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模式的口腔种植研究生培养路径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雨辰 耿威 +2 位作者 林潇 刘静明 孙玉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在口腔种植专业学习时的综合能力,因此基于多学科联合的PBL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多学科联合的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临床水平,并通过多学科... 口腔种植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在口腔种植专业学习时的综合能力,因此基于多学科联合的PBL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多学科联合的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临床水平,并通过多学科联合教学,拓宽学生学习范围,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能力,可以为口腔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口腔种植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学 PBL教学模式 多学科联合教学
下载PDF
汉唐之际口腔认知与疾病诊疗研究与展望
2
作者 高琴 朱梦迪 +3 位作者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张净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12,共9页
汉唐时期是中医学从奠基到成熟的重要节点,此时传统口腔医学也从初创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汉唐口腔医学研究集中在汉唐口腔生理、病理和口腔疾病治疗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对汉唐口腔医学... 汉唐时期是中医学从奠基到成熟的重要节点,此时传统口腔医学也从初创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通过对现有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汉唐口腔医学研究集中在汉唐口腔生理、病理和口腔疾病治疗与卫生保健等方面,对汉唐口腔医学发展史及当时医书所载口齿相关术语释义略有涉及,研究方法与思路也较为单一,古籍文献的引用、分析多为简单罗列与初步的演绎推理。从大的宏观视角出发,目前汉唐口腔医学发展的全貌并未覆盖,一系列重大问题尚未触及。同时,对汉唐口腔医学研究新方法的探讨与运用,亟需推进。从未来研究的前景看,中国口腔疾病传统治疗的研究领域广阔,大量文献尚未挖掘,假以时日必将成果丰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汉唐医学 舌诊 口腔保健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彬 邓旭亮 +3 位作者 冯海兰 李若瑜 万喆 王新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门诊戴用和不戴可摘义齿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及常见的念珠菌菌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不戴可摘义齿患者54人(A组),戴上颌可摘义齿患者84人(B组),年轻学生51人作为对照组(C组)。采集唾液培养并初步鉴定菌...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门诊戴用和不戴可摘义齿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及常见的念珠菌菌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不戴可摘义齿患者54人(A组),戴上颌可摘义齿患者84人(B组),年轻学生51人作为对照组(C组)。采集唾液培养并初步鉴定菌种,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A组念珠菌检出率为51.9%,白念珠菌占82.1%。B组念珠菌检出率为82.1%,白念珠菌占73.9%。C组念珠菌检出率为17.6%,白念珠菌占55.6%。A、B、C 3组间及每两组间的念珠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戴用可摘义齿的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不戴义齿中老年患者;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白念珠菌仍是口腔中主要念珠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义齿 中老年人
下载PDF
2种不同种植体周维护方法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郭文锦 贾斌 +2 位作者 董颖韬 马金玲 潘巨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比较赤藓糖醇龈下喷砂与碳纤维超声工作尖用于种植体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口腔医院单颗种植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赤藓糖醇龈下喷砂组(A组)和碳纤维超声工作尖组(B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在种植修复后3、6... 目的 :比较赤藓糖醇龈下喷砂与碳纤维超声工作尖用于种植体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口腔医院单颗种植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赤藓糖醇龈下喷砂组(A组)和碳纤维超声工作尖组(B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在种植修复后3、6、12、18个月进行种植体周维护,分别检测种植修复后即刻(基线)及3、6、12、18个月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及探诊深度(P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舒适度。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修复后18个月,A组患者种植体周黏膜炎的发生率(5.7%)显著低于B组(11.4%,P<0.05);2组种植修复后3、6、12、18个月的mPLI和mSBI均较基线显著增加(P<0.05),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种植修复后不同时段的PD较基线无显著差异,2组间也无显著差异。A组治疗舒适度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赤藓糖醇龈下喷砂可用于种植体周维护,且患者舒适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维护 赤藓糖醇喷砂 碳纤维超声工作尖 种植体周黏膜炎 种植体周围炎
原文传递
中国近现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单艳华 周永胜 +3 位作者 周建 陈琦 张大庆 郭传瑸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3期269-275,共7页
