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直肠内超声诊断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范秀萍 黄铁汉 +1 位作者 朱强 肖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2-915,共4页
目的评估直肠内超声诊断(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直肠癌45例。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回声、方位、浸润周径、深度及邻近组织脏器受累。结果45例中,TRUS检出42例;超声分期(uT)与病理分... 目的评估直肠内超声诊断(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直肠癌45例。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回声、方位、浸润周径、深度及邻近组织脏器受累。结果45例中,TRUS检出42例;超声分期(uT)与病理分期(pT)相符32例,符合率76%。TRUS所测肿瘤长、短径与pT无明显关系(P=0.083、0.499),而侵犯周径则与pT有关(P=0.015)。结论对于多数直肠癌患者,TRUS是其T分期的有效手段;难以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时,结合侵犯周径可提高分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直肠内超声 直肠癌 分期
下载PDF
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超声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慧莲 范秀萍 +1 位作者 荣雪余 朱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62-365,共4页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I-RADS-US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我们收集了2...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I-RADS-US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我们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共69例72灶。均为女性,年龄14-83岁,平均41.6岁。首先根据一般的非BI-RADS标准,做出良恶性鉴别。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其中2级和3级为良性和良性可能性大,4级为性质待定,5级为恶性可能性大。计算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72病灶中,根据非BI-RADS标准,诊断为良性者40灶,符合病理诊断者38灶(95.0%),诊断为恶性者23灶,符合病理者18灶(78.3%);诊断为性质待定者9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2级和3级共有37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36灶(97.2%);5级有31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2灶(71.0%);4级有4灶。非BI-RADS和BI-RADS-US的准确性各为83.3%和81.9%(P=1.000),敏感性各为91.7%和95.8%(P=1.000),特异性各为79.2%和75.0%(P=0.754)。总之,第一版BI-RADS-U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初步应用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与非BI-RADS方法比较则尚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诊断 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下载PDF
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亚静 徐宁 +2 位作者 荣雪余 赵汉学 魏芳远 《骨科》 CAS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3例临床诊断跟痛症病人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总结病因。对比分析跖筋膜炎病人的双侧跖筋膜及足底脂肪垫的超声参数。按身体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3例临床诊断跟痛症病人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总结病因。对比分析跖筋膜炎病人的双侧跖筋膜及足底脂肪垫的超声参数。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大于24 kg/m^2分为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对比两组上述参数,探讨超声诊断跖筋膜炎的价值。结果跖筋膜炎是203例病人足跟痛的首要病因,占82.8%。其中跖筋膜炎病人患侧跖筋膜跟骨止点处的超声测量厚度大于健侧(0.50 cm vs.0.37 cm),而脂肪垫厚度小于健侧(0.55 cm vs.0.60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段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与BMI≤24 kg/m^2组病人右侧跟骨止点处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24 kg/m^2组左侧跖筋膜厚于BMI≤24 kg/m^2组(0.46 cm vs.0.4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MI>24 kg/m^2组右侧足底脂肪垫厚度较BMI≤24 kg/m^2组增厚(0.59 cm vs.0.5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直接显示跖筋膜跟骨止点处增厚,可为足底跖筋膜炎临床诊断提供定量的参数指标,对于足跟痛的软组织因素分析和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痛 跖筋膜炎 超声 鉴别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喉镜诊断声带麻痹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汉学 王振常 朱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声带麻痹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分析33例声带麻痹的超声表现,并与喉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为单侧和双侧声带麻痹者各为30和3例。单侧者声像图表现为单侧声带变形18例,运动和振动减弱或固定27例,声门裂扩大19例,杓状软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声带麻痹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分析33例声带麻痹的超声表现,并与喉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为单侧和双侧声带麻痹者各为30和3例。单侧者声像图表现为单侧声带变形18例,运动和振动减弱或固定27例,声门裂扩大19例,杓状软骨运动减弱或固定30例,伴前移12例,梨状窝扩大25例,环杓后肌变薄、回声增强10例。双侧者声像图均表现为双声带变形、声门裂扩大、杓状软骨运动减弱。喉镜诊断单侧声带麻痹28例,双侧5例。超声诊断声带麻痹的符合率达93.9%。结论超声是诊断声带麻痹的一种无创、便捷、有效的方法,尤其可借助观察杓状软骨的运动来判断声带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声带麻痹 喉镜检查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乳腺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吕明慧 周帅 朱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2-1725,共4页
