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妊娠产科麻醉的选择与管理
1
作者 徐铭军 俞卫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病理因素或是某种合并症、并发症,导致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升高,需要提前干预或进行相关治疗[1-2]。高危妊娠与年龄、基础疾病、身体因素、妊娠期并发症等有关。年龄<16岁或>35岁,身高不足145 ...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病理因素或是某种合并症、并发症,导致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升高,需要提前干预或进行相关治疗[1-2]。高危妊娠与年龄、基础疾病、身体因素、妊娠期并发症等有关。年龄<16岁或>35岁,身高不足145 cm,肥胖或者体重偏低,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出现感染或者并发心脏病,高血压等都是高危因素[3]。钟赋真等[4]总结:高危妊娠中的前五位高危因素顺位为高龄、剖宫产再孕、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产科 麻醉 管理
下载PDF
产科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娜 徐铭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1简介产科出血是导致全球产妇死亡和并发症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1]指出:国内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8.3/10万;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幅度减少,2000年全国因为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为20... 1简介产科出血是导致全球产妇死亡和并发症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1]指出:国内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8.3/10万;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幅度减少,2000年全国因为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为20.8/10万,2017年下降至5.7/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妇幼健康 孕产妇死亡 回收式自体输血 应用进展 死亡率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麻醉
3
作者 张青林 徐铭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sive disorders of prega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0%[1-2],是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严重影响母婴健康[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麻醉管理有其特点,本文将此领域进展阐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sive disorders of prega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0%[1-2],是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严重影响母婴健康[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麻醉管理有其特点,本文将此领域进展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 麻醉 分娩镇痛
下载PDF
2021年国际产科麻醉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渐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00-704,共5页
麻醉科医师在产科麻醉中不仅为产妇提供剖宫产麻醉和分娩镇痛,同时也积极参与产妇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产妇的术后疼痛管理,麻醉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等。本文主要对2021年产科麻醉的国际新进展进行论述,包... 麻醉科医师在产科麻醉中不仅为产妇提供剖宫产麻醉和分娩镇痛,同时也积极参与产妇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产妇的术后疼痛管理,麻醉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等。本文主要对2021年产科麻醉的国际新进展进行论述,包括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产妇的麻醉、剖宫产麻醉、分娩镇痛、剖宫产术后镇痛及产科麻醉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麻醉 进展 剖宫产
下载PDF
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按不同体重给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娜 唐艳 +8 位作者 张励聪 徐涛 张剑 李想 曹文超 王娇 王一男 徐铭军 李晓光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给药剂量的合适体重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51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际体重组、理...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给药剂量的合适体重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51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际体重组、理想体重组及去脂体重组,每组17例;每组患者按照各自体重标准,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0.9mg/kg,单次追加剂量0.3mg/kg,围手术期肌松监测维持深肌松状态,即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ratio,TOF)值为0,强直刺激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PTC)为1~2;术毕待肌松状态恢复至TOF=1时,按照各自体重标准给予舒更葡糖钠2mg/kg。记录三组平均每小时罗库溴铵用量、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至TOF=0的时间(T1)、给予罗库溴铵诱导剂量至第1次PTC≥3的时长(T2)、术毕到恢复至TOF=1的时长(T3)、给予舒更葡糖钠后肌松监测恢复至TOF比率≥90%的平均时间(T4)、插管时肌松状态、手术切皮到达深肌松的患者比例及手术医生对围手术期腹腔镜视野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在围手术期全程肌松监测状态下,三组患者的罗库溴铵诱导剂量和罗库溴铵单次追加剂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高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且理想体重组高于去脂体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围手术期平均每小时罗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高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P<0.05),而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T1和T4时长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际体重组T2和T3时长均显著长于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而理想体重组和去脂体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插管时肌松状态、手术切皮到达深肌松的患者比例及手术医生对围手术期腹腔镜视野的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与实际体重相比,围手术期将理想体重和去脂体重作为肥胖患者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的给药剂量依据,在满足同等肌松前提下,可明显节约肌松药物和肌松拮抗药物用量。