中国近现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经过80年的发展虽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目前对于这些研究还缺少系统性梳理与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口腔医学史研究,本文基于学科建制化理论,分类阐述口腔医学史在教育、期刊、共同体和执业... 中国近现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经过80年的发展虽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目前对于这些研究还缺少系统性梳理与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口腔医学史研究,本文基于学科建制化理论,分类阐述口腔医学史在教育、期刊、共同体和执业管理制度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阐述口腔医学史的社会文化属性,为研究者多角度切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口腔医学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挖掘史料背后的逻辑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明晰未来口腔医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史 中国近现代 建制化 口腔医学教育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净秋 王伽伯 +1 位作者 王松灵 周建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在现代医学、历史研究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摆脱了传统历史撰写的藩篱,依靠现代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突破,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亮点。其中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甲...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在现代医学、历史研究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摆脱了传统历史撰写的藩篱,依靠现代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突破,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亮点。其中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甲骨文中的口腔疾病研究;考古研究中的早期人类牙齿研究;文物、艺术史研究中的口腔医学研究;医学通史性论著中的口腔医学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关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的研究逐渐为学界所关注,但是目前研究的总体人数还不够多,研究的领域仍不够广泛,研究的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总之,相关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 甲骨文 艺术史研究 医学史通史
下载PDF
口腔医学史课程的教学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 朱梦迪 +1 位作者 赵丽颖 王松灵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口腔医学史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具有医学人文性质的课程,近年来越发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史课程在国内开设较早,其创立和最早授课人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史家、口腔医学家周大成教授。... 口腔医学史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具有医学人文性质的课程,近年来越发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史课程在国内开设较早,其创立和最早授课人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史家、口腔医学家周大成教授。课程自1988年开设至今35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队伍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团队。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之际,口腔医学史课程不断拓展新领域,在教学模式上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变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强化传统优势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为课程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提供并创设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史 课程教学 教学新模式
下载PDF
小型猪模式动物在口腔颌面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建 杨子 王松灵 《生物医学转化》 2021年第3期1-5,36,共6页
小型猪牙颅颌系统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等与人类相近,其作为口腔颌面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动物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依托笔者课题组利用小型猪模式动物,在牙齿发育、唾液腺损伤防护、牙及其周围组织再生修复等领域进行的广泛探索研... 小型猪牙颅颌系统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等与人类相近,其作为口腔颌面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式动物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依托笔者课题组利用小型猪模式动物,在牙齿发育、唾液腺损伤防护、牙及其周围组织再生修复等领域进行的广泛探索研究,结合国内外利用小型猪进行的口腔颌面生物医学研究现状,阐述小型猪模式动物的特点及在口腔颌面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模式动物 发育 再生
下载PDF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口腔医学史教学的启示
9
作者 朱梦迪 张净秋 +1 位作者 王松灵 周建 《医学教育管理》 2023年第3期282-287,共6页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萌芽于欧美,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转型期。近代以来,西方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传入我国,国内医学界、学术界有识之士受其影响和激励,开始思考本国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萌芽于欧美,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转型期。近代以来,西方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传入我国,国内医学界、学术界有识之士受其影响和激励,开始思考本国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也相继开设医学史讲座,这一领域最重要著作《中国口腔医学史考》一书的出版。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世界口腔医学教育越来越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持续创新,这为我国口腔医学史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 中国口腔医学史 现代信息网络教学模式
下载PDF
抗菌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林 唐文珺 +3 位作者 姜亦洋 石燕 晏子琪 王冬青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51-456,共6页
目的探讨抗菌光动力疗法(antibacter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采用随机、对... 目的探讨抗菌光动力疗法(antibacterial photodynamic therapy,aPDT)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口设计,符合纳入标准的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侧与对照侧。对照侧接受常规SRP,试验侧SRP基础上联合aPDT治疗(SRP+aPDT)。记录治疗前(基线)、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占比(BOP%)。结果1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对照侧356颗受试牙,2136个位点;试验侧360颗受试牙,2160个位点。治疗前,两侧基线水平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试验侧和对照侧的牙周临床指标PD、PLI、BI、BO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各时间点,与常规SRP相比,SRP+aPDT联合治疗侧PD、PLI和BI均有改善。SRP+aPDT联合治疗侧在治疗后3个月时BOP%和PLI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SRP侧(P<0.05)。结论aPDT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在早期更好地改善牙龈出血,控制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抗菌光动力疗法 牙周基础治疗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出血指数 探诊出血
