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了光明的事业——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傅守静教授
1
作者 魏文斌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5-217,共3页
早晨8:00的钟声刚刚响起,一位身量不高、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宽边方形眼镜的老教授便体态蹒跚地出现在了同仁医院眼科会诊中心的门口.她,便是同仁医院的“瑰宝级”老专家——93岁高龄的傅守静教授.近七十年来,这样的清晨、这样的场景,... 早晨8:00的钟声刚刚响起,一位身量不高、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宽边方形眼镜的老教授便体态蹒跚地出现在了同仁医院眼科会诊中心的门口.她,便是同仁医院的“瑰宝级”老专家——93岁高龄的傅守静教授.近七十年来,这样的清晨、这样的场景,似乎构成了一幅蒙太奇的永恒画面.唯一变幻的,是画面中主人公的体态:从初为医师踌躇满志的年轻大夫,到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眼科主任,再到平静安详,一切了然于胸的龙钟老专家.傅守静教授始终坚守在她钟爱的岗位上,勤耕不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眼科主任 事业 会诊中心 体态 专家
原文传递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2005-2009年就诊患者病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敬毅 周辰 《眼科》 CAS 201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为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2005-2009年北京同仁医院统计室及眼科行政部的工作量统计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数据。主要指标专科... 目的了解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为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设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2005-2009年北京同仁医院统计室及眼科行政部的工作量统计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数据。主要指标专科门诊工作量及手术量。结果五年来门诊量排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白内障(16.53%)、眼底病(15.65%)、斜弱视(15.11%)、屈光不正(13.88%)和角膜病(12.57%);手术病种前5位依次为白内障(31.85%)、屈光不正(21.98%)、眼底病(9.83%)、青光眼(8.58%)和角膜病(7.54%)。结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量与手术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就诊患者构成比较大的是白内障、眼底病和斜弱视。手术比例增长较多的为角膜病专科和眼肿瘤专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构成比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原文传递
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结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丹 魏文斌 +1 位作者 段欣荣 杨承勋 《眼科》 CAS 2011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4例(24眼)屈光度超过–6.0D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方法随机分为单纯C3F8注气组(A组)1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 目的探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4例(24眼)屈光度超过–6.0D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方法随机分为单纯C3F8注气组(A组)1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气组(B组)10例。手术前后检查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部超声波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术后平均随诊(27.3±12.8)个月。主要指标视网膜复位例数,术后视力,手术费用。结果术后最后随诊时,单纯C3F8注气组、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注气组间手术复位率分别为28.6%(4/14例)和20%(2/10例),视力改善≥2行例数亦分别为4例和2例(P均=1.00)。两组间手术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单纯玻璃体腔C3F8注气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经济、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注气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底病病例讨论图片选登
4
作者 田蓓 汪东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眼底图像 黄斑前膜 病例讨论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 图示 彩色 眼底病 眼科中心 断层扫描图像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原文传递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2008-2010年发表论文情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雅楠 莫宾 +2 位作者 刘武 王宁利 李思珍 《眼科》 CAS 201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所发论文的特点,为个人及单位增强科研实力提供建议。设计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在北京同仁医院登记存档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学术论文。方法统计分析论文数...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所发论文的特点,为个人及单位增强科研实力提供建议。设计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在北京同仁医院登记存档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学术论文。方法统计分析论文数量、构成、期刊类型分布及作者职称和发文类型等。主要指标论文数量、种类、期刊类型分布、研究内容、作者职称和发文类型。结果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2008-2010年共发表论文533篇,其中SCI文章88篇(16.51%),中华系列94篇(17.64%),核心期刊304篇(57.04%)。其中2008、2009、2010年分别发文172篇、195篇、166篇,SCI文章分别为19篇、29篇、40篇。SCI期刊约62种,核心期刊44种。文章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244篇),基础研究(101篇)、专科护理(60篇)、教学管理(9篇)等也均有涉及。533篇论文中,498篇(93.43%)由中、高级职称人员撰写。结论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临床部近年发表论文数量整体趋势相对平稳,发文质量不断提高,反映专业水平和科研实力层次多、角度广。高级职称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要发文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文 论文数量 论文质量 分析
原文传递
大医精诚——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张惠蓉教授
6
作者 刘宁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416,共2页
