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间质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建业 赵洋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全球目前约有1.25亿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死亡、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1])。尽管造... 全球目前约有1.25亿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死亡、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1])。尽管造成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通常是多因素且相互重叠的,缺血性心肌病仍是心力衰竭的最大单一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间质纤维化 心力衰竭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多支移植术后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结局事件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钊飞 李国庆 +2 位作者 张晨昊 赵广鹏 李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NLR、cTnⅠ及NT-proBN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NLR、cTnⅠ及NT-proBN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发生院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行CABG术的冠心病(3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74例,根据医院记录和电话访谈记录其院内MACE包括新发心室颤动、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的使用和全因死亡,分为MACE组(n=55)和非MACE组(n=519),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入院24 h内NLR、cTnI及NT-proBNP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发生院内MACE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院内发生MACE患者NLR、cTnI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院内未发生MACE(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独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发生院内MACE风险方面,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8(P<0.001),NT-proBNP的敏感性最高,为83.6%。与单独预测相比,各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92(P<0.001),敏感性提高为92.7%。结论:联合检测NLR、cTnI及NT-proBNP水平对预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行CABG术后院内MACE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肌钙蛋白Ⅰ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对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_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雯 马涵英 +7 位作者 赵铁夫 吴思婧 侯微微 李银花 董芳 赵迎新 周玉杰 张维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体质量250~ 26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PAH右心重构组(n=6).对照组和PAH右心重构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液和野百合碱(MCT) 60 mg/kg单次注射于大鼠颈背部皮下,饲养6w建立模型.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定其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d)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处死后分别称量右心室(RV)和左心室+室间隔(LV+ SP)质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天狼猩红染色计算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右心室AT1R,TGF-β1,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野百合碱诱导6w后,PAH右心重构组的RVAWd、mPAP、RVHI及CV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VHI[(25.01±1.20) vs.(40.57±4.17)%],mPAP[(16.56±1.98) vs.(29.46±2.47)mmHg],RVAWd[(0.65 ±0.09)vs.(1.17 ±0.08)mm],RVEF [(54.15±4.60)vs.(62.63 ±9.54)%],均为P<0.01;PAH右心重构组右心室心肌组织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对大鼠右心重构及右心室AT1R、TGF-β1及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重构 AT1R TGF-Β1 ERK1 2
下载PDF
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京倖 顾承雄 +3 位作者 黄方炯 屈正 尤斌 孔晴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RA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37例冠心病分为5组。组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体外循环(CPB)下CABG,组3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RAA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37例冠心病分为5组。组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体外循环(CPB)下CABG,组3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激光心肌打孔组(TMLR)。用放免法测术前,主动脉阻断前(搭桥前或打孔前),开放时(搭桥结束时或打孔后),开放后3,6及24 h血管紧张素Ⅱ(AGⅡ)、醛固酮(ALD)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集0~6 h、6~24 h尿钾总量。结果:AGⅡ: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6及24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ALD组内:组1,2主动脉开放时,开放后3 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开放时、术后3 h显著高于组3(P<0.05)。术后各组心排指数(C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尿钾:术后各组间尿钾排出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术后早期RAAS活性升高,使用CPB的患者,升高更明显,但24 h以内恢复正常。冠心病行OPCABG,术后心功能恢复快,全身反应轻,如有适应症应积极选用此术式。TMLR患者全身反应,是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激光心肌打孔 血管紧张素
下载PDF
合并终末期肾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胡霄竹 李雪梅 +3 位作者 屈丽楠 韩晴 李扬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7-401,409,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的患者行CABG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采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514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 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renal disease,CKD)的患者行CABG术效果及预后。方法:采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心外科收治的514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72例术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和442例合并CKD(e GFR≤60 m L·min^(-1)·1.73m^(-2)但尚未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包括基础病史、实验室检验及心脏相关检查,术中和术后资料包括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随访初级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级终点事件包括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再发脑卒中、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住院。结果:ESRD组围术期死亡率(6.9%)高于CKD组(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均高于CKD组(8.3%vs.2.9%,P=0.037,13.9%vs.6.3%,P=0.047,26.4%vs.15.4%,P=0.027)。ESRD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率高于CKD组(16.7%vs.8.4%,P=0.048),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也长于后者[(56.3±23.0)vs.(38.5±16.1)h,P=0.007]。平均随访42(3,81)个月,ESRD组MACCE的发生率高于CKD组(30.6%vs.18.6%,P=0.041),再发心绞痛和再次脑卒中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20.3%vs.10.1%,P=0.028;9.7%vs.3.5%,P=0.040),两组间远期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82.3%vs.89.3%,P=0.133)。结论:合并ESRD和CKD的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在院死亡率和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RD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随访MACCE的发生率均高于CK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冠心病
