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内科分级病例资料库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爱华 黄红东 +1 位作者 郭王 刘文虎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实际病例且涵盖肾内科所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病种要求的分级病例资料库,评价其在住培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建立分级病例资料库并逐年补充。2019年1月将该库应用于住培教学与考核。比较2... 目的建立基于实际病例且涵盖肾内科所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病种要求的分级病例资料库,评价其在住培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建立分级病例资料库并逐年补充。2019年1月将该库应用于住培教学与考核。比较2018年至202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轮转的内科基地住院医师过程考核和出科考核成绩及指导医师、教学秘书、护士长对住院医师的评价。结果8年共入库病例资料121份,涵盖了《北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2013版)》规定的所有病种。应用该库前(2018年)及应用后的3年(2019年至2021年),住院医师学历和住培年限的构成无统计学意义,但5项考核成绩逐年提高(P<0.001),尤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住院医师和第二年、第三年的住院医师为著,即使2020年因疫情影响,临床资源有所降低,依然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20年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评分(过程评价、出科考核成绩及指导医师、教学秘书对住院医师的评分)和第一年住院医师部分评分(出科考核成绩及指导医师、护士长对住院医师的评分)的数值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内科分级病例资料库的建立及应用有助于提高住培的教学效果和住院医师的临床胜任力,对推进住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分级病例资料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效果 临床胜任力
下载PDF
近五年某三甲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郝冬芳 刘文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肾内科近5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为医院肾内科临床细化管理及未来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从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2018年12月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对其主要诊断、年龄、性别、出院日...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肾内科近5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为医院肾内科临床细化管理及未来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从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2014年1月-2018年12月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对其主要诊断、年龄、性别、出院日期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结果2014-2018年肾内科住院患者总数逐年增长,其中男性患者占57.2%,女性患者占42.8%;45~59岁年龄组最多,占总数的33.4%;其次为60~75岁组,占32.1%;然后是18~44岁组,占28.8%;>75岁组,占4.8%;<18岁组的患者最少,仅占0.9%。构成疾病前5位的依次为肾病综合征,占36.9%,慢性肾炎,占18.1%,慢性肾衰竭,占15.6%,继发性肾病,占13.4%,IgA肾病,占3.9%,这5种疾病构成了肾内科住院患者疾病的87.9%。肾内科从2014-2018年收治的继发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构成疾病前3位的依次为糖尿病性肾病,构成比为39.1%,狼疮性肾病,构成比为18.4%,过敏紫癜性肾炎,构成比为10.8%。结论分析结果反映了某三甲医院肾内科疾病的构成和分布特色,可为今后肾内科发展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直观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内科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分析
下载PDF
基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内质网应激探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吴逸如 白雨 +1 位作者 张启东 刘文虎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予以下分组:(1)Sham+Ad-β-gal组;(2)Sham+Ad-Renalase组;(3)UUO+Ad-β-gal组;(4)UUO+Ad-Renalas组。观察GSK-3β表达...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Renalase抗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C57BL/6小鼠,予以下分组:(1)Sham+Ad-β-gal组;(2)Sham+Ad-Renalase组;(3)UUO+Ad-β-gal组;(4)UUO+Ad-Renalas组。观察GSK-3β表达的变化,其中UUO组为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脏纤维化模型组,Sham组为假手术对照组,Ad-Renalase为过表达Renalase腺病毒,Ad-β-gal为对照腺病毒。然后应用病毒转染技术上调(UUO+Ad-Renalase+AAV-GSK-3β组)及下调(UUO+Ad-Renalase+Ad-GSK-3β-RNAi组)GSK-3β后观察Renalase抗纤维化作用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Sham)组相比,UUO组GSK-3β表达增加;与UUO+Ad-β-gal组相比,UUO+Ad-Renalase组纤维组织沉积减少、纤维化标志蛋白Col-Ⅰ和FN表达下降的同时GSK-3β表达下调;当上调GSK-3β后,Renalase抗纤维化作用被抵消,而当下调GSK-3β后,与UUO+Ad-Renalase组相比,UUO+Ad-Renalase+Ad-GSK-3β-RNAi组纤维化没有进一步改善。同时观察到与Sham组相比,UUO组内质网应激激活明显,过表达Renalase后,内质网应激被抑制。当加入内质网应激激动剂TM后,与UUO+Ad-Renalase组相比,UUO+Ad-Renalase+TM组纤维化加重,GSK-3β表达升高;但无论GSK-3β升高或者降低,内质网应激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脏纤维化过程中,Renalase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下调GSK-3β表达从而延缓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肾脏纤维化 Renalase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北京地区单中心2009~2016年肾脏病理疾病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燕 刁宗礼 刘文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及周边地区患者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的分布特征,比较分析8年间肾脏病理疾病谱的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肾穿刺活检的2965例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前四年组(2009~201...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及周边地区患者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的分布特征,比较分析8年间肾脏病理疾病谱的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肾穿刺活检的2965例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前四年组(2009~2012年)1358例和后四年组(2013~2016年)1607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563例(86.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99例(10.08%),肾小管间质性疾病101例(3.41%),遗传性肾病2例(0.0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病理类型为IgA肾病(1030例,34.74%),其次为膜性肾病(885例,29.85%),肾小球轻微病变(334例,13.03%)。后四年组膜性肾病发病率较前四年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膜性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继发性肾脏疾病病理类型中对比,后四年组糖尿病肾病构成比较前四年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目前北京地区临床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理类型以Ig A肾病最为常见,近年来膜性肾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已跃居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组织活检 病理类型 疾病谱
