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鼻炎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慧敏 张媛 +5 位作者 黄东生 谷易轩 朱霞 张伟令 张谊 徐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82-985,共4页
目的总结过敏性鼻炎(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制订AR儿童的饮食及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 目的总结过敏性鼻炎(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制订AR儿童的饮食及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包括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以及13种食物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食物过敏原分布特点。结果330例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患儿中男性209例(63.33%),女性121例(36.67%);中位就诊年龄5岁,按年龄进行分组,其中<3岁组17例,3~<6岁组155例和≥6岁组158例,年龄≥6岁患儿占比最高(47.88%)。血清总IgE为4~4674 kUA/L,中位数167 kUA/L,其中检测结果升高者(≥60 kUA/L)占78.18%。99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阴性,231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阴性患儿的血清总IgE升高比例(51.52%)低于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患儿(8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儿血清总IgE升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血清总IgE升高比例最高(51.94%),其次是3~<6岁组(42.64%)。食物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最高的3种食物分别是牛奶(72.42%)、蛋清/蛋白(22.42%)和水果类(13.94%);对不同年龄、性别患儿的食物过敏原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女性患儿的蛋清/蛋白阳性率高于男性,蛋清/蛋白阳性率在<3岁年龄患儿中最高,其次是3~<6岁,最低的是≥6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AR伴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以男性患儿更为多见,牛奶、蛋清/蛋白及水果类为主要食物过敏原,且女性患儿及年龄<3岁患儿的蛋清/蛋白阳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食物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儿童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鼻黏膜不同炎症的临床表现及客观炎症指标的异同性研究
2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3 位作者 森巴 司马宇彤 刘仲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69-376,共8页
目的比较慢性鼻炎(CR)、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在鼻部症状、生活质量评估和临床炎症指标表达方面异同。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就诊的154例连续患者,年龄18~70岁... 目的比较慢性鼻炎(CR)、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在鼻部症状、生活质量评估和临床炎症指标表达方面异同。方法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就诊的154例连续患者,年龄18~70岁,其中男性106例,女性48例。根据入选标准,纳入患者分为CR组、CRSsNP组和CRSwNP组。患者于就诊当天进行鼻内镜、鼻呼出NO(nasal exhaled nitric oxide,nNO)、皮肤点刺试验、鼻窦CT和血常规检查,并在医师指导下对自身鼻部症状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填写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SNOT-22)问卷。共43例CR患者,58例CRSsNP患者及53例CRSwNP患者入选本研究。结果CRSsNP组SNOT-22总分显著低于CR和CRSwNP组(30.0±19.4 vs.41.1±21.9,30.0±19.4 vs.40.9±18.7,P<0.05),CR组和CRSwNP组的SNOT-22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CRSwNP组鼻部症状及鼻外症状平均得分最高;CRSsNP组得分较低;CR患者对睡眠的损害影响显著高于CRSsNP患者(9.9±6.2 vs.5.1±5.3,P<0.05),与CRSwNP组睡眠评分无显著差异(9.9±6.2 vs.7.1±5.7,P>0.05)。当患者合并过敏原阳性时,CR、CRSsNP和CRSwNP之间症状评分及SNOT-22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当过敏原阴性时,无论症状评分还是SNOT-22评分,三者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R、CRSsNP和CRSwNP三种鼻黏膜炎症类型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就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而言,CR组和CRSwNP组相近且较CRSsNP组损害更明显。客观评价指标与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鼻窦炎 鼻息肉 一氧化氮 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发育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3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4 位作者 许庆刚 崔世磊 刘仲燕 赵岩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42-247,共6页
目的根据国际额窦解剖分类(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IFAC)确定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变异的出现率,探讨额隐窝气房变异在额窦相关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46例额窦相关头痛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 目的根据国际额窦解剖分类(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IFAC)确定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变异的出现率,探讨额隐窝气房变异在额窦相关头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46例额窦相关头痛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的鼻窦CT,分析其额隐窝引流区域的额隐窝相关气房,并分析中鼻道变异和鼻窦受累情况。观察其在头痛与否之间表达是否有差异。结果92侧鼻窦CT中,鼻丘气房(agger nasi cell,ANC)出现率为100%(92/92),其次筛泡上气房(supra bulla cell,SBC)为78.3%(72/92),鼻丘上气房(supra agger cell,SAC)为67.4%(62/92),筛泡上额气房(supra bulla frontal cell,SBFC)为27.2%(25/92),鼻丘上额气房(supra agger frontal cell,SAFC)为20.7%(19/92),额窦间隔气房(frontal septal cell,FSC)为8.7%(8/92),眶上筛房(supraorbital ethmoid cell,SOEC)为0%(0/92)。在传统的额窦引流区域,IFAC分类中的SBFC(P=0.0108)和SAC(P=0.0104)和SAFC(P=0.0088)与额窦相关头痛的发生有显著相关。中鼻道变异如泡状中鼻甲也表现出和额窦相关头痛的发生明显相关(P=0.0390)。结论在额隐窝引流通道中,SAC、SAFC、SBFC及泡状中鼻甲的发育异常均与额窦相关性头痛具有明显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头痛 额隐窝 国际额窦解剖分类 泡状中鼻甲
