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欣 潘巨利 +2 位作者 陈仁吉 贾海鸥 杨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此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此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强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 实习教学 PBL 应用 主动学习 神经病学 学习内容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显微外科培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正学 张陈平 +1 位作者 季彤 马继壮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显微外科 培训班 口腔颌面外科学 学科交叉 外科领域 头颈肿瘤 基本操作
下载PDF
1087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洪涛 韩正学 苏静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我院颌面外科出院病人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评价。结果:共调查出院病历1 087份,使用抗菌药...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我院颌面外科出院病人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评价。结果:共调查出院病历1 087份,使用抗菌药物1 022例,抗菌药物总的应用率为94.02%;手术病人997例,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995例,使用率为99.80%,其中不合理预防用药的比例达到86.9%。结论:我院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加强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预防应用 颌面外科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西医来华留学生口腔颌面外科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学玖 黄欣 +3 位作者 秦力铮 李华 郑宗梅 李金忠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4期713-715,共3页
基于从事西医来华留学生口腔颌面外科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介绍了临床理论全英文教学的教材准备,理论课教学方法特点。提出了全英文教学的语言准备事项,临床教学的带教形式、带教方法、考核方法以及其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西医来华留学生 口腔颌面外科 全英文教学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黄欣 李华 +5 位作者 李建华 潘巨利 韩正学 刘谊 石立新 张晓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发作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和急救经验,加强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围术期突发急性肺栓塞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1-05在我院颌面外科住院手术后5例突发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发作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和急救经验,加强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围术期突发急性肺栓塞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3—2011-05在我院颌面外科住院手术后5例突发疑似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以突发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后血清D-二聚体显著升高,早期积极抗凝治疗有效。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性,D-二聚体可作为诊断参考指标之一,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教学建设、改革和教学人才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力铮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8期2268-2268,共1页
口腔颌面外科(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基本教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牙及牙槽外科、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口腔颌面炎症、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创伤、面部神经疾患、涎腺疾病、牙颌面畸形、唇腭裂、组织缺损功能重建、口腔... 口腔颌面外科(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基本教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牙及牙槽外科、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口腔颌面炎症、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创伤、面部神经疾患、涎腺疾病、牙颌面畸形、唇腭裂、组织缺损功能重建、口腔颌面种植等。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建设 人才建设 口腔颌面颈部肿瘤 颞下颌关节疾病 改革 口腔颌面创伤 牙槽外科
下载PDF
金星消毒液在口腔颌面外科器械消毒的效果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永红 董辉 郝世雄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4年第4期180-181,184,共3页
金星消毒液在口腔颌面外科器械消毒的效果检测与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周永红,董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检验科郝世雄临床器械消毒工作是口腔科的关键性工作,尤其口腔外科,每日均要和上百份沽有血、... 金星消毒液在口腔颌面外科器械消毒的效果检测与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周永红,董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检验科郝世雄临床器械消毒工作是口腔科的关键性工作,尤其口腔外科,每日均要和上百份沽有血、唾液的器械接触,极易造成乙肝病毒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星消毒液 口腔颌面外科 器械消毒 效果检测 乙肝病毒 口腔外科 干燥盘 艾滋病毒 首都医科大学 口腔科医院
下载PDF
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彬 潘巨利 +3 位作者 王峰 王学玖 谭包生 邢汝东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总结前臂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修复的经验,对前臂皮瓣的用途,应用方法,成败因素等加以分析和讨论.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应用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7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32~81岁,除一例为其他原... 目的总结前臂皮瓣用于口腔颌面部修复的经验,对前臂皮瓣的用途,应用方法,成败因素等加以分析和讨论.方法2001年2月至2004年9月,应用前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7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5例;年龄32~81岁,除一例为其他原因造成的面部软组织缺损外,均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常规切取前臂皮瓣并即刻修复缺损;结果75例前臂皮瓣成活73例,修复成功率为97.3%.所有病例均为即刻修复.制取的前臂皮瓣面积最大为10 cm×8 cm,最小为5 cm×3 cm,平均面积为7.5 cm×5.5 cm,血管蒂最长约11cm,平均长度为9 cm.3例出现血管危象,1例抢救成功,2例失败.