下载PDF
北京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策略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月 向晶 +5 位作者 韦洮 武迎宏 马志芳 郭王 刁宗礼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9期686-691,701,共7页
目的构建适宜北京市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评估北京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关键点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能力与水平提供帮助。方法在肾内科专家、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及医政管理专家共同参与... 目的构建适宜北京市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评估北京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防控关键点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能力与水平提供帮助。方法在肾内科专家、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及医政管理专家共同参与下,根据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确定调查内容与环节并形成现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8个关键维度:机构与人员资质;透析室布局与结构;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及手卫生规范;重点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管理;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各功能区感染防控管理;安全复用,共计43个感染控制检查专项,其中包含91个感染控制风险行为(点),采用调阅档案、现场考试与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对北京市辖区内血液透析室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共调查北京市辖区内122家血液透析室,总体医院感染检查得分为94.6分,其中三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5.0分;二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3.4分;一级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室得分为90.8分。(2)在上述8个维度中得分排名较低的3位分别为:透析室布局与结构(89.3分)、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91.3分)、机构与人员资质(92.8分)。(3)医院感染防控最薄弱环节的检出率前3位为:消毒隔离的风险行为(点)(29.5%)、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风险行为(点)(26.2%)、治疗准备室区域的风险行为(点)(26.2%)。结论血液透析室的布局与结构、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各功能区域感染防控管理等3个维度是北京市血液透析室中医院感染风险行为(点)的高发环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在未来质量控制以及各血液透析室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强化这3个维度的督导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策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刁宗礼 刘文虎 《医学教育管理》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知识、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医学研究生。本文对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 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知识、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医学研究生。本文对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肾内科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学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下载PDF
数字化切片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肾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7
作者 王丽妍 张启东 刘文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9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传统病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切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扫描典型肾脏病的病理切片,构建数字化切片库。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 目的探讨在传统病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数字化切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扫描典型肾脏病的病理切片,构建数字化切片库。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4名,每周在病理查房的过程中通过病例教学和阅读传统切片,学习肾脏内科相关疾病的特点。试验组24名,在上述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联合数字病理网络平台的学习。统计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肾脏内科的出科考试成绩分别为(82.42±8.79)分和(70.58±10.34)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为(90.63±6.88)分而对照组为(81.17±11.0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分别有83.3%和87.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习兴趣和效率,而对照组仅为45.8%和58.3%(P<0.05)。结论数字化切片联合病例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肾脏病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病理查房模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升了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切片 肾脏病理 住院医师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研究
8
作者 刘旭 张爱华 +2 位作者 刁宗礼 黄红东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9期649-652,共4页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的存在EPO低反应的移植肾失功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的存在EPO低反应的移植肾失功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分析联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及贫血达标率变化,以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评价患者体力及活动状况变化,记录患者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纳入观察34例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其中联合罗沙司他治疗组23例,对照组11例。治疗后罗沙司他组患者Hb高于治疗前(t=-4.499,P<0.001),罗沙司他治疗前Hb低于对照组(t=-5.515,P<0.001),治疗后与对照组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31,P=0.266)。罗沙司他组患者Hb达标率由30.4%升高到65.2%(χ^(2)=7.265,P=0.017)。ECOG评分显示患者体力及活动状况得到改善(Z=-2.238,P=0.025)。罗沙司他用量为16人150 mg/w,7人300 mg/w,罗沙司他组治疗后EPO用量下降(t=6.927,P<0.001)。与对照组相比罗沙司他治疗前EPO用量高于对照组(t=2.493,P=0.018),治疗后EPO用量低于对照组(t=-3.290,P=0.002)。罗沙司他联合EPO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EPO低反应的移植肾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及EPO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移植肾失功 血液透析 贫血