下载PDF
CXCL10在嗜酸性粒细胞型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闫冰 刘畅 +2 位作者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及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欧洲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共识(EPOS2012),纳入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患者共35名...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在嗜酸性粒细胞型及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欧洲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共识(EPOS2012),纳入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患者共35名,术中收集鼻息肉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鼻息肉内CXCL10含量;采用HE染色法对病理活检标本染色,计算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依据比值将CRSwNP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ECRSwNP)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nonECRSwNP);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CXCL10水平与息肉组织中炎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XCL10预测nonECRSwNP的可靠性。结果nonECRSwNP中CXCL10水平显著高于ECRSwNP组(P<0.05)。鼻息肉CXCL10mRNA水平与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成显著负相关(P<0.05,r=-0.395),与组织浆细胞成显著正相关(P<0.05,r=0.389)。ROC曲线及约登指数表明,鼻息肉组织中CXCL10预测nonECRSwNP的最佳界值为0.026(以GAPDH为内参基因),其敏感度为58.33%,特异性为100%(曲线下面积=0.761,P<0.01)。结论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CXCL10表达高于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提示CXCL10可能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生物标志物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进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纤毛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明 矫健 +3 位作者 卜祥婷 王阳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的主要分子机制。方法CRSwNP患者行鼻息肉切除术前1周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鼻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 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的主要分子机制。方法CRSwNP患者行鼻息肉切除术前1周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的鼻黏膜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路富集分析。从最显著富集的生物学过程,挑选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鼻黏膜组织中共有288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性分析显示与之最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为纤毛的组织、装配、运动。纤毛的装配过程受糖皮质激素调控最为广泛,分别有78个基因上调、8个基因下调。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显著促进了FOXJ1、RFX2、CCNO、FUZ、DNAI2、CCDC65的表达。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显著促进CRSwNP鼻黏膜纤毛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糖皮质激素类 纤毛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北方夏秋季致敏花粉种属和浓度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欧阳昱晖 李颖 +2 位作者 安羽三 李瑛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包头市和哈尔滨市2019年夏秋季致敏花粉的浓度和种属,及其与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时间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19年7月1日~10月15日的大气花粉,显微镜下计数每日总量和分类;分析相应时间段各地过敏原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北京市、包头市和哈尔滨市2019年夏秋季致敏花粉的浓度和种属,及其与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时间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19年7月1日~10月15日的大气花粉,显微镜下计数每日总量和分类;分析相应时间段各地过敏原检测结果及过敏性鼻炎发病人数与花粉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包头市、北京市和哈尔滨市花粉浓度高峰期分别为7月17日~9月27日、8月16日~9月28日、7月31日~9月3日;三个城市主要夏秋花粉来源于菊科蒿属、藜科藜属、桑科葎草属和禾本科植物;包头市蒿属花粉总数最高(12914粒/1000 mm^2),是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4倍.北京市和包头市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与花粉播散时间一致.结论北方夏秋季主要花粉播散期在7~9月,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一致,提示花粉过敏应关注花粉播报,做好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变应原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闫冰 王成硕 +1 位作者 刘畅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鼻息肉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表达差异。