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者38例为糖耐量减低组,男21例,女17例。设明确除外冠心病的患者20例为单纯糖尿病组,男10例,女10例。设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1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男19例,女12例。选择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者20人为对照组,男10人,女10人。均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方差齐时)及扩展了的t检验(方差不齐时)。数据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验。 结果:患者8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糖耐量减低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对照组相近(P>0.05)。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制物1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糖耐量减低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0.01)。④相关性:糖耐量减低组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C肽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性(r=0.469,P=0.07),与总胆固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659,0.766,P<0.01)。而糖尿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5);Ln(凝血酶调节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4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性别、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447~0.86,P<0.05~0.01)。 结论:①糖耐量减低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内皮相关因子水平的异常,主要反映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异常。②糖耐量减低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糖尿病相比在与病程相关方面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③糖耐量减低患者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相关因子异常方面具有某些相似性,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心血管疾病
VWF
凝血酶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血栓前状态,这种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此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否相关。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IGT组38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20例(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血栓前状态,这种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此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否相关。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IGT组38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20例(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vW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C活性、蛋白C含量、蛋白S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①IGT组vWF、蛋白C活性及PAI—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②IGT组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组患者的影响因素不甚一致。③IGT组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之间vWF、蛋白C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I-1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GT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血栓前状态。②IGT的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相比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IGT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与此同时,IGT的血栓前状态也有不同于糖尿病的特点。⑧这些血栓前状态方面的异常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血栓前状态
心血管疾病
VWF
蛋白C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原文传递
题名
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心血管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干部医疗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实验室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58-6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了解内皮相关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89例。设糖耐量减低者38例为糖耐量减低组,男21例,女17例。设明确除外冠心病的患者20例为单纯糖尿病组,男10例,女10例。设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1例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男19例,女12例。选择同期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者20人为对照组,男10人,女10人。均对检测项目均知情同意。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凝血酶调节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方差齐时)及扩展了的t检验(方差不齐时)。数据间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验。 结果:患者89例及健康者2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糖耐量减低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对照组相近(P>0.05)。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制物1水平:糖耐量减低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糖耐量减低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P<0.01)。④相关性:糖耐量减低组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C肽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饮酒史无明显相关性(r=0.469,P=0.07),与总胆固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659,0.766,P<0.01)。而糖尿病患者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316,P<0.05);Ln(凝血酶调节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4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性别、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447~0.86,P<0.05~0.01)。 结论:①糖耐量减低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内皮相关因子水平的异常,主要反映为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异常。②糖耐量减低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糖尿病相比在与病程相关方面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糖耐量减低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③糖耐量减低患者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内皮相关因子异常方面具有某些相似性,糖耐量减低患者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心血管疾病
VWF
凝血酶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心血管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干部医疗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内科实验室
出处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是否具有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的血栓前状态,这种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及此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是否相关。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IGT组38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20例(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vW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C活性、蛋白C含量、蛋白S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①IGT组vWF、蛋白C活性及PAI—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②IGT组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组患者的影响因素不甚一致。③IGT组与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之间vWF、蛋白C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I-1在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GT作为糖尿病的前驱阶段,已经存在血栓前状态。②IGT的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相比具有相似性,这反映了IGT发展为糖尿病过程的某种连续性。与此同时,IGT的血栓前状态也有不同于糖尿病的特点。⑧这些血栓前状态方面的异常可能与糖尿病具有相类似的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血栓前状态
心血管疾病
VWF
蛋白C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Keywords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Prethrombotic stat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vWF
Protein C System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内皮相关因子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关系
宋艾
秦明照
翟艳苓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