下载PDF
多肽Apelin减轻高糖诱导的肾脏足细胞损伤
9
作者 王丽妍 安菲 +2 位作者 刁宗礼 黄红东 刘文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2期1771-1777,共7页
目的探讨多肽Apelin在糖尿病肾病中对足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脏足细胞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HG)组(葡萄糖25 mmol/L,48 h),Apelin干预HG组(Apelin-131μmol/L,48 h),Apelin组(Apelin-131μmol/L,... 目的探讨多肽Apelin在糖尿病肾病中对足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脏足细胞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糖(HG)组(葡萄糖25 mmol/L,48 h),Apelin干预HG组(Apelin-131μmol/L,48 h),Apelin组(Apelin-131μmol/L,48 h)。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蛋白FUNDC1的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和FUNDC1的结合情况。将8周龄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尿病组(DM,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以及Apelin干预DM组(建模成功后,每日腹腔注射Apelin-130.3μmol/kg),每组5只小鼠。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形态,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Ccr);ELISA试剂盒检测尿液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计算尿白蛋白/肌酐(ACR)值。结果细胞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足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FUNDC1表达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和FUNDC1的结合增加。而Apelin干预HG组和高糖组相比,细胞凋亡数量减少,FUNDC1的表达量降低(P<0.05),DRP1和FUNDC1的结合减少。动物实验:对照组小鼠肾脏形态正常和足细胞结构完整,糖尿病组小鼠的足细胞数量减少,足突融合、脱落,Apelin干预DM组小鼠肾脏的病变程度轻于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血浆Cr、BUN升高,Ccr水平降低,尿液ACR含量明显增加(P<0.05)。Apelin干预DM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上述指标有所改善(P<0.05)。结论多肽Apelin通过抑制线粒体膜蛋白FUNDC1的表达,维持线粒体稳态,减少足细胞凋亡,具有缓解糖尿病肾病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多肽 线粒体 FUN14结构域蛋白1(FUNDC1) APELIN
下载PDF
北京地区单中心2008~2018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流行病学变迁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英杰 张启东 +1 位作者 郭维康 刘文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8年北京地区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分布特征,研究11年间肾穿刺病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疾病谱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2008年5月至2018年9月行肾脏活检的4 05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 目的通过分析2008~2018年北京地区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分布特征,研究11年间肾穿刺病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疾病谱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2008年5月至2018年9月行肾脏活检的4 05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材料,其中膜性肾病1 187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共1 181例。分析2008~2018年IMN的发病率及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发现2008-2018年内IMN发病率逐渐升高。男性共667人(56. 5%),女性514人(43. 5%),发病率男女比例无明显变化趋势。年龄为13~83岁,按照不同年龄分为4层,即<18岁组(11人)、18~44岁组(323人)、45~59岁组(503人)和> 60岁组(344人),发现近11年间,44~59岁组IMN发病率最高,> 60岁组IMN发病率逐渐升高,18~44岁组IMN发病率逐渐下降。对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发现IMN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共906人,占76. 7%)明显多于慢性肾炎组(共275人,占23. 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MN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患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变化趋势,且大多数为44~59岁组患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流行病学 变迁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特异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白雨 马莉莉 +3 位作者 王丽妍 刁宗礼 黄红东 刘文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enal tubuleinterstitial fibrosis,RTF)的关键基因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下载DN、非DN患者肾间质组织和RTF模型小鼠肾组织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基...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enal tubuleinterstitial fibrosis,RTF)的关键基因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下载DN、非DN患者肾间质组织和RTF模型小鼠肾组织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识别DN特异性RTF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富集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后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共获得125个DN特异性RTF相关基因。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提示上述基因与免疫反应及代谢过程相关,并富集到了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和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基于PPI网络分析筛选了ITGAM、TLR2、LCP2、TLR7、IL10RA作为关键基因,在DN组表达差异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受试者工作特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925、0.9583、0.9583、0.8833(P<0.01)。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956、-0.6463、-0.752、-0.7136、-0.7721(P<0.05)。结论本研究筛选了DN特异性RTF关键基因,其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并可能通过免疫炎症反应途径参与DN-RTF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关键基因
下载PDF
Renalase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12
