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组学研究
1
作者 尚雪恬 董静 +10 位作者 黄麦玲 孙琦 贾红彦 张蓝月 刘秋月 姚明旭 王颖超 姬秀秀 杜博平 邢爱英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转录组,寻找LTBI人群中结核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重要基因及可能发挥功能的信号通路,绘制LTBI基因表达谱。方法:应用微阵列芯片检测200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招募的4例LTBI者(LTBI组)和4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经结核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并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qPCR检测以验证芯片数据。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与LTBI最相关模块,并对模块中的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从全转录组水平筛选信号通路。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寻找与LTBI相关的免疫细胞。通过STRING数据库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绘制两模块中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结果:LTB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共发现393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倍数>2或<0.5,P<0.05),LTBI中112个表达下调,281个表达上调。针对10个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证实基因表达趋势与芯片数据一致,即CAMK1G、IL2、SPINK1、SUCNR1、HCAR3、IL18BP、CHI3L1、TNF均上调;RASGRP2、TPM2均下调。通过WGCNA分析确定与LTBI最相关的正相关蓝色模块(cor=0.88,P=0.004)和负相关蓝绿色模块(cor=―0.93,P=0.001)。对上述模块内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并行基于全转录组的GSEA分析,发现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0.001)和凋亡信号通路(P=0.003)在两种分析中均明显富集。对两模块中的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通过内置插件计算得到每个模块中的前10个关键基因,即蓝色模块中的PTPRC、CD40、IL10、IRF8、CCR1、CD80、TLR8、CLEC7A、CD83和CD274;蓝绿色模块中的TNF、ICAM1、TNFRSF4、HAVCR2、CD276、CCL4、CD33、IL1RN、NCF1和FGR。免疫浸润分析发现,M1型巨噬细胞(P=0.029)和M2型巨噬细胞(P=0.001)等固有免疫细胞的比例在LTBI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PBMC转录组在LTBI人群和健康人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基因主要聚集于凋亡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其中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了固有免疫应答在LTBI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 转录因子 生物学标记 免疫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膜囊泡RNA表达谱分析及功能研究
2
作者 吕翎娜 刘秋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3,I0002,共7页
目的 描绘结核分枝杆菌膜囊泡(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mbrane vesicles,MVs)的RNA特征表达谱,分析其主要的生物功能,初步探索其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Vs,提取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SE50平台... 目的 描绘结核分枝杆菌膜囊泡(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mbrane vesicles,MVs)的RNA特征表达谱,分析其主要的生物功能,初步探索其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Vs,提取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SE50平台进行双端测序。使用BW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COG数据库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通过MTT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V联合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本研究通过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描绘了结核分枝杆菌MVs中RNA的种类及含量,COG数据库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这些RNA主要富集的生物学功能包括脂质转运代谢、氨基酸转运代谢、能量产生与转化、次级代谢物合成转运与代谢和转录等。生物分析显示富集的主要功能包括脂质转运代谢、氨基酸转运代谢、能量产生与转化、次级代谢物合成转运与代谢和转录等。功能实验表明,结核分枝杆菌MVs可以降低THP-1源巨噬细胞的存活率,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MVs中含有丰富的短片段RNA,具有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要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膜囊泡 核糖核酸测序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北京市某院923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史剑权 苏衍举 骆宝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4期2071-2073,2076,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某院923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该院2015年1-12月住院的患者,对其结核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收集整理,获得耐药率和耐药谱数据,与该院2010年的数据及全国数据进行对比,并...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某院923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该院2015年1-12月住院的患者,对其结核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收集整理,获得耐药率和耐药谱数据,与该院2010年的数据及全国数据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23例患者中,该院结核杆菌的总体耐药率为40.09%,与该院2010年40.50%的总体耐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初治患者的耐药率由2010年39.90%下降至2015年的2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患者的耐药率由2010年40.86%上升至2015年的7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院2015年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为21.24%(95%CI:18.60~23.87),广泛耐药率为4.77%(95%CI:3.39~6.14)。该院2015年复治患者的耐药率(78.99%)、耐多药率(57.20%)、耐多药构成比(72.41%),均显著高于初治患者的耐药率(25.08%)、耐多药率(7.36%)、耐多药构成比(29.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中复治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严重,治疗难度大。相关部门需提高重视,加强多方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耐药性分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疗效与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硕 骆宝建 +1 位作者 韩芬 刘秋月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1例,根...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1例,根据治疗前血浆S100A9水平分组,S100A9>21.70μg/L的44例患者纳入高S100A9组,S100A9≤21.70μg/L的77例患者纳入低S100A9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治疗30d、治疗180d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80d时患者的转归,将病情好转者纳入好转组,病情未好转者纳入未好转组,比较两组患者S100A9水平差异。结果治疗30d及180d,低S100A9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及好转比例均较高于高S100A9组,死亡比例均低于高S100A9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30d,低S100A9组患者空洞闭合率高于高S100A9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6)。入院后,未好转组第1天S100A9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治疗30d及180d时两组S100A9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S100A9水平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肺结核 S100钙结合蛋白A9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1例重症肺炎、ARDS、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
