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青少年(听力正常组)MHT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耳蜗组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3.33%,其在过敏倾向方面的得分(5.63±2.22分)高于听力正常组(4.05分),在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4.03±2.72分)低于听力正常组(4.99分),在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1.95±2.01分)低于听力正常组(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和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他们仍需要家长、老师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老年人配戴助听器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和患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COSI)问卷门诊或电话随访62例老年助听...目的评估老年人配戴助听器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和患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COSI)问卷门诊或电话随访62例老年助听器配戴者(年龄62~87岁,平均73.45±5.54岁,配戴助听器时间为6周左右)的主观效果,包括配戴助听器后听力残疾的改善程度、最终能力和满意度等,并将SADL问卷结果与Cox等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作比较;比较耳背式与耳内式、双耳与单耳助听器配戴效果的差异。结果 62例受试者SADL问卷总平均分4.97±0.35,积极作用4.38±0.51,服务与花费4.55±0.39,负面作用5.82±0.68,个人形象5.88±0.60分;COSI问卷改善程度的得分为3.05±0.57,最终能力3.54±0.45分(分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SADL问卷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Cox的标准,耳背式助听器在个人形象方面的得分低于耳内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耳内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配戴助听器后SADL和COSI问卷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DL和COSI问卷作为评估老年人助听器配戴效果的有效方法,简单易懂、耗时短;对于老年人,耳背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好于耳内式,个人形象方面差于耳内式助听器。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adult-screening,HHIA-S)、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gits in noise,DI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分析HHIA-S与DIN在听力损失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本研究招募听力正常者2...目的研究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adult-screening,HHIA-S)、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gits in noise,DI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分析HHIA-S与DIN在听力损失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本研究招募听力正常者29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38例,按双耳纯音听阈平均值PTA_(0.5~4 kHz)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9例,依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听力损失自我报告、HHIA-S量表以及DIN测试。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听阈平均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确定DIN在最佳诊断截点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①本组受试者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平均听阈PTA_(0.5~4 kHz)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②将HHIA-S得分>8分定义为存在听力障碍,结果显示HHIA-S量表发现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684,特异度为0.967;③DIN的最佳诊断截点(cut-off)为-16.1 dB,判断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1,均高于HHIA-S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结论DIN作为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便捷的听力筛查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听觉-言语-心理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对60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人工耳蜗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青少年(听力正常组)MHT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耳蜗组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3.33%,其在过敏倾向方面的得分(5.63±2.22分)高于听力正常组(4.05分),在身体症状方面的得分(4.03±2.72分)低于听力正常组(4.99分),在恐怖倾向方面的得分(1.95±2.01分)低于听力正常组(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工耳蜗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和言语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他们仍需要家长、老师及社会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文摘目的评估老年人配戴助听器的效果。方法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和患者导向的听觉改善分级(client oriented scale of improvement,COSI)问卷门诊或电话随访62例老年助听器配戴者(年龄62~87岁,平均73.45±5.54岁,配戴助听器时间为6周左右)的主观效果,包括配戴助听器后听力残疾的改善程度、最终能力和满意度等,并将SADL问卷结果与Cox等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作比较;比较耳背式与耳内式、双耳与单耳助听器配戴效果的差异。结果 62例受试者SADL问卷总平均分4.97±0.35,积极作用4.38±0.51,服务与花费4.55±0.39,负面作用5.82±0.68,个人形象5.88±0.60分;COSI问卷改善程度的得分为3.05±0.57,最终能力3.54±0.45分(分值越高代表效果越好)。SADL问卷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Cox的标准,耳背式助听器在个人形象方面的得分低于耳内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的得分高于耳内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耳配戴助听器后SADL和COSI问卷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DL和COSI问卷作为评估老年人助听器配戴效果的有效方法,简单易懂、耗时短;对于老年人,耳背式助听器在负面作用方面好于耳内式,个人形象方面差于耳内式助听器。
文摘目的研究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adult-screening,HHIA-S)、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gits in noise,DIN)与听力损失的相关性,分析HHIA-S与DIN在听力损失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本研究招募听力正常者29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38例,按双耳纯音听阈平均值PTA_(0.5~4 kHz)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9例,依次完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听力损失自我报告、HHIA-S量表以及DIN测试。采用线性相关分析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听阈平均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确定DIN在最佳诊断截点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①本组受试者HHIA-S得分、DIN阈值与纯音平均听阈PTA_(0.5~4 kHz)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②将HHIA-S得分>8分定义为存在听力障碍,结果显示HHIA-S量表发现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684,特异度为0.967;③DIN的最佳诊断截点(cut-off)为-16.1 dB,判断听力损失的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1,均高于HHIA-S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结论DIN作为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便捷的听力筛查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及听力损失自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