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一鹏 王威 +5 位作者 李珊珊 李维 董媛 张萌 王昕 阴赪宏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NIPT检测的孕妇12979例,以及同期在...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NIPT检测的孕妇12979例,以及同期在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5349例,统计NIPT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与产前诊断结果及相应指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IPT共检测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54例,同期经介入性产前诊断共检测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孕妇46例。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比例为83.33%,胎儿性染色体数目减少的产前诊断阳性符合率为26.09%,胎儿性染色体增多的产前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3.33%,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符合率为48.89%。NIPT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提示价值依次高于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发育异常、孕妇高龄及血清学筛查高危等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结论NIPT可有效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由于存在较多干扰因素,建议对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胎儿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树法 李嘉琪 +2 位作者 王天铎 司艳梅 刘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快速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的167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快速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的167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抽取羊水后同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然后比对两种检测的检测结果。结果共收集1676名同时进行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的孕妇检测结果。羊水穿刺指征包括:高龄(637例,38.1%)、唐氏筛查高危(699例,41.71%)、无创游离DNA检测高风险(315例,18.79%)、B超异常(16例,0.95%)等。FISH检测结果阳性240例(14.13%),包括21三体140例、18三体44例、13三体14例、性染色异常32例以及嵌合体10例。核型分析阳性252例,除包括上述240例FISH检测阳性结果外,还包括22号染色嵌合体1例、平衡结构重排6例、非平衡结构重排1例以及多态4例。结论FISH检测能够快速准确诊断21号、18号、13号以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根据FISH结果可进行进一步临床处理。怀疑胎儿携带其他染色体异常时,需联合核型分析等方法综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BACs-on-Beads技术在快速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树法 李嘉琪 +1 位作者 刘欣 司艳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在快速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856例孕妇的羊水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856例孕妇共检出155例染...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在快速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856例孕妇的羊水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856例孕妇共检出155例染色体异常病例,总体异常率为18.11%。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41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36例非整倍体和5例嵌合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单独检出9例染色体异常(包括4例嵌合体和5例平衡易位),BoBs单独检出5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在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方面,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一致率为100%,对嵌合体检测的符合率为55.56%,对平衡易位和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符合率为0%。结论BoB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及部分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但存在漏诊风险。仅根据BoBs检测结果对胎儿作进一步处理存在一定风险,BoBs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可以快速诊断常见染色畸形以减轻孕妇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穿刺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
下载PDF
出生缺陷筛查及诊断 被引量:14
4
作者 司艳梅 孔元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7期757-760,共4页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的结构畸形、遗传性疾病和功能异常等[1]。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低、中、高收入国家,出...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的结构畸形、遗传性疾病和功能异常等[1]。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低、中、高收入国家,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42%、5.57%、4.72%[2],中国每年约有90万例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国内通过建立健全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从孕前、孕期及出生后筛查做到及早诊断和干预,多层面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筛查 诊断
下载PDF
FSHR剪切变异c.299+2T>G致卵巢抵抗综合征的家系分析
5
作者 闫慧 黄蕾 +5 位作者 马小红 哈灵侠 赵君利 张倩 闫有圣 刘春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抵抗综合征(ROS)不孕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助孕方案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家系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指标,绘制家系图谱,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GS)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 目的探讨卵巢抵抗综合征(ROS)不孕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助孕方案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家系临床资料及遗传学检测指标,绘制家系图谱,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NGS)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父母与兄长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诊断。结果该女性先证者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闭经、ROS;先证者母亲的祖母与父亲的祖父为亲兄妹。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检测到先证者存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经典剪切变异NM_000145.4 c.299+2T>G(纯合型),且该变异为未报道的致病性变异;其兄长该位点突变与先证者一致,其父母均存在FSHR剪切变异c.299+2T>G(杂合型)。结论FSHR新发现的剪切变异c.299+2T>G的检出,丰富了FSHR基因突变谱,为ROS的临床治疗和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抵抗综合征 基因测序 FSHR基因 剪切变异
下载PDF
