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疾病预防控制处工作关系的探讨
1
作者 李夏明 田立华 +2 位作者 陈颖 束冬兰 伍冀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45-2147,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简称感染办)和疾病预防控制处(简称疾控处)的工作关系。方法对北京地区36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疾控处的情况以及其与感染办的工作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调查中有2...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简称感染办)和疾病预防控制处(简称疾控处)的工作关系。方法对北京地区36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疾控处的情况以及其与感染办的工作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结果调查中有25所医院设立了疾控处,设立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感染办兼疾控处的17所医院,由相对固定人员负责传染病报告;尚无一个兼管疾控处的感染办能够履行疾控处的全部职责。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上设立疾控处,是防止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的有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疾病预防控制 协作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多中心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夏明 孟黎辉 +5 位作者 李京明 毕蓉蓉 施颖 伊放 束冬兰 武迎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165-4167,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3年10所医院CABG目标性监测数据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CABG手术监测9375例,发生医院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系统3年10所医院CABG目标性监测数据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CABG手术监测9375例,发生医院感染241例、293例次,感染率为2.57%、例次感染率为3.13%;医院感染首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手术部位感染(SSI);CABG感染病例平均住院天数延长19.85d,高于北京市同期其他清洁手术医院感染导致的住院日增加;年龄>50岁、住院>10d、手术时间>3h的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结论 CABG成败关键之一是医院感染控制,在术后肺炎、SSI、血液感染等医院感染控制中,仍有很多环节需要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医院感染 多中心监测
原文传递
我国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现状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烁 付强 +2 位作者 孟黎辉 侯铁英 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8-680,684,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现状,为持续改进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各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和运行等进行调查,同时通过对1 636所各级医疗机构的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现状,为持续改进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各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和运行等进行调查,同时通过对1 636所各级医疗机构的调查,了解其对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的评价。结果截至2016年2月1日,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成立了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剔除陕西、青海省不完整数据,我国29个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共有443人,专职人员125人占28.22%,兼职人员318人占71.78%;进入统计的各级医疗机构共有1 359所,其中对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有了解的有1 143所占84.10%;了解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的医疗机构中对其评分在4分以上(5分满分)占90.46%。结论我国省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为促进我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专职人员紧缺、政府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中心职能定位、明晰工作范围,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作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监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现状 分析
原文传递
高龄患者卒中后肺炎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爽 刘玉磊 +1 位作者 袁慧 李京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2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ck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7例SAP并发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德国Bruker质谱仪,MALDI Biotyper 2....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ck associated pneumonia,SAP)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分析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7例SAP并发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德国Bruker质谱仪,MALDI Biotyper 2.3全自动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和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生物仪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实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07例SAP并发血流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11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49.14%,高于革兰阳性菌的37.07%,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构成比较高;真菌构成比为13.79%;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56.52%,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检出率为31.25%;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最主要的血流感染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二者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未检测出对美罗培南耐药;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性较高,未检测出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耐药性。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检测出的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与多种耐药菌,了解高龄患者SAP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卒中 肺炎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夏明 王学艳 +2 位作者 毕蓉蓉 束冬兰 李京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477-247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方法对北京地区38所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中护理人员在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38所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护理人员约占47.85%,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2.82%,中级以上...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方法对北京地区38所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中护理人员在编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38所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中,护理人员约占47.85%,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2.82%,中级以上职称占87.18%;年龄≥50岁者占65.38%,医院感染管理护理队伍老龄化。结论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协同作用,重视医院感染管理中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使之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 护理人员 作用
原文传递