超声是诊断及筛查乳腺癌的重要工具,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应运而生。传统的CAD系统需人工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工作量较大且诊断效能欠佳。深度学习(DL)利用计算机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较传统方法更接... 超声是诊断及筛查乳腺癌的重要工具,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应运而生。传统的CAD系统需人工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工作量较大且诊断效能欠佳。深度学习(DL)利用计算机算法自动提取图像特征,较传统方法更接近人工智能,而其中应用较广的算法是卷积神经网络(CNN)。本文对乳腺CAD系统的发展及基于DL的乳腺超声CAD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计算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动态增强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及监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孟海燕 杨维佳 +1 位作者 黄慧莲 万鹏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动态增强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及监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 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动态增强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及监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检查方法 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总结病灶影像学征象。结果 MRI检查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高于超声诊断,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明显高于单一的超声检查或MRI检查的诊断(P<0.05);超声表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呈团块状,边界欠清,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脉络膜黑色素瘤多呈半球状,且有明显挖空症状,血流信号清晰可见;眼眶炎性假瘤形态欠规则,内部低回声;MRI表现:视网膜母细胞瘤在TWI呈低信号;脉络膜黑色素瘤在TWI呈高信号,且均在增强后有所强化;眼眶炎性假瘤在T与TW1中呈低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结论 超声与MRI检查均可有效诊断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但两者联合检查可综合其影像学表现,对眼内或眶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眶内占位
下载PDF
经腹壁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孟海燕 何重阳 黄慧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壁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4例软组织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腹壁超声检查、CT检查诊断良性软组织肿...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壁超声、CT及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4例软组织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腹壁超声检查、CT检查诊断良性软组织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优于腹壁超声(P<0.05)。腹壁超声检查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灵敏度与CT、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超声检查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特异度低于CT、MRI检查(P<0.05)。结论腹壁超声、CT与MRI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上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超声 CT检查 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肿瘤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的超声随访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敏霞 夏春霞 +2 位作者 于风霞 朱强 赵汉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其在超声随访过程中的演变。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至少一次术后3个月或以上的颈部超声检查。具备至少一项恶...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其在超声随访过程中的演变。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至少一次术后3个月或以上的颈部超声检查。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即淋巴结变圆、点状强回声、囊性变、局灶高回声(同甲状腺腺体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及周边型血流或血流丰富的淋巴结,定义为可疑淋巴结转移。测量并比较淋巴结在超声随访中的短径,增大或缩小3 mm或以上者定义为增大或缩小,记录淋巴结超声征象在随访中的演变。结果 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女性221例,男性49例,平均年龄(44.8±12.5)岁。超声随访3~1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其中,44例(16.3%)检出可疑淋巴结转移,检出时距手术时间4~96个月。随访12个月可疑淋巴结转移累计发生率为6.9%,随访24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3.4%,随访36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6.0%。首次检出淋巴结短径为3~10 mm,平均(5.5±2.0)mm。淋巴门结构消失最为常见,占84.1%(37/44);其次为点状强回声,占56.8%(25/44)。34例行继续超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24例(70.6%)未见著变,6例(17.6%)恶性征像消失,3例(8.8%)增大,1例(2.9%)变小;随访无进展者占91.2%(31/34)。结论大部分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性病变在超声随访中未表现为病变进展。对于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短径10 mm或以下者,采用超声随访观察而非即时干预,是安全的而有效的临床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淋巴结转移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石文媛 夏春霞 +1 位作者 胡敏霞 朱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4个)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结果本组54个结节,超声检出52个(96.3%),2个(3.7%)被漏诊。