从351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分布探讨高龄孕妇产前筛查及诊断的流程 被引量:22
6
作者 董媛 张萌 +3 位作者 王一鹏 李珊珊 管晓娇 吕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 探讨适合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及诊断流程.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单纯高龄或同时伴有唐氏筛查高危、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夫妻之一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不良孕产... 目的 探讨适合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及诊断流程.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单纯高龄或同时伴有唐氏筛查高危、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发育异常、夫妻之一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不良孕产史等行羊水穿刺的孕妇进行回顾分析,通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分析并推测单纯高龄或伴其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行唐氏筛查以及NIPT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共发现351例高龄孕妇的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按产前诊断指征分:单纯高龄196例,高龄伴唐筛高危26例,高龄伴NIPT异常96例,高龄伴胎儿超声异常14例,高龄伴夫妻之一染色体异常15例,高龄伴不良孕产史4例.假设所有高龄孕妇均只进行唐氏筛查,对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出率为51.0%;若所有高龄孕妇均只进行NIPT,检出率为69.2%;若所有高龄孕妇行唐氏筛查后再行NIPT,检出率可达84.6%.高龄伴夫妻之一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行唐氏筛查或NIPT检出率均仅为6.7%.结论 高龄孕妇若同时行唐氏筛查及NIPT,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高于仅进行唐氏筛查或NIPT一项检查者.高龄伴夫妻之一染色体异常者建议直接进行有创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羊水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体系中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一鹏 李珊珊 +3 位作者 王威 王昕 李莉 阴赪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在产前筛查中的效能及其在产前诊断体系中的作用。方法对22649例单胎孕妇的产前筛查结果及诊断路径进行效能分析。对同期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9268例本院和转诊孕妇的指...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在产前筛查中的效能及其在产前诊断体系中的作用。方法对22649例单胎孕妇的产前筛查结果及诊断路径进行效能分析。对同期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9268例本院和转诊孕妇的指征及结局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孕妇选择唐筛比例为60.24%,年龄主要为35岁以下;选择NIPT者比例为34.74%,年龄主要为35~39岁。NIPT对于胎儿21、18、13三体高风险的总体检出率为0.89%,阳性预测值为75.71%,其中唐筛临界风险孕妇的NIPT高风险检出率为0.30%。高龄孕妇和唐筛高风险孕妇人数占产前诊断孕妇63.04%和21.22%,阳性预测值为5.1%和5.13%。NIPT高风险孕妇人数占产前诊断孕妇的2.30%,阳性预测值为54.46%。结论随着中国孕妇年龄结构的改变和妊娠复杂性的增加,以NIPT为主的筛查模式将有助于提升现有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体系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的胎儿发育异常时羊水游离RNA中组织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建宇 司艳梅 +1 位作者 刘欣 杨树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26-429,433,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羊水游离RNA中能够反映胎儿发育异常的组织特性基因。方法从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下载基因在正常组织表达数据,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唐氏综合征及爱德华综合征胎儿羊水游离RNA芯片检测...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羊水游离RNA中能够反映胎儿发育异常的组织特性基因。方法从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下载基因在正常组织表达数据,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唐氏综合征及爱德华综合征胎儿羊水游离RNA芯片检测数据。利用R语言统计分析正常组织表达数据中的组织特异性基因。利用limma程序包分析唐氏综合征及爱德华综合征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两者交集获取组织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正常胎儿比较,唐氏综合征胎儿有717个差异基因,爱德华综合征胎儿有1038个差异基因,71个基因为共同差异基因。DOK7、ARHGEF39、FAM111B、CCHCR1、R3HDML、WNK3、FIBCD1、SMIM10L2B及SMIM10L2A 9个基因为组织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大脑、甲状腺、睾丸、消化道等多个组织的发育过程。结论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相结合的方法是筛选羊水游离RNA中胎儿发育异常标志物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游离RNA 产前诊断 差异表达基因 织特异性基因
下载PDF
感染和炎性反应与早产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莉 陈巧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9期1348-1351,共4页
早产指妊娠37周之前分娩,可导致新生儿发病和死亡。虽然妊娠相关并发症的潜在原因很多,但感染与炎性反应是早产的主要原因。早产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感染因素、免疫途径在早产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迄今仍不明确。
关键词 感染 炎性反应 早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年龄及孕周对双胎妊娠孕妇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珊珊 张萌 +4 位作者 王威 王昕 陈玉娇 阴赪宏 王一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期46-49,5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筛查年龄及采样孕周对双胎妊娠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同期进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为对照,对双胎妊娠孕妇无创产前检测结果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双胎妊娠孕妇的筛查年龄和采样孕周对胎儿游离DNA... 目的回顾性分析筛查年龄及采样孕周对双胎妊娠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同期进行无创产前检测的单胎妊娠孕妇为对照,对双胎妊娠孕妇无创产前检测结果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双胎妊娠孕妇的筛查年龄和采样孕周对胎儿游离DNA浓度的影响。结果双胎妊娠孕妇NIPT平均筛查年龄及采样孕周均小于单胎,二者筛查年龄分别为31.72±3.45岁和33.14±3.73岁(P<0.01);采样孕周分别为15.30±1.94周和16.19±2.94周(P<0.01)。各年龄组双胎和单胎妊娠孕妇的胎儿游离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孕妇胎儿游离DNA浓度在孕16~17周及18~19周显著高于单胎(P<0.05)。双胎妊娠孕妇首次采血建库检测成功率低于单胎,二者成功率分别为97.13%和99.07%(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cfDNA个体差异较大,可根据其临床指征,对双胎妊娠孕妇的NIPT筛查年龄及孕周做出适宜选择,适当提前NIPT筛查年龄、延后采样孕周,以减少因cfDNA浓度不足造成NIPT的检测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无创产前检测 胎儿游离DNA浓度
下载PDF
无创产前筛查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一鹏 王树玉 +4 位作者 李莉 陈巧媛 张涛 崔郁 阴赪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7期33-34,21,共3页
