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亚夫 方力争 +3 位作者 于德华 马力 王留义 冯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81-1584,1591,共5页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如何定位和完善全科医学科建设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三级综合医院为重点,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化医院功能和完善医院结构、未分化疾病与多病共存诊疗、分级诊疗、医院文化与品牌建设6个维度分析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立足临床、强化教学、联动社区、科研提升”的发展策略,期望可以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加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综合医院 定位 发展策略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再思考
2
作者 陈思雨 马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8期673-676,689,共5页
随着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第三次全球医学教育变革[1]到来,创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推动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不同阶段全科医师岗位胜... 随着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第三次全球医学教育变革[1]到来,创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师成为建设健康中国、推动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不同阶段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临床培养实践等进行了诸多探索[2]。但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医学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以培养社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形成式学习”尚未普及,培养高质量的全科医师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师 岗位胜任力 医学教育 职业素养 临床培养 卫生健康 社会价值观
下载PDF
发挥全科医生作用,构建立体化卒中防治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力 张亚清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作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推算卒中现患人数1300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 作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推算卒中现患人数1300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卒中 卒中防治体系
下载PDF
依托智慧家医工作室的医联体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训模式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袁雪姣 刘艳丽 +1 位作者 马力 王晨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培养全科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是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工作的核心内容,既往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实践更多关注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医疗资源整合,在全科住院医师全科思维培训及岗位胜任力提升方面探索不足。以北... 培养全科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是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工作的核心内容,既往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实践更多关注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和医疗资源整合,在全科住院医师全科思维培训及岗位胜任力提升方面探索不足。以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依托,构建医联体内包含全科住院医师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训模式:从临床基地遴选同时接受过全科住培师资培训和全科医学转岗培训的其他专业师资,并从医联体成员单位遴选优秀的全科医生补充进全科住培师资队伍,由相关行政部门和北京天坛医院教育处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全科医学科负责组织实施,从全科医生岗位工作中的问题和病例入手,以病例讨论和小讲课的形式,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联合体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智慧家医工作室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北京市西城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2019—2021年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5
作者 李盼 徐静 +3 位作者 王玉民 王雪松 吴媛 马力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574-579,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中自动调取2019—2021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药数量及零售金额等,计...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中自动调取2019—2021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药数量及零售金额等,计算用药频率(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排序比(B/A)。结果2019—2021年,降糖药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销售金额的17.2%、13.3%、11.5%,呈逐年下降趋势。口服类降糖药物中,α-糖苷酶抑制剂销售金额占比2019、2020年居首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销售金额占比2021年居首位。具体口服药物中阿卡波糖的DDDs排序2020—2021年居首位,达格列净的DDDs 2021年上升至第3位。除伏格列波糖、格列喹酮、磷酸西格列汀、吡格列酮、达格列净外,其余口服药物的DDC随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浮动,其中,格列美脲下降幅度最大。大部分口服降糖药的B/A接近1,同步性良好。注射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用药金额的20.6%、28.4%、39.9%,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混胰岛素销售金额占比最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等胰岛素类药物销售金额和占比逐年增加。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激动剂的出现为医师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结论本社区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新型降糖药物使用量逐渐超过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传统降糖药,全科医生糖尿病用药遵循糖尿病防治指南,用药结构和日均费用基本合理。部分口服降糖药的日均费用在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下大幅度下降,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糖尿病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下载PDF
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玮婷 马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11期1059-1062,共4页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丰台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遴选26名社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全...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丰台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遴选26名社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患者的远程预约和信息共享,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松散型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工作室 服务模式 全科医生
原文传递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依 刘艳丽 马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3-1189,共7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中起到"网底"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有利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发热诊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及时上报",从而控制疫情进展。目前,我国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中起到"网底"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有利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发热诊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及时上报",从而控制疫情进展。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设,对其建设标准和职能有了初步的规定。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的最低标准应包括建设布局、硬件和软件配置三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社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人员培训与工作督导、建设便捷通畅的信息网络,规范建设发热哨点诊室并实施持续性运行管理,才能有效发挥发热哨点诊室的作用,使之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发挥重要的"网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发热哨点诊室
下载PDF
