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立晶 胡大一 +5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王国宏 史旭波 路亚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 600名患者,男性821例,女性779例,年龄26~9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58%(169/821),女性患病率为30.55%(238/77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男性为76.92%比59.67%;女性为67.64%比46.77%).结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群聚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男性;除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外,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 发生率 相关 人群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2004年6月 高三酰甘油血症 血清尿酸水平 血尿酸水平 患病率 高血压 利尿剂 血肌酐 发病情况 就诊患者 不同性别 女性
下载PDF
CRP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CRP REACTIVE 胆固醇水平 新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 流行病学 致炎因子 调查表 平均值 LDA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3
作者 齐弘炜 胡大一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37-741,共5页
胎盘生长因子(PlG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认为血浆PlGF的水平可作为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生物学标志。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胎盘生长因子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4 位作者 史旭波 王春波 朱晶岩 杨进刚 李田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即符合阿司匹林抵抗条件之一者。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4.9%(16/326),半抵抗发生率为27.6%(90/326)。与阿司匹林敏感(AS)者相比,AR的临床特征有:1)老年患者居多;2)女性患者居多;3)糖尿病患者居多;4)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关;5) 较少见于吸烟者。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心血管病患者 临床特征 二磷酸腺苷(ADP) 花生四烯酸(AA) mol/L 血小板聚集仪 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敏感 女性患者 糖尿病患者 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发生率 老年患者 高脂血症 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高血压
下载PDF
1008例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踝臂指数异常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李田昌 逯春鹏 韩雅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率及ABI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2004年9月至12月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测定ABI;分析患者ABI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008例...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率及ABI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2004年9月至12月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测定ABI;分析患者ABI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008例患者,男性559例,女性449例,年龄31~99岁。ABI异常的发生率男性为31.3%(175/559),女性为31.4%(141/449)。男性ABI异常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女性ABI异常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结论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ABI异常的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pelin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建勇 李田昌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肽类激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的激活来介导的,而许多G蛋白耦联受体被称为孤儿受体,是因为它们的配体没有被发现和确定.1993年O'Dowd等报道了一种新的G蛋白耦联受体,APJ[AngotensinⅡProtein J,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肽类激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的激活来介导的,而许多G蛋白耦联受体被称为孤儿受体,是因为它们的配体没有被发现和确定.1993年O'Dowd等报道了一种新的G蛋白耦联受体,APJ[AngotensinⅡProtein J,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样蛋白J]受体.1998年Tatemoto等从牛胃中分离出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肽-apelin(APJ endogenous ligand)-36,被证实为APJ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此后关于Apelin/APJ受体的研究逐渐展开,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意义尤为重要.现对Apelin/APJ受体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心血管生理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G蛋白耦联 孤儿受体 Protein 内源性配体 理中 病理 肽类激素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弘炜 吴明营 +2 位作者 汤楚中 朱朗标 胡大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生物芯片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文库筛选、新药开发以及病原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探讨。1999年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在心血管外科及其相关领域,基... 生物芯片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文库筛选、新药开发以及病原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探讨。1999年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在心血管外科及其相关领域,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综述近几年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观察其应用价值,介绍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的研究进展,对其主要内容简要总结、分析。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相关领域的成功应用,短时间、大范围地揭示了许多未知领域。基因芯片技术可更多地应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可能为此领域的科研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心脏病
下载PDF
无实习的心血管外科教学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齐弘炜 袁彪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5-137,共3页
心血管外科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繁杂难懂、涉及面广,且不实习,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像资料、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了解心血管外科的全貌,掌握重点疾... 心血管外科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繁杂难懂、涉及面广,且不实习,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像资料、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了解心血管外科的全貌,掌握重点疾病,弥补无实习安排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教学 PBL教学法 病例引导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夏季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9
作者 王吉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第6期45-45,共1页
科学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 科学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夏季,注意以下7个方面,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 夏季 科学研究 高温天气 血液循环 血流速度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王锡峥 杨毅 +3 位作者 齐弘炜 赵建刚 陈楠 袁彪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8期1096-1099,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CT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43)和B组(n=43)。A组给予CABG治疗,B组实施PCI治疗。比较2组术后完全血运重建情况[搏动指数(PI)、血管血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1 d与术后7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血管血流量、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高于术前1 d, LVEDD、LVESD均小于术前1 d, NT-proBNP水平低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LVEDD、LVESD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和PCI在治疗CTO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较为一致,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CABG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方面更具优势,而PCI则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并减轻经济负担,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20mg对国人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2 位作者 仝其广 史旭波 吴明营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26-429,共4页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甘油三酯(TG),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178例患者完成试验,与基线相比,8 周时TC显著下降[(6.26±1.00) mmol/L 比(4.50±0.88)mmol/L,P<0.01],降幅26.51%;LDL C显著下降[(4.17±0.69) mmol/L 比(2.51±0.72) mmol/L, P<0.01],降幅38.99%;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安全地降低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TC和LDL 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诊断 化验室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2