目的评价NIPT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发生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孕妇44例,结合超声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价NIPT及产前诊断... 目的评价NIPT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发生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孕妇44例,结合超声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价NIPT及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1例行NIPT检测的胎儿水肿孕妇检出胎儿13号染色体三体高风险1例(9.09%)、18号染色体三体高风险2例(18.18%)、21号染色体三体高风险2例(18.18%)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2例(18.18%),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均符合NIPT结果提示。通过产前诊断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孕妇44例中共检出胎儿13号染色体三体2例(4.54%)、18号染色体三体4例(9.09%)、21号染色体三体6例(13.64%)、Turner综合征9例(20.45%)及其他染色体异常5例。结论 NIPT在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诊断价值与产前诊断相近,NIPT对非免疫性胎儿水肿胎儿染色体异常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非免疫性胎儿水肿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孕早期胚胎停育的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威 王昕 +2 位作者 管晓娇 李夏颖 王一鹏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对胚胎停育患者进行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4—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孕早期胚胎停育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样本100例,对绒毛组织胎儿细胞进行培养,以常... 目的对胚胎停育患者进行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胚胎染色体异常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4—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孕早期胚胎停育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样本100例,对绒毛组织胎儿细胞进行培养,以常规G显带染色对培养获得的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00例绒毛组织样本中培养成功91例,成功率91%;9例失败,其中无细胞生长4例,污染5例。培养成功的91例中,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率达46%,染色体异常包括2、4、5、7、9、10、12、13、14、15、16、18、20、21、22号染色体及X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3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多倍体(2例)和嵌合体(3例)。高龄组(≥35岁)及非高龄组(<35岁)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判断胚胎停育的原因,为再次妊娠提供科学的临床遗传咨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停育 绒毛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下载PDF
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巧媛 王昕 +3 位作者 董媛 李嘉琪 王一鹏 王树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on-beads,BoBs)技术对诊断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和脐带血穿刺的300例标本的BoBs检测和染...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on-beads,BoBs)技术对诊断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穿刺和脐带血穿刺的300例标本的BoBs检测和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标本中,共发现异常核型61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60例,BoBs检出5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对2例微缺失病例未检测到。另一方面,BoBs对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及3例低比例嵌合体未检测到。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下,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高风险组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占该指征的62.86%。结论 BoBs技术具有高通量和快速的特点,联合使用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球技术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缺失
原文传递
3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液相芯片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云 王一鹏 +2 位作者 马杰 张永宏 李宁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配对好的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VEGF)、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目的探讨建立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配对好的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VEGF)、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CD147)3对单克隆抗体建立3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体系并评估其敏感性,交叉反应并将其应用于血浆样本的检测。结果 3对抗体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中无交叉反应,敏感性分别为AFP 64 pg/ml、CD147 40 pg/ml、VEGF 4 pg/ml。应用该体系检测了40例HCC患者,分别为AFP[6.5(2.8,240.0)]ng/ml,CD147(4.11±0.90)ng/ml,VEGF[40(20,50)]pg/ml;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AFP[0.3(0.1,1.0)]ng/ml,CD147(2.98±0.80)ng/ml,VEGF[10(0,10)]pg/ml。3个肿瘤标志物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高敏感性的3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液相芯片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芯片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NLRP7基因纯合突变致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
15
作者 闫有圣 刘春莲 +4 位作者 谭亚 杨锴 王一鹏 刘妍 阴赪宏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一个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FRHM)家系的遗传学因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FRHM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可能致病性变异,并采用Sanger测序验证该家族成员的致病性变异。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 目的探讨一个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FRHM)家系的遗传学因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FRHM家系的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可能致病性变异,并采用Sanger测序验证该家族成员的致病性变异。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先证者19号染色体存在NLRP7基因纯合致病性变异(c.1374_1375del,p.Arg458SerfsTer69),Sanger测序结果与其一致;家系成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表明,先证者父母为杂合突变携带,先证者的妹妹与先证者相同为纯合突变。结论NLRP7基因的纯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生FRHM的遗传学因素,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明确FRHM致病因素,并为家系成员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家族性复发性葡萄胎 NLPR7 全外显子组测序