下载PDF
对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分割与评估-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的临床意义探讨
6
作者 黄晓斌 陈谦 +6 位作者 柴浩 叶鹏 谢光辉 徐辉 马琛明 张海波 陈国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 目的:通过评价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与3mensio及Volume Viewer工作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析结果,从而探究该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在完成临床评估中主动脉根自动分割与评估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本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113例患者的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分别使用使用3mensio、Volume Viewer工作站以及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进行TAVR术前的评估分析。对三组评估结果和质量进行专家的主观评价以及客观的测量结果分析。结果:在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专家主观评价结果中,与3mensio工作站相比,91.2%的患者(n=103)达到Ⅲ级,6.2%的患者(n=7)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与Volume Viewer工作站相比,92.0%的患者(n=104)达到Ⅲ级,5.4%的患者(n=6)达到II级,2.6%的患者(n=3)达到I级。在客观的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中,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的测量结果与3mensio工作站(P均>0.05)或VolumeViewer工作站(P均>0.05)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Vpilot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站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准确完成主动脉根部的分割和关键解剖结构的测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TAVR术前评估的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深度学习 CVpilot
下载PDF
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宪宏 张钰 李温斌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9例,年龄18~33岁,体质量45~70 kg。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9例,年龄18~33岁,体质量45~70 kg。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手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有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后经右颈内静脉放置漂浮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连接Vigilance监测仪,按照菲克定律计算心排血量和肺阻力。比较由监测仪-菲克定律计算法(Fick method)和右心导管检查(RHC)所得的心排血量(CO)和肺动脉阻力(PVR)的差异性。结果: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Vigilance监测仪所测得的CO较实际值偏高。Fick method测得的PVR和RHC结果接近,一致性较好。结论:使用漂浮导管结合Fick method可以获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较准确的CO和PVR等参数,与RHC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Swan-Ganz漂浮导管
下载PDF
Hippo-MST信号通路调控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文剑 来永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49-651,658,共4页
多种细胞机制对细胞数量的调控是器官生长发育和再生的重要原因。细胞增殖减少或凋亡增多时会导致器官的萎缩,反之则会导致器官增大[1]。细胞数量的调控是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重要功能,它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肥厚性心... 多种细胞机制对细胞数量的调控是器官生长发育和再生的重要原因。细胞增殖减少或凋亡增多时会导致器官的萎缩,反之则会导致器官增大[1]。细胞数量的调控是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重要功能,它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肥厚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增生导致的心肌肥厚,特别是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2]。细胞内外信号通路介导的基因转录是调节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中心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MST 肥厚性心肌病 分子机制 心肌肥厚
下载PDF
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材料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海洋 许士俊 张宏家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8期796-799,802,共5页
目的:观察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能否促进多能干细胞(m ESC)的存活、增殖以及分化,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培养m ESC,传代培养至3代后与PHBHHx材料制成的生物薄膜共同培养72h,CCK-8试剂盒测定m ESC的活... 目的:观察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能否促进多能干细胞(m ESC)的存活、增殖以及分化,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培养m ESC,传代培养至3代后与PHBHHx材料制成的生物薄膜共同培养72h,CCK-8试剂盒测定m ESC的活性及增殖,DAPI染色观察细胞,电镜观察m ESC生长。将小鼠m ESC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15d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 Tn T)。结果:CCK-8活性检测显示PHBHHx膜培养m ESC可以促进细胞更好的增殖;电镜扫描显示,m ESC在PHBHHx膜上能够粘附生长,细胞形态正常。加入干细胞分化培养基使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15d后,通过免疫荧光显示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c Tn T表达阳性;流式细胞术测得PHBHHx膜培养比传统的细胞培养方式能够促进细胞更好的分化,测得的c Tn T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PHBHHx膜与m ESC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并且能够促进m ESC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维生素C 心肌细胞 PHBHHx膜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左心室功能低下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李维 陈聪 +6 位作者 付威 吴立松 张魁 郑居兵 刘韬帅 宋跃 董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联合二尖瓣手术治疗左心室功能低下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冠心...