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医科大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初乃惠 聂文娟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两者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为了对两种培养方式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毕业和就业方面进行比较,以及了解学生对...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两者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为了对两种培养方式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毕业和就业方面进行比较,以及了解学生对两种培养方式的不同态度,从而进一步对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进行分析,并为将来医学教育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生培养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患者超疗程使用德拉马尼的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李雪莲 张红燕 +4 位作者 王隽 王庆枫 马丽萍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延长应用德拉马尼大于6个月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并接受含德拉马尼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延长应用德拉马尼大于6个月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为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并接受含德拉马尼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9例。研究对象按照应用德拉马尼的时间分为常规组(≤6个月;29例)和延长组(>6个月;2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史(结核病接触史等)、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等)、药物不良反应信息、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用药信息)等资料,比较常规组和延长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5个月时达峰值(421 ms),而后下降。延长组治疗后平均QTc间期也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长,至3个月时达峰值(450 ms),于用药8个月时再次出现较高水平(448 ms),而后下降。延长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5.0%(17/20),明显高于常规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60.0%(12/20)的延长组患者出现QTc间期450~500 ms,明显多于常规组(27.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8,P=0.023);延长组心电图出现异常时服用德拉马尼的时间为2~9个月,平均为(3.8±0.7)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也没有患者停药。两组QTc间期≥500 ms、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异常、心肌酶异常、消化道反应、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差异。结论:德拉马尼在用药6个月后可能具有延长疗程并保持较好安全性的可能,但需进行用药前的充分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抗结核药 治疗应用 药物评价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3
作者 闫晓婧 王宇津 +8 位作者 王隽 荆玮 李雪莲 程洁 杨国立 王玉清 初乃惠 聂文娟 矫晓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 目的:分析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来自北京、安徽、青海和吉林4个不同省份传染病专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7例疑似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和纳米孔测序。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3种方法对肺结核的检测效能。结果:10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最终诊断为肺结核70例(65.42%),非结核分枝杆菌病15例(14.02%),非结核病22例(20.56%)。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纳米孔测序技术、MGIT 960培养和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29%(59/70)、37.14%(26/70)和41.43%(29/70),特异度分别为86.49%(32/37)、75.68%(28/37)和97.30%(36/37),约登指数分别为0.71、0.13和0.39。纳米孔测序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54(95%CI:0.773~0.935),Xpert检测的AUC值为0.694(95%CI:0.596~0.792),MGIT 960培养的AUC值为0.564(95%CI:0.451~0.677)。结论: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涂阴肺结核方面具有较Xpert和MGIT 960培养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纳米技术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严广璇 王雪钰 +2 位作者 王宇津 兰汀隆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176例(包括57例骨关...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176例(包括57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和119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mNGS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mNGS检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病灶标本结果中,化脓性细菌80例(45.5%)、分枝杆菌73例(41.5%)、真菌22例(12.5%)、放线菌1例(0.6%)。73例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57例,占32.4%。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5%CI:77.6%~93.7%)、100.0%(95%CI:93.5%~100.0%)、100.0%(95%CI:89.4%~100.0%),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5%CI:88.9%~97.0%)、98.3%(95%CI:93.8%~99.6%)和83.2%(95%CI:78.5%~87.1%)。mNGS与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7.7%(95%CI:76.3%~94.9%)、96.5%(95%CI:87.9%~99.6%),高于MGIT 960培养[57.9%(95%CI:44.1%~70.9%)]。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特异度分别为94.1%(95%CI:88.3%~97.6%)、100.0%(95%CI:96.9%~100.0%)、100.0%(95%CI:96.9%~100.0%)。结论:mNGS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分子诊断技术 评价研究
下载PDF
