随访(IDEAL)”框架和建议为外科创新技术提供了高质量研究和实践的指导路径。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作为直肠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其发展严格遵循IDEAL框架并逐步推进。在技术设计和开发阶段,验证了该技... “设计、开发、探索、评价和长期随访(IDEAL)”框架和建议为外科创新技术提供了高质量研究和实践的指导路径。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作为直肠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其发展严格遵循IDEAL框架并逐步推进。在技术设计和开发阶段,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在探索阶段,进行小规模临床验证,制订诊断与治疗规范和手术标准,开展结构化培训。在评价阶段,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后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长期监测和随访,成为外科临床研究领域的良好范例。笔者回顾、总结和整理本研究团队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IDEAL 外科临床研究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外科创新
原文传递
积极参与国际高质量临床试验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水平
11
作者 姚宏伟 杨正阳 +6 位作者 高加勒 刘怡杉 Stefan van Oostendorp Annabel van Lieshout Jurriaan Tuynman Jaap Bonjer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9-752,共4页
中国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国的国际性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或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十分罕见。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直肠外科领域新手术方式,目前国际上taTME相关临床实践一直与临... 中国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国的国际性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或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十分罕见。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直肠外科领域新手术方式,目前国际上taTME相关临床实践一直与临床研究同步开展。笔者结合参加国际结直肠外科研究领域顶级临床研究(COLOR系列前瞻性研究)的经验,介绍COLORⅢ研究在中国的组织实施情况,希望COLOR系列研究成为高质量外科临床研究领域的范例,进而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临床研究 国际合作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直肠癌分期识别系统外科临床应用专家建议(2020版) 被引量:3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位作者 张忠涛 郝爱民 卢云 李帅 高源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前直肠癌分期的术前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阅片结果将直接决定直肠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了缓解影像科医师的阅片压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已有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辅助直肠癌分期影像学评... 目前直肠癌分期的术前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阅片结果将直接决定直肠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了缓解影像科医师的阅片压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已有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辅助直肠癌分期影像学评估的相关研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直肠癌分期识别系统外科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以期引导该技术的规范应用,推动影像学阅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人工智能 肿瘤分期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预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直肠癌疗效研究
13
作者 马静馨 孙盛博 +2 位作者 高琰 苏建荣 姚宏伟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39,I0007,共8页
目的: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代谢物在预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疗效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 目的: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代谢物在预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疗效中的潜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2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单发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8例(56.25%),女性14例(43.75%),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1.69±8.73)岁。根据肿瘤退缩分级(TRG)评估术后病理学缓解,将患者分为有疗效组(ypT_(0)N_(0),n=14)和无疗效组(非ypT_(0)N_(0),n=18)。收集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前的粪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代谢物并富集通路;基于差异代谢物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采用R4.4.1和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发现2′-脱氧肌酐、芍药内酯苷等富集在有疗效组,而山梨醇单油酸酯、2-(甲酰氨基)苯甲酸、12-羟基月桂酸等富集在无疗效组(P<0.05);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通路被富集,随机森林模型AUC值为0.976。结论:术后病理学是否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前肠道菌群代谢物质存在差异,所识别的差异代谢物有望成为疗效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放化疗 免疫疗法 直肠肿瘤 预测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的前瞻性和多中心病例登记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宏伟 安勇博 +9 位作者 王权 童卫东 武爱文 肖毅 申占龙 张庆彤 冯波 金泽楠 吴鸿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7例、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1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7例、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1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5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0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7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例、辽宁省肿瘤医院2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taTME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临床资料。(2)手术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4)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结果 (1)入组病人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人80例;男59例, 女21例;中位年龄为61岁, 年龄范围为53~79岁。(2)手术情况: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方式为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3例、Hartmann手术4例、经括约肌间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例、其他手术方式1例, 缺失手术方式资料1例。80例病人中, 19例由经肛经腹两组医师同时行手术。8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55 min(211~305 min);术中出血量≤500 mL 77例、>500 mL 3例;吻合方式为器械吻合44例、手工吻合24例, 缺失吻合方式资料12例;标本取出途径为经肛门取出66例、经Pfannenstiel切口取出2例、经其他途径取出10例, 缺失标本取出途径资料2例;术中行预防性造口术57例、放置肛管32例、游离脾曲30例、中转开腹2例。(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80例病人中, 标本系膜完整、近似完整、不完整分别为68、5、1例, 缺失标本系膜完整性资料6例;发生直肠穿孔、环周切缘阳性、远端切缘阳性病人各1例。80例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长径分别为12枚(9~16枚)、3.0 cm(1.9~4.0 cm)。80例病人中, 4例获得肿瘤病理学完全缓解。80例病人肿瘤pT分期(T0期、Tis期、T1期、T2期、T3期、T4期), pN分期(N0期、N1期、N2期), pM分期(M0期、M1期)分别为4、2、11、24、35、4例, 55、21、4例, 75、5例。