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联合二尖瓣手术治疗左心室功能低下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二区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LVEF≤40%合并中度IMR的冠心病患者65例,其中39例行单独CABG(单独组),26例行CABG联合二尖瓣成形或置换(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资料,二尖瓣反流和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并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7例(26.9%)行二尖瓣置换。单独组术后死亡2例(5.1%),联合组3例(11.5%),两组围术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较长[(271.7±79.5)vs.(329.4±61.)min,P<0.01],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23(22,25)vs.27(25,28)h,(P<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LVEDD[单独组:(52.1±5.4)vs.(58.21±7.7)mm,P<0.001;联合组:(53.8±4.0)vs.(61.9±7.8)mm,P<0.001]、LVESD[单独组:(41.1±7.0)vs.(43.9±8.1)mm,P=0.002;联合组:(38.7±7.4)vs.(47.3±8.8)mm,P<0.001]、和LVEF[单独组:(40.9±7.4)vs.(37.9±7.2)mm,P=0.018;联合组:(41.3±6.9)%vs.(36.2±8.3)%,P=0.012],均较术前改善,且联合组二尖瓣反流面积更小[(1.6±0.4)vs.(3.7±0.8)cm^(2),P<0.01],二尖瓣反流改善的比例更高(P=0.025)。术后平均随访(31±11)个月,联合组NYHA心功能改善比例优于单独组(81.8%vs.55.6%,P=0.041),两组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患者累计无MACCE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HR=1.42,95%CI:0.49~4.11,P=0.514)。结论:左心室功能低下合并中度IMR的患者,行CABG联合二尖瓣手术可更好改善反流和心功能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功能低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二尖瓣手术
下载PDF
小窝蛋白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丛样病变研究进展
11
作者 甘辉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38-540,共3页
我国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400余万,每年新增15~20万。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常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艾森蔓格综合征,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恢复正常,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 我国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400余万,每年新增15~20万。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常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和艾森蔓格综合征,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恢复正常,但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手术或介入治疗后PAH不可逆而死亡率高、远期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丛样病变
下载PDF
房间隔造口术联合体外膜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大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刁力为 李温斌 +7 位作者 师启众 张保全 樊宏哲 刘诫 李阳阳 杨英杰 吴本清 吴一彬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索房间隔造口术(ASD)联合体外膜肺(ECMO)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效果,以便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寻找一条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静脉泵入脂多糖(LPS)方法制作成年绵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左心大动物模型5只,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房间隔缺损(1~2 cm),在应用体外循环机模拟静脉-动脉体外膜肺(VAECMO)工作状态下,对比观察在ASD闭合和开放状态下动物的外周血氧合情况和体循环状态,以及心脏功能情况,评价ASD分流对改善心肺功能的意义。结果:在闭合ASD的情况下,房水平分流消失,仅应用VA-ECMO辅助下可见动物吸入100%氧的情况下心率(HR):(108±17)次/min,平均血压(MAP):(49.3±13.5)mmH g,肺动脉压力(PAP):(28.9±12.7)mmH 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5.2±9.2)N·S·M^-2·L^-1,外周动脉PaO2为(141.2±21.4)mmH g,SaO2:(96.1±1.3)%,氧合指数(PaO2/FiO2)为(353.0±53.5),心脏饱胀,运动幅度较小,显得无力;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打开ASD后房水平出现左向右分流,MAP:(68.2±16.1)mmH g,PAP:(18.1±7.8)mmH g,PVRI:(33.4±7.2)N·S·M^-2·L^-1,外周动脉PaO2明显上升至(169.3±18.9)mmH g,SaO2:(98.2±1.1)%,PaO2/FiO2为(423.3±47.3),心率(98±18)次/min,心脏运动幅度明显加大,心脏跳动显得轻松,体循环状态明显好转。与ASD关闭时比较,在ASD开放后MAP,PaO2,SaO2,PaO2/FiO2明显上升;PAP,PVRI明显下降。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房间隔造口术联合VA-ECMO是治疗ARDS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F)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COVID-19引起的重症ARDS合并LVF的患者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房间隔造口术 体外膜肺 大动物实验
下载PDF
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外科左心耳切除和内科封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阳于妍 胡秋明 孟旭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215-1220,1225,共7页
目的:比较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贞医院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或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的孤... 目的:比较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对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贞医院行内科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或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排除标准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或同期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是脑血管事件(卒中和全身性栓塞),次要终点是心房颤动复发和心血管/原因不明的死亡。结果:外科组术后全因性死亡率为5%,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窦律维持率为58%;内科组术后全因性死亡率为14%,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9%,窦律维持率为33%。结论:外科Wolf Mini-maze合并左心耳切除手术比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合并左心耳封堵术后疗效好,是一种可用于孤立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外科消融 左心耳封堵
下载PDF
