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1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22 位作者 郭伟 唐瞻贵 李龙江 任国欣 孙志军 尚伟 张杰 孟箭 李吉辰 杨凯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李波 吴炜 梁秦龙 倪前伟 李建虎 杨向明 周小燕 杨帆 李家存 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尽管手术及放化疗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言语障碍的问题尚未形成标准化通用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管理指南或共识。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修改,主要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改善患者与言语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言语障碍 评估和康复管理
下载PDF
人口腔颌面部肿瘤样本采集及保藏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作者 潘新华 李志会 +5 位作者 徐骎 严明 张瑱 冯芝恩 泥艳红 陈万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5年第S1期40-44,共5页
我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发展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生物样本库平台即生物医学样本和相关临床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共享系统已成为精准医疗研究发展的基石。利用口... 我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发展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生物样本库平台即生物医学样本和相关临床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共享系统已成为精准医疗研究发展的基石。利用口腔颌面部肿瘤生物样本资源可开展口腔癌发病机制研究、疾病分类分型和诊断治疗新技术方法的建立,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新型的精准诊治策略。本文详细探讨了口腔颌面部肿瘤生物样本的采集标准规程及保藏标准规范,旨在为口腔颌面部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诊疗方案的制订以及健康研究和产业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生物样本库 采集 保藏
下载PDF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下载PDF
Mini-CEX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冯芝恩 买地尼也提.阿不都肉苏力 +4 位作者 张周良 陈雪梅 唐敏 克亚提.克日木拉 谭家旺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迷你临床评估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是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会在传统的CEX量表基础上简化发展而来的,用于量化评估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评估方法。其过程是在门诊、急诊或病房工作中,由主治医师直接观察住院... 迷你临床评估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是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会在传统的CEX量表基础上简化发展而来的,用于量化评估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评估方法。其过程是在门诊、急诊或病房工作中,由主治医师直接观察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工作,按表格分项评分,并针对问题及时给予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住院医师 临床评估 能力培训 口腔颌面 应用 临床诊疗工作 评估方法 临床能力
下载PDF
肿瘤登记制度对口腔医学生临床教学和科研思维启蒙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芝恩 韩正学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685-687,共3页
当前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临床培训实现同一化管理,但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比在科研能力方面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哪种培养方式最能兼顾研究生的临床训练及科学研究仍值得探讨。作者... 当前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逐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临床培训实现同一化管理,但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比在科研能力方面却有着更高的要求,哪种培养方式最能兼顾研究生的临床训练及科学研究仍值得探讨。作者所在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要求部分本专科临床学位研究生参与口腔肿瘤登记制度,结果表明口腔肿瘤登记制度对提高研究生学习成绩、临床科研能力和建立临床科研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口腔肿瘤登记制度对口腔医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促进作用和临床科研思维培训的启蒙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肿瘤登记系统 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研培训
下载PDF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专家共识 被引量:7
7
作者 陈传俊 陈伟良 +20 位作者 孙长伏 何悦 蒋灿华 彭歆 尚政军 韩正学 李劲松 侯劲松 林李嵩 韩新光 魏建华 王志勇 吴煜农 郑家伟 李龙江 王慧明 李祖兵 郭传瑸 杨驰 石冰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5-391,共7页
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MIF)是面动脉分支颏下动脉恒定供血的轴型皮瓣,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血运充分。该组织瓣制备较简单,且成活率高,适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然而,国内外对于SMIF的... 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MIF)是面动脉分支颏下动脉恒定供血的轴型皮瓣,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血运充分。该组织瓣制备较简单,且成活率高,适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然而,国内外对于SMIF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颈淋巴转移患者使用该皮瓣的肿瘤安全性、皮瓣的制备方法等方面。为统一和规范SMIF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本文集中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智慧,达成专家共识,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缺损 口腔颌面部 修复重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乏氧诱导因子-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男 冯芝恩 +2 位作者 王琳 王衣祥 郭传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1993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1993年6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125例纳入本次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主要评估指标为颈淋巴转移率和癌相关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颈淋巴转移率与各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及组内癌相关生存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Kaplan-Meier分析,并应用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对DSS的独立预测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完成。