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赵玲娟 刘浩然 +1 位作者 聂文娟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3-62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并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6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 目的:初步探讨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并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6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HDPTB)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17名均来自本院体检合格者。收集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样本,以及社会人口学信息和临床信息。应用qRT-PCR技术分析外周血中miRNA-451a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水平。(2)培养并分化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应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miRNA-451a过表达细胞模型,使用MTB标准株H37Rv进行细胞感染,通过qRT-PCR验证基因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MIF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计数检测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能力。结果:(1)继发性肺结核组、HDPTB组和健康对照组中miRNA-451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77(5.150,46.066)、81.742(29.003,117.388)、77.762(54.422,134.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040,P<0.001);MIF在三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6(0.168,0.795)、0.189(0.073,0.443)、0.025(0.012,0.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5.967,P<0.001)。(2)在miRNA-451a过表达的THP-1细胞模型中MIF相对表达水平(0.442±0.01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477±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4,P<0.001);在H37Rv感染细胞24 h后,miRNA-451a过表达巨噬细胞组的总细胞内细菌存活率(42.55%,40/9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7.24%,2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47,P<0.001)。结论:miRNA-451a通过调节MIF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存活情况,参与到HDPTB的发病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微RNAS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下载PDF
耐药肺结核短程治疗方案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琦 聂文娟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7-1302,共6页
当前,耐药肺结核的治疗面临药物选择的难题。对于药物敏感肺结核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它们被称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对非耐药肺结核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而当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由于各种... 当前,耐药肺结核的治疗面临药物选择的难题。对于药物敏感肺结核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它们被称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对非耐药肺结核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而当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由于各种原因,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出现耐药性,则必须更换为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出现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不能耐受,原则上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范围内进行调整,如仍无法耐受或者使用、出现禁忌证,可使用一种或者多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替换。这些药物之所以如此分类,是因为与一线抗结核药物相比,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降低、临床数据相对缺乏、药代动力学特征不良,以及药物所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均增加[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临床方案 总结性报告(主题)
下载PDF
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聂文娟 孙峰 +6 位作者 王雪钰 任燕飞 刘人羽 李旻翰 李琦 张文宏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3-1319,共7页
背景:耐药结核病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大部分全口服短程耐药方案因药物品种和药品耐受性的问题,无法在我国全面推广,亟须探索适合我国的、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 背景:耐药结核病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大部分全口服短程耐药方案因药物品种和药品耐受性的问题,无法在我国全面推广,亟须探索适合我国的、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或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诊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8个月长程治疗方案作为对照组,以及采用含贝达喹啉、康替唑胺、德拉马尼、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患者改为氯法齐明)的6个月口服短程耐药方案,评估含康替唑胺的新口服6个月方案治疗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讨论:本研究旨在缩短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时间,提升治愈率,优化方案的安全性,为开发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新药和新短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提供中国数据。同时,本研究包含我国Ⅰ类创新药,代表我国在医药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但本研究并非头对头临床试验,而是将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获得整体治疗方案的结局。未来还需要验证方案中新药的适宜剂量,以及验证更多适合中国人群的全口服短程耐药方案,为我国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制定不同适宜方案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多中心研究 临床试验(主题)
下载PDF
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雪莲 荆玮 +2 位作者 王庆枫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7-1334,共8页
目的:探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应用该方案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例应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贝达喹啉、康替唑胺、德拉马尼)治疗的耐多... 目的:探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应用该方案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例应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贝达喹啉、康替唑胺、德拉马尼)治疗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以“耐多药结核、康替唑胺”和“耐多药结核、贝达喹啉、德拉马尼”为中文关键词,以“contezolid、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及“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bedaquiline、delamanid”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11篇,本研究主要选取含新药康替唑胺、德拉马尼、贝达喹啉短程治疗的文献8篇,结合本组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有效性分析显示,含康替唑胺方案治疗的患者中,84%的患者痰培养和(或)涂片结核分枝杆菌阴性,且持续为阴性。治疗期间胸部CT检查显示病灶缩小,停药后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稳定。