社区心房颤动患者筛查及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艳丽 马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4-778,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心房颤动(AF)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AF是引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栓塞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外研究表明,由多学科协作、以护士为主导、以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心房颤动(AF)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AF是引起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栓塞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外研究表明,由多学科协作、以护士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AF患者的再入院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AF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形成规范的综合管理模式。本文基于国内外AF管理指南和相关文献,梳理了AF综合管理模式的流程(包括筛查、综合评估、制定管理策略、健康教育、定期随访、转诊)及各流程的具体内容,初步制定出适合我国社区的AF筛查流程和综合管理过程,可以为构建社区AF规范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筛查 社区卫生服务 多学科协作 综合管理
下载PDF
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武明芬 马力 +3 位作者 国警月 刘腾 杨莉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新模式,提升基层药师慢病药物治疗管理能力,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统一连续闭环管理。方法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2+3”医联体,药师与全科医师开展多模式协作,通过药师门...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社区慢病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新模式,提升基层药师慢病药物治疗管理能力,实现对慢病患者的统一连续闭环管理。方法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2+3”医联体,药师与全科医师开展多模式协作,通过药师门诊、双向转诊及线上会诊、慢病病例多学科点评、居家药学服务和科普传播等方式开展MTM服务。结果共5个医疗机构(包括1个三级医院,1个二级医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药学服务医联体,申报并获批了家庭药师培训基地,开展了多种模式的MTM服务。2021年5—12月,双向转诊慢病患者337例,开展慢病点评40余次,识别药物不良反应12例,开展30余户家庭药箱整理,培养家庭药师16名。结论三级联动及医药多模式协作慢病MTM服务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的资源及人才优势,提升社区慢病管理能力,实现慢病患者的长期统一连续闭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慢病 服务模式 社区药师 居家药学
下载PDF
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的研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平 周奇 +28 位作者 赵俊贤 吴守媛 孙雅佳 兰慧 任梦娟 苏仁凤 王玲 王琪 李舍予 黄艳丽 王晓辉 马艳芳 马力 许岩丽 孙艳格 史玲 黄延焱 侯天春 葛龙 杜兆辉 郑艳玲 尹朝霞 李婷婷 曾力楠 张小龙 任延平 刘恩梅 易春涛 陈耀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43-1550,共8页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是指导基层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但存在质量偏低、报告不规范的问题。目的基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主文件,制定适合基层指南的报告规范。方法按照提高卫生研究质量和透明度(EQUATOR)协作网...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是指导基层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但存在质量偏低、报告不规范的问题。目的基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主文件,制定适合基层指南的报告规范。方法按照提高卫生研究质量和透明度(EQUATOR)协作网推荐的制订方法,成立条目研发组和专家共识组,研发组采用内容分析、头脑风暴和主题分析法形成初始条目,对专家共识组开展2轮德尔菲问卷调查,以确定最终条目。结果共形成13个基层指南初始条目(修改5个条目,新增8个条目),涵盖基层指南的标题、卫生问题、应用环境、推荐意见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5个主题。2022-12-02至2022-12-26,经2轮德尔菲问卷调查(22位专家,回复率均为100%)最终形成了15个条目的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结论基层指南报告规范清单为基层指南的制订者和撰写人员提供了详细指导,将进一步提高基层指南特别是中国基层指南的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 指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全科医学 报告规范 质量改进
下载PDF
中国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现状分析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平 吴守媛 +11 位作者 孙雅佳 兰慧 任梦娟 赵俊贤 王玲 苏仁凤 周奇 王子君 王琪 马力 侯天春 陈耀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51-1558,共8页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可提高基层医疗质量,但尚无研究系统地调查我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目的调查中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 背景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简称基层指南)可提高基层医疗质量,但尚无研究系统地调查我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目的调查中国基层指南的现状和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网(VIP),纳入已发表的中国基层指南,分析其基本特征,采用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评价其报告质量,采用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评价其方法学质量。结果共纳入150部基层指南,主要发表于2019—2021年,多数基层指南〔108(72.0%)〕关注疾病的诊疗,排名前三的专科为心血管病学〔40(26.7%)〕、消化病学〔31(20.7%)〕和临床药学〔27(18.0%)〕。制订机构主要为中华医学会及其分会〔123(82.0%)〕、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119(79.3%)〕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116(77.3%)〕。报告质量方面,RIGHT平均报告率为23.6%(11.4%~42.9%);基本信息领域(59.8%)报告率较高,证据领域(0.3%)报告率最低。方法学质量方面,AGREE-China平均得分为23.4(12.0~40.0)分;利益冲突(63.0%)和可用性/可行性领域(53.0%)报告率较高,经济性领域(7.0%)报告率最低。结论中国基层指南近5年数量增长较快,对基层医疗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需要加速各专科和不同疾病基层指南的制订,同时加强中国基层指南制订和报告相关方法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现状分析 质量评价 报告规范 全科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 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 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
下载PDF
达格列净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盼 王雪松 +2 位作者 王玉民 刘艳丽 马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173-179,共7页
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已被相关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近年来,达格列净在临床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患者因该药不良反应而停药,现针对达... 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已被相关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的首选用药。近年来,达格列净在临床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患者因该药不良反应而停药,现针对达格列净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达格列净 不良反应 处理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 被引量:45
13
