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多学科协作护理
1
作者 王淑芹 李绪言 +6 位作者 张春艳 万娜 张煜 唐晓 王睿 贾燕瑞 孙兵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总结8例危重症孕产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困难置管的配合与管理;分娩计划的落实与胎儿监测;精准抗凝及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加强管路固定及自主呼吸监测;多层面给予心... 总结8例危重症孕产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困难置管的配合与管理;分娩计划的落实与胎儿监测;精准抗凝及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加强管路固定及自主呼吸监测;多层面给予心理支持。本组8例患者均存活,胎儿3例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症 孕产妇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玉颖 曹志新 +1 位作者 钟晖 沈洋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12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设为观察组(71例)...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12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设为观察组(71例),将未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5例)。收集两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24小时尿肌酐,计算肌酐身高指数(CH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同时,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统计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干预后,血清ALB、PA、HGB水平、CHI指标、FVC、FEV1及FEV1/FVC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好转(P<0.05),且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喂养不耐受症状总发生率为4.23%,对照组为27.2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及时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呼吸衰竭 营养状况 肺功能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内科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审查指标的制定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煜 张春艳 +5 位作者 金玉 王淑芹 董亮 万娜 贾燕瑞 高凤莉 《护理学报》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开展内科危重症患者规范化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循证护理,制订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并分析循证护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以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团队,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 目的开展内科危重症患者规范化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循证护理,制订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并分析循证护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以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团队,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确立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进行质量审查,根据审查指标及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本研究从评估层面、预防实施层面、教育管理层面共汇总最佳证据21条,经过筛选将其中8条最佳证据作为构建审查标准的证据,制订了10条质量审查指标,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评估工具缺乏,流程缺失,实践者层面预防意识薄弱。结论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人员的专业判断制订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可实施性,需针对障碍和促进因素实施变革,促进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危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 循证实践
下载PDF
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芳 李红 +2 位作者 李焕 陆翠红 叶春花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至2021年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至2021年8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且评估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病房管理、院感防控、基础护理、护理文档规范书写、危重症护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人际关系、学习评价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为教学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基础护理操作、促进临床沟通能力提升、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知识理解与掌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选择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4C教学结合案例式模拟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生实习教学中可以提高护理综合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且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有较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教学 案例式模拟教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护理综合能力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焕 李红 +2 位作者 姜丹 孙伟 田京培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实习结束后通过人文关怀素养能力自评量表测量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行为,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 t 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人文关怀素养能力在技能、沟通、尊重、理解和奉献5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在人文关怀素养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敏锐观察力、应急反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共8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人文关怀结合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提高人文关怀素养能力,提高临床实践综合能力,改善临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体验式教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实习护生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愈2例危重型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班承钧 于晓敏 +3 位作者 曹彬 孙兵 童朝晖 姜良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456-459,共4页
