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立晶 胡大一 +5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王国宏 史旭波 路亚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就诊患者,测定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析不同性别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 600名患者,男性821例,女性779例,年龄26~99岁.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0.58%(169/821),女性患病率为30.55%(238/77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男性为76.92%比59.67%;女性为67.64%比46.77%).结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群聚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高于男性;除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和应用利尿剂外,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 发生率 相关 人群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2004年6月 高三酰甘油血症 血清尿酸水平 血尿酸水平 患病率 高血压 利尿剂 血肌酐 发病情况 就诊患者 不同性别 女性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4 位作者 史旭波 王春波 朱晶岩 杨进刚 李田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326例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 mmol/L花生四烯酸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使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即符合阿司匹林抵抗条件之一者。结果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4.9%(16/326),半抵抗发生率为27.6%(90/326)。与阿司匹林敏感(AS)者相比,AR的临床特征有:1)老年患者居多;2)女性患者居多;3)糖尿病患者居多;4)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关;5) 较少见于吸烟者。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国外报道相似,除老年、女性患者外,糖尿病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心血管病患者 临床特征 二磷酸腺苷(ADP) 花生四烯酸(AA) mol/L 血小板聚集仪 血小板聚集率 阿司匹林敏感 女性患者 糖尿病患者 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发生率 老年患者 高脂血症 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高血压
下载PDF
CRP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CRP REACTIVE 胆固醇水平 新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 流行病学 致炎因子 调查表 平均值 LDA
下载PDF
1008例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踝臂指数异常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李田昌 逯春鹏 韩雅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率及ABI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2004年9月至12月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测定ABI;分析患者ABI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008例... 目的观察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率及ABI水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2004年9月至12月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测定ABI;分析患者ABI异常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008例患者,男性559例,女性449例,年龄31~99岁。ABI异常的发生率男性为31.3%(175/559),女性为31.4%(141/449)。男性ABI异常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女性ABI异常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结论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ABI异常的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热点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志敏 王吉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423-4427,共5页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能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如何通过恰当的饮食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但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如...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能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预后,如何通过恰当的饮食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但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如胆固醇、脂肪酸、膳食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期望得出较有代表性的结论;有针对性地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饮食指南及相关文献,发现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各种膳食补充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证据不足,不应当过度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膳食疗法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 脂肪酸类 不饱和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旗 胡大一 +4 位作者 杨进刚 刘杰 边红 李田昌 傅研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1-904,共4页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定义为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需重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再次住院。结果 共33例患者(11.7%)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分析发现30天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高龄(OR=1.39,95%CI 1.13~1.82,P=0.006)、糖尿病史(OR=2.21,95%CI 1.29~3.79,P=0.013)、就诊时心电图ST段压低(OR=2.49,95%CI 1.26~3.98,P=0.004)、就诊12小时内心肌生化标志物阳性(OR=2.84,95%CI 1.42~5.38,P=0.003)。结论 年龄增加、糖尿病、就诊即刻心电图ST段压低和就诊12小时以内心肌特异性酶学改变(CK-MB或TNT)4项因素是非ST段抬高ACS患者在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随访研究
下载PDF
Apelin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建勇 李田昌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肽类激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的激活来介导的,而许多G蛋白耦联受体被称为孤儿受体,是因为它们的配体没有被发现和确定.1993年O'Dowd等报道了一种新的G蛋白耦联受体,APJ[AngotensinⅡProtein J,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肽类激素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的激活来介导的,而许多G蛋白耦联受体被称为孤儿受体,是因为它们的配体没有被发现和确定.1993年O'Dowd等报道了一种新的G蛋白耦联受体,APJ[AngotensinⅡProtein J,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样蛋白J]受体.1998年Tatemoto等从牛胃中分离出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肽-apelin(APJ endogenous ligand)-36,被证实为APJ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此后关于Apelin/APJ受体的研究逐渐展开,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意义尤为重要.