结论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是目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选择.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尤其是颊癌,应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游离皮片移植等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臂皮瓣 显微血管外科 修复重建 口腔颌面部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表浅病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荣志 朱宣智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4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对应用CO_2激光治疗的219例口腔颌面部表浅病变进行了报告分析,其中包括颌面部色素斑、痣34例,扁平疣20例,睑黄色瘤11例,口腔颌面部各类增生物26例,纤维瘤22例,乳头状瘤24例,牙龈瘤15例,血管瘤20例... 本文对应用CO_2激光治疗的219例口腔颌面部表浅病变进行了报告分析,其中包括颌面部色素斑、痣34例,扁平疣20例,睑黄色瘤11例,口腔颌面部各类增生物26例,纤维瘤22例,乳头状瘤24例,牙龈瘤15例,血管瘤20例,口腔粘液囊肿40例,口腔粘膜白斑6例。颞部鳞状细胞癌1例(另见专文报导)。从这些病例中可以看出,CO2激光对口腔颌面部表浅病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治疗所用功率以3~5W较为合适。对不同的病变采用不同的照射方式,对较小的病变,一次照射即可治愈,对较大的病变,采用分层分次照射,这样既可清除病变,又不易在颌面部遗留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 口腔颌面部表浅病变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与干燥综合征的交叉免疫基因预测分析
10
作者 袁文思 吴亚珩 +1 位作者 吴冬雪 周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8-1049,共12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与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在转录水平的交叉免疫基因(cross immune genes,CIGs)并分析免疫浸润状态,为OSCC在SS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与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在转录水平的交叉免疫基因(cross immune genes,CIGs)并分析免疫浸润状态,为OSCC在SS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OSCC和SS数据集,使用limma R软件包结合Venn图筛选OSCC和S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再与免疫基因数据集进行交叉筛选获得CIGs。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算法筛选核心CIGs。利用CIBERSORT R软件包分析浸润的免疫细胞类型及比例。结果从OSCC数据集中筛选出2885个DEGs,从SS数据集中筛选出2472个DEGs,交叉分析得到55个CIGs;经LASSO回归分析后二次交叉筛选出RASGRP3为潜在的核心CIGs,在OSCC和SS中表达均上调。另外,在OSCC和SS中,记忆CD4+T细胞、巨噬细胞和活化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浸润均与RASGRP3相关。结论癌基因RASGRP3可作为OSCC和SS的潜在治疗靶点,并对二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RASGRP3与浸润的NK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等密切相关,为探索针对SS患者OSCC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干燥综合征 核心交叉免疫基因 免疫细胞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早期口腔癌检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金忠 李鑫 郑家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6-521,共6页
过去几十年,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中晚期口腔癌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早期确诊的主要方法是切取活检,但该方法有创,且异常增生与早期口腔癌的区分过于依赖病理医师的临... 过去几十年,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中晚期口腔癌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早期确诊的主要方法是切取活检,但该方法有创,且异常增生与早期口腔癌的区分过于依赖病理医师的临床经验。为诊断口腔异常增生和早期口腔癌,迫切需要可在门诊条件下操作简便、实用且无创的诊断工具。目前发展迅速的早期口腔癌检测方法包括光学系统检查、活组织染色、唾液检测、刷取活检、DNA分析等。本文对这些方法诊断口腔鳞癌及癌前病损的价值进行回顾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自体荧光 光谱分析 窄带成像 刷取活检 倍体分析 唾液
原文传递
正颌外科患者术前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爱民 王兴 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了解正颌患者颞下颌关节 (TMJ)的功能状况 ,探讨牙颌面畸形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关系。方法正颌外科发育性牙颌面畸形 12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2 3.8岁 ,男性 45例 ,女性 78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检查方法采取问诊与检查相结合 ,颞下... 目的 了解正颌患者颞下颌关节 (TMJ)的功能状况 ,探讨牙颌面畸形与颞下颌关节之间的关系。方法正颌外科发育性牙颌面畸形 12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2 3.8岁 ,男性 45例 ,女性 78例。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检查方法采取问诊与检查相结合 ,颞下颌关节功能记分采取 Helkim o指数记分方法。结果  (1)牙颌面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各种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2 )男性患者弹响症状发生率高于女性 ,而女性患者关节触诊疼发生率高。(3) 16~ 2 5岁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较高 ,但大多数为轻度张口受限。(4 )不对称畸形 (下颌前突偏斜 )者弹响症状发生率较高 ,而且相应偏斜侧最大侧向移动度小。而下颌后缩组开口度明显小于其他各组 ,提示其关节功能受损较严重。结论 牙颌面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不同于正常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颞下颌关节 功能
下载PDF
择区性颈清扫术及其在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正虎 韩正学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颈淋巴清扫术是头颈部鳞癌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颈清扫术的分类、概念、内容、适应证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治与功能并举的现代外科理念,使得择区性颈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择区... 颈淋巴清扫术是头颈部鳞癌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颈清扫术的分类、概念、内容、适应证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治与功能并举的现代外科理念,使得择区性颈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择区性颈清扫术近年来在口腔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区性颈清扫术 鳞癌治疗 口腔癌 头颈部鳞癌 颈淋巴清扫术 现代外科 临床应用 适应证
下载PDF