本文总结姜良铎教授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机械通气、综合支持治疗等措施,成功救治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临床过程,阐述ARDS的中西医病机,分析中西医结合... 本文总结姜良铎教授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机械通气、综合支持治疗等措施,成功救治2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临床过程,阐述ARDS的中西医病机,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及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提供思路,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院患者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娜 常鑫儿 +4 位作者 张春艳 王淑芹 储慧文 顾玥 贾燕瑞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10期58-63,共6页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出院患者康复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9年5月至11月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好转出院的12例重症A... 目的深入了解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出院患者康复体验,为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9年5月至11月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好转出院的12例重症ARDS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4个主题:疾病后遗症带来的康复困扰(治疗并发症导致对康复安全性的顾虑、身体机能减退导致康复类型受限);康复效果的不确定感;社会支持不当(家属过度保护、专业人员康复支持不足);创伤后成长(接受、适应、自我反应)。结论影响重症ARDS出院患者康复的消极和积极因素包括疾病因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创伤后成长。建立康复信心、良好心理调适、调动家属支持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出院患者康复管理,是重症ARDS出院患者康复计划制订和实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出院患者 康复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康莉 王芳 +2 位作者 殷凌久子 王聪 王晶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25-729,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和影响因素,观察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干预的疗效,为确定临床患者预后的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和影响因素,观察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干预的疗效,为确定临床患者预后的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以评估其心理弹性评分。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剔除无效问卷患者7例,剩余98例患者进行后续研究。对98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入院第2天开始,患者持续干预2周。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SF-36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8.19±11.2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强维度得分为(27.37±5.01)分,乐观维度得分为(7.13±1.25)分,坚韧维度得分为(33.69±5.38)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肺部手术史、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干预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和SF-36评分相比干预前均升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探讨有形无形之气双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微观机制
9
作者 梁峰源 程淼 +6 位作者 李绪言 郭怡鲲 左琛 刘培培 薛贝 姜良铎 班承钧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325-2328,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影像特征是白肺,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医姜良铎教授提出肺源性ARDS急性期状态病机是邪毒伤肺,肺气暴脱,气不摄血、津,湿痰瘀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影像特征是白肺,临床表现为严重低氧,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医姜良铎教授提出肺源性ARDS急性期状态病机是邪毒伤肺,肺气暴脱,气不摄血、津,湿痰瘀毒结于体内,致气机失调,“气”损是ARDS的中医核心病机。团队前期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从状态辨治出发拟定的开痹补肺汤可调畅气机,补无形之气。西医治疗ARDS的基本手段为正压通气,能保障氧气、二氧化碳等可检测到的“有形”之气在体内交换,据此提出正压通气联合中药汤药如开痹补肺汤可兼补“有形”“无形”之气,改善气损状态,发挥肺保护作用。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产生和代谢的中心,中医理论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二者的生理功能具有相似性,在病理变化方面具有契合之处,在ARDS的发病过程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现有研究,从微观层面论述了线粒体、“气”与ARDS三者的联系,并提出“有形”“无形”之气双补治疗ARDS的作用靶点可能是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气的功能 有形之气 无形之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电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分析
10
作者 常丹丹 蔡晓畅 +3 位作者 毕军 赵智玲 张宽 全海英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在临床有较高病发率的睡眠障碍,其病发机制为上气道在睡眠期间反复阻塞,会引发低氧血症、频繁低通气、睡眠唤醒、呼吸暂停等病理生理改变。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ography,PSG...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在临床有较高病发率的睡眠障碍,其病发机制为上气道在睡眠期间反复阻塞,会引发低氧血症、频繁低通气、睡眠唤醒、呼吸暂停等病理生理改变。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ography,PSG)是临床上诊断OSA的金标准,可以监测患者睡眠期间的脑电波变化。本文通过分析重度OSA男性患者睡眠规律和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探究重度OSA患者的睡眠脑电变化。方法选取30名男性重度OSA患者和30名男性正常对照组,对60名受试者进行整夜(8 h左右)的多导睡眠监测,对得到的睡眠特征和脑电参数进行整理,提取睡眠与脑电特征。对比睡眠监测得到的睡眠特征和其前额区的脑电能量密度。结果在睡眠特征方面,重度OSA患者睡眠期时间为370.20 min,睡眠效率平均为86.90%,非快速眼动1期平均占比19.90%,非快速眼动2期平均占比42.55%,对比正常人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非快速眼动1期、2期占比明显降低。在脑电特征方面,重度OSA患者整夜睡眠θ波的绝对能量密度、总能量密度、相对能量密度delta波、K复合波的相对能量密度高于对照组,β波相对功率低于对照组。OSA患者脑电低频活动增加明显。结论随着OSA患者严重程度的加重,患者的脑电能量与低频活动增加明显,为OSA患者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评估疗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脑电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脑电能量密度
下载PDF