推荐肥胖患者按照理想体重进行围手术期肌松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患者 理想体重 去脂体重 罗库溴铵 舒更葡糖钠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应用倾向性评分法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再孕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宁 车向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再孕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18例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再孕产妇行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18例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8157例)和全身麻醉组(61例),对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法配对,匹配成功后每组61例。比较分析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两组产妇的临床特征,包括术前是否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新生儿体重、分娩胎儿数量。比较分析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包括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7分的发生情况。结果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两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分娩胎儿数量以及胎盘植入或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全身麻醉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短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再孕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与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全身麻醉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而两种麻醉方式对剖宫产再孕产妇行剖宫产术母婴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剖宫产再孕 母婴结局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不同麻醉方式对紧急剖宫产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宁 车向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紧急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紧急剖宫产产妇。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的比例进行匹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紧急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收治的紧急剖宫产产妇。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采用倾向性评分1∶1的比例进行匹配,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紧急剖宫产患者2 882例,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组2 805例,全身麻醉组77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76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新生儿Apgar 1 min和5 min评分≤7分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胎儿娩出时间短于腰-硬联合麻醉组[(8.89±8.08)min比(12.01±10.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行紧急剖宫产的产妇,可考虑全身麻醉方式,以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和胎儿在宫内缺血缺氧时间,为新生儿的复苏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紧急剖宫产 母婴结局 倾向性评分匹配
原文传递
改良解剖定位法在危重症剖宫产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艳双 车向明 徐铭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基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与右颈内静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探讨改良解剖定位法在危重症剖宫产右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择期手术的危重症患者360例,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按照穿刺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 目的 基于右侧胸锁乳突肌与右颈内静脉的局部解剖关系,探讨改良解剖定位法在危重症剖宫产右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择期手术的危重症患者360例,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按照穿刺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解剖定位法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路法穿刺),每组180例。比较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穿刺成功率、导丝置入失败率的差异,记录2组患者误入动脉、动脉血肿、血气胸、心律失常、臂丛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丝置入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误入动脉、动脉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血气胸、心律失常、臂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中路法穿刺相比,采用改良解剖定位法穿刺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危重症剖宫产 局部解剖学 颈内静脉穿刺 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闫钰尧 赵娜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05-708,共4页
2018年8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1],文件明确指出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分娩镇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同年11月,为提升产妇分娩镇痛水平,... 2018年8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1],文件明确指出在保障手术麻醉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分娩镇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舒适诊疗的新需求。同年11月,为提升产妇分娩镇痛水平,提高围生期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保障孕产妇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2],体现了国家对开展分娩镇痛工作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中转 剖宫产 麻醉
下载PDF
北京市助产机构椎管内分娩镇痛现状调查
10