SH3PXD2b基因突变与颅颌面畸形和中耳炎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彬 张志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95-798,共4页
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在影响患者颅颌面形态和功能的同时,多伴随有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炎的发生,引起听觉障碍。SH3PXD2b作为新发现的伪足受体蛋白基因,对细胞表面伪足形成、... 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作为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在影响患者颅颌面形态和功能的同时,多伴随有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炎的发生,引起听觉障碍。SH3PXD2b作为新发现的伪足受体蛋白基因,对细胞表面伪足形成、细胞外基质改建与重塑、颅颌面器官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SH3PXD2b基因、SH3PXD2b基因突变、颅颌面畸形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和中耳炎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3PXD2b基因 基因突变 颅颌面畸形 咽鼓管功能障碍 中耳炎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在病房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芳 牛毅 李静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02年第4期220-221,223,共3页
21世纪医院管理体系的现代化 ,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医院运行机制。为了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开展 ,我院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医嘱管理系统的应用 。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医嘱 护理
下载PDF
谈谈口腔肿瘤手术中如何选择气管切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隋良朋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11-13,54,共4页
目的 :口腔肿瘤患者手术 ,为了避免或预防术后的术区肿胀会引起呼吸道梗阻 ,常需配合“气切”术 ,如何掌握其适应证。方法 :我院 1 983~ 1 997年的 1 5 82例口腔肿瘤手术 ,其中有 1 5 1例行“气切”术 ,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 :1 5 1 /1... 目的 :口腔肿瘤患者手术 ,为了避免或预防术后的术区肿胀会引起呼吸道梗阻 ,常需配合“气切”术 ,如何掌握其适应证。方法 :我院 1 983~ 1 997年的 1 5 82例口腔肿瘤手术 ,其中有 1 5 1例行“气切”术 ,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 :1 5 1 /1 5 82“气切”率占 1 0 4 0 %。对 94例舌癌的舌颌颈联合根治术 ,气切 /未气切比为 1 5 /79,未气切 79例 ,无 1例术后因呼吸困难再行气管切开术。结论 :一侧联合根治术 ,“气切”不一定做常规辅助手术。但有些情况下 (详见全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气管切开术 手术中
下载PDF
口腔疣状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9 位作者 刘彦普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何悦 尚政军 吴煜农 李劲松 韩正学 田臻 张陈平 李铁军 钟鸣 廖贵清 沈子华 黄俊辉 喻建军 苏彤 姚志刚 胡延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2-370,共9页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增生、牙源性角化囊肿、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颌骨骨髓炎等疾病。OVC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OSCC不尽相同,误诊和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OVC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的目的 ,是希望减少OVC误诊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粘膜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中的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红 周伟 +2 位作者 谭包生 刘晓勇 王松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其他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组织中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 6 9例各种口腔及颌面部肿瘤组织 ,HE染色后常规病理学检测 ;提取肿瘤组织DNA ,以粘膜型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4例 (4 / 9)舌癌 ,... 目的 :观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其他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组织中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 6 9例各种口腔及颌面部肿瘤组织 ,HE染色后常规病理学检测 ;提取肿瘤组织DNA ,以粘膜型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4例 (4 / 9)舌癌 ,6例 (6 / 2 5 )腮腺混合瘤 ,2例 (2 / 9)颌骨肉瘤 ,2例 (2 / 15 )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HPVDNA呈阳性。而腺淋巴瘤、粘膜白斑、基底细胞腺瘤、颌骨造釉细胞瘤、腺泡细胞瘤组织中未发现有HPVDNA。结论 :部分口腔颌面部肿瘤可检测到HPVDNA ,HPV感染可能在上述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型人乳头瘤病毒 DNA 舌癌 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 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口腔小涎腺粘液囊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荣志 董辉 +1 位作者 王松灵 郝玉梅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口腔小涎腺粘液囊肿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过去,传统方法是手术切除,也有人往囊腔内注射碘酊。但据我们临床观察,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位于舌尖腹部的囊肿,复发率更高。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以下简称C... 口腔小涎腺粘液囊肿是口腔科常见多发病。过去,传统方法是手术切除,也有人往囊腔内注射碘酊。但据我们临床观察,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是位于舌尖腹部的囊肿,复发率更高。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以下简称CO2激光)照射的方法治疗口腔小涎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涎腺粘液囊肿 二氧化碳激光 激光疗法
下载PDF
替硝唑、甲硝唑治疗颌面部感染40例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素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口腔颌面部炎症在口腔外科是一种常见病,以往采取的治疗与护理是局部消炎,切开引流,服用和注射抗生素,多间隙感染病人则需要住院治疗,治疗及护理过程较长。最近,我科应用替硝唑、甲硝唑治疗颌面部感染临床观察40例,疗效显著,... 口腔颌面部炎症在口腔外科是一种常见病,以往采取的治疗与护理是局部消炎,切开引流,服用和注射抗生素,多间隙感染病人则需要住院治疗,治疗及护理过程较长。最近,我科应用替硝唑、甲硝唑治疗颌面部感染临床观察40例,疗效显著,疗程短、治愈率高。替硝唑、甲硝唑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感染 替硝唑 甲硝唑 护理 口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