现对Apelin/APJ受体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心血管生理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G蛋白耦联 孤儿受体 Protein 内源性配体 理中 病理 肽类激素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者38例为糖耐量减低组,男21例,女17例。设明确除外冠心病的患者20例为单纯糖尿病组,男10例,女10例。设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1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男19例,女12例。选择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者20人为对照组,男10人,女10人。均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方差齐时)及扩展了的t检验(方差不齐时)。数据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验。 结果:患者8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糖耐量减低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对照组相近(P>0.05)。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制物1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糖耐量减低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0.01)。④相关性:糖耐量减低组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C肽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性(r=0.469,P=0.07),与总胆固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659,0.766,P<0.01)。而糖尿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5);Ln(凝血酶调节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4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性别、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447~0.86,P<0.05~0.01)。 结论:①糖耐量减低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内皮相关因子水平的异常,主要反映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异常。②糖耐量减低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糖尿病相比在与病程相关方面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③糖耐量减低患者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相关因子异常方面具有某些相似性,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心血管疾病 VWF 凝血酶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齐弘炜 吴明营 +2 位作者 汤楚中 朱朗标 胡大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生物芯片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文库筛选、新药开发以及病原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探讨。1999年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在心血管外科及其相关领域,基... 生物芯片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文库筛选、新药开发以及病原体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探讨。1999年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在心血管外科及其相关领域,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综述近几年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观察其应用价值,介绍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的研究进展,对其主要内容简要总结、分析。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外科相关领域的成功应用,短时间、大范围地揭示了许多未知领域。基因芯片技术可更多地应用于心血管外科领域,可能为此领域的科研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心脏病
下载PDF
无实习的心血管外科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弘炜 袁彪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5-137,共3页
心血管外科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繁杂难懂、涉及面广,且不实习,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像资料、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了解心血管外科的全貌,掌握重点疾... 心血管外科的教学一直是外科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时间较短、内容繁杂难懂、涉及面广,且不实习,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影像资料、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快速了解心血管外科的全貌,掌握重点疾病,弥补无实习安排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教学 PBL教学法 病例引导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1
作者 齐弘炜 胡大一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737-741,共5页
胎盘生长因子(PlG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认为血浆PlGF的水平可作为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生物学标志。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胎盘生长因子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王锡峥 杨毅 +3 位作者 齐弘炜 赵建刚 陈楠 袁彪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8期1096-1099,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这2种治疗方法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CTO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n=43)和B组(n=43)。A组给予CABG治疗,B组实施PCI治疗。比较2组术后完全血运重建情况[搏动指数(PI)、血管血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1 d与术后7 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血管血流量、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高于术前1 d, LVEDD、LVESD均小于术前1 d, NT-proBNP水平低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LVEF、LVEDD、LVESD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和PCI在治疗CTO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较为一致,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CABG在实现完全血运重建方面更具优势,而PCI则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并减轻经济负担,二者在临床应用中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20mg对国人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建勇 胡大一 +2 位作者 仝其广 史旭波 吴明营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26-429,共4页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的27 家医院入选伴有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189例,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8 周;在基线、4 周和8 周时分别测定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甘油三酯(TG),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178例患者完成试验,与基线相比,8 周时TC显著下降[(6.26±1.00) mmol/L 比(4.50±0.88)mmol/L,P<0.01],降幅26.51%;LDL C显著下降[(4.17±0.69) mmol/L 比(2.51±0.72) mmol/L, P<0.01],降幅38.99%;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安全地降低国人伴高脂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的TC和LDL 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诊断 化验室
下载PDF