作者 王一男 杜海明 +3 位作者 曾鸿 宋亚男 郭向阳 徐铭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助产机构近三年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采用“问卷星”网络平台于2020年11至12月对北京地区94家助产机构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调查共收集到调查问卷94份,北京市各助产机构分娩镇痛... 目的调查北京市助产机构近三年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开展情况。方法采用“问卷星”网络平台于2020年11至12月对北京地区94家助产机构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调查共收集到调查问卷94份,北京市各助产机构分娩镇痛率极不均衡,其中81家(86.17%)常规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13家(13.83%)未常规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麻醉科医师不足是医院未常规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最突出原因。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至10月未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医院分别为27家、18家、13家。2018年、2019年、2020年1月至10月,整体椎管内分娩镇痛率分别为28.59%、35.17%、39.96%,综合医院分娩镇痛率分别为12.66%、23.24%、29.79%,妇产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专科医院)分别为51.01%、58.81%、69.27%。29家有麻醉护士参与辅助实施分娩镇痛工作,69家开展24 h分娩镇痛工作。18家以腰硬联合麻醉为主,63家医院以连续硬膜外阻滞为主。实施硬膜外阻滞时52家给予1.0%~1.5%利多卡因试验量,11家医院未给予试验量或直接予泵液。结论北京市各助产机构分娩镇痛率极不均衡,非公立医院分娩镇痛工作开展比例高于公立医院,专科医院开展比例高于综合医院,试点医院开展比例高于非试点医院,综合医院及个别专科医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麻醉科医师不足制约分娩镇痛工作开展,分娩镇痛管理仍欠规范,专职麻醉护士参与有助于椎管内分娩镇痛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SEESHEEN AWS-S200气管插管镜在全麻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观察
11
作者 王艳双 车向明 徐铭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55-58,共4页
目的比较SEESHEEN AWS-S200气管插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危重产科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术的产科危急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用SEESHEEN AWS-S200新型便携式视... 目的比较SEESHEEN AWS-S200气管插管镜与可视喉镜在危重产科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术的产科危急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用SEESHEEN AWS-S200新型便携式视频气管插管镜、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观察并记录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咽痛、声音嘶哑、喉粘膜损伤出血及总插管并发症(牙齿损伤、环勺关节脱位、喉水肿及是否需要吸引口腔分泌物和需两人辅助完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时间、总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插管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插管前比较,插管后对照组患者MAP、HR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相比于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法,新型视频气管插管镜用于危重产科剖宫产术前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MAP、HR的影响小,且术后插管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便携式视频支气管插管镜 可视喉镜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剖宫产术
下载PDF
妊娠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麻醉多学科管理分析
12
作者 王艳双 车向明 徐铭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2年4月出院诊断为"剖宫产、胎盘植入或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病例资料92例, 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粘连型组(A组, 19例)、...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22年4月出院诊断为"剖宫产、胎盘植入或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的病例资料92例, 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粘连型组(A组, 19例)、植入型组(B组, 43例)、穿透型组(C组, 30例)。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孕次、产次、孕周)、麻醉方式、术前腹主动脉球囊和(或)输尿管支架放置情况、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纤维蛋白原(FIB)丢失量、术中输入血制品(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自体血、FIB、凝血酶原复合物、氨甲环酸)情况、产妇预后[切除子宫情况、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入住率]及新生儿情况(身长、体重、Apgar评分)。结果 3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C组孕周较短, 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较长, 输尿管支架放置率较高, 输入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自体血、氨甲环酸较多, 子宫切除率较高, 新生儿身长较短、体重较轻(均P<0.05);B组、C组椎管内麻醉比例较低, 全麻比例较高, 出血量较多, 腹主动脉球囊放置率较高, ICU入住率较高(均P<0.05)。与B组比较, C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较长, 出血量较多, 腹主动脉球囊放置率、输尿管支架放置率较高, 输入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自体血、氨甲环酸较多, 新生儿身长较短、体重较轻, 子宫切除率、ICU入住率较高(均P<0.05)。3组产妇手术前后FIB丢失量、输入FIB、输入凝血酶原复合物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盘植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麻醉目前仍以椎管内麻醉为主;采用自体血回输无不良反应发生, 进一步证实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 子宫切除率明显下降;多学科会诊、围手术期精细化管理是保障产妇安全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胎盘植入 剖宫产 围手术期 麻醉
原文传递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徐渐 薛满松 +1 位作者 吕帆 张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EA)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于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自愿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和TENS联合E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EA进行分娩镇痛,B组在合谷穴,足三里穴进行TENS,同时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硬膜外镇痛泵药量使用情况,分娩镇痛前和分娩镇痛后5、30、60 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爆发痛次数、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情况,同时记录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分娩镇痛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分娩镇痛前,且分娩镇痛后30、60 min VAS评分低于分娩镇痛后5 min(P<0.05)。