成人心脏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静 熊莹 +5 位作者 施颖 侯晓彤 贾明 杜中涛 江春景 谢海秀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接受ECMO支持治疗... 目的分析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接受ECMO支持治疗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相关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132)和非感染组(n=193)。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心脏术后患者体外膜肺治疗发生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325例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132例,感染率为40.62%。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67例(50.76%),血液感染40例(30.30%),手术切口感染15例(11.36%),泌尿道感染10例(7.58%)。感染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1.37%(81/132),非感染组患者的病死率为52.85%(102/1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应用体外循环和ECMO支持治疗时间长均是成人心脏术后ECMO治疗发生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MO治疗时间(OR=5.565,95%CI=2.868~10.799,P<0.01)是成人心脏术后ECMO治疗继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32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3株,以鲍曼不动杆菌株(79/233,33.9%)和肺炎克伯雷杆菌(32/233,13.73%)为主;革兰阳性菌101株,甲型链球菌、微球菌和卡他球菌各占14.85%(15/101);真菌30株,白假丝酵母菌占70%(4/30)。结论 ECMO支持时间是成人心脏术后ECMO治疗发生相关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体外膜肺氣合 心脏手术 病原学分析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京明 李夏明 +5 位作者 孟黎辉 毕蓉蓉 施颖 伊放 束冬兰 武迎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62-3263,3266,共3页
目的总结北京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感染情况,分析CABG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环节,更好地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方法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本市多中心进行CABG目标性监测。结果调查2008-2010年3年CABG手... 目的总结北京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感染情况,分析CABG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环节,更好地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方法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本市多中心进行CABG目标性监测。结果调查2008-2010年3年CABG手术9375例,检出病原菌249株,检出率为2.66%,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位居前5位,分别占27.31%、12.45%、9.64%、8.43%、8.43%。结论对CABG术后感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参考统计信息,采取针对措施,加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原文传递
小儿心外科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孟黎辉 高月 +2 位作者 熊莹 王静 张宏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3-68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儿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HO... 目的了解医院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儿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20%、革兰阳性菌占31.90%、真菌占6.9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6.38%、9.48%、9.48%、7.76%、5.17%和5.17%;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3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约2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80.00%。结论小儿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形势严峻,监测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降低病原菌耐药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小儿心脏外科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黎辉 吴朝阳 熊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4期5-8,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撤机、拔管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1]。VAP的发生易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及感染病死率,已成为导致基础疾病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撤机、拔管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1]。VAP的发生易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及感染病死率,已成为导致基础疾病治疗失败、加重医疗经济负担的重要原因。为帮助在临床中早期识别、有效预防和控制VAP,本文就VAP的诊断标准、VAP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感染 气管插管 基础疾病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拔管 气管导管 呼吸机 定植菌 无菌操作
下载PDF
2006年与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夏明 李红 +3 位作者 施颖 束冬兰 陈晨 伍冀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5-777,共3页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21.44%;死亡以5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死亡与住院天数无...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21.44%;死亡以5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死亡与住院天数无必然因果关系;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科、呼吸科;各季度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高居首位,2007年真菌跃居死亡病例病原菌第1位,万古霉素使用率在2007年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中高居第1位。结论严格侵入性操作的细节管理,依据病原学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医疗行为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医院感染 分析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精细化专科管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乐辉 孟黎辉 +2 位作者 高月 佟朝霞 陈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05-6106,6109,共3页
目的对临床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技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技术实现抗菌药物使用实时监测,并对循环系统疾病诊治中... 目的对临床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技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技术实现抗菌药物使用实时监测,并对循环系统疾病诊治中抗菌药物应用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某科室的5个DRGs病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均高于标准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位的品种中有8种为口服抗菌药物;感染性疾病治疗为主的科室(如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大,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非手术科室大,以Ⅱ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以Ⅰ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大;同科室、同级别医师经治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有差异,提示需要关注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结论引入DRGs技术,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实时监测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切口感染与非感染病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夏明 束冬兰 +2 位作者 陈晨 陈颖 伍冀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45-1346,135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以40例CABG切口感染病例为感染组及40例非感染病例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两样本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组的住院天数和各项医疗费用均大于对...