25个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恶性,16个提示可疑恶性,11个提示良性,超声诊...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54个)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漏诊原因。结果本组54个结节,超声检出52个(96.3%),2个(3.7%)被漏诊。25个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恶性,16个提示可疑恶性,11个提示良性,超声诊断符合率78.8%(41/52)。同时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29例,其中包括9例超声检查提示良性者。超声征象特征:边界不清晰41个(78.8%)、形态不规整37个(71.2%),低回声49个(94.2%),含钙化30个(57.7%)及无血流25个(48.1%),少许血流12个(23.1%),丰富血流15个(28.8%)。11个误诊良性的结节中8个(72.7%)边界清晰,9个(81.8%)形态规整,9个(81.8%)低回声,10个(90.9%)纵横比<1,9个(81.8%)无钙化及6个(54.5%)无血流。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虽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因径线较小容易误诊,应强调综合分析。癌结节甲状腺被膜接触面与结节周长之比对于判断外侵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微小癌
下载PDF
甲状舌管囊肿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慧莲 朱强 +2 位作者 赵汉学 周帅 刘诚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7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41灶甲状舌管囊肿伴有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囊壁厚度、边界、后方回声、血流、瘘等指标,并与同期43例43灶单纯性甲状舌管囊肿超声...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41灶甲状舌管囊肿伴有并发症的超声表现,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囊壁厚度、边界、后方回声、血流、瘘等指标,并与同期43例43灶单纯性甲状舌管囊肿超声表现相对照。结果伴发炎症的甲状舌管囊肿(炎症组)的超声表现为囊壁增厚(16/41灶),边界模糊(33/41灶),后方回声增强(37/41灶),周边显示斑点状血流(22/41灶),内部回声以均质低回声(15/41灶)和不均质回声(16/41灶)为主。比较炎症组和单纯组超声表现,囊壁增厚、边界模糊、周边血流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可为临床提供甲状舌管囊肿伴有并发症的诊断信息,这些信息可帮助临床避免炎症期手术,降低术后病变复发率。超声影像上囊壁增厚、边界模糊和周边血流是甲状舌管囊肿伴有炎症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超声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喉咽部解剖结构观察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昀 赵汉学 +1 位作者 朱强 夏春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喉咽部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超声表现。方法对照研究6例离体成人喉咽标本相应断面声像图与组织大切片,并分析喉咽部及其相关结构的超声表现,并对60位(男女各30)正常成人行喉咽部超声扫查,评价各结构的显示率。...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喉咽部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超声表现。方法对照研究6例离体成人喉咽标本相应断面声像图与组织大切片,并分析喉咽部及其相关结构的超声表现,并对60位(男女各30)正常成人行喉咽部超声扫查,评价各结构的显示率。结果正常成人梨状窝均可100%完整显示,环后区男、女完整显示率分别为60%、93.3%,咽后壁为66.7%、93.3%,甲状软骨为96.7%、100%,杓状软骨为63.3%、93.3%,环状软骨为60%、96.7%,声带为70%、93.3%,室带为83.3%、96.7%。结论超声对成年女性喉咽及相关结构显示满意,对成年男性梨状窝和甲状软骨显示较满意,对声-室带显示尚可,对环后区、咽后壁、杓状软骨显示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解剖 喉咽
下载PDF
口服法肠道准备正常结肠的经腹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秀萍 朱强 +2 位作者 夏春霞 马腾 牟东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49-205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结肠的超声表现。方法对47名经过口服法肠道准备的成人行超声检查,分部位观察盲肠至乙状结肠(329个部位)内腔状态、肠壁显示、分层、厚度等。结果329个结肠部位中,内腔"排空"228个(69.30%);近、远侧壁均被显示276... 目的研究正常结肠的超声表现。方法对47名经过口服法肠道准备的成人行超声检查,分部位观察盲肠至乙状结肠(329个部位)内腔状态、肠壁显示、分层、厚度等。结果329个结肠部位中,内腔"排空"228个(69.30%);近、远侧壁均被显示276个(83.89%);管壁为显示5层结构的201个(61.09%);管壁厚度平均(0.44±0.19)cm。结论经过口服法肠道准备后,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结肠大多数部位的近、远侧肠壁和壁内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结肠 口服法 肠道准备
下载PDF
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及与病理类型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荣雪余 贾文秀 +3 位作者 冀鸿涛 黄慧莲 马腾 朱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25例肿瘤分低度恶性组9例、中高度恶性组16例。超声观察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周围软组织及淋巴结。结果低度恶性组和中高度恶性组中: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 目的探讨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25例肿瘤分低度恶性组9例、中高度恶性组16例。超声观察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周围软组织及淋巴结。结果低度恶性组和中高度恶性组中: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92±0.53)cm和(3.41±1.99)cm(t=-2.185,P<0.05);形态呈类圆或浅分叶、明显不规则形分别为66.7%(6/9)、33.3%(3/9)和18.8%(3/16)、81.3%(13/16),(χ2=5.740,P<0.05);低度恶性组边界清晰或欠清占66.7%(6/9),明显高于中高度恶性组25.0%(4/16),(χ2=4.167,P<0.05)。肿瘤呈均匀低回声者低度恶性组占66.7%(6/9),中高度恶性组37.5%(6/16),(χ2=1.963,P>0.05)。低度恶性组以无或少血流为主,中高度恶性组以多血流为主(χ2=2.707,P>0.05)。中高度恶性组有9例有软组织或淋巴结受侵犯,低度恶性组仅1例(χ2=4.890,P<0.05)。结论唾液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征象(形态、边界及周围受侵情况)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专业基地评估工作的组织与总结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强 范秀萍 何文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10-13,共4页
