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4例精神科常用药物致白细胞减少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庄红艳 陈小萍 +4 位作者 刘珊珊 刘宇 牛松 张怡 果伟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常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药物警戒数据平台2004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精神科常用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病例224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转归情况、原患疾病、用... 目的探讨精神科常用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药物警戒数据平台2004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精神科常用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病例224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转归情况、原患疾病、用药种类、具体药物数量占比,以及白细胞减少发生时的用药剂量、潜伏期及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患者以女性(137例、61.16%)及青年(18~44岁、129例、57.59%)居多,体质量以60~69 kg居多(80例、35.71%);转归多为好转(137例、61.16%),其次为痊愈(81例、36.16%)。原患疾病以双相情感障碍(78例、34.82%),精神分裂症(74例、33.04%)为主;主要致病药物为抗精神病药(17种、132例、58.93%)、心境稳定剂(8种、38例、16.96%),抗抑郁药(13种、29例、12.95%),具体药物分别以富马酸喹硫平片(41例、18.30%),丙戊酸钠缓释片(27例、12.05%),奥氮平片(19例,8.48%)为主。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例,患者多在用药后15 d内(最多32 d)出现白细胞减少,出现时药物剂量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WBC均值多为(3.0~3.9)×10^(9)/L。结论精神科疾病患者白细胞减少与该科多种药物(尤其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的使用有关。服药后32 d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白细胞减少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院精神科739例住院患者抗焦虑药用药特点分析
2
作者 庄红艳 陈小萍 +3 位作者 刘珊珊 鲍爽 牛梦溪 果伟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目的促进医院精神科合理使用抗焦虑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精神科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住院天数、合并症及抗焦虑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次等,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青少年组(<45岁)... 目的促进医院精神科合理使用抗焦虑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精神科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住院天数、合并症及抗焦虑药物的使用种类、用药频次等,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青少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老年组(>60岁)]医嘱用药频率和剂量。结果共纳入739例患者,青少年组460例(65.25%),中老年组167例(22.60%),老年组112例(15.16%)。抗焦虑药物医嘱用药频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坦度螺酮,劳拉西泮用药频率青少年组为283例(38.29%),中年组为100例(13.53%),老年组为82例(11.1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34,P=0.047);男性患者地西泮和艾司唑仑医嘱用药频率分别为9例(1.22%)和13例(1.76%),分别显著高于女性的1例(0.14%)和5例(0.68%),差异显著(χ^(2)=9.612,6.944,P=0.002,0.008);女性患者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医嘱用药频率分别为292例(39.51%)和73例(9.88%),分别显著高于男性的173例(23.41%)和72例(9.74%),差异显著(χ^(2)=11.592,4.440,P=0.001,0.036)。劳拉西泮、奥沙西泮、坦度螺酮医嘱用药剂量比较,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院精神科主要采用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苯二氮类药物及坦度螺酮等5-羟色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抗焦虑,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开展个体化治疗,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类药物 精神科 住院患者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