张惠蓉教授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3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即如今院校合并之后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1959年北京医学院(北医)眼科研究生毕业,历任北医眼科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眼科副主任、主任。2005年至... 张惠蓉教授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3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即如今院校合并之后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1959年北京医学院(北医)眼科研究生毕业,历任北医眼科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眼科副主任、主任。2005年至今任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作为我国最著名的眼底病专家之一,张惠蓉教授在眼科学界和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眼科学 大医精诚 临床医学院 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院 四川大学 院校合并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区在SCI期刊上发表的眼科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统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仕明 康梦田 +1 位作者 王宁利 詹思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8-681,共4页
背景近年来中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逐渐增多,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目的系统检索并统计分析中国大陆地区截止2012年11月1日在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眼科疾病的RCT论文。方法在Pubmed检索平台,以Ophth... 背景近年来中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眼科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逐渐增多,目前尚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目的系统检索并统计分析中国大陆地区截止2012年11月1日在SCI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眼科疾病的RCT论文。方法在Pubmed检索平台,以Ophthalmology、Eye及其所有下位主题词、文献类型限定为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国家限定为China进行检索。对于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中国大陆地区自1989年以来共发表68篇眼科疾病方面的RCT论文,其中2005年后数量迅速增长,2006年7篇,2009年11篇,2011年15篇。68篇RCT论文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青光眼、角膜结膜病、眼免疫/药理和眼底病等领域,共发表在35种SCI期刊上,覆盖了大多数的SCI眼科期刊,如Ophthalmology和IOVS等,以及少量其他专业期刊,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为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8篇)。68篇RCT论文来自中国26家单位,主要为广州、北京、上海、温州和杭州等地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在SCI期刊上所发表的眼科疾病相关的RCT论文数量持续增多,主要集中在白内障、眼视光和青光眼等领域,RCT论文的总体数量仍较少,且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眼科 中国大陆地区 SCI期刊 循证医学
下载PDF
2014年北京市眼科年会图片展作品选登(一)
8
作者 肖萍 汪东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45-45,共1页
图片简介 A图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眼底彩色图像;B图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劈裂伴黄斑牵拉综合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C图示脉络膜骨瘤眼底彩色图像;
关键词 图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北京市 视网膜劈裂 高度近视眼 作品 年会 眼科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眼科斜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乙迪 焦永红 +1 位作者 满凤媛 王振常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年第3期292-294,共3页
在介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眼科斜视教学中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教学及医疗实践,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的实施办法,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临床教学 斜视 眼科医师
下载PDF
胶粒系统载体应用于眼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志中 李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9-583,共5页
胶粒系统载体是近年来眼用新型制剂的研究热点。眼用胶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微乳液、微球、水凝胶、纳米混悬液和纳米脂质微粒。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生物特性,其制成的眼用制剂具有药物缓释、控释、靶向等优点,在眼用缓释系统载体... 胶粒系统载体是近年来眼用新型制剂的研究热点。眼用胶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微乳液、微球、水凝胶、纳米混悬液和纳米脂质微粒。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生物特性,其制成的眼用制剂具有药物缓释、控释、靶向等优点,在眼用缓释系统载体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粒系统载体 分子结构 生物特性 眼用方式
下载PDF
Teller视敏度卡在小儿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国宏 成娟娟 焦永红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第4期427-429,共3页
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由于认知及辨析能力未成熟,婴幼儿视力检查是小儿眼科临床检查中的难点问题。条栅视力是一种有效的客观视力检查方法,但在年轻眼科医师中能够掌握和应用者较少。为了普及婴幼儿视力检查技术,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 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由于认知及辨析能力未成熟,婴幼儿视力检查是小儿眼科临床检查中的难点问题。条栅视力是一种有效的客观视力检查方法,但在年轻眼科医师中能够掌握和应用者较少。为了普及婴幼儿视力检查技术,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Teller视敏度卡应用于小儿眼科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视敏感 临床教学 多媒体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眼科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忆辛(综述) 马建民(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指将大量基因片段或寡核苷酸进行有序的高密度排列于玻璃、硅等固相支持物上,并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探针上的信号强弱进行检测并分析,最终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其表达信息的一种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因其高亲和力、高... 基因芯片技术是指将大量基因片段或寡核苷酸进行有序的高密度排列于玻璃、硅等固相支持物上,并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探针上的信号强弱进行检测并分析,最终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其表达信息的一种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因其高亲和力、高精确性、高信息量等优点在临床疾病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生物芯片 眼科 生物检测技术 人类 动物