老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血红蛋白增多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蔡伟梦 赵力博 +7 位作者 芮冬 李开亮 高莹卉 陈开兵 高燕 林俊岭 丁啟迪 刘霖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红蛋白(Hb)增多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363例老年女性OSA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Hb增多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OSA组(329例)和OSA合并Hb...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红蛋白(Hb)增多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363例老年女性OSA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Hb增多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OSA组(329例)和OSA合并Hb增多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多导睡眠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合并症病史,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女性OSA患者Hb水平的因素。结果363例老年女性OSA患者中,Hb增多34例(9.37%)。根据氧减指数(ODI),其中轻度OSA患者Hb增多9例(5.96%),中度OSA患者Hb增多7例(7.07%),重度OSA患者Hb增多18例(15.93%)。OSA合并Hb增多组ODI、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舒张压、红细胞、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高于单纯OSA组,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水平低于单纯O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细胞、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舒张压为Hb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女性OSA患者Hb增多发生率升高,且重度OSA患者的Hb增多发生率显著升高。更高的白细胞水平、舒张压、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以及更低的年龄是该人群促进Hb增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老年女性 血红蛋白 氧减指数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邹晓 赵力博 +5 位作者 高莹卉 丁啟迪 陈开兵 高燕 林俊岭 刘霖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且合并CHD的265例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且合并CHD的265例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指标、血液化验指标,并随访至2020年12月,随访结局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n=55)和非MACE组(n=210)。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合并OSAHS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3(5~72)个月,累积MACE发病率为20.8%(55/26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吸烟(41.8%和27.6%)、心房颤动(27.3%和1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92.0%和27.6%)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3.08±1.40)%和(12.47±1.54)%]显著增加;血红蛋白水平[(129.40±15.85)和(135.24±16.87)g/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PDW、总睡眠时间(TST)及心房颤动呈正相关(r=0.075,0.125,0.128,0.145,0.129,0.140;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14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OR=1.304,95%CI 1.046~1.627;P=0.018)、TST(OR=1.274,95%CI 1.037~1.566;P=0.021)及血红蛋白水平(OR=0.975,95%CI 0.954~0.996;P=0.022)是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MACE发生率较高,PDW和TST是老年CHD合并OSAH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水平则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怡 刘叶 +2 位作者 王芳 贾琎蕊 宋盛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1-34,45,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实施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1)和对照组(n=85)。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生化指标、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为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均会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DVT的风险,临床需在术前对于存在以上指标的高危患者采取强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肺叶切除术 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14
作者 曹志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取得良好效果。NI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线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对于已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NIV可以有效辅助有创机械通气安全撤机。未来...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取得良好效果。NIV已经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线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对于已经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NIV可以有效辅助有创机械通气安全撤机。未来,如何做好NIV的住院-居家衔接工作,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离
下载PDF
参与救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0
15
作者 吕扬 贾燕瑞 高凤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近些年参与救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总结了人口学特征,职业角色,个人意愿等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性应对策略,旨在为国内医护人员有效应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救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应对 策略
原文传递
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建立与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9
16
作者 高凤莉 丁舒 +7 位作者 黄静 董亮 王淑芹 吕扬 段洁盟 李婷婷 张立新 刘均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现状。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0家三级医院。结果 :330家三级医院共开设各类护理专科门诊926个,开设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PICC护理门诊、伤... 目的 :调查我国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实践现状。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0家三级医院。结果 :330家三级医院共开设各类护理专科门诊926个,开设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PICC护理门诊、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围产期保健护理门诊和腹膜透析护理门诊。共有2 701名护理专科门诊出诊护士,81.2%的护士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学术团体的专科认证是多数护理专科门诊岗位的上岗资质要求,分别占55.8%和55.2%。护理门诊现有的收费项目主要是诊疗费,为61.2%。82.1%的医院认为在门诊筹建过程中缺少配套政策的支持,73.6%的医院表示无明确收费标准是护理门诊运营中的主要阻力。结论:护理专科门诊在我国发展前景良好,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我国护理专科门诊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高级护理实践 调查
