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坛医院发热门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倩 王胜 张杰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79-881,884,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天坛医院发热患者的就诊情况,为发热门诊合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天坛医院2017年1—2月发热门诊的1288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登记汇总统计分析的调查方式。分别对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程度、发热时间、... 目的调查北京天坛医院发热患者的就诊情况,为发热门诊合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天坛医院2017年1—2月发热门诊的1288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登记汇总统计分析的调查方式。分别对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程度、发热时间、病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热门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发热程度以中等程度发热为主,占发热总数的78.8%,中等发热组与其他发热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因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占病因总数的67.2%,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组与其他病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主要分布于50~60岁,占发热的36.6%,50~6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以间隔12~24 h者为主,占46.8%,12~24 h组与其他就诊时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门诊在发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热患者的患病特点呈一定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门诊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敏感性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小建 孟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86-88,共3页
调查近 3年来我院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从痰标本中分离出 334株细菌 ,采用纸片扩散法 (Kirby Bauer法 ) ,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发现 :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2 5.4 % )、克雷白杆菌 ( 10 .8... 调查近 3年来我院呼吸内科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从痰标本中分离出 334株细菌 ,采用纸片扩散法 (Kirby Bauer法 ) ,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发现 :呼吸内科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2 5.4 % )、克雷白杆菌 ( 10 .8% )、产碱杆菌 ( 10 .2 % )、大肠杆菌 ( 6 .0 % )、溶血葡萄球菌 ( 4.2 % )、表皮葡萄球菌( 3.9% )、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4 % )。对革兰阴性 (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三代、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对革兰阳性 (G+ )菌有效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达 10 0 %。结果提示 :教学医院呼吸内科病房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监测细菌耐药性对控制这种局面十分重要 ,同时应注意增强病人抵抗力及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病原菌 敏感性 调查 纸片扩散法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MRSA下呼吸道感染42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韦秀平 邵丽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对 4 2例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病人主要来自神经外科ICU和神经外科病房 ;感染与手术、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多种抗生素使用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 对 4 2例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病人主要来自神经外科ICU和神经外科病房 ;感染与手术、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多种抗生素使用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 :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 ,且易与G阴性杆菌形成混合感染 ,治疗困难 ,患者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医院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呼吸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15
4
作者 党斌温 张杰 +1 位作者 邵丽丽 唐明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53-355,共3页
为了解呼吸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LRTI)病原菌和耐药性的变迁 ,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回顾调查1 998— 2 0 0 2年天坛医院呼吸病房院内LRTI患者的痰培养结果 ,药敏用MIC法测定。结果 :共检测出病原菌 43 0株。革兰阴性 (G- )杆菌 (GNB) ... 为了解呼吸病房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LRTI)病原菌和耐药性的变迁 ,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回顾调查1 998— 2 0 0 2年天坛医院呼吸病房院内LRTI患者的痰培养结果 ,药敏用MIC法测定。结果 :共检测出病原菌 43 0株。革兰阴性 (G- )杆菌 (GNB) 73 % ,比例逐年下降 ;其中非发酵菌群 64% ,比例上升。革兰阳性 (G+ )球菌 (GPB) 2 7% ,比例逐年上升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SA) 3 2 % ,比例上升 ,耐甲氧西林SA(MRSA) 2 6% ,比例上升。细菌耐药率逐渐上升 ,仅GNB对亚胺培南、GPB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上升较慢 ,分别为 1 7%、0。提示 :院内条件致病菌的比例上升 ,耐药率上升 ,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少数药物成为院内感染治疗的主力药物。要改善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病房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GNB 耐药率 亚胺培南 万古霉素 上升 比例 下降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翠华 孙玉梅 郭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与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VAP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已确诊的VAP患者,通过支气管镜经保护性毛刷(PSB)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及分别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与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VAP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已确诊的VAP患者,通过支气管镜经保护性毛刷(PSB)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及分别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内源性环境(气囊上滞留物、口咽部分泌物及胃液)及外源性环境(呼吸机管路吸气端、积水瓶、周围空气及护理人员的手)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环境诸因素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相关性。结果17例VAP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阳性病例13例共培养出16株不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占总数的87.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总数的43.75%;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咽部分泌物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为75%、56.25%、50%,将各部位标本与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的符合率与除胃液以外的其它部位与下呼吸道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VAP相关危险因素中以内源性因素(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口咽部)为主,外源性因素处于次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细菌培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邱小建 张杰 +1 位作者 董淑文 王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146-150,共5页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自2009年4月~2015年6月,共149例患者于笔者医院呼吸科行胸腔镜检查,根据病因分为肺炎旁积液、脓胸、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4组,观察各组的胸腔镜下胸膜表现,胸...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操作方法。方法自2009年4月~2015年6月,共149例患者于笔者医院呼吸科行胸腔镜检查,根据病因分为肺炎旁积液、脓胸、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4组,观察各组的胸腔镜下胸膜表现,胸腔积液外观、常规、生化、肿瘤标志物、细胞学及结核涂片检查的特点;观察胸腔镜操作前人工气胸以及操作后置管引流的情况;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内科胸腔镜的确诊率为87.2%。