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变迁理论与实践视角下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H区为研究现场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屹 王晨 曹文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5期561-567,共7页
目的以政策变迁理论为基础,了解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从“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乡村建设。方法信息普查法:对H区14个农村乡镇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兜底调查;深入访谈法:以信息饱和为原则,抽... 目的以政策变迁理论为基础,了解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从“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乡村建设。方法信息普查法:对H区14个农村乡镇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兜底调查;深入访谈法:以信息饱和为原则,抽取3个乡镇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实地观察,对关键知情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卫生政策环境在时空变化中发生重要改变,“空心村”与“倒挂村”并存、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动加速、老乡村医生与新乡村医生同掌接续、村卫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双轨”并进。上述政策内外环境改变使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出现诸问题亟待研究。讨论在政策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双重作用下,政策变迁是应然之举。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从政策上应进行体制并轨;职业发展机制实现上下贯通;队伍建设围绕适宜适用进行批量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变迁 政策环境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下载PDF
基于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的医疗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远初 翟晶 +3 位作者 杨玥 古丹 阮轶磊 董屹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146-150,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探讨其在医疗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负责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根据管理人员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定岗定责绩效评价模式;观察组采... 目的:基于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探讨其在医疗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负责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根据管理人员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定岗定责绩效评价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围绕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10项内容,采用四象限分布图评价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业务培养和结构优化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路径,对比两组管理队伍建设效果、临床服务绩效水平和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增幅、技术岗位轮转数、绩效工作量均衡度和绩效工作难度值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44,F=10.901,F=8.067,F=18.989;P<0.05);观察组临床服务绩效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工作绩效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34,x^(2)=7.329,x^(2)=8.711,x^(2)=14.118;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信息追踪率、技术维护执行率、故障维修处理率和计量检测有效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70,F=19.233,F=16.744,F=25.627;P<0.05)。结论:临床服务绩效评价模式能有效分析设备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路径,提高设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改善医疗设备临床运行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 临床服务绩效 四象限分布地图 技术岗位 队伍结构
下载PDF
基于健康地理视角的北京市怀柔区村级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屹 王晨 曹文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基于健康地理学视角,以卫生政策学为基础,分析北京市怀柔区农村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现状,研究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相关建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基于文献研究,以信... 目的基于健康地理学视角,以卫生政策学为基础,分析北京市怀柔区农村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现状,研究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相关建议。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基于文献研究,以信息饱和为原则,在村级卫生机构兜底调查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北京市怀柔区的14个涉农乡镇进行卫生资源配置兜底调查;按照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分布,抽取3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开展关于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内容的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结果怀柔区的地理环境、人口变动和人口密度特征使村级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呈现政策协同性和监督性不足的现状,存在村级卫生机构分布不均衡的现实,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村民健康需求存在较大距离。结论实现村级卫生健康配置需要充分考量健康地理要素,通过政策统筹与分策,打破体制界限,以优化村级卫生机构布局为起点逐步优化村级卫生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卫生服务 村级卫生机构 健康地理 卫生资源 政策统筹与分策
原文传递
村卫生室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4
作者 董屹 王晨 曹文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是最贴近村民的医疗卫生机构。作者通过对北京市H区的实地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出台卫生政策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稳定乡村医生收入来源,落实对村卫生室的管...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是最贴近村民的医疗卫生机构。作者通过对北京市H区的实地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出台卫生政策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稳定乡村医生收入来源,落实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责任,使乡村医生更好承担村级公共卫生和常见病防治职能。然而,村卫生室所有制关系及乡村医生劳动关系不清晰、不同管理体制下的硬件配置差异与岗位职责趋同等问题,影响了政府对村卫生室管理责任的落实。政府需关注政策环境变化,适时进行村卫生室体制变革和机制并轨,建立县乡村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打破村卫生室建设瓶颈,实现农村居民"就近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卫生室建设 政府责任 政策环境 机构转型 上下贯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