结果: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6月1日,生存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73个月,有75例HIF-1α高表达,48例HIF-1α低表达,2例无法评估。秩和检验分析发现,HIF-1α高表达组淋巴转移率显著高于HIF-1α低表达组(58.7%vs.37.5%,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HIF-1α低表达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60.4%vs.36.0%,P=0.009),癌相关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70.8%vs.46.7%,P=0.005)。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IF-1α表达(HR=2.164,95%CI:1.150~4.074,P=0.017)和T分期(HR=1.387,95%CI:1.066~1.804,P=0.015)均是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HIF-1α蛋白表达是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子,且与颈淋巴转移显著相关,能够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潜在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和靶向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诱导因子1Α 鳞状细胞 头颈部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乳酸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红 冯芝恩 +2 位作者 李德龙 段立莉 栗景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乳酸(LA)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北京口腔医院住院的口腔鳞癌患者50例(Ⅰ~Ⅱ期25例,Ⅲ~Ⅳ期2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陪护家属70... 目的探讨外周血乳酸(LA)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北京口腔医院住院的口腔鳞癌患者50例(Ⅰ~Ⅱ期25例,Ⅲ~Ⅳ期2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健康陪护家属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LA、淋巴细胞计数及CTL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及不同TNM分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外周血LA水平高于对照组,CT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LA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CTL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水平与CTL呈负相关(r=-0.551,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LA水平与CTL呈负相关,二者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潜在的口腔鳞癌病情评估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乳酸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人文医学教育对口腔科住院医师共情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芝恩 买地尼也提.阿不都肉苏力 +1 位作者 唐敏 克亚提.克日木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医学教育对提高住院医师共情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人文需求进行调查;并对住院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文医学教育,调查干预前后住院医师的杰弗逊... 目的探讨人文医学教育对提高住院医师共情能力和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人文需求进行调查;并对住院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文医学教育,调查干预前后住院医师的杰弗逊共情量表自评分及就诊患者的满意率。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人文需求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肢体语言等方面。干预前后住院医师的共情量表得分分别为81.1±16.1,128.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医师共情能力明显提升;患者就诊满意率由86.8%升高至干预后的96.8%,满意率明显提高(P=0.025)。结论人文医学教育有助于提升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的共情能力和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共情培育 人文素质 医学教育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伴发颌面毛霉菌感染一例报告
11
作者 郭莹 李金忠 +4 位作者 许瀛 赖曼 边新渠 金伯旬 刘海霞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98-901,共4页
患者男,56岁,因“肝病史10年余,身黄目黄小便黄2周”于2022年8月1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患者10年前确诊慢性乙型肝炎,以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2022年3月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 患者男,56岁,因“肝病史10年余,身黄目黄小便黄2周”于2022年8月1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患者10年前确诊慢性乙型肝炎,以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2022年3月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伴食欲减退、恶心,症状持续2周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巩膜黄染 肝病史 慢加急性肝衰竭 北京佑安医院 抗病毒药物 食欲减退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CD57^(+)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骁蕾 侯栋梁 +5 位作者 冯芝恩 赵磊 李博 葛永青 杨慧 孙保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795-800,828,共7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CD57^(+)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可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组和局部中晚期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淋巴细胞、CD57^(+)细胞、CD57^(+)C...