镇痛后5、30 min时,B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爆发痛、产时发热和胎心率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硬膜外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ENS联合EA进行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能减少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有利于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分娩镇痛 硬膜外麻醉 产妇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输注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致剖宫产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秀双 李晓光 +2 位作者 曹秀玲 徐丽 车向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输注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致剖宫产术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10...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输注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致剖宫产术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组和NE组,每组50例。NE组产妇输注0.05μg/(kg·min)NE,PE组产妇输注0.75μg/(kg·min)PE。比较分析两组产妇麻醉后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症治疗药物情况、新生儿结局和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分析两组产妇输注血管加压药物前(T_(0))、输注血管加压药物后(T_(1))、产妇取仰卧位时(T_(2))、确认阻滞成功时(T_(3))、手术开始时(T_(4))、胎儿娩出时(T_(5))、催产素给药后5min(T_(6))、手术结束时(T_(7))的收缩压和心率。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的低血压、严重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反应性高血压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E给药、麻黄碱给药比例,p H、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NE组产妇的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阿托品给药比例均显著低于PE组(P<0.05)。T_(0)、T_(1)、T_(2)、T_(3)、T_(4)、T_(5)、T_(6)、T_(7)时刻,两组产妇组内和组间的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NE输注和PE输注均可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所致剖宫产术后低血压的发生,且不会对母婴结局造成不良影响,与PE输注比较,NE输注可显著降低产妇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去氧肾上腺素 蛛网膜下腔阻滞 低血压 剖宫产术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宁 韩斌 徐铭军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待产初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房待产初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IEB+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组和持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CEI)+PCA组,每组50例。剔除中转剖宫产者。记录产程中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记录镇痛泵的总用药剂量,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产妇使用缩宫素、产钳助产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在镇痛后2 h(T_(3))、3 h(T_(4))、宫口开全时(T_(5))和胎儿娩出时(T_(6)),PIEB+PCA组的VAS[(2.2±1.1)分、(2.2±0.9)分、(3.7±1.0)分和(3.9±1.1)分]较CEI+PCA组[(4.0±1.3)分、(3.6±1.0)分、(6.4±1.3)分和(6.2±1.3)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EB+PCA组产妇镇痛泵总用药剂量较CEI+PCA组减少[(63±9)ml比(82±19)ml],镇痛满意度评分较CEI+PCA组升高[(95±7)分比(78±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EI+PCA模式相比,PIEB+PCA模式的用药剂量更少、产妇镇痛满意度更高,不影响产程进展,对母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 硬膜外阻滞 分娩镇痛 新生儿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青林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孕周≥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拟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足月(孕周≥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5%罗哌卡因3mg,B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2%罗哌卡因3mg,C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1%罗哌卡因3mg,D组于蛛网膜下隙推注0.05%罗哌卡因3mg。A组、C组各有1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B组有2例孕妇因进行紧急剖宫产而排除,最终A组、B组、C组和D组的例数分别为29例、28例、29例和30例。比较分析四组孕妇的运动阻滞效果,分娩镇痛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指标。结果B组、C组和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P<0.05),且D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C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10min后,B组、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改良Bromage分级为0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30min,C组和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A组和B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和B组(P<0.05);推注罗哌卡因后5、10、15min,D组孕妇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C组(P<0.05),子宫收缩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5)。四组孕妇的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使用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时蛛网膜下隙应用0.05%的罗哌卡因对子宫收缩影响最小,且下肢运动阻滞较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蛛网膜下隙 罗哌卡因 子宫收缩
下载PDF