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以40例CABG切口感染病例为感染组及40例非感染病例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两样本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感染组的住院天数和各项医疗费用均大于对照组,感染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增加43.03 d(2.85倍),住院总费用平均增加人民币84 314.38元(2.0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BG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除患者因素以外,还来自很多患者以外的因素;要不断改进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日,更合理地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围手术期各相关环节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医院感染 分析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黎辉 李夏明 +3 位作者 李京明 施颖 束冬兰 武迎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149-3150,共2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和部分临床指标,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9所医院2008-2010年的CABG手术进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将发生SSI的62例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和部分临床指标,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9所医院2008-2010年的CABG手术进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将发生SSI的62例患者作为SSI组,未发生感染的1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术后早期血像和体温等临床指标。结果 SSI组和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0%,联合预防用药率分别为81.42%和79.29%,预防用药时间分别为(11.18±1.12)d和(10.95±0.98)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I组和对照组术后24~48h白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8.2±0.48)、(17.9±0.92)k/μl,术后72h患者体温分别为(37.8±0.86)、(38.0±0.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SSI不应单纯依赖长时间、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术后早期血像升高、体温升高在鉴别SSI上指示作用不明显,不应片面参考血像和体温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预防SSI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抗菌药物 手术部位感染
原文传递
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综合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黎辉 熊莹 +1 位作者 刘迎龙 贺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213-4215,4231,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聚集事件的控制过程,对医院感染耐药菌株聚集综合干预策略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干预管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心外监护2起多药耐药菌聚集事件,对照2008年1月-2013年12月4起聚集事件,对多药...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聚集事件的控制过程,对医院感染耐药菌株聚集综合干预策略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干预管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心外监护2起多药耐药菌聚集事件,对照2008年1月-2013年12月4起聚集事件,对多药耐药菌预警时机、隔离措施执行情况、手卫生依从性、防护用品使用、常规环境消毒效果、抗菌药物管理等一系列干预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干预后,耐药菌聚集事件平均持续时间由28.25d缩短为14.50d,感染患儿耐药菌清除率由41.18%上升为72.7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临床24h内隔离措施执行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消毒达标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MDRO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耐药菌聚集事件的控制时间、提高感染患儿耐药菌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药耐药菌 管理措施 分析评价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防用药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夏明 陈方 +3 位作者 刘昆 李京明 毕蓉蓉 束冬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379-3381,共3页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防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预防用药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前1年同期CABG手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1.38 d,死亡率下降1.34%;干预组手术采用头孢呋辛预防用药...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预防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预防用药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前1年同期CABG手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1.38 d,死亡率下降1.34%;干预组手术采用头孢呋辛预防用药占72.15%,单联预防用药病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了0.44%,平均住院日缩短17.34 d;通过干预,手术当日预防用药级别降低,联合用药减少,杜绝了≥3种预防用药,手术当日预防用药类别趋于合理。结论医院对心脏手术选择二代头孢菌素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应当把监测数据反馈临床,使外科医师建立信心,提高合理用药的依从性,进一步巩固干预成果;对于心脏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仍需不断探索,深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防用药 干预
原文传递
小儿心脏外科ICU多药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黎辉 熊莹 +3 位作者 王静 贺彦 侯晓彤 贾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965-4967,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s)的定植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6-12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入住ICU的238例患儿为观察组,采集患儿鼻前庭和直肠拭子进行MDROs的主动筛查,并对定植阳性者采取严...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s)的定植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MDROs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6-12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入住ICU的238例患儿为观察组,采集患儿鼻前庭和直肠拭子进行MDROs的主动筛查,并对定植阳性者采取严格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前瞻性监测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与2013年6-12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6例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筛查患儿238例,共有93例发生MDROs定植,总定植率为39.1%,其中检出MRSA 21株,定植率为8.8%;产ESBLs菌72株,定植率为30.3%;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15例,其中MDROs感染5例,医院感染率和MDROs感染率分别为6.3%和33.3%;对照组256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其中MDROs感染21例,医院感染率和MDROs感染率分别为11.7%和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MDROs的主动筛查,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手卫生、彻底清洁消毒、降低患儿体表细菌负荷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MDROs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菌 筛查 定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