方法招募依据EPOS2012指南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共26例,术中收集鼻息肉标本。采用荧光定...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鼻息肉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表达差异。方法招募依据EPOS2012指南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共26例,术中收集鼻息肉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鼻息肉中SAA表达;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病理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并依据比值将CRSwNP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与非嗜酸性粒细胞型(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non-CRSwNP);采用Spearman分析鼻息肉中SAA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non-ECRSwNP中的鼻息肉中SAA水平显着高于ECRSwNP组(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鼻息肉中SAA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 SAA在不同病理类型的鼻息肉中表达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鼻窦炎 鼻息肉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疗迈入精准治疗时代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35-638,共4页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我国发病率可达2%~8%,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根据现有的国际诊疗指南欧洲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共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我国发病率可达2%~8%,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经济负担[1]。根据现有的国际诊疗指南欧洲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共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 ps2012,EPOS2012)[2],CRS的治疗主要以鼻用糖皮质激素等为代表的药物治疗结合鼻内镜手术为主要形式,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精准医疗 生物制剂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通过补体C3a/C3aR轴诱导上皮细胞炎症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爽 闫冰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PM2.5(0、25、50、100μg/ml)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 目的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PM2.5(0、25、50、100μg/ml)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以及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a及其受体C3aR表达水平。并利用C3aR拮抗剂处理Beas-2b细胞验证其对PM2.5诱导的炎症水平的抑制作用。结果PM2.5暴露诱导上皮细胞中TSLP、IL-6、IL-8、IL-1β和GMCSF表达显著上调,并诱导细胞中补体C3、C3a和C3aR的基因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而C3aR拮抗剂处理可显著抑制PM2.5诱导的Beas-2b细胞中TSLP、IL-6、IL-8和IL-1β的增加。C3aRA也可下调PM2.5诱导的GMCSF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2.5可能通过补体C3a/C3aR轴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上皮细胞 支气管 补体C3 炎症 空气细颗粒物 BEAS-2B细胞
下载PDF
花粉过敏的防御和治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欧阳昱晖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4期177-179,共3页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30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患病年龄也趋于低龄化。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反复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
关键词 花粉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变应原 脱敏法 免疫
下载PDF
鼻腔扩容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改善作用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洪政 高翔 +5 位作者 张媛 李彦如 徐文 李云川 韩德民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并收集行鼻腔扩容手术的OSAHS患者共41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临床特征,术前基线主观嗜睡程度(Epworth sleepine...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并收集行鼻腔扩容手术的OSAHS患者共41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临床特征,术前基线主观嗜睡程度(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和客观多导睡眠监测(PSG)数据,以及术后半年随访时的ESS评分和PSG数据。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分组主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影响改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鼻腔扩容术后OSAHS患者的E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夜间睡眠平均脉搏血氧饱和度(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SpO2)显著改善(P=0.038)。轻度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改善率低于重度组(P=0.025),中等颈围组MSpO2改善量好于高颈围组(P=0.014)。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增加有使AHI改善率降低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OR=0.690,95%CI=0.496~0.96,P=0.028);术前AHI增高有使AHI改善率增加的可能,具有统计学意义(OR=1.175,95%CI=1.079~1.279,P<0.001);术前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SpO2)降低有使AHI改善率降低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OR=1.222,95%CI=1.023~1.460,P=0.027)。