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CD57^(+)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可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组和局部中晚期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淋巴细胞、CD57^(+)细胞、CD57^(+)CD8^(+)T细胞、CD57^(+)CD4^(+)T细胞、CD57^(+)CD56^(+)CD16^(+)和CD57^(+)CD56^(-)CD16^(+)NK细胞计数;以CD57^(+)CD8^(+)T细胞比例水平中位数为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57^(+)CD8^(+)T细胞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生存风险。结果与早期患者相比,局部进展期的口腔鳞癌患者CD57^(+)淋巴细胞(P=0.001)和CD57^(+)CD8^(+)T淋巴细胞比例(P<0.001)均明显升高。局部中晚期患者CD3^(+)细胞比例与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9)。局部中晚期患者CD57^(+)CD56^(+)CD16^(+)细胞比例较早期患者变化不大(P>0.05),但局部中晚期患者CD57^(+)CD56^(-)CD16^(+)细胞较早期患者明显减少(P=0.015)。随访至少2年,无失访,最终共有17例患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D57^(+)CD8^(+)T细胞比例高水平组无疾病进展率较低水平组明显降低(Log-rankχ^(2)=5.4,P=0.02);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也明显降低(Log-rankχ^(2)=20.1,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57^(+)CD8^(+)细胞水平可能是影响口腔鳞癌的独立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口腔鳞癌外周血CD57^(+)细胞和CD57^(+)CD8^(+)T细胞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口腔鳞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预后 T淋巴细胞 NK细胞 CD57
下载PDF
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的构建
13
作者 吴宏 冯芝恩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为构建国内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促进口腔专科护士能力的专业化发展、培训以及评价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从而构建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系数均... 目的为构建国内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促进口腔专科护士能力的专业化发展、培训以及评价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从而构建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系数均为100%,平均权威系数为0.891,专家意见集中协调度0.13,变异系数<0.25,最终确立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临床实践能力、护理咨询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二级指标包括正确应用护理程序,专科理论知识,探索新理论、新知识以及与患者沟通能力等。结论构建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信性的口腔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为提升护士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框架 专家咨询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解析化疗后舌鳞癌免疫细胞动态图谱和肿瘤细胞耐药异质性
14
作者 刘俊延 冯芝恩 +4 位作者 伍文杰 刘慧宇 代玉松 李博 李天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318-2327,共10页
目的:探究舌鳞癌免疫和肿瘤细胞亚群的转录组异质性和化疗相关的变化。方法:研究收集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确诊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接受相同化疗方案却出现化疗疗效差异的2位患者的化疗前、后的肿... 目的:探究舌鳞癌免疫和肿瘤细胞亚群的转录组异质性和化疗相关的变化。方法:研究收集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确诊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接受相同化疗方案却出现化疗疗效差异的2位患者的化疗前、后的肿瘤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样本共8例,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观察T细胞化疗前后变化和疗效出现差异的患者之间肿瘤细胞marker基因表达情况对比。结果:根据经典marker基因的表达将获得的细胞分成T细胞和NK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上皮细胞等12个主要的细胞亚群。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舌鳞癌免疫和肿瘤亚群细胞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2位化疗效果不同的患者在特定亚型的T细胞、NK细胞和髓样细胞表现出转录组异质性和化疗相关变化,多重免疫荧光实验发现化疗后舌鳞癌肿瘤微环境中Tregs细胞减少,而CTL细胞增加。此外,该研究探索了化疗前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并定义了三组具有不同生物学特征和恶性程度的肿瘤细胞亚群。多重免疫荧光显示疗效较差者的原发肿瘤组织比疗效好者具有更多高度恶性组肿瘤细胞。结论:研究结果解析了化疗后舌鳞癌免疫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对影响舌鳞癌化疗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新的见解,有助于识别潜在免疫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肿瘤异质性 舌鳞状细胞癌 化疗
下载PDF
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38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晓蒙 孙海滨 +1 位作者 吴宏 韩正学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行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行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其中牙龈癌11例、舌及口底癌10例、颊黏膜癌10例、中央性颌骨癌2例、上颌窦癌3例、口咽癌2例。根据肿瘤切除后的缺损范围制取背阔肌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12.0 cm×24.0 cm,供区拉拢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区和受区恢复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38例患者的游离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背阔肌皮瓣及供区均恢复良好;其中3例患者出现术后肿瘤复发,予以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可有效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巨大软组织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背阔肌皮瓣 软组织缺损 口腔颌面部肿瘤 皮瓣修复
原文传递
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 被引量:9
16