含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方案治疗的患者中,91%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治疗第8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为95%,第24周时为95%。贝达喹啉联合德拉马尼组的痰涂片和培养阴转中位时间均快于贝达喹啉组。安全性分析显示,含康替唑胺方案治疗的患者未发生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等在内的利奈唑胺常见不良反应。而在含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治疗的患者中,QTcF间期相比基线延长了20.7ms(平均16.1~25.3ms),2例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大于500ms,4例患者发生6次QTcF间期延长超过基线值60ms,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3级或4级不良QTc延长事件,未发生心律失常,没有一例永久停药,也没有发生死亡。贝达喹啉联合德拉马尼组QTc间期延长少于贝达喹啉组。在治疗过程中,52%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42%的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在48周随访时,大多数不良事件得到解决。结论:含新药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康替唑胺的全口服方案在耐药结核病短程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抗结核药 药物疗法 联合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检测在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
9
作者 李琦 董巧琰 +6 位作者 聂文娟 石文卉 荆玮 李强 史珂 初乃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最新检测方法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化学发光法)对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3例,其中,28例疑似但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TB组... 目的探讨最新检测方法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化学发光法)对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3例,其中,28例疑似但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TB组(对照组),85例确诊结核病患者作为TB组(病例组)。在治疗前收集尿液样本进行LAM抗原检测,并收集临床痰液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法、MGIT960痰培养法和GeneXpert法检测的实验室资料。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4种方法对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痰Gene Xpert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最高,并且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最高(Kappa>0.4),其次为MGIT960培养;而尿LAM的灵敏度较低,漏诊率较高,并且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低(Kappa<0.4),临床应用价值较低。以LAM检测为基础,与其他检测方法并联试验的诊断结果显示,LAM检测与痰Gene Xpert联合的敏感度最高,并且较单独使用有较大提升,而且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0),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单独使用AM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较低,但与痰Gene Xpert并联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敏感度,并且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尿液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珊 聂文娟 +1 位作者 侯代伦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因此影像学成为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飞...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因此影像学成为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飞速发展,基于影像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向有了新的研究尝试。因此,笔者整理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影像学诊断、预后和治疗评价中的应用,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为疾病诊断、治疗评估方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诊断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肺结核病灶治愈状态判定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李祎 吕平欣 +8 位作者 郭琳 钱令军 肖谦 杨阳 尚园园 贾俊楠 初乃惠 刘远明 李卫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一家医院前瞻性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在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纳入CT资料作为独立验证集。通过迁移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采用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架构实现病灶自动分割及活动性判定。基于三维病灶标签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计算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与独立验证集比较,评估模型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判定效能。结果:回顾性队列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共收集到770份CT影像资料;332个病灶为活动性,464个病灶为非活动性。前瞻性队列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共收集到540份CT影像资料。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测试集的AUC为87.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独立验证集的AUC为79.9%,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75.0%。结论: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在小样本量肺结核病灶活动性预测中展现出一定潜力,可以为快速、自动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结构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与氯法齐明交叉耐药机制及其与治疗结局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娜 董巧琰 初乃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根据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年全球结核病病例数约为1060万例,其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根据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年全球结核病病例数约为1060万例,其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ifampicin-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RR-TB)为41万例。由于耐药结核病治愈率低、药物选择有限、费用高,使得结核病的治疗愈发困难。近年来,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和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的使用改善了MDR/RR-TB患者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贝达喹啉 氯法齐明 耐药 治疗结局
下载PDF
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辅助治疗敏感肺结核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全国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13
作者 王雪钰 石文卉 +3 位作者 李琦 荆玮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12,共7页