结论鼻腔扩容手术可以改善OSAHS患者主观嗜睡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夜间睡眠MSpO2。BMI升高和LSpO2降低是影响AHI改善率的危险因素,而AHI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治疗结果 鼻腔扩容手术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和鼻一氧化氮浓度之间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承耀 王向东 +3 位作者 司马宇彤 刘仲燕 曹飞飞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5期305-310,共6页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AR)和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鼻一氧化氮(NO)及鼻糖精清除时间(saccharin clearancetime,SCT)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各组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AR及NAR患者共119例,并根据合并鼻窦受累(sinus inflam...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AR)和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鼻一氧化氮(NO)及鼻糖精清除时间(saccharin clearancetime,SCT)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各组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连续纳入AR及NAR患者共119例,并根据合并鼻窦受累(sinus inflammation,SI)与否分为AR组、ARw SI组、NAR组及NARw SI组;分别评估患者的症状、SCT、鼻NO水平,计算SCT与鼻NO及鼻部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总计有70例AR、49例NAR连续患者符合条件入选,同期入选健康对照组46例。根据鼻窦CT,AR组有34例合并鼻窦受累(ARw SI组),NAR组中有22例鼻窦受累(NARw SI组)。与对照组相比,AR、ARw SI及NARw SI患者的SCT时间显著延长,而NAR患者SC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12.3±4.6)min vs.(8.4±2.6)min,P>0.05]。对比AR和NAR各亚组,SCT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AR患者SCT显著延长,同时伴有鼻NO水平升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NARw SI及ARw SI组SCT明显延长(P均<0.001)。NAR组鼻NO和对照组鼻NO之间无统计学差异,SCT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8.4±2.6)min vs.(12.3±4.6)min,P>0.05]。AR组SCT与鼻NO水平呈弱正相关关系,现有数据未达显著相关(r=0.212,P=0.078);在NAR组,SCT与鼻NO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现有数据可见为显著相关(r=-0.335,P=0.019)。结论 鼻NO和SCT都是评估黏膜纤毛传输系统的常用方法,均能反映鼻黏膜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不同组别中表现出相反的相关关系。若SCT明显延长,需考虑鼻黏膜炎症较重或存在鼻窦受累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过敏 鼻炎 糖精 黏膜纤毛清除 一氧化氮 鼻窦炎 非变应性鼻炎 糖精清除时间 鼻一氧化氮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指南2019版过敏性鼻炎管理路径(中国版) 被引量:31
14
作者 Bachert C Fokkens WJ +16 位作者 Haahtela T Hellings PH Klimek L Papadopoulos N Pham-Thi N PfaarO Valiulis A Ventura MT Onorato G Czarlewski W Bedbrook A Bousquet J 王向东(编译) 王成硕(编译) 郑铭(编译) 杜崑(编译) 张罗(编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12期690-699,共10页
2018年12月3日,慢性疾病管理大会在巴黎召开,经过与会的过敏科学及气道疾病领域的专家和患者组织讨论,针对未来鼻炎和哮喘的管理,推荐采用真实世界综合管理路径评估系统,旨在实现数字化、综合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本文是该文件的摘要版... 2018年12月3日,慢性疾病管理大会在巴黎召开,经过与会的过敏科学及气道疾病领域的专家和患者组织讨论,针对未来鼻炎和哮喘的管理,推荐采用真实世界综合管理路径评估系统,旨在实现数字化、综合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本文是该文件的摘要版,其中也介绍了中国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流行状况以及《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在中国应用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哮喘 过敏性鼻炎 管理 真实世界 综合管理路径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庆庆 段甦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8-932,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及百度学术总库中关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对符合要求的RCT进行系统描述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RCT,共有77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鼻中隔矫正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5. 47,P <0. 01,OR=5. 89,95%CI:3. 12~11. 12];鼻中隔矫正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3. 39,P <0. 01,OR=5. 49,95%CI:2. 05~14. 07);鼻阻力值结果显示,鼻中隔矫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31. 08,P <0. 01,OR=-0. 28,95%CI:-0. 30~-0. 26)。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伴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确切,但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1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庆庆 段甦 +1 位作者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3-475,共3页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而发生的一组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1]。它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因其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但其病情若迁延不愈可诱发牙齿... 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是由成牙组织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而发生的一组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及根端囊肿是最为常见的类型[1]。它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因其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但其病情若迁延不愈可诱发牙齿移位脱落、颌骨骨折、复视等合并症[2]。现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院收治的1例牙源性上颌骨囊肿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上颌骨囊肿 首都医科大学 上皮剩余 根端囊肿 含牙囊肿 自觉症状 牙齿移位