CYP3A4*1G基因型酶活性及多态性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青林 朱紫琼 +4 位作者 赵娜 刘野 白云波 汪愫洁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究CYP3A4*1G基因型酶活性及多态性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30只10周龄雌性SD大鼠,根据CYP3A4*1G基因型不同分为GG基因型大鼠组、GA基因型大鼠组和AA基因型大鼠组,每组各10只。另选取2018年1—3... 目的探究CYP3A4*1G基因型酶活性及多态性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30只10周龄雌性SD大鼠,根据CYP3A4*1G基因型不同分为GG基因型大鼠组、GA基因型大鼠组和AA基因型大鼠组,每组各10只。另选取2018年1—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且经产科医师评估可经阴道分娩的100例足月(≥3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最后1次产检时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检测其CYP3A4*1G基因型。根据CYP3A4*1G基因型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GG基因型孕妇组(57例)、GA基因型孕妇组(33例)和AA基因型孕妇组(10例)。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大鼠的CYP3A4*1G酶活性以及本研究中孕妇与东亚人群中的CYP3A4*1G基因型频率。比较分析各组孕妇不同时间点的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各组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5例孕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10min、15min和20min的血药浓度。比较分析各组孕妇于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0h、0.5h、1h和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分。记录各组孕妇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1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GG基因型大鼠组比较,GA基因型大鼠组和AA基因型大鼠组的CYP3A4*1G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1000Genomes数据库和gnomAD数据库中的东亚人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10min,三组患者的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15min和20min,与GG基因型孕妇组比较,GA基因型孕妇组和AA基因型孕妇组的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由于AA基因型孕妇组的例数较少,达不到统计检验效能的要求,因此将AA基因型孕妇组(10例)和GA基因型孕妇组(33例)合并为突变组(43例)进行后续分析。在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的0.5h、1h和2h,突变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GG基因型孕妇组(P<0.05)。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1h内,突变组恶心、呕吐、瘙痒和胎心监护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GG基因型孕妇组(P<0.05)。结论CYP3A4*1G的GA亚型、AA亚型的酶活性显著低于GG亚型,且CYP3A4*1G的突变型均可增加椎管内分娩镇痛中舒芬太尼的血药浓度,从而加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但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4*1G基因型 酶活性 多态性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下载PDF
推广分娩镇痛工作,提升分娩镇痛质量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铭军 黄宇光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697-700,共4页
2018年8月和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号)[1]、《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009号)[2],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分娩镇痛,提升... 2018年8月和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号)[1]、《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009号)[2],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分娩镇痛,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体现了国家对分娩镇痛工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管理 调研 提升质量
下载PDF
CYP3A4多态性对分娩镇痛孕妇舒芬太尼个体化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青林 朱紫琼 +4 位作者 赵娜 刘野 白云波 汪愫洁 徐铭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 探讨CYP3A4多态性对分娩镇痛孕妇舒芬太尼个体化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经产科医师评估可经阴道分娩的6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最后1次产检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应用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 探讨CYP3A4多态性对分娩镇痛孕妇舒芬太尼个体化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经产科医师评估可经阴道分娩的6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最后1次产检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CYP3A4*1G酶亚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并按照CYP3A4*1G酶亚型分为GG基因型孕妇(341例),GA基因型孕妇(257例)和AA基因型孕妇(52例)。临产所有孕妇均采用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各基因型孕妇在蛛网膜下隙注入相应剂量的舒芬太尼:GG基因型孕妇5μg、GA和AA基因型孕妇各3.5μg;连接各基因型孕妇相应浓度舒芬太尼的硬膜外电子输注泵:GG基因型孕妇0.5μg/ml、GA基因型孕妇和AA基因型孕妇0.35μg/ml,实施患者自控镇痛。记录不同基因型孕妇在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和分娩镇痛满意度;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的起效时间;记录各基因型孕妇对舒芬太尼的不良作用的发生率;记录各新生儿Apgar评分。从各基因型孕妇随机抽取15例孕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蛛网膜下隙注入舒芬太尼后30min的血药浓度。结果 CYP3A4*1G酶G等位基因频率为27.75%,接近东亚人群该位点频率(22.7%~27.9%)。各基因型孕妇在蛛网膜下隙注入不同剂量舒芬太尼30min时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G基因型孕妇和GA+AA基因型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作用的发生率和分娩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YP3A4*1G酶多态性可以指导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的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基因
下载PDF
加强调研推广,促进分娩镇痛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一男 白云波 徐铭军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13-717,共5页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1],要求进一步规范椎管内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满意度。此后...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1],要求进一步规范椎管内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满意度。此后国内迎来了分娩镇痛的新时代,全国分娩镇痛工作得到了空前迅猛的发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分娩镇痛率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