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淑菊 马骥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遗传学
下载PDF
双环醇在抗风湿药物导致肝损伤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齐海宇 段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评估双环醇治疗抗风湿药物导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2012年1月-2012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风湿病患者132例,均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服用双环醇片,25 mg,3次/d;对照组67例,服用葡醛内酯片,150 ... 目的评估双环醇治疗抗风湿药物导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2012年1月-2012年6月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风湿病患者132例,均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服用双环醇片,25 mg,3次/d;对照组67例,服用葡醛内酯片,150 mg,3次/d,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ALP和TBIL水平,并记录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值分别为:ALT(33.34±9.19)U/L,(57.94±24.16)U/L(P<0.01);AST(36.11±13.48)U/L,(64.78±48.99)U/L(P<0.05);ALP(56.08±20.86)U/L,(52.96±19.43)U/L(P>0.05);TBIL(12.52±7.68)μmol/L,(13.78±8.81)μmol/L(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15%,65.67%,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双环醇能够有效治疗抗风湿药物导致的肝损伤,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葡醛内酯 抗风湿药物 肝损伤
下载PDF
全国多中心使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调查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学武 姚海红 +85 位作者 梅轶芳 王辉 高娟 林志国 张海宏 王言 赵彦萍 王亮 李洋 李英楠 聂英坤 徐亮 舒强 刘花香 李向培 厉小梅 徐晋 刘璘琛 王艳艳 沈友轩 冷晓梅 吴庆军 王立 赵岩 丁进 李治琴 牛敏 冯媛 陈倩蕴 冷南 王聪华 刘湘源 王芳 王秀娟 张舸 刘宏潇 周惠琼 王丽英 赵千子 李胜光 段婷 周明珠 赵义 黄彦弘 路跃武 黄桂芬 韩峰 戚务芳 张娜 董笑影 孙文闻 高丽霞 王俊祥 陈海英 顾光 李芳 姜国平 刘涛 王晋平 陈雁飞 王晓云 刘斌 李法新 夏丽萍 张榕 赵丽娟 张冶宇 郭韵 薛江霞 刘冬梅 王岩岩 戴冰冰 刘伟 刘畅 华冰珠 丁从珠 顾菲 孙怡宁 莫凌菲 张斌 宁旺斌 潘静 沈凌汛 连莉 黄文辉 林泽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及骨量调查,了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1)所有调查患者中,主要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1 069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983例)。3 136例患者中90%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41.4%。44.7%的患者在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用量(等效于泼尼松)>7.5 mg/d,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剂量≤2.5 mg/d者仍有58.5%存在骨质疏松。(2)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小于30岁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为74.4%。(3)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停经年龄低于正常人群(45.8岁)。(4)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不规范,32.7%的患者从未预防性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在T<-2.5的患者中,35.6%未给予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用药为钙和维生素D,20.9%的患者仅给予钙剂单独治疗,仅有4%使用膦酸盐类药物。结论我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预防性用药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反复急性心肌梗死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齐海宇 陈乐天 +2 位作者 段婷 马文英 阴赪宏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2期91-92,共2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症。与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RA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R...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关节滑膜炎症。与普通人群相比,RA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RA罹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RA伴发反复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文献复习 反复 伴发 关节滑膜炎症 RA患者
下载PDF
3类新型慢性唾液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俞光岩 柳登高 +10 位作者 李巍 洪霞 张严妍 朱文瑄 张可夫 李潇 栗占国 刘燕鹰 陈艳 高岩 苏家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慢性唾液腺炎是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有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也有新近才被认识或者受到重视的慢性唾液腺炎,即新型慢性唾液腺炎;有唾液腺本身局部病变为主的疾病,也有唾液腺作为靶器官受损的全身... 慢性唾液腺炎是组织病理学以唾液腺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有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也有新近才被认识或者受到重视的慢性唾液腺炎,即新型慢性唾液腺炎;有唾液腺本身局部病变为主的疾病,也有唾液腺作为靶器官受损的全身性疾病。传统的已经熟知的慢性唾液腺炎有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唾液腺结石伴发的唾液腺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唾液腺炎 ^(131)I相关唾液腺炎 嗜酸性唾液腺导管炎 唾液腺 下颌下腺 腮腺
下载PDF
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四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冷晓梅 唐福林 艾脉兴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胃肠道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误诊 病例分析 诊断 SLE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迟诚 齐海宇 阴赪宏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6期585-588,共4页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分泌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超重和肥胖,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受遗传、生活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临床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分泌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超重和肥胖,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受遗传、生活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临床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负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机体的代谢、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作为肠道内所有微生物的总和,主要包括肠道细菌,还有少量病毒、真菌、螺旋体等3000种以上微生物,数以百万亿计的个体数几乎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而基因数则是人类基因组的1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糖尿病 影响机制 干预治疗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孟广艳 张筠肖 +1 位作者 张渝昕 刘燕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方面的特点。结果:10... 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性疾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方面的特点。结果:10例IgG4相关性疾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中,垂体受累者6例,硬脑膜受累者4例;单纯神经系统受累者仅2例,其余8例患者均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一半患者以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头痛、视力下降等。实验室检查中,9例(90.0%)血清IgG4水平升高,血清总IgE升高者7例(87.5%),部分患者血清IgG、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补体C3、C4下降。8例患者接受了不同部位的组织病理活检,病理检查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80%)联合了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因病情反复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所有患者中,2例(20%)达到完全缓解,8例(80%)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复发4例。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垂体、硬脑膜为常见受累部位,大多合并其他脏器受累,但半数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因症状不典型,应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鉴别 垂体炎 脑膜炎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淑菊 马骥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分析骨质疏松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 3 0例AS患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 (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BGP)、骨碱性磷酸酶 (BAP)及...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分析骨质疏松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 3 0例AS患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 (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BGP)、骨碱性磷酸酶 (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D Pyr)。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较对照组低 ,而晚期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使腰椎BMD增加 ,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 3 0例AS患者中 ,骨质疏松 6例 ,骨量减少 10例。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和X线分期呈负相关 ,绝经前女性BMD的变化不如男性明显 ,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BMD无明显差异。AS骨质疏松组 ,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骨吸收的指标 (D Pyr)明显增高。 结论 AS继发全身性骨质疏松不少见 ,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代谢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海宇 段婷 +3 位作者 陈乐天 宋淑菊 袁秀亭 江德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临床再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00例RA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d及治疗30d后关节... 目的临床再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00例RA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d及治疗30d后关节肿痛症状、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30d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于治疗RA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鹿瓜多肽注射液 疗效
原文传递
抗磷脂综合征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冷晓梅 刘晓敏 +2 位作者 艾脉兴 曾小峰 唐福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61例AP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3.1。共有原发性APS 10例和继发性APS51例,在51例继发性APS中,... 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AP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61例APS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3.1。共有原发性APS 10例和继发性APS51例,在51例继发性APS中,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8例(94.1%),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33例(64.7%)。61例患者中有49例发生血栓事件,共93例次,以消化系统(21例次,22.6%),肺部(19例次,20.4%),神经系统(17例次,18.3%)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次,17.2%)多见,另外还包括肾上腺和冠脉血栓等。37例有生育史的女性患者中17例(45.9%)有病态妊娠史。61例患者中有47例(77.0%)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38例(62.3%)狼疮抗凝物(LA)阳性,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APS以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和ACL和/或LA阳性为特点;血栓好发部位为消化系统、肺、神经系统和深静脉。ACL、LA和临床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但LA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大于ACL。抗血小板和长期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APS 狼疮凝固抑制物 血栓形成 抗心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