不同病因所导致的胸腔积液,其胸腔镜下表现是不同的。粘连最重的是脓胸和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膜结节表现不同。胸腔积液的各项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术前通过胸腔引流管行人工气胸,注气量平均为588±276ml。术后留置细管比例为69.4%(109/157),带针粗引流管比例为21.0%(33/157)。最常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38/157,24.2%),少量患者出现胸痛(24/157,15.3%)、低热(2/157,1.3%)。结论胸腔镜检查能够明显提高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在局麻镇静下即可完成操作,术前建议给予人工气胸,术后建议留置细管,并且操作过程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并发症 诊断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评估两种模式正压通气呼吸机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孟琨 孙玉发 王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与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根据AHI是否大于60,并且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与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时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AHI>40)OSAHS患者根据AHI是否大于60,并且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是否低于80%分为A组和B组,先后接受Auto-CPAP和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PSG参数变化。结果 A组患者应用Auto-CPAP较Bi-PAP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应用Bi-PAP较Auto-CPAP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主要表现在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SO),Ⅰ期+Ⅱ期,Ⅲ期+IV期及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ST)的比例,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重度OSAHS患者,AHI≤60,MSaO2≥80%的患者建议选择Auto-CPAP进行治疗,AHI大于60,MSaO2低于80%建议选择Bi-PAP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氧吸入疗法 多道睡眠描记术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韦秀平 王素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研究比较左氧氟沙星 (L VL X)与头孢曲松 (CRO)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5 6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 (L VL X) 2 7例 ,2 0 0 mg静脉滴注每日 1次 ;对照组 (CRO) 2 9例 ,2 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均为 7~ 10 d... 研究比较左氧氟沙星 (L VL X)与头孢曲松 (CRO)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5 6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 (L VL X) 2 7例 ,2 0 0 mg静脉滴注每日 1次 ;对照组 (CRO) 2 9例 ,2 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均为 7~ 10 d。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分别为 (85 .18% )、(7.4% )和 (89.6 6 % )、(4.16 % )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提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在治疗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上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下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下载PDF
利用多导睡眠仪评估持续低流量吸氧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孟琨 孙玉发 王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低流量吸氧在治疗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时价值。方法60例轻度(AHI≤20)OSAHS患者接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多导睡眠仪(PSG)参数变化。治疗效果主要表现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 目的探讨持续低流量吸氧在治疗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时价值。方法60例轻度(AHI≤20)OSAHS患者接受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时多导睡眠仪(PSG)参数变化。治疗效果主要表现睡眠效率(SE),觉醒次数(WASO),I期+II期,III期+IV期及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ST)的比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结果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AHI(17±2.8)次/h,MSaO2(91.1±2.1)%,LSaO2(86.2±1.2)%,经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后AHI(3.0±1.2)次/h,MSaO2(97±1.5)%,LSaO2(94±1.6)%,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轻度OSAHS患者经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后睡眠结构明显改善,可选择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氧吸入疗法 多道睡眠描记术
下载PDF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琨 岳英明 王素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用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沙星(对照组)(均为每次200 mg口服,每12 h给药1次,疗程5~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用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沙星(对照组)(均为每次200 mg口服,每12 h给药1次,疗程5~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实际入组51例,揭盲后显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25/25)和96.2%(25/26),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17/18)和89.5%(17/1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与3.8%,上述结果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 加替沙星 呼吸道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发生率 左氧沙星 双盲双模拟 细菌清除率 对照研究 临床常见 抗菌药物 对照组 治疗组 有效率 统计学
下载PDF
头孢布烯与头孢三嗪序贯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秀平 王素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66-268,共3页
比较头孢三嗪、头孢布烯序贯疗法与单用头孢三嗪静脉治疗34 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费用。结果显示:序贯组(A 组) 临床总有效率为88 .24 % ,单用头孢三嗪组(B 组) 临床总有效率为88 .24 % ,2 ... 比较头孢三嗪、头孢布烯序贯疗法与单用头孢三嗪静脉治疗34 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费用。结果显示:序贯组(A 组) 临床总有效率为88 .24 % ,单用头孢三嗪组(B 组) 临床总有效率为88 .24 % ,2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总医疗费用序贯组为(2 165 .36 ±539 .78) 元,单用头孢三嗪组为(2 698 .14 ±765 .84) 元,2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结果提示序贯疗法与单独静脉治疗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显著降低了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布烯 头孢三嗪 序贯疗法
下载PDF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倩 胡洁 张杰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2744-274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出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病率、血管病变的部位以及SAHS严重程度与血管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证实的老年SAHS症状性脑血管病(CVD)患者,60~92岁,轻度8例,中...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出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病率、血管病变的部位以及SAHS严重程度与血管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证实的老年SAHS症状性脑血管病(CVD)患者,60~92岁,轻度8例,中度18例,重度10例,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老年SAHS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狭窄程度及狭窄血管支数。结果DSA诊断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33例(91.7%),其中颅内动脉占12例(33.3%),颅外动脉占9例(25.0%),颅内外混合12例(33.3%)。8例轻度老年SAHS患者中除2例未见动脉狭窄外,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2例;18例中度老年SAHS患者中除1例未见动脉狭窄外,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6例;10例重度老年SAHS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3例,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5例。结论 老年SAHS患者易合并中、重度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累及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较多见,其中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及二者混合受累较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血管狭窄 老年病人