下载PDF
重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整合眼科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迪亚 王宁利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已被人类认识上百年。最初,它被定义为一种因眼压升高而导致特征性视神经结构改变和特异性视野变化的眼部疾病。但当人们只局限于眼球本身来理解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时,很难解释我们在临床上遇见的一些难题,如有些患者...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已被人类认识上百年。最初,它被定义为一种因眼压升高而导致特征性视神经结构改变和特异性视野变化的眼部疾病。但当人们只局限于眼球本身来理解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时,很难解释我们在临床上遇见的一些难题,如有些患者眼压虽然处于正常范围,但罹患青光眼;有些患者虽然长期眼压高于正常范围,但未出现视神经的病理改变;再者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眼压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其视神经结构及视野仍不断恶化;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同时罹患青光眼。这些只是偶然现象,还是其中存在一些尚未被揭示的联系?然而当我们改变传统思维,采用整合眼科学观念去研究这个古老疾病时,我们发现既往所谓正常眼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分类是不存在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就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眼压与颅内压之间跨筛板压力梯度差增大而发生特征性视神经损害的神经变性性疾病。机械力学因素以及血液流变学因素均有可能参与到跨筛板压力梯度增大后的病理损害过程中。这是第一次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由多元论归集为一元论,是在整合医学思想下的关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再认识,并将改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开角型 青光眼 整合眼科学
原文传递
重视整合眼科学的平台建设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宁利 陈伟伟 +1 位作者 杨一佺 汪东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眼不是孤立的结构,而是与全身密切关联的感觉器官,因此多种眼病不仅涉及眼组织局部,还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对其诊断治疗需要多个科室的联系,多种手段的联合。当前眼科学不仅与其他各临床科室有脱节,同时本身亚专业过度细化,... 眼不是孤立的结构,而是与全身密切关联的感觉器官,因此多种眼病不仅涉及眼组织局部,还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器官。对其诊断治疗需要多个科室的联系,多种手段的联合。当前眼科学不仅与其他各临床科室有脱节,同时本身亚专业过度细化,导致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和眼科医生知识的碎片化,极大地限制了学科的发展。整合医学的理念是现阶段医学发展的创新与革命,本文中笔者从眼科面临的挑战入手,结合、整合医学的方法与观念,总结出"整合眼科学"的概念,并论述了"整合眼科学"对眼科发展的必要性及平台建设的方法。整合眼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解决当前眼科发展瓶颈的钥匙,希望能通过本文促使医学工作者对整合眼科学的理念产生系统的认识,共同参与完成整合眼科学平台的搭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整合眼科学 学科发展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晶 郑燕 +1 位作者 刘倩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7-533,共7页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研究表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安全性、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但飞秒激光制瓣LASIK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仍是关注的焦点. 目的 比较Intralase FS60飞秒激光和Moria M2微型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拟行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204眼.根据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2个组,各组患者基线特征匹配.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100眼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微型角膜刀制瓣组52例104眼行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波前像差仪分析6 mm瞳孔下Zernike系数及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采用Optec 6500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5、3.0、6.0、12.0和18.0 c/d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CS).结果 飞秒激光制瓣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裸眼视力达到及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分别占95.1%、94.2%和93.9%,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94.2%、93.8%和93.2%.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37±2.12)、(-0.26±0.45)和(-0.45±0.51)D,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分别为(-6.25±2.05)、(-0.44±0.64)和(-0.35±0.59)D,术后3个月和1年2个组间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l.194、1.429,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飞秒激光制瓣组总高阶像差(RMSh)及各项高阶像差均明显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2个组间术眼在暗视状态下1.5 c/d空间频率的Lo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在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12.0 c/d和18.0 c/d空间频率的LogCS值均明显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产生的高阶像差低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视觉质量优于微型角膜刀制瓣的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 近视/手术 像差 对比敏感度 飞秒激光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可靠性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啸谷 乔利亚 +4 位作者 张烨 谭家璿 管征 万修华 王宁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65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低阶像差矫正方式对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结果影响,并分析影响其测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无其他眼病的67例单纯性屈光不正志愿者左右眼中随机选择一眼共67眼,分别使用传统框架眼镜矫正与双通道客观成像质量分析系统内... 目的比较不同低阶像差矫正方式对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结果影响,并分析影响其测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无其他眼病的67例单纯性屈光不正志愿者左右眼中随机选择一眼共67眼,分别使用传统框架眼镜矫正与双通道客观成像质量分析系统内置矫正方法进行光学成像质量和散射情况测量。比较两者MTF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差异,并分析造成两者测量差异原因。