下载PDF
亚硝酸盐抗菌效果及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祝一帆 刘希成 周建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本文综述了亚硝酸盐的来源与代谢、抗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在口腔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酸盐 抗菌作用 口腔环境
下载PDF
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郭文锦 贾斌 +1 位作者 董颖韬 马金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种植义齿修复... 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用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正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齿功能评分、治疗后美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牙齿功能语言、咀嚼、吞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美观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种植义齿修复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提升、牙齿功能与美观效果的改善、不良反应的减少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治疗 种植义齿修复 牙齿功能 美观效果
下载PDF
锂基玻璃陶瓷核瓷瓷块种类和厚度对深色基牙遮色能力的研究
13
作者 唐丽洁 王娜 连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锂基玻璃陶瓷核瓷种类和厚度对深色基牙的遮色能力,为临床医生和技师选择修复材料提出指导意见。方法:将IPS E.max Press低透LT A1色铸瓷块(LT)、中度不透MO1色铸瓷块(MO)和高度不透HO1色铸瓷块(HO)制作成厚度为0.4 mm、0.... 目的:研究不同锂基玻璃陶瓷核瓷种类和厚度对深色基牙的遮色能力,为临床医生和技师选择修复材料提出指导意见。方法:将IPS E.max Press低透LT A1色铸瓷块(LT)、中度不透MO1色铸瓷块(MO)和高度不透HO1色铸瓷块(HO)制作成厚度为0.4 mm、0.5 mm、0.6 mm和0.8 mm的瓷片试件,分别粘接在金合金、镍铬合金、ND6色和ND8色树脂底物上,用以模拟金属桩核及深色基牙,以A2色作为基线,使用数字比色仪测量各组Lab值,并与基线相比较计算色差值ΔE。结果:无论是LT、MO还是HO瓷块,随着瓷片厚度的增加,其在不同颜色底物上的色差值均显著减小(除金合金外);当瓷层厚度大于等于0.5 mm时,对于各种底物,HO组的色差值均显著小于MO组和LT组;当瓷层厚度小于等于0.6 mm时,底色偏黄的基牙使用遮色核瓷后效果优于底色偏灰黑的基牙;当瓷层厚度达到0.8 mm时,各类核瓷对各种颜色底物的遮色效果均较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瓷层厚度、核瓷种类以及基牙底色均会影响最终修复体的颜色,对于深色基牙,使用高度不透的核瓷瓷块和/或增加瓷层厚度均可提高遮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基玻璃陶瓷 遮色能力 厚度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 被引量:9
14
作者 章臻 潘巨利 +3 位作者 黄欣 陈溯 陈仁吉 温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设计。通过多学科合作,进行植骨、种植、义齿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4例患者通过个体化的治疗,面形均恢复良好,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均满足义齿修复的要求。结论: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应多科合作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义齿修复为导向满足术后义齿修复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面形及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缺损 重建 义齿修复 个体化治疗 腓骨
下载PDF
中老年可摘义齿戴用者义齿性口炎检出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彬 邓旭亮 +3 位作者 冯海兰 万喆 李若瑜 王新知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9期28-31,共4页
目的调查口腔修复科门诊戴用可摘义齿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义齿性口炎检出情况以及患者念珠菌培养情况,分析与义齿性口炎相关的因素。方法检查戴用上颌跨过中线的可摘义齿中老年患者84人,用全唾液培养和义齿腭部组织面菌斑培养以及血清芽... 目的调查口腔修复科门诊戴用可摘义齿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义齿性口炎检出情况以及患者念珠菌培养情况,分析与义齿性口炎相关的因素。方法检查戴用上颌跨过中线的可摘义齿中老年患者84人,用全唾液培养和义齿腭部组织面菌斑培养以及血清芽管实验和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查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并初步鉴定菌种,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义齿性口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能与义齿性口炎患病相关的因素。结果戴用可摘义齿的84位受检者中检出义齿性口炎患者27人,占32.1%。全部培养出念珠菌,其中口炎伴真菌携带者6人,占义齿性口炎患者的22.2%;口炎伴真菌感染者21人,占义齿性口炎患者的77.8%;未发现口炎不伴有真菌携带者。经统计分析,夜间戴用为义齿性口炎患病的影响因素(P=0.007);女性可能更易患义齿性口炎(P=0.055)。白念珠菌和义齿性口炎的患病高度相关(P=0.005)。结论白念珠菌仍是口腔中致病性最强的念珠菌与义齿性口炎高度相关(P=0.005)。夜间戴用义齿和义齿性口炎高度相关(P=0.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义齿性 中老年人
下载PDF
上颌窦黏膜在上颌窦提升术中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瑶 潘巨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上颌窦黏膜是覆盖在上颌窦骨壁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随着上颌窦提升术在种植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潜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尚无关于上颌窦黏膜成骨能力的系统性综述。因此,笔者将对目前上颌窦黏膜成骨潜能... 上颌窦黏膜是覆盖在上颌窦骨壁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随着上颌窦提升术在种植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上颌窦黏膜的成骨潜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尚无关于上颌窦黏膜成骨能力的系统性综述。因此,笔者将对目前上颌窦黏膜成骨潜能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黏膜 骨膜 成骨 上颌窦提升