背景:结核病多伴有咳嗽、咳痰、乏力、纳差、消瘦等症状,且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常伴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具有减轻结核病症状、抗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保肝的作用。目前尚无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辅助一线... 背景:结核病多伴有咳嗽、咳痰、乏力、纳差、消瘦等症状,且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常伴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具有减轻结核病症状、抗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保肝的作用。目前尚无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辅助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新发敏感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标准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试验组增加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辅助治疗,旨在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评估百地滋阴丸和参芪益肺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对接受一线抗结核治疗的新发敏感肺结核患者症状缓解及药物不良反应减轻的效果。讨论:尽管本研究未对两种药物的独立影响作用及长期治疗效应进行分析,但本研究期望通过优化新发敏感肺结核治疗方案以减轻结核病呼吸道和全身症状,以及抗结核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有关中药辅助治疗结核病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临床治疗性研究 中药 临床对照试验 临床方案
下载PDF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耐多药结核病并发马尔尼菲等多重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田园 荆玮 +2 位作者 王庆枫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5-1342,共8页
目的: 报告1例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导致的耐多药结核病并发马尔尼菲等多重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抗γ-... 目的: 报告1例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导致的耐多药结核病并发马尔尼菲等多重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导致的耐多药结核病并发马尔尼菲等多重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检索截止时间2024年5月31日,分别从PubMed数据库中以“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同时为检索词,从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耐多药结核病”同时为检索词均未检索到相关文献。而以“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Anti-interferon-γ autoantibodies”分别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出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并发药物敏感结核病2篇,检出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并发机会性感染61篇,检出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相关治疗17篇。总结该例患者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经过免疫评估,发现细胞免疫异常、基因突变,因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未达到理想效果。结合文献研究,65例并发两种及以上机会性感染,50例存在皮肤损害,而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并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既往无相关文献报道。文献报道中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病原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7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31例,结核病2例。其中,65例患者并发两种及以上机会性感染,50例患者存在皮肤损害。结论: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可能合并多重感染,治疗效果差,尽早应用新型免疫制剂联合相关病原体治疗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宇津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5-1399,共5页
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和病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作为噁唑烷酮类药物的代表,利奈唑胺在耐药和重症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突出的抗菌疗效,其临床地位不断提升,但由于骨髓抑制... 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和病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作为噁唑烷酮类药物的代表,利奈唑胺在耐药和重症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突出的抗菌疗效,其临床地位不断提升,但由于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的频繁发生,导致其在长疗程的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康替唑胺通过对利奈唑胺构效改造获得,其不良反应大大降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康替唑胺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使用康替唑胺治疗结核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抗菌药 恶唑烷酮类 综述文献(主题)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伪膜性肠炎6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葛静 王隽 +1 位作者 何玉琦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0-1326,共7页
目的:报道6例抗结核药物致伪膜性肠炎(PMC)患者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致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腹泻,肠镜检查后明确为PMC患者的临... 目的:报道6例抗结核药物致伪膜性肠炎(PMC)患者临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致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6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腹泻,肠镜检查后明确为PMC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临床起病、粪便形状及相关伴随症状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粪便常规、粪便培养)、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最终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以1990年1月至2020年5月为检索时间,从PubMed数据库中以“tuberculosis+Clostridium difficile”和“tuberculosis+pseudomembranous”为检索词,从万方数据库中以“结核+伪膜性肠炎”和“结核+假膜性肠炎”为检索词,检索到符合入组标准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PMC的6篇文献、99例患者,总结本组患者特征并进行入选患者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5例肺结核,1例鸟分枝杆菌病;均在使用含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约2~30d后出现腹泻、腹部隐痛及胀痛;粪便艰难梭菌培养均为阴性;肠镜检查均可见结肠黏膜黄白色伪膜覆盖;病理活检均可见黏膜组织急慢性炎;给予停用利福平,使用万古霉素(0.25g/次,4次/d,口服)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补液抗休克治疗3~5d后症状均明显减轻,症状消失后再次服用抗结核药物,有2例再次出现腹泻症状。文献涉及的99例患者中,97例肺结核、骨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均在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9~120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肠镜下均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白色伪膜样表现,均经肠镜及粪便检查后确诊,有29例患者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均在给予万古霉素抗感染(其中10例患者使用甲硝唑)、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后症状好转,包括3例复发患者。结论:长期使用含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需警惕PMC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异常的结核病患者。当肠镜下观察到肠道内假膜形成,且在停用利福平、使用万古霉素和(或)甲硝唑抗感染或辅以肠道微生物调节制剂等干预措施后效果良好,可临床诊断P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药物疗法 利福平 不良反应 小肠结肠炎 伪膜性 疾病特征