结果传统框架眼镜矫正法与OQAS仪器内置矫正法测得的MTFcutoff值分别为(39.83±9.11)c·deg-1、(40.34±10.02)c·deg-1(t=-0.59,P=0.56);SR值分别为(0.22±0.06)c·deg-1、(0.22±0.06)c·deg-1(t=-0.90,P=0.37);OSI值分别为(0.50±0.06)c·deg-1、(0.40±0.05)c·deg-1(t=-2.96,P=0.004);两种矫正方法的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为(0.02±0.39)D,等效球镜度数符合率(相差≤0.50D)为91%(61/67)。OSI差值与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P<0.05)。MTFcutoff差值与最佳聚焦点等效球镜差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54,P<0.05)。结论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内置的低阶像差矫正技术不影响光学质量评价,是一种临床上准确、可靠的视觉质量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质量 点扩散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散射 像差
下载PDF
IL-1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 被引量:19
17
作者 梁亮 王红 +2 位作者 彭晓燕 赵萌 周增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前节检查,并根据de Smet的标准对炎症进行分级。用0.3 mL肝素(5 000 U/mL)注射至左心室以抗凝血,然后取眼球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17多克隆抗体在眼组织中的表达,5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对照。结果用IRBP免疫Lewis鼠后第10天,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节炎症表现,免疫后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炎症平均得分为0.4、3.2、1.6和0.2。实验组大鼠眼组织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光感受器细胞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组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部位可见IL-17蛋白表达,而正常组未见IL-17蛋白表达。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组织切片染色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6、4、2、0.4。EAU大鼠眼部炎症表现的严重程度与IL-1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68,P<0.01)。结论IL-17蛋白在Lewis大鼠EAU模型中呈高表达,表明IL-17阳性表达细胞在EAU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自身免疫反应 葡萄膜视网膜炎 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下载PDF
采用效用分析方法测量中国人青光眼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绍丹 孙霞 +5 位作者 王宁利 张纯 李思珍 王谦 王兰 梁远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3-847,共5页
背景近年来关于青光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但调查结果表明各种视功能量表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准确、全面地评价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值得深入研究。目的利用效用分析的方法测量青光眼患者... 背景近年来关于青光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但调查结果表明各种视功能量表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准确、全面地评价影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值得深入研究。目的利用效用分析的方法测量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门诊确诊的青光眼患者,采用效用分析中的线性等级尺度(RS)法和时间交易(TTO)法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反映青光眼患者疾病相关生活质量的效用值,比较RS法和TTO法所得效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青光眼家族史、青光眼手术史、不同视功能损害程度以及不同青光眼类型对患者效用值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青光眼患者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67岁。RS法和TTO法测得青光眼患者的效用值分别为0.62±0.19和0.77±0.12,两种方法获得的效用值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0.074,P=0.499)。RS法计算所得的效用值受日常生活视力、视野缺损程度以及青光眼手术史的影响,而TTO法测得的效用值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与患者视力和视野损害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校正了年龄、工作状态和受教育程度以后,较差眼视力≥0.3的青光眼患者其TTO效用值显著高于较差眼视力〈O.3者(P=0.029)。结论效用分析的方法简单、灵敏,可较好地被患者所接受。RS法所得效用值受日常生活视力、视野缺损程度以及青光眼手术史的影响,反映了患者对自身视觉状态的主观评价。TTO法测得的效用值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反映了不同患病个体对自身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视功能的损害程度在青光眼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生活质量 效用分析 等级尺度法 时间交易法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世强 接英 +2 位作者 李蕾 张莉 卢红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超高度近视患者8例(16只眼)的资料。对术后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屈光度、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的情况,分析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变差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88±10.32)岁,术前屈光度范围-29.0^-18.0 D,平均屈光度(-23.19±3.60)D,术后屈光度范围-3.0~1.75 D,平均屈光度(-0.73±1.31)D,术后屈光度比术前明显减小(P<0.001)。所有患者对术后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满意,术前矫正远视力平均为0.19±0.07,术后平均矫正远视力为0.24±0.07,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对术后裸眼近视力和30 cm矫正近视力的满意度均较差,术后裸眼近视力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30 cm矫正视力亦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10 cm矫正视力有改善但依然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主要与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术后矫正近视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视觉质量 近视力
下载PDF
提升眼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学习有效性探讨
20
作者 接英 臧云晓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指出目前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方法的局限性,探讨其相应对策及评价标准,以提高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眼科研究生 专业学位 理论学习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