作者 高颖 杨光燃 +13 位作者 周迎生 洪天配 姜红 孙宁玲 严晓伟 李建军 董吁钢 李新立 李凌 杨萍 李全民 唐梅 谌贻璞 马长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3-838,共6页
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调查的全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6版“糖尿病地图”公布,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 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调查的全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6版“糖尿病地图”公布,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而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国际糖尿病联盟 专家 应用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肾功能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进刚 胡大一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 ,以及与笔者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应用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和慢性...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 ,以及与笔者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应用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ACEI可以改善肾功能 ,也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只要肾脏灌注充分且体液丧失不严重 ,ACEI就可改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 ,从而进一步改善肾脏的盐分泌 ;而在体液显著丧失时 ,血管紧张素Ⅱ则可使肾小球滤过率 (GFR)迅速下降 ,继发少尿或无尿性肾衰竭。一般来说 ,在急性肾衰竭缓解之后可重新安全的服用ACEI,尤其是诱发因素已纠正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肾功能 心血管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血管内超声采集、测量和报告标准的临床专家协约文件简介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建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1.目的 在过去十年中,血管内超声(IVUS)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图像采集、图像测量和结果报告的标准.标准的缺乏已经影响了临床医生运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研究结果的能力.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美国心脏病学会 图像采集控制 图像测量 报告标准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诊疗带教工作的十点体会
15
作者 李田昌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冠心病介入诊疗是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等.本人从1995年至今共为来我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此方面专业技术人材180多人,并利用业余时间赴全国多家医院帮助开展此工作,... 冠心病介入诊疗是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等.本人从1995年至今共为来我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此方面专业技术人材180多人,并利用业余时间赴全国多家医院帮助开展此工作,现将本人在带教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介入疗法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4
16
作者 张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史旭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2 27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 025例(45.1%),女性1 249 例(54.9%),焦虑发生率38.5%, 抑郁发生率5.7%,其中男性的焦虑发生率为31.5%,抑郁发生率为3.7%,女性的焦虑发生率为42.7%,抑郁发生率为7.4%。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组、独身、高教育程度、无业、低收入、病程时间长、高血压分级水平高、有冠心病;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独身、女性、病程时间长、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抑郁。女性、独身、病程时间长、低收入及合并有冠心病是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低龄、高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焦虑。高龄、低教育程度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分析 发病率 相关 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人 教育程度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病程时间 发生率 高血压分级 体力劳动者 低收入 冠心病 抑郁状况 内科门诊 低年龄组 女性 心血管 北京市 糖尿病 男性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李田昌 韩雅蕾 逯春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严重组之间AB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vs 59.2%,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惟一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因子。结论ABI≤0.90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华 闫朝武 +6 位作者 徐仲英 李建荣 孟红 王浩 孙洁静 吕建华 刘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7-01至2013-01共1 1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检查,其中23例(1.94%)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男19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冠心病,并接受超声... 目的:分析总结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7-01至2013-01共1 1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检查,其中23例(1.94%)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男19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冠心病,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3例患者中,左心导管检查证实其中21例患者左心室中部存在梗阻,其中7例患者同时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21例左心室梗阻患者收缩期压差为(56.8±12.9)mm Hg(1 mm Hg=0.133 k Pa);另外2例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室壁最大厚度为(21.8±6.3)mm,左心室横径(39.4±5.2)mm。心电图检查提示,3例患者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血管造影检查发现,6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并且均位于冠状动脉前降支。(2.7±1.3)年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2例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最常见于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这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脏室壁瘤 疾病特征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长华 胡大一 +2 位作者 汤楚中 吴明营 梅运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IL-6 右心耳 心房颤动患者 表达的研究 素-1β(IL-1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RNA表达 心房组织 慢性心房颤动 风湿性瓣膜病 窦性心律 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房颤 检查评价 房颤患者 GAPDH RNA含量 纤维化程度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大一 李田昌 +12 位作者 贾三庆 彭建军 杨明 陈方 王雷 赵明中 李瑞杰 任文林 杨进刚 商丽华 郝恒剑 庞文跃 张宇晨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 PTCA)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 996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们对 32 8例AMI患者进行了全天候P PTCA术 ,对部分病例的疗效与静脉溶栓治疗进行了对比 ,对多数病例进行...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 PTCA)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 996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们对 32 8例AMI患者进行了全天候P PTCA术 ,对部分病例的疗效与静脉溶栓治疗进行了对比 ,对多数病例进行了院内和院外随访。结果   梗死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 96 3% ,其中TIMI 3级血流占 98 2 % ,明显高于溶栓治疗 50 %~ 70 %的再通率 ,住院死亡率为 3% ,死亡患者均伴有心源性休克。病人从急诊室到导管室开始动脉穿刺的时间 (doortoneedle)为 30分钟左右。局部血肿 4% ,大出血 2例 (0 6 % )。随访病人 2 96人 ,平均随访2 1个月 (1~ 42个月 ) ,后期死亡 4例 ,均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复发缺血病人 (复发心绞痛并伴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 34例 (1 0 8% ) ,6例 (0 1 9% )发生再梗死 ,均重复PTCA术 ,1 0 2例 (31 1 % )病人因多支血管病变而进行再次择期PTCA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直接PTCA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改善远期预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冠脉球囊成形术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