作者 吴逸如 于玥 刘文虎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Renalase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选取35例DN患者、10例因肾肿瘤行肾脏切除术患者,取非肿瘤区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局部Renalase表达情况。收集DN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Renalase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选取35例DN患者、10例因肾肿瘤行肾脏切除术患者,取非肿瘤区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局部Renalase表达情况。收集DN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Renalase水平;收集DN患者临床资料,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DN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与尿蛋白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患者肾组织Renalase表达明显减少,DN患者血清Renalase水平与尿α1微球蛋白(α1-M)、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及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呈正相关,尿α1-M水平是血清Renalase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过表达Renalase腺病毒,收集小鼠24小时尿,应用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计算尿ACR。在动物水平明确Renalase对蛋白尿的作用,结果显示,过表达Renalase可以明显减轻糖尿病小鼠尿蛋白水平。结论DN患者肾脏Renalase表达明显减少,血清Renalase水平与尿蛋白相关,对糖尿病小鼠过表达Renalase可以明显减轻蛋白尿,提示Renalase可能与DN患者尿蛋白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酶 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 相关性
下载PDF
10年间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英辉 刘文虎 +1 位作者 王质刚 张启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1 0年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青中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我科近 1 0年经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及老年前期肾病患者的病理和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青中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分别为 62 .9%和 78.6% ,继发性肾病比例分别为 37.1 %和 2 1 .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 (分别为 2 2 .6%和 1 9.0 % )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分别为 1 6.1 %和 2 2 .6% )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 (分别为 66.7%和 62 .1 % )。结论 相对于青中年患者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下降 ,继发性肾病比例上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肾脏疾病 病理特点 老年前期 诊断 病理检查 病理分型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孙晓丹 刁宗礼 +2 位作者 刘旭 刘莎 刘文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8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8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回归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共384例,其中77例患者死亡。384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65例(16.93%),非糖尿病肾病319例(83.07%)。77例死亡患者中糖尿病肾病24例(31.17%),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36.92%;非糖尿病肾病53例(68.83%),占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16.61%;COX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后留存体质量(edOW)、血清钾是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edOW、性别、血红蛋白、血流量是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尽可能使edOW<0.1kg;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同,更应关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死亡 透析后留存体质量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崔文英 徐睿 +2 位作者 张东亮 尹道馨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综合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慢性肾脏病随访门诊规律随诊的患者98例,通过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综合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慢性肾脏病随访门诊规律随诊的患者98例,通过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加强对其的综合干预。结果 CQI干预前,98例患者的血尿酸平均值为(406.38±94.97)μmol/L,经过6个月CQI综合管理,血尿酸的平均值下降为(379.10±86.0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管理方法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状态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凝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晓玲 郭卫民 +3 位作者 段晓辉 许波 孙晓明 尹格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 患儿血小板活化程度在诊断高凝状态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8 例NS 患儿外周血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2P) 、溶酶体颗粒膜蛋白(CD63) 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NS) 患儿血小板活化程度在诊断高凝状态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8 例NS 患儿外周血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CD62P) 、溶酶体颗粒膜蛋白(CD63) 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同时检测了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S 患儿肾病期血小板CD62P、CD63 及TSP 表达率明显增高,缓解期接近正常,CD62P、CD63 与PAgT、VWF、PAI 及FDP 呈明显正相关,与ATⅢ:Ag 、ATⅢ:ac 呈明显负相关;TSP 与VWF、PAI 正相关。结论:提示血小板活化与NS 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CD62P 及CD63 为早期诊断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儿童
下载PDF