作者 陈艳雪 姜悦 +5 位作者 李子孝 潘岳松 冀瑞俊 王伊龙 王拥军 王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Ⅱ)2012年6月-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 目的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方法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Ⅱ(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Ⅱ)2012年6月-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的住院患者25 01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资料,统计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药物依从性。按照随访12个月时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因素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 48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47.0%、44.5%和34.9%。出院12个月时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最好的为降糖药(63.86%),之后分别为降压药(61.9%)、抗血小板药(57.58%)、华法林(44.92%)和他汀类药物(24.36%)。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既往糖尿病史、本次发病为TIA是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偏低的影响因素,而既往有卒中病史的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对较好。结论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仍偏低,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级预防 药物依从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社会学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姜悦 王晨 +2 位作者 姜勇 潘岳松 李子孝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 探寻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社会学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在全国219家医疗机构,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 目的 探寻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社会学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在全国219家医疗机构,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连续入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25018例,对患者发病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药物依从性进行随访。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2013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公报数据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非文盲率作为研究指标。分析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的药物依从性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16489名AIS和TIA患者完成12个月的随访。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47.0%、44.5%和34.9%。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总体依从性与区县的GDP、人均GDP与无显著差异;而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P<0.001);与非文盲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服药依从性 都市化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系列:发热与尿路感染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力 王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尿路感染常出现发热症状,伴尿路刺激征。根据全身中毒症状、输尿管/肋脊点压痛、肾区叩痛等可进一步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常不具备进行细菌学检查的条件,在无危险症状、危险体征,并排除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基础上,可根据... 尿路感染常出现发热症状,伴尿路刺激征。根据全身中毒症状、输尿管/肋脊点压痛、肾区叩痛等可进一步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常不具备进行细菌学检查的条件,在无危险症状、危险体征,并排除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并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尿路感染 全科诊疗
原文传递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系列:便秘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晨 马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72-76,共5页
便秘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性疾病,在全科门诊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临床接诊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寻找病因,对便秘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评价便秘对患者生活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便秘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性疾病,在全科门诊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临床接诊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寻找病因,对便秘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评价便秘对患者生活及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为便秘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等个体化诊疗策略的全科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慢性便秘 全科诊疗
原文传递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系列——胸痛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力 王晨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6-19,27,共5页
全科医师接诊胸痛患者时需从症状和体征入手,首先需排除致命性胸痛,然后根据胸痛的特征展开相关辅助检查,注意识别引起胸痛的心理因素,进而明确胸痛的病因、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根据病情制定诊疗和干预计划,... 全科医师接诊胸痛患者时需从症状和体征入手,首先需排除致命性胸痛,然后根据胸痛的特征展开相关辅助检查,注意识别引起胸痛的心理因素,进而明确胸痛的病因、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根据病情制定诊疗和干预计划,必要时初步处理后及时恰当转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全科诊疗
原文传递
可信赖专业活动在全科住院医师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宇晴 任依 +1 位作者 孙继华 马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2年第9期894-897,共4页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顶层设计及培训制度基本搭建完成,逐步过渡到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阶段,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不同类别的全科住院医师在临床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使用分层递进培养模式设置并实施...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顶层设计及培训制度基本搭建完成,逐步过渡到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阶段,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不同类别的全科住院医师在临床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使用分层递进培养模式设置并实施递进上升、符合岗位胜任力的阶段性培训目标,以达到培养合格全科医师的总目标。在全科住院医师分层培训中,应用可信赖专业活动(EPAs)可以定量、定性地评价其胜任力并进行持续追踪,进而达到提升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目标。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建立了基于EPAs的全科住培医师分层培训与考核条目池,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对EPAs在全科住院医师分层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全科医生 可信赖专业活动
原文传递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系列:头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玮婷 张亚清 马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年第5期78-82,共5页
头痛是全科门诊常见主诉之一,其中原发性头痛是主要的头痛类型。全科医师在接诊头痛患者时首先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精神心理评估等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患者头痛的可能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而根据... 头痛是全科门诊常见主诉之一,其中原发性头痛是主要的头痛类型。全科医师在接诊头痛患者时首先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精神心理评估等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患者头痛的可能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制定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内的长期个体化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紧张型头痛 全科诊疗
原文传递
全科医生合理使用中成药的三大关键思维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锐 张清华 马力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年第9期78-81,共4页
中成药在基层全科处方中经常出现,全科医生掌握基本的中成药治疗特点和选用思路十分重要。本文从近年来关于中成药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专家共识入手,梳理中成药合理用药的三大关键点。一是中成药作为成方制剂,临床治疗有利有弊,中医药... 中成药在基层全科处方中经常出现,全科医生掌握基本的中成药治疗特点和选用思路十分重要。本文从近年来关于中成药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专家共识入手,梳理中成药合理用药的三大关键点。一是中成药作为成方制剂,临床治疗有利有弊,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观、数千年传承的经典名方是其优势;固定配方带来的药不对证风险、药品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其不足。二是中成药品种多样且繁复,宜分类管理分类认识,例如口服-外用-静脉注射的分类法、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不含毒性饮片中成药分类法、基于功效亚类的分类法等。三是借鉴“抓主症”思维,采用关键提示性症状进行简明辨“症”选药,可以帮助全科医生最大限度地合理选药。此外,全科医生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基本的中成药合理用药常识。本文为全科医生用好、用对中成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合理用药 全科医生 利弊 分类 简明辨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