下载PDF
呼吸内镜介入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婷 张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前,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呼吸内镜介入医师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我国呼吸内镜技术临床应用起步较晚,介入呼吸病学专业人才的培训、教育和资格认证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的考核标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目前,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呼吸内镜介入医师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我国呼吸内镜技术临床应用起步较晚,介入呼吸病学专业人才的培训、教育和资格认证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尚无统一的考核标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是卫计委首批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有着丰富的实践及教学经验。总结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在基地平台建设、介入医师培训过程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呼吸介入医师培训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适合我国呼吸内镜介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镜介入医师 培训 教学
下载PDF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治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杰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1期914-916,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 诊断 治疗 病因 宿主 致病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呼吸系统腔内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杰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12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腔内疾病 呼吸系统 20世纪90年代 微创介入治疗 人类医学 呼吸内科 临床医学 技术含量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者痰检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孢菌的流行状况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斌温 张杰 唐明忠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LRTI)者痰检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孢菌(PA)的流行状况。方法调查我院1998~2003年,痰培养为铜绿假单孢菌的LRTI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药敏用MIC法测定。结果共有PA569株。耐亚胺培南(IMP)140株,占25%;前、后三年分别...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LRTI)者痰检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孢菌(PA)的流行状况。方法调查我院1998~2003年,痰培养为铜绿假单孢菌的LRTI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药敏用MIC法测定。结果共有PA569株。耐亚胺培南(IMP)140株,占25%;前、后三年分别为38、102株,分别占同期总菌株的18%、28%;57%分布于神经内科和ICU,分布科室逐渐增多。耐IMP菌株的药物敏感率逐渐下降(普遍低于对IMP敏感株);各个科室的药敏状况不完全相同;比较敏感的药物有阿米卡星、P/T(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敏感率64%~50%;从神经内科和ICU分离的菌株耐药率相当高;联合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敏感率。结论耐IMP菌株逐渐增加,分布更加广泛;药物敏感性不断下降,各个科室的耐药谱不尽相同,药物选择上一定要参考本科室的药敏状况,部分科室耐药严重,强调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孢菌 亚胺培南 流行状况 检出 1998~2003年 感染者 下呼吸道感染 神经内科 哌拉西林 药物敏感率 药物敏感性 IMP 方法调查 培养结果 MIC法 阿米卡星 他唑巴坦 头孢他啶 联合药物 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 ICU 科室 菌株
下载PDF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17
作者 邱小建 孟琨 王素秋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 探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万迅 )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 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 ,采用去甲万古霉素 0 .4~ 0 .8g ,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疗程 5~ 2 1d。结果 临床总... 目的 探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万迅 )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 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 ,采用去甲万古霉素 0 .4~ 0 .8g ,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疗程 5~ 2 1d。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 73 .1% ,细菌消除率 93 .5 %。药物副作用 4例( 7.7% ) ,消化道反应 2例 ,血细胞减少 2例。 3 1株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提示 :对万古霉素敏感性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疗效 不良反应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小伟 胡洁 +1 位作者 李赛男 韦丽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实施机械通气后发生VAP的老年病人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实施机械通气后发生VAP的老年病人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VAP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KPS评分等。结果治疗后第3天和第5天,观察组的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VAP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VAP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加快病情恢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老年人
下载PDF
呼吸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方毅 王婷 韦丽娜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07例呼吸内镜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ASA级别、手术时间、术前呼吸道感染等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呼吸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07例呼吸内镜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ASA级别、手术时间、术前呼吸道感染等资料,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7例内镜手术病人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1.5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吸烟史、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术前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系(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麻醉效果不佳、手术时间〉15min、术前呼吸道感染均是呼吸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呼吸内镜术后有一定的可能会发生不良事件,年龄≥60岁、麻醉效果不佳、手术时间〉15min、术前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镜术后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镜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利 党斌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加替沙星400mg/d口服,疗程7~14d。结果 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入选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失访2例,中途停药2例...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Ⅳ期药物临床试验。加替沙星400mg/d口服,疗程7~14d。结果 2004年2月-2005年2月,共入选3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失访2例,中途停药2例,剔除1例。安全性可评价病例34例;治疗效果可评价病例31例,其中男7例,女24例,年龄23~69岁,平均44.8岁;肺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3例;治愈28例,显效1例,进步2例,有效率93.5%。筛选痰培养细菌15株,阳性率44%,治疗结束全部清除,清除率100%。4例出现不良事件,表现为输液局部发痒、口服药物后出现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和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11.8%。结论 加替沙星口服每日1次给药,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