下载PDF
北京地区染色体非整倍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维 周丽颖 +2 位作者 陈静 严松彪 王树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以金标准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为对照,研究应用21、13、18号,X及Y染色体探针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进一步探讨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常规羊水细胞培养,制备G染带... 目的以金标准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为对照,研究应用21、13、18号,X及Y染色体探针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进一步探讨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常规羊水细胞培养,制备G染带染色体核型,计数分析20个细胞,分析3个分裂期染色体核型,必要时计数100个细胞核型。应用13,18,21,X,Y探针,进行未培养羊水的FISH检测。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学历、民族、自然流产次数、产次、孕周以及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对染色体结果的影响,以确定造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高危因素。结果表明自然流产次数和超声异常与染色体非整倍体有关(P_1<0.0001,P_2=0.054)。自然流产次数的优势比为1.423;超声异常的优势比为4.728。通过最佳操作点判定,表明年龄≥33.5岁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发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2116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昕 王威 +3 位作者 张泽 陈静 严松彪 王树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孕18~22w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G显带,运用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核型分析。结果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2121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5例羊水细胞培养失败,培...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孕18~22w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G显带,运用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核型分析。结果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2121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5例羊水细胞培养失败,培养成功率为99.8%。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145例,异常检出率为6.85%,其中21-三体57例,18-三体16例,倒位24例,平衡易位11例,嵌合体16例,性染色体异常15例,结构异常6例。结论根据产前诊断指征选择高危孕妇进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检查,可显著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对指导优生优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 羊膜腔穿刺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检测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有圣 王一鹏 +1 位作者 刘妍 阴赪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94-698,共5页
作为一项产前筛查技术,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已被成功整合到孕期保健服务中。NIPT在筛查胎儿13-、18-和21-三体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取得了出色的临床效果。随着其在临床的... 作为一项产前筛查技术,基于胎儿游离DNA的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已被成功整合到孕期保健服务中。NIPT在筛查胎儿13-、18-和21-三体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取得了出色的临床效果。随着其在临床的推广,相关专业的国际组织已发布了NIPT的应用指南和规范,并不断进行更新,中国也在2016年发布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各国在NIPT的临床应用范围、适应人群均提出了有价值的指导意见,但在特殊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数据尚少。本文依据目前国际组织NIPT相关指南和研究数据,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NIPT临床应用的适用人群以及特殊情况下(高龄妊娠、肥胖孕妇、双胎和多胎妊娠及胎儿超声异常等)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强调了遗传咨询在NIPT临床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为NIPT的规范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胎儿染色体异常 产前筛查 高龄妊娠 肥胖孕妇 双胎妊娠
原文传递
孕妇唐氏筛查高危伴胎儿羊水染色体异常三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媛 李维 +2 位作者 陈巧媛 杨洁 王一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23-524,共2页
孕妇1 34岁,G2P0,自然流产一次,此次孕16+4周唐氏筛查(唐筛)发现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风险值为1∶18).孕19+3周羊水穿刺胎儿核型为47,XX,+mar(图1),同时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使用LSI 13/LSI 21... 孕妇1 34岁,G2P0,自然流产一次,此次孕16+4周唐氏筛查(唐筛)发现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风险值为1∶18).孕19+3周羊水穿刺胎儿核型为47,XX,+mar(图1),同时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使用LSI 13/LSI 21位点特异性探针及CEP 18/CEP X/CEP Y着丝粒特异性探针(Vysis,美国)杂交,未见13、18、21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孕22+4、24+4周B超均显示胎儿小于相应孕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查 探针 羊水 染色体 特异性 胎儿
原文传递
两例Joubert综合征胎儿孕早中期超声表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翠霞 孙丽娟 +3 位作者 刘妍 岳嵩 姚苓 吴青青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发现并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Joubert综合征2例。病例1为双胎之一,孕12周+1超声表现为颅内透明层增厚,脑干偏细,孕18周+2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脑横切面上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 本文报道了孕早中期产前超声发现并经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的Joubert综合征2例。病例1为双胎之一,孕12周+1超声表现为颅内透明层增厚,脑干偏细,孕18周+2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脑横切面上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体积增大、回声增强,羊水过少。病例2孕17周+5超声表现为颅内外多发畸形,颅内异常为中脑-后脑水平显示“臼齿征”,双侧脑室增宽,透明隔腔显示不清;颅外异常表现为双肾囊性增大,膀胱未显示,羊水过少。2例胎儿均行羊膜腔穿刺术,核型和拷贝数变异结果均正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2例胎儿均为TMEM67基因异常[c.312+5G(introns 2)>A和c.1175(exon12)C>G],支持Joubert综合征的诊断。2例胎儿分别于孕18周+5和19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和引产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多发性 小脑 眼畸形 视网膜 肾疾病 囊性 超声检查 产前 妊娠初期 妊娠中期 表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