下载PDF
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婧兴 蔡超 +2 位作者 赵妍 王向东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923,共5页
黄芩苷是源于中药黄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 黄芩苷是源于中药黄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成分黄芩苷因其抗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而具有开发为治疗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潜能。本文对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其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 抗炎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蠡 王成硕 +1 位作者 娄鸿飞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3期192-196,共5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核心是多种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在CRSwNP的治疗中...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核心是多种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以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在CRSwNP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激素抵抗是鼻窦炎难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D作为一种经典的固醇类药物,主要与调节人体钙磷代谢有关,近年来逐渐发现其能够发挥抗炎作用。现有研究报道维生素D能够减少CRSwNP的炎症反应水平,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可能增强机体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本文主要就维生素D对CRSwNP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维生素D 免疫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在慢性炎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栾格 王明 +1 位作者 王成硕 张罗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7期1119-1123,共5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并参与调节多种免疫反应。IRF4与机体多种慢性炎性疾病以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相关,抑制IRF4的表达或功能,可以达到减轻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IRF4在慢性鼻病和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并参与调节多种免疫反应。IRF4与机体多种慢性炎性疾病以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相关,抑制IRF4的表达或功能,可以达到减轻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IRF4在慢性鼻病和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有助于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4 慢性炎性疾病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免疫调控
下载PDF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50
20
作者 王洪田 马琳 +27 位作者 王成硕 申昆玲 何焱玲 马迎民 王宁宇 王向东 王俊阁 方秋红 尹金淑 石海云 史飞 邢志敏 向莉 孙劲旅 吴静 谷庆隆 张亚梅 陈晓巍 赵京 晋红中 谢志强 马婷婷 王晓艳 郭淼颖 王良录 张罗 王学艳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966-985,共20页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至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SPT操作流程。为此,制定标准化的SPT非常必要。SPT通常在单侧或双侧前臂进行,可分2 d或多天实施...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至今国内外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SPT操作流程。为此,制定标准化的SPT非常必要。SPT通常在单侧或双侧前臂进行,可分2 d或多天实施,也可在背部进行;抗组胺药物等对SPT有影响,进行SPT之前必须停用3~7 d;如果不能确定药物是否影响SPT结果,可采用组胺阳性对照来验证;组胺阳性对照的最佳浓度是10 mg/ml,也可用两种浓度的组胺验证SPT阳性反应是否成比例;金属单头点刺针的SPT结果非常可靠,塑料多头点刺针对儿童可能有较好的意义;风团>3 mm是SPT阳性反应的标准,红晕可做为参考;随时观察SPT后15~20 min内的反应,少数人也可出现迟发反应,应随时就医;SPT严重不良反应很少见,但应做好预防和急救;最常见的8种吸入过敏原可涵盖95%~99%的过敏患者,11种食物过敏原可以涵盖95%的过敏患者;吸入性过敏原SPT结果的特异度较食物过敏原更高;可用SPT评价抗组胺药的疗效;老年人SPT灵敏度和特异度低于儿童和青壮年;SPT不能作为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otherapy,AIT)的疗效指标,但可采用SPT进行终点滴定法确定AIT中断治疗后再次开始治疗的起始浓度,或在不同AIT产品间进行转换;如果SPT阴性,则建议查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甚至局部sIgE或激发试验;SPT点刺液、结果解读、新鲜过敏原点刺液、药物过敏原点刺液、SPT操作的标准化非常重要,SPT操作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获得资质后持证上岗,严格掌握SPT适应证和禁忌证,在皮肤划痕症阳性患者容易出现假阳性,严重过敏期间不宜进行SPT,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SPT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适应证 禁忌证 专家共识 标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