作者 章臻 潘巨利 +3 位作者 黄欣 陈溯 陈仁吉 温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均满足义齿修复的要求。结论: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应多科合作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义齿修复为导向满足术后义齿修复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面形及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缺损 重建 义齿修复 个体化治疗 腓骨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中HIF-1α及Notch-1在组织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德龙 牛其芳 +6 位作者 冯芝恩 苏明 欧阳嘉杰 杨扬 李金忠 徐桥石 韩正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组织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组织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修复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实验组(即缺血再灌注...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的Notc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组织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组织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修复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实验组(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其中空白对照组4只,Sham组4只,I/R组16只。Sham组及I/R组制备大鼠左下腹部4 cm×8 cm皮瓣,I/R组以血管夹夹闭大鼠腹壁浅动、静脉,形成皮瓣缺血状态。Sham组于术后7 d,I/R组分别于去除血管夹(缺血6 h后)即刻及缺血后1、3、7 d过量麻醉处死。利用RT-PCR、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HIF-1α、Notch-1的m RNA扩增水平和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Sham组及I/R组术后第7天的组织变化。利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I/R组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可见明显结构紊乱。RT-PCR结果显示,I/R组的HIF-1α、Notch-1 m RNA扩增水平在缺血6 h后即刻及缺血后1、3、7 d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Blank组(P<0.05);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I/R组,HIF-1α、Notch-1蛋白水平在缺血6 h后即刻及缺血后1、3、7 d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Blank组(P<0.05)。结论:组织瓣在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出现明显损伤。Notch信号通路在损伤及修复再生过程中被激活,可能与组织缺氧引起的HIF-1α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瓣 缺血再灌注损伤 HIF-1Α NOTCH信号通路 缺氧诱导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疾病组织样本采集、存储及应用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鸣宇 徐骎 +8 位作者 冯芝恩 泥艳红 李江 潘新华 李志会 严明 王旭 张建军 陈万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蔓延至国内其他省市和地区[1]。我国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分离确定了引起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蔓延至国内其他省市和地区[1]。我国研究人员第一时间分离确定了引起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同日宣布,由SARS-CoV-2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正式名称为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样本采集 操作规范 肺炎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在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硝酸盐一氧化氮转化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扬 牛其芳 +3 位作者 李德龙 张姝 秦力铮 韩正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硝酸盐转化生成一氧化氮(NO)的机制及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人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使用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培养基培养,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内硝酸钠含量... 目的:探讨缺氧状态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硝酸盐转化生成一氧化氮(NO)的机制及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人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使用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培养基培养,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内硝酸钠含量,使用NO探针检测NO水平,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XOR的表达。使用相关抑制剂L-NMMA和别嘌呤醇(allopurinol)后,再次检测NO生成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较高浓度的细胞外硝酸盐在常氧和缺氧条件下都会增加细胞内硝酸盐含量,细胞外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仅在缺氧条件下会增加细胞内NO水平。使用XOR阻断剂别嘌呤醇后,细胞外硝酸盐不再使细胞内NO水平升高。结论:缺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启动硝酸盐NO转化,XOR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损伤 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途径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原文传递
牙源性角化囊肿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冰 何悦 +16 位作者 彭歆 孙长伏 韩正学 吴煜农 彭利伟 赵熠 陶谦 韩新光 李劲松 苏彤 李波 张雷 胡砚平 陈传俊 李一 李铁军 赵怡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常见的良性颌骨囊性病损,其局部侵袭性生长行为及显著的术后复发倾向,不同于常见的其他类型的颌骨囊肿,而该疾病的命名、分类、疾病性质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OKC的相关研究深...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常见的良性颌骨囊性病损,其局部侵袭性生长行为及显著的术后复发倾向,不同于常见的其他类型的颌骨囊肿,而该疾病的命名、分类、疾病性质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OKC的相关研究深入、治疗理念和外科技术的发展,使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合理保存和重建患者口腔结构和功能这一治疗目标成为可能。为提高OKC的临床诊疗水平,需要对其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统一和规范。本专家共识汇集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建议和临床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OKC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治疗策略和随访等进行总结概括,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诊断 治疗 策略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