专业基地的评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2017年底,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会)及毕教部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委会)通过自筹经费,并在做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全国8省28家培训基地的28个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 专业基地的评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质量建设的重要环节。2017年底,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会)及毕教部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委会)通过自筹经费,并在做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对全国8省28家培训基地的28个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进行了首次评估。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培训基地(医院)和专业基地(超声科)基本条件、师资条件、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4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又分若干二、三级指标,并对每个三级指标的内容、评估方式、评分标准等做了规定及解释。除综合得分(100分)外,还将17项重要指标列为核心指标,并设置处理建议(红牌为撤销、黄牌为整改)。评估结果显示:最主要的问题是师资培训的欠缺(20/28,71.4%),其次是未实行导师制以及师资奖励制度不到位(均为17/28,60.7%),最后撤销1家基地(因红牌指标/总分<60分)。此次评估发现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工作的改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评估 专业基地 超声医学科
下载PDF
甲状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判断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宗素婷 胡敏霞 +5 位作者 徐宁 李金针 夏春霞 于风霞 朱强 赵汉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9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背景下结节的效能。方法CAD系统、高年资主治医师回顾性分析151枚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合并HT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比较两者...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背景下结节的效能。方法CAD系统、高年资主治医师回顾性分析151枚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合并HT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CAD系统诊断敏感性为91.2%,特异性为65.0%,阳性预测值为79.8%,阴性预测值为83.0%,准确性为80.8%。高年资主治医师诊断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88.1%。两者敏感性相仿(P>0.05),但CAD系统的特异性低于高年资主治医师(P=0.041)。CAD系统诊断不同大小结节的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D系统诊断HT背景下结节的敏感性较高,能有效检出恶性肿瘤;但特异性偏低,单独应用时可能存在过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下载PDF
固定床架用于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钊 夏春霞 +4 位作者 周亚静 陈涛 朱强 李安琪 张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固定床架用于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价值。方法将400名接受DDH筛查且无髋关节异常婴儿分为低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A组)、低年资医师不使用固定床架组(B组)、高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C组)及高年资医师不... 目的观察固定床架用于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价值。方法将400名接受DDH筛查且无髋关节异常婴儿分为低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A组)、低年资医师不使用固定床架组(B组)、高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C组)及高年资医师不使用固定床架组(D组)共4组,每组100名。比较4组婴儿一般资料、超声筛查DDH时间及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估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工作年限相同的另外3名医师)复核α角和β角测值的一致性,评估固定床架的应用价值。结果4组婴儿性别、年龄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超声检查时间均大于C组和D组(P均<0.05)。4组合格图像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77,P<0.001),B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使用固定床架时,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所测α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7°,所测β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2°;使用固定床架时,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所测α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3°,所测β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2°。结论固定床架对于辅助低年资医师超声筛查婴儿DHH具有较高价值,而对高年资医师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髋关节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冀鸿涛 朱强 +1 位作者 荣雪余 赵汉学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造影(CEUS)特点。方法对38例(89枚)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CEUS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强化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89枚淋巴结中,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33枚(37.1%)为良性淋巴结,56枚(62.... 目的分析头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造影(CEUS)特点。方法对38例(89枚)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CEUS检查,观察淋巴结的强化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89枚淋巴结中,穿刺或手术后病理证实33枚(37.1%)为良性淋巴结,56枚(62.9%)为转移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表现以均匀强化为主(26/33,78.8%,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不均匀强化为主(32/56,57.1%,P=0.000)。