原文传递
呼吸双相定量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燕莉 李坤 +3 位作者 徐晓莉 翟晓力 逯勇 黄克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5例患者行呼吸双相肺部CT,测量肺密度参数包括肺气肿指数(EI)、空气潴留(AT)、平均肺密度(MLD),容积参数为全肺容积(TLC)。患者于检查当日填写COP... 目的:探讨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症状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5例患者行呼吸双相肺部CT,测量肺密度参数包括肺气肿指数(EI)、空气潴留(AT)、平均肺密度(MLD),容积参数为全肺容积(TLC)。患者于检查当日填写COPD评估测试(CAT),并行肺功能检查,包括FEV1/FVC、FEV1%及RV/TLC。分析CT定量参数与CAT评分、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T肺密度参数与CAT评分(r=0.220~0.293,P=0.000~0.005)和各项肺功能指标(r=0.320~0.730,P<0.001)均有显著相关性。EI与CAT评分的相关系数大于其它CT参数,是CAT评分独立影响因素(P<0.001);呼气相MLD、TLC和AT与肺功能相关系数分别高于吸气相MLD、TLC和EI。回归分析AT对各项肺功能指标贡献(P<0.001)均>EI。结论:吸气相EI是症状评分独立影响因素,呼气相CT定量参数较吸气相对肺功能影响更大,呼吸双相定量CT可更好地反映COPD临床与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定量评价 呼吸功能试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药补中益气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离有创正压通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祖金 曹志新 +8 位作者 李倩 刘思杰 刘霁尘 刘翼琪 朱剑 赵娜 郑颖颖 庞宝森 马迎民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10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在现有内科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药"补中益气"辅助治疗,对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撤离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 目的探讨在现有内科治疗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药"补中益气"辅助治疗,对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撤离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患者鼻饲中药补中益气合剂(10ml/次,3次/日),对照组患者鼻饲温开水(10ml/次,3次/日);补中益气合剂与温开水均给予鼻饲至拔除气管插管为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每天主要呼吸力学指标、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IPPV撤离时间、IPPV总时间、自主呼吸试验次数、未达到撤机标准患者比例、拔管后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使用率、48小时后重新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有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入选,其中中药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接受气管插管时,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在IPPV前3天及进入撤机阶段时,两组患者最大吸气压均逐渐增加,呼吸频率均逐渐降低,潮气量均逐渐增加,浅快呼吸指数均逐渐降低,两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相似。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有创通气撤离时间显著缩短[1.0(1.0)vs 2.0(1.8),P<0.05],自主呼吸试验需求次数显著降低[2.0(1.8)vs 3.0(1.8),P<0.05];中药组在进入撤机阶段前IPPV时间及IPPV总时间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未达到撤机标准率、NPPV使用率、48小时后再次插管率、VAP发生率、院内病死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等医疗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中益气合剂可安全应用于辅助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有创通气撤离,可有效改善撤机效果,并有望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补中益气 中药 撤机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流行及耐药性的20年监测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倩 武元星 +1 位作者 唐明忠 王强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9-55,59,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14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NSICU所有细菌分离株及药敏结果,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变迁。比较20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14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NSICU所有细菌分离株及药敏结果,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变迁。比较2014年1-11月病房总体分离细菌与颅内感染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NSICU病房分离细菌5409株,其中痰标本91.57%、脑脊液3.85%、其他4.58%;革兰氏阴性菌3987株,革兰氏阳性菌1422株;排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340株、不动杆菌属13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2株、克雷伯菌属58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9株。其中2007年1月-2014年11月颅内感染分离菌株革兰阴性菌66株,格兰阳性菌60株。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常见的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对常见的抗菌药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耐药,但颅内感染分离菌株对头孢唑肟及磺胺类敏感;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多见的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依旧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 NSICU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耐药的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明显增多。而NSICU内的颅内感染的致病菌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比例差别不大,且其耐药率与病房分离总体一致,但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唑肟及磺胺类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万娜 张春艳 +1 位作者 王淑芹 贾燕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514-2517,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收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有国外报道显示,VAP发病率为6%~52%,病死率为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收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有国外报道显示,VAP发病率为6%~52%,病死率为14%~50%。在我国,VAP发病率为4.7%~55.8%,病死率为19.4%~5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持续声门下吸引 间断声门下吸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