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静 王丽妍 +2 位作者 尹道馨 冷雪飞 刘文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054-305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KD患者队列,纳入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患者,患者入组后,每月随访1次。最终,可将诊室血压控制在...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KD患者队列,纳入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CKD患者,患者入组后,每月随访1次。最终,可将诊室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水平(70%及以上时间)的患者共有148例,根据具体血压控制情况,将该148例患者分为3组:A组(n=96),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70mmHg;B组(n=28),120mmHg≤收缩压≤130mmHg,70mmHg≤舒张压≤80mmHg;C组(n=24),131mmHg≤收缩压≤140mmHg,81mmHg≤舒张压≤90mmHg。记录并比较3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每月随访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平均年龄和肾脏原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BMI、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基线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和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基线、末次随访时的限定日剂量(D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DD调整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C组DDD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DDD调整量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脏原发病、基线ACR、基线eGFR对CKD患者eGF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血压对其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血压不是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因素;而肾脏原发病、基线ACR、基线eGFR是其影响因素。对于临床上无法将血压控制在120/70mmHg以下的患者,可将其血压水平控制在131~140/81~90mmHg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肾功能
下载PDF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文领 孙阳 +2 位作者 刘文虎 彭立人 范敏华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413-415,共3页
目的比较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肾性贫血者77例,静脉给药组40例,口服铁剂组37例,除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值(90.34g/L)高于... 目的比较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肾性贫血者77例,静脉给药组40例,口服铁剂组37例,除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值(90.34g/L)高于静脉组(84.31g/L,P﹤0.05)外,两组年龄、性别、身高、干体重等基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Hb、HCT比口服组升高更显著(P﹤0.001),且Hb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该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后均升高(P﹤0.001),且升高幅度大于口服组(P﹤0.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铁 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 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蛋白质摄入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小琪 代文迪 +2 位作者 刁宗礼 王丽妍 刘文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3-957,共5页
目的分析饮食中不同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CKD门诊规律随访时间超过24个月的CKD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饮食中不同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水平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CKD门诊规律随访时间超过24个月的CKD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原发病、实验室检查、饮食回顾等,计算出患者饮食中平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ietary protein intake,DPI)。将按平均DPI分为3组:DPI≤0.6 g·kg^-1·d^-1为极低蛋白饮食(very low protein diet,VLPD)组;DPI在0.6~0.8 g·kg^-1·d^-1为低蛋白饮食(low protein diet,LPD)组;DPI〉0.8 g·kg^-1·d^-1为高蛋白饮食(normal protein diet,NPD)组。应用简化肾脏病饮食改良(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并比较不同DPI分组下肾功能随时间的下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21例患者,其中VLPD组61例、LPD组118例、NPD组42例患者;经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基线水平下3组患者e 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VLPD组和NPD组CKD患者e GFR较基线水平有逐步下降趋势,二者下降速率相似,但随访至第24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P=0.054),而随访过程中LPD组e GFR与基线相比则无明显降低。随访至24个月,VLPD组与LPD组相比e GFR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而NPD组e GFR与LPD组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结论对CKD3期患者而言,低蛋白摄入对延缓肾功能进展可能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极低蛋白摄入则可能会增加肾功能恶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不全 每日蛋白质摄入 低蛋白饮食
下载PDF
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静 尹道馨 +3 位作者 徐睿 张东亮 陈伟 刘文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应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SGAN)法对慢性肾脏病(CKD)门诊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并观察所得结果与临床常用营养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对129例CKD患者应用改良SGAN法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握力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常... 目的应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SGAN)法对慢性肾脏病(CKD)门诊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并观察所得结果与临床常用营养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对129例CKD患者应用改良SGAN法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握力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常规、生化[肌酐(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铁结合力(TIBC)]等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9例患者改良SGAN法评分(MS)在7~17分之间,7~10分的患者占88.37%。实验室指标,贫血24例(男性<120 g/L,女性<110 g/L);低蛋白血症9例(<35 g/L);低体质指数(BMI)5例(<18.5)。MS值与性别、身高、平均握力、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BUN、ALB、hs-CRP均有相关关系(P<0.05)。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在去除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影响后,MS值与Hb、BUN、ALB和平均握力仍存在相关性,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9、0.231、-0.303、-0.216(P均<0.05)。结论随访的CKD患者普遍营养状态良好;改良SGAN法对CKD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营养不良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营养不良 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