良性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以快退为主(19/33,57.6%,P=0.000),转移性淋巴结以慢退为主(50/56,89.3%,P=0.000)。CEUS鉴别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72.7%,常规超声为82.1%、69.7%,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P=0.239);两种手段结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2%、84.8%,与常规超声比较,仅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CEUS可以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能够在强化分布、灌注模式(进退方式)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与常规超声结合使用,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淋巴结 诊断 鉴别 头颈部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在乳腺结节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冀鸿涛 朱强 +3 位作者 甘从贵 周帅 程昀 赵明昌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在乳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影像数据库中调取2006年12月至2017年7月1351例乳腺... 目的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在乳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超声影像数据库中调取2006年12月至2017年7月1351例乳腺结节患者(良性807例,恶性544例)的7334张超声图像,分成训练集(6162张)、验证集(555张)和测试集(617张),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及测试。将诊断模型测试集输出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过对测试集中617张图像进行测试,每个结节的模型诊断结果可自动输出,结节位置、良恶性诊断和良恶性概率值结果均以矩形框标示出,每个结节诊断时间约为4 s。该诊断模型对于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95.0%,准确率为91.2%。结论基于CNN构建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在乳腺结节超声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辅助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征象术语在乳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帅 胡敏霞 +4 位作者 朱强 黄慧莲 荣雪余 赵汉学 陈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8期662-668,共7页
目的采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US)征象术语分析≤2cm的乳腺小结节,探讨其诊断一致性和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89例患者共317个经手术及穿... 目的采用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US)征象术语分析≤2cm的乳腺小结节,探讨其诊断一致性和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89例患者共317个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2cm的乳腺结节。其中0~1cm结节160个(146例),>1~2cm结节157个(143例)。按照BI-RADS-US征象术语描述乳腺结节超声征象。采用Kappa检验分析3位医师评价超声征象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分别比较0~1cm、>1~2cm乳腺良恶性结节BI-RADS-US征象术语差异。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恶性超声征象诊断乳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60个0~1cm的乳腺结节中,良性95个,恶性65个。157个>1~2cm的乳腺结节中,良性91个,恶性66个。(1)对于0~1cm的乳腺结节,3位评价者对形状、方位、边缘、内部回声、周围情况、钙化等6类BI-RADS-US征象术语评价的一致性为中等(κ值分别为0.44、0.57、0.48、0.43、0.51、0.57)。对于>1~2cm的乳腺结节,3位评价者对形状、方位、边缘、内部回声等4类BI-RADS-US征象术语评价的一致性较好(κ值分别为0.65、0.61、0.64、0.63)。(2)0~1cm的乳腺结节,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形、非平行方位、边缘不光整、高回声晕及微钙化,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2.3%(34/65) vs 20.0%(19/95),38.5%(25/65) vs 13.7%(13/95),75.4%(49/65) vs 32.6%(31/95),18.6%(12/65) vs 0(0/95),10.8%(7/65) vs 2.1%(2/95);χ2值分别为18.19、13.08、28.22、16.39、3.95,P均<0.05],>1~2cm的乳腺结节,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不规则形、非平行方位、边缘不光整、高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Cooper韧带改变及微钙化,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2%(49/66) vs 12.1%(11/91),36.4%(24/66) vs 5.5%(5/91),93.9%(62/66) vs 22.0%(20/91),37.9%(25/66) vs 3.3%(3/91),30.3%(20/66) vs 7.7%(7/91),15.2%(10/66) vs 0(0/91),16.7%(11/66) vs 4.4%(4/91);χ2值分别为62.59、24.21、79.40、31.22、13.73、12.30、6.67,P均=0.000]。(3)对于0~1cm、>1~2cm的乳腺结节,边缘不光整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75.4%、93.9%,不规则形、非平行方位、高回声晕、微钙化、后方衰减和Cooper韧带改变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较低(10.8%~52.3%、15.2%~74.2%),而除边缘不光整诊断恶性结节的特异度较低外(67.4%、78.0%),其余征象诊断恶性结节的特异度均较高(80.0%~100%、87.9%~100%)。结论 BI-RADS-US征象术语应用于乳腺小结节描述的一致性较为满意。边缘不光整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敏感度较高,是诊断小乳癌最重要的超声征象;不规则形、非平行方位、高回声晕、微钙化、后方衰减和Cooper韧带改变诊断乳腺恶性小结节的特异度较高,有利于活检或手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肿块直径≤1cm超声诊断与定位125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荣雪余 肖萍 +1 位作者 孙强 姜玉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0-32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块 直径 超声诊断 超声定位 乳腺癌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