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冉冉 胡大一 +7 位作者 杨进刚 刘书山 孙艺红 杜兰芳 赵薇 李超 宋丽 武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控制和知晓情况,以及影响危险因素认知的因素。方法:入选北京市19家二级和三级医院在2006年1~7月期间在发病后24小时内到达医院的430例STEMI患者。收集人口统计... 目的:调查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控制和知晓情况,以及影响危险因素认知的因素。方法:入选北京市19家二级和三级医院在2006年1~7月期间在发病后24小时内到达医院的430例STEMI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和控制情况、病史和临床情况。在入院后72小时内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知晓的因素。结果:430例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2岁(53~72岁),早发心肌梗死(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比例为34%,存在的危险因素个数平均为(3.0±1.4)个,≥13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占64.4%。在可纠正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47.9%,95% CI 43.2%~52.6%),其次为吸烟(46.5%,95% CI 41.8%~51.2%)和缺乏运动(40%,95% CI 35.4%~44.6%),患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20.7%和17.7%。75.2%的高血压患者正在服药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率仅为10%和40.8%。在问卷调查的9种危险因素中,患者平均知晓(3.0±3.0)种。男性(OR=2.2,95% CI:1.6~3.1,P<0.001)、高血压(OR:1.5,95% CI, 1.1~1.9,P=0.05)和存在多种危险因素(OR=1.3,95% CI,0.9~2.1,P=0.004)的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识较好。结论:北京市2/3的STEMI患者有≥3种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低;性别、是否存在高血压和存在危险因素的个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知晓情况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知晓率 治疗率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肾功能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进刚 胡大一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 ,以及与笔者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应用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和慢性...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方法 :查阅近期国外相关文献 ,以及与笔者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 :应用ACEI类药物对于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ACEI可以改善肾功能 ,也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和高钾血症。只要肾脏灌注充分且体液丧失不严重 ,ACEI就可改善肾脏的血流动力学 ,从而进一步改善肾脏的盐分泌 ;而在体液显著丧失时 ,血管紧张素Ⅱ则可使肾小球滤过率 (GFR)迅速下降 ,继发少尿或无尿性肾衰竭。一般来说 ,在急性肾衰竭缓解之后可重新安全的服用ACEI,尤其是诱发因素已纠正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肾功能 心血管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血管内超声采集、测量和报告标准的临床专家协约文件简介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建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1.目的 在过去十年中,血管内超声(IVUS)在临床和研究领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图像采集、图像测量和结果报告的标准.标准的缺乏已经影响了临床医生运用共同的语言交流研究结果的能力.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美国心脏病学会 图像采集控制 图像测量 报告标准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诊疗带教工作的十点体会
17
作者 李田昌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冠心病介入诊疗是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等.本人从1995年至今共为来我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此方面专业技术人材180多人,并利用业余时间赴全国多家医院帮助开展此工作,... 冠心病介入诊疗是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等.本人从1995年至今共为来我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此方面专业技术人材180多人,并利用业余时间赴全国多家医院帮助开展此工作,现将本人在带教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介入疗法
下载PDF
夏季怎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8
作者 王吉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第6期45-45,共1页
科学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 科学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一方面,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夏季,注意以下7个方面,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 夏季 科学研究 高温天气 血液循环 血流速度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9
作者 高颖 杨光燃 +13 位作者 周迎生 洪天配 姜红 孙宁玲 严晓伟 李建军 董吁钢 李新立 李凌 杨萍 李全民 唐梅 谌贻璞 马长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3-838,共6页
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调查的全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6版“糖尿病地图”公布,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 2008年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调查的全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6版“糖尿病地图”公布,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而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国际糖尿病联盟 专家 应用
原文传递
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4
20
作者 张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许玉韵 李田昌 史旭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目前高血压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在随机抽取的北京市9 所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高血压病人进行访问,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高血压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并识别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入选2 27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 025例(45.1%),女性1 249 例(54.9%),焦虑发生率38.5%, 抑郁发生率5.7%,其中男性的焦虑发生率为31.5%,抑郁发生率为3.7%,女性的焦虑发生率为42.7%,抑郁发生率为7.4%。高血压伴发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低年龄组、独身、高教育程度、无业、低收入、病程时间长、高血压分级水平高、有冠心病;高血压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独身、女性、病程时间长、低收入、低教育程度、冠心病、糖尿病。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高于抑郁。女性、独身、病程时间长、低收入及合并有冠心病是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低龄、高教育程度、体力劳动者容易发生焦虑。高龄、低教育程度亦是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分析 发病率 相关 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人 教育程度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病程时间 发生率 高血压分级 体力劳动者 低收入 冠心病 抑郁状况 内科门诊 低年龄组 女性 心血管 北京市 糖尿病 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