下载PDF
含西他沙星的新的抗结核方案治疗准广泛耐药肺结核一例
17
作者 张帆 陈晓红 +1 位作者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0-1413,共4页
目前,全球范围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耐药结核病主要依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对于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现有二线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极为有限,而新药的研发又异常缓慢。因此,从目前... 目前,全球范围内耐药结核病患者数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耐药结核病主要依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但对于准广泛耐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现有二线抗结核药物的选择极为有限,而新药的研发又异常缓慢。因此,从目前已上市药品中筛选出可能具有抗结核活性的药物,对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针对1例病史11年、迁延不愈、治疗困难的准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探索性使用包含西他沙星的全新抗结核口服方案(即利奈唑胺、贝达喹啉、环丝氨酸、氯法齐明、西他沙星等5药联合)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笔者报道其诊治过程,以为准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准广泛耐药 药物疗法 西他沙星
下载PDF
新型化合物舒达吡啶与克拉霉素药物代谢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8
作者 李琦 王宇津 +2 位作者 王雪钰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探究新药舒达吡啶对肝酶的作用情况,以及与克拉霉素的相互作用。方法:取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加入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探针底物混合工作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舒达吡啶、克拉霉素工作溶液,取上清液进行液... 目的:探究新药舒达吡啶对肝酶的作用情况,以及与克拉霉素的相互作用。方法:取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加入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探针底物混合工作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舒达吡啶、克拉霉素工作溶液,取上清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以标准曲线法计算体系中代谢物浓度,计算代谢物的生成量,根据溶剂对照组的变化量,计算剩余活性。结果:在人肝微粒体试验条件下,舒达吡啶在0.1、0.5、1.5、5、10、25、50、100μmol/L的浓度下,对CYP1A2、CYP2B6、CYP2C8、CYP3A4/5显示微弱抑制强度,对CYP2C9、CYP2C19和CYP2D6显示中等强度或强抑制作用;CYP2C9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_(50))为5.533μmol/L,CYP2C19为<0.1μmol/L,CYP2D6为15.59μmol/L。在大鼠肝微粒体试验条件下,舒达吡啶在0.1、0.5、1.5、5、10、25、50、100μmol/L浓度下,对CYP1A2、CYP2B6、CYP2C9、CYP3A4/5显示微弱抑制强度,对CYP2C8、CYP2C19和CYP2D6显示中等强度抑制作用;CYP2C8的IC_(50)为49.70μmol/L,CYP2C19为10.06μmol/L,CYP2D6为17.55μmol/L。在人肝微粒体试验中,克拉霉素在1、2、5、10、50、100、150和200μmol/L浓度下,对舒达吡啶有抑制作用,IC_(50)为22.74μmol/L;在大鼠肝微粒体试验中,克拉霉素在1、2、5、10、50、100、150和200μmol/L浓度下,对舒达吡啶有轻微抑制作用,IC_(50)为85.61μmol/L。结论:在人肝微粒体中,舒达吡啶对CYP2C9和CYP2D6有中等强度抑制作用;在大鼠肝微粒体中,舒达吡啶对CYP2C19和CYP2D6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人肝微粒体中,克拉霉素对舒达吡啶的抑制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克拉霉素 舒达吡啶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终止结核病流行须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危人群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管理 被引量:39
19
作者 马艳 陆伟 +3 位作者 高磊 初乃惠 周林 成诗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给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估算全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近20亿,在无预防性治疗干预情况下,其中有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更高...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给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020年估算全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近20亿,在无预防性治疗干预情况下,其中有5%~10%的感染者在一生中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号召推广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的预防干预,以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快速下降的目标。笔者就LTBI流行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筛查方法、干预和管理建议等进行论述,为制定我国LTBI干预和管理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传染病潜伏期 诊断 预防和防护用药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致重度贫血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20
作者 聂理会 王敬 +2 位作者 蔡宝云 黄学锐 初乃惠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利奈唑胺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出现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应用利奈...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利奈唑胺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出现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4~12个月出现重度贫血,停药后1.5~6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文献提示利奈唑胺引起贫血的原因与骨髓抑制有关;联合应用利奈唑胺和维生素B6可减轻利奈唑胺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治疗中需要监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结论 利奈唑胺可导致重度贫血,停药后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不良反应 贫血 耐药肺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