(4)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情况:80例病人中, 8例发生吻合口漏, 2例A级漏经对症药物治疗后好转, 4例B级漏经抗菌药物或置管引流治疗后好转, 2例C级漏经手术治疗后好转;7例发生肠梗阻。80例病人住院时间为14 d(11~21 d), 住院期间无病人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环周切缘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01研究 中国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临床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5-658,共4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规范了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切除范围;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结直肠外科医生需要在做好规范化的TME手术基础上;综合考量直肠癌治疗策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保护病人肛门功能、性功能、排尿功能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规范了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切除范围;是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结直肠外科医生需要在做好规范化的TME手术基础上;综合考量直肠癌治疗策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保护病人肛门功能、性功能、排尿功能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并且考虑如何减少手术创伤。目前;直肠癌诊治领域的研究热点转向如何更好地保护功能以及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其中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等待观察”策略、侧方淋巴结清扫以及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等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等待观察 侧方淋巴结清扫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宏伟 高加勒 +2 位作者 庞凯 安勇博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5-259,共5页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腹腔内吻合正逐渐成为结直肠手术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者发现: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比较,前者在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潜在优势。且腹腔内吻合较腹腔外吻合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腹腔内吻合正逐渐成为结直肠手术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者发现: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比较,前者在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潜在优势。且腹腔内吻合较腹腔外吻合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疼痛评分更低。但对于腹腔内吻合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重要指标吻合口漏的比较,尚缺乏足够证据。而手术技术不统一、吻合口漏定义不明确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困难。多项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客观评价仍需要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阐述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旨在为我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探索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内吻合 腹腔外吻合
原文传递
回眸2019——聚焦中国结直肠外科的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虽然结直肠疾病的手术治疗进展较慢,但借助于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的进步,中国结直肠外科亦得以快速发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的“等待与观察”策略... 虽然结直肠疾病的手术治疗进展较慢,但借助于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的进步,中国结直肠外科亦得以快速发展。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临床完全缓解的“等待与观察”策略、机器人结直肠外科手术等仍然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的热点议题。笔者结合全国性结直肠癌手术病例登记数据库建设以及临床研究等展开论述,以期为同道们梳理结直肠外科的发展脉络,共谋中国结直肠外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外科 规范化 数据库登记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不断推动中国腹腔镜直肠癌外科临床诊治规范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姚宏伟 高加勒 张忠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在过去30年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经历了初期探索阶段,临床研究循证阶段,到如今已经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流技术。然而推动腹腔镜直肠癌外科临床诊治规范化仍然是目前我国结直肠外科的重要任务。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开展直肠癌诊治... 在过去30年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经历了初期探索阶段,临床研究循证阶段,到如今已经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流技术。然而推动腹腔镜直肠癌外科临床诊治规范化仍然是目前我国结直肠外科的重要任务。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开展直肠癌诊治临床实践,制定标准化的手术技术规范,推动系统、科学、创新的培训体系和数据平台建设,是提高我国腹腔镜直肠癌诊治规范化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外科手术 培训
原文传递
如何做好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结直肠癌患者群体,但鲜见来自中国的国际性结直肠癌诊治指南,或者来自中国的高等级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在国际上taTME相关的临床研究几乎与其临床... 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结直肠癌患者群体,但鲜见来自中国的国际性结直肠癌诊治指南,或者来自中国的高等级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是近年来结直肠外科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在国际上taTME相关的临床研究几乎与其临床实践同步开展。本文从中国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登记实践情况入手,结合国际结直肠外科研究领域COLOR系列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经验,对如何在中国组织实施COLOR Ⅲ研究进行介绍。如何以taTME手术的规范化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研究为范例,并在结直肠外科中推广,实现向研究型学科的转型,中国结直肠外科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胚全直肠系膜切除 结直肠外科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数据治理法制化背景下我国临床研究数据收集和应用新考量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潇 周辉 +3 位作者 何晶晶 姚宏伟 陈甦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2,共4页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处理分析的医疗数据包含大量患者个人信息,因此,临床研究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应做好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工作。2021年9月1日和11月1日相继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我国...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处理分析的医疗数据包含大量患者个人信息,因此,临床研究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应做好医疗数据安全管理工作。2021年9月1日和11月1日相继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我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医疗数据的安全使用指明方向,这标志着数据治理进入“强监管时代”。在临床研究的医疗数据收集及应用过程中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安全,保障医疗数据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数据并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将是在新的法律背景下临床科研数据收集和应用的重要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研究 临床方案 医疗数据 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