下载PDF
骨膜在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臻 潘巨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51-354,共4页
骨膜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成骨器官,有着复杂、精密而又有序的复合结构。骨膜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屏障膜特性、材料学特性,同时又有来源广泛、不存在免疫原性等诸多优点,在骨缺损修复、骨组织再生、骨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理想的应用前景,... 骨膜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成骨器官,有着复杂、精密而又有序的复合结构。骨膜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屏障膜特性、材料学特性,同时又有来源广泛、不存在免疫原性等诸多优点,在骨缺损修复、骨组织再生、骨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理想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也得到了骨科、颌面外科、种植科、牙周科等相关领域医生及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并利用好骨膜,将在骨组织再生、骨缺损修复等领域中开辟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 骨组织再生 骨缺损 骨量不足 屏障膜
下载PDF
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征 杨子 +1 位作者 安婷 侯本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声波及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龈上及龈下菌斑,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片包被胶原作为载体,厌氧培养21 d形成细菌生物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o... 目的:评价超声、声波及激光活化技术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龈上及龈下菌斑,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片包被胶原作为载体,厌氧培养21 d形成细菌生物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onventional needle irrigation,CNI)、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EDDY声波冲洗、Nd:YAG激光、半导体(Diode)激光、Er:YAG激光光子引导光声流(photon-initiat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和光波增强光声流(shock wave enhanced emission photoacoustic streaming,SWEEPS)联合1%次氯酸钠(NaOCl)处理,刮取HAP片上细菌生物膜,梯度稀释后厌氧37℃恒温培养72 h后进行菌落计数,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细菌通用基因及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S.i)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始可培养细菌数为(11.33±2.50)×108 CFU/mL,CNI组平均杀菌率最低为71.23%,Nd:YAG及Diode激光平均杀菌率分别为86.46%和87.06%,显著高于CNI组(P<0.01)。PUI、EDDY及PIPS平均杀菌率达98.43%、99.11%及99.34%,均显著高于CNI组、Nd:YAG组及Diode激光组(P<0.01)。SWEEPS杀菌率最高达99.93%,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WEEPS组细菌通用基因及S.i基因拷贝数最少,与对照组、CNI组、Nd:YAG组及Diode激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活化次氯酸钠冲洗液可显著提高对细菌生物膜的灭菌效果,其中Er:YAG激光SWEEPS模式杀菌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根管冲洗 光波增强光声流 Er:YAG激光光子引导光声流 激光活化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PMMA基托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虹 张振庭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采用纳米Si O2粒子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树脂进行增韧、增强,以求达到改变基托树脂的结构组成,降低内应力的损害,提高基托树脂的强度。方法:在基托水MMA中超声分散加入表面处理的纳米Si O2与PMMA聚合进行改性。测试改性后... 目的:采用纳米Si O2粒子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树脂进行增韧、增强,以求达到改变基托树脂的结构组成,降低内应力的损害,提高基托树脂的强度。方法:在基托水MMA中超声分散加入表面处理的纳米Si O2与PMMA聚合进行改性。测试改性后的基托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结果:加入少量的纳米Si O2,能够同时提高基托树脂的的强度和韧性,纳米Si O2含量为0.77%时,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较PMMA树脂提高22.19%,断裂伸长率较PMMA树脂提高37.29%;弹性模量较PMMA树脂提高54%基托树脂的硬度随着纳米Si O2含量的增加而成线性的提高。结论:基托树脂的硬度随着纳米Si O2含量的增加而成线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机械性能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虹 张振庭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新型不饱和聚酯基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UP)桩核的制作方法及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1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注入连续高强度玻璃纤维,合成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2制作出长度19mm,直径13mm的... 目的:研究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新型不饱和聚酯基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UP)桩核的制作方法及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1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注入连续高强度玻璃纤维,合成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2制作出长度19mm,直径13mm的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9支。3测试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机械性能,包括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结果: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弯曲强度1060MPa,弹性模量27.7GPa,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相近似。结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再进一步的临床生物安全检测后,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将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玻璃纤维 桩核 弯曲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