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的经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李力 尤斌 +4 位作者 高峰 李平 徐屹 刘硕 李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 目的:讨论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及建立量化学习曲线并减少学习所需例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患者217例,其中包括瓣膜病145例(66.8%),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71例(32.7%),外伤1例(0.5%)。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均为经股动静脉及右侧颈静脉插管,食道超声术中引导并调整插管位置至上下腔静脉开口处。双腔气管插管。经右侧胸骨第3或4肋间经胸腔入路,左侧肺单侧呼吸情况下,以Chitwood钳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的情况下,升主动脉根部灌注晶体或HTK停跳液,心脏停跳行心脏手术,或者不灌注停跳液行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股动静脉置管,6-0prolene线缝合股动脉重建通路,股静脉荷包打结止血,颈静脉压迫止血。结果:此种体外循环建立方式较之常规体外循环的建立方法有很大不同,有操作例数经验的学习曲线,体外循环建立和撤销时间在经过50例左右的操作经验后,可以安全快速的完成。结论:在跨越学习曲线后,直视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是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的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Carto标测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实验猪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长城 顾承雄 +6 位作者 李波 王粮山 王琎 胡宇才 于洋 李琴 高铭鑫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92-895,905,共5页
目的:探索Carto标测指导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方法:14头实验猪利用左侧肋间小切口冠状动脉缝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模6~8周后对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的模型猪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 目的:探索Carto标测指导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方法:14头实验猪利用左侧肋间小切口冠状动脉缝扎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建模6~8周后对左心室造影证实有室壁瘤的模型猪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将可诱发VT的模型猪随机分为射频组和对照组。射频组行基质标测,解剖定位缓慢传导区,然后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BRF)。BRF后,两组模型猪再次诱发VT。评价BRF的可行性。结果:14头猪建模6~8周后存活10头,左心室造影证实8头形成室壁瘤,其中7头可诱发持续VT。射频组5头,对照组2头。射频组均成功施行了基质标测下BRF,无手术死亡。术后射频组80%模型猪VT不可诱发,而对照组100%可诱发VT(P〈0.05)。结论:Carto标测指导下BRF在室壁瘤相关VT模型的应用是可行的,即刻控制VT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室性心动过速 基质标测 双极射频消融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止血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锐 李辉 +3 位作者 杨俊峰 李海涛 戴龙圣 顾承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 目的:总结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心脏手术患者300例,以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骨蜡组以骨蜡完成胸骨断面止血;斯泰可组和明胶海绵组钝性去除填塞于胸骨骨髓腔中的骨蜡,代之以剪裁成适合宽度的斯泰可(stypro)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或明胶海绵填充后关闭胸骨。分析比较三组术后24h纵膈引流量,术后胸骨哆开情况,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情况,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情况。结果:三组引流量斯泰可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153.5±50.5)vs.(250.5±102.5)vs.(332.5±105.5)mL,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胸骨哆开、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二次开胸止血以及骨蜡排异例数,斯泰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斯泰可(stypro)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术中胸骨断面止血效果明确,应用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 心脏外科手术 止血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邦荣 来永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52-554,共3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属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心律失常、运动耐量受损及猝死,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编码...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属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心律失常、运动耐量受损及猝死,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根本病因,数个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即可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遗传性心肌病 分子遗传学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心肌细胞异质性与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长城 顾承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64-667,共4页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难治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心脏病患者病死率增加和造成猝死的一个重要病因[1],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的心肌梗死,约占所有病因的55%[2]。迄今为止,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难治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心脏病患者病死率增加和造成猝死的一个重要病因[1],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的心肌梗死,约占所有病因的55%[2]。迄今为止,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确切机制仍未被阐明[3],这给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相关室性心律失常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就心肌梗死后所致的心肌细胞空间结构和电生理异质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纤维化 缝隙连接蛋白 离子通道
下载PDF
左心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信生 周其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左心室室壁瘤定义为左心室部分室壁出现运动减低、不运动或反常运动,这不仅包括狭义经典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有颈薄壁的囊袋性室壁瘤,而且还包括了无收缩功能的、薄壁含有存活心肌的瘢痕区。95%以上的室壁瘤是由于穿壁性心肌梗死引起的,... 左心室室壁瘤定义为左心室部分室壁出现运动减低、不运动或反常运动,这不仅包括狭义经典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有颈薄壁的囊袋性室壁瘤,而且还包括了无收缩功能的、薄壁含有存活心肌的瘢痕区。95%以上的室壁瘤是由于穿壁性心肌梗死引起的,94%以上位于心室前壁,但是尸检中发现大部分位于下后壁^[1],极少数的原因是创伤、Chagas病或肉瘤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21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国晖 陈菲 +3 位作者 张健群 杨毅 穆军升 迟立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1月至2011年10月,21例AMI后室间隔穿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全组围术期及中长期生存状况,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评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期末内径(...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1月至2011年10月,21例AMI后室间隔穿孔行外科手术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全组围术期及中长期生存状况,比较手术前后心功能评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2例(2/21)。随访(36±13)个月,死亡3例,全组5年生存率为(76.8±13.5)%。全组患者手术前射血分数为(45.1±9.1)%,术后6个月随访期,射血分数为(51.3±4.3)%,P<0.05。结论:心肌梗死(MI)合并室间隔穿孔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围术期和中长期效果,并显著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