5
作者 张红梅 付亚峰 +1 位作者 韩静 王秀军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6年第4期287-288,共2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氧合后再输回患者动脉或静脉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治疗,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器)氧合后再输回患者动脉或静脉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治疗,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辅助治疗 急性肾功能不全 重症肺炎 患者 护理 生命支持系统
下载PDF
不同降尿酸方案治疗吡嗪酰胺所致高尿酸血症效果比较研究
6
作者 苏伶伶 郑梅琴 +3 位作者 许瑞 刘秋月 郭振勇 刘硕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第34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方案对吡嗪酰胺致高血尿酸血症的降尿酸效果。方法 检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血尿酸水平,按降尿酸方式将患者分为苯溴马隆治疗组...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方案对吡嗪酰胺致高血尿酸血症的降尿酸效果。方法 检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血尿酸水平,按降尿酸方式将患者分为苯溴马隆治疗组(74例)、生活方式干预组(31例)、停用吡嗪酰胺组(25例)和别嘌醇治疗组(4例)。以各组血尿酸水平变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降尿酸效果。结果 纳入患者134例,其中男91例(67.9%);中位年龄30(22,51)岁;体重(58.8±11.8)kg;身高(169.1±7.4)cm;采用一线抗结核治疗方案的107例(79.9%);应用吡嗪酰胺天数7(6,9)d;有药物过敏史患者22例(16.4%)。四组干预后第3~5周的血尿酸、降尿酸干预后尿酸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苯溴马隆治疗组、生活方式干预组、别嘌醇治疗组干预后第3~5周的血尿酸、降尿酸干预后尿酸变化率高于停用吡嗪酰胺组,生活方式干预组降尿酸干预后尿酸变化率高于苯溴马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降低血尿酸的方案中停用吡嗪酰胺最有效,使用苯溴马隆也能够降低尿酸,生活方式干预的降尿酸效果不如以上两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吡嗪酰胺 不良反应 高尿酸血症 降尿酸治疗
下载PDF
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剥脱性皮炎患者的护理一例
7
作者 矫晓克 聂菲菲 +2 位作者 陈晓凤 郭盼 刘思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205-1208,共4页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可继发于皮肤病、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有研究显示,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占12.69%~21.6%,属于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数日至数周内[1-3]。广泛耐药肺结核的治疗用药复杂,治疗周期长...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可继发于皮肤病、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有研究显示,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占12.69%~21.6%,属于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数日至数周内[1-3]。广泛耐药肺结核的治疗用药复杂,治疗周期长,常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如合并肺部感染,还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种 结核 皮炎 剥脱性 护理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问题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秀军 张小云 +1 位作者 高宁 王丽娟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95-795,798,共2页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结合患者的情况而采用最佳护理的方法。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因糖代谢紊乱、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严重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同时,结核病的发展,使机体的免疫机能...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结合患者的情况而采用最佳护理的方法。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因糖代谢紊乱、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严重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同时,结核病的发展,使机体的免疫机能进一步受损。两病并存时,可致疗程的延长。甚至治疗失败,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要求高营养、高热量饮食,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糖尿病治疗需要控制饮食,尤其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人。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来说,合理选择饮食,既要保证营养供给。又要控制血糖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鉴于此.针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搭配、饮食量的控制及饮食禁忌3个问题.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及系统评价,为此类患者的饮食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肺结核患者 循证护理 饮食问题 慢性消耗性疾病 治疗失败 碳水化合物 科学证据
原文传递
气道管理方案在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秀军 商雪辉 +1 位作者 付雅峰 吴恩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75-578,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在56例患者中.7. 1%(4/56)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5%(7/56)发生与气管插管相关的不良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未出现呼吸道黏膜干燥和气道堵塞的患者。32例患者好转后转岀ICU,抢救成功率为57. 1%;死亡24例,死亡率为42.9%。研究认为,对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气道管理方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气道管理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病人医疗护理
下载PDF
中国人群CYP1A1基因Exon7多态性及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祥 史剑权 马婷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CYP1A1基因Exon7位点多态性及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订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月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追溯等方法,...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CYP1A1基因Exon7位点多态性及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订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月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关于中国人群CYP1A1基因Exon7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且有吸烟分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对应的吸烟组及非吸烟组的研究数据,采用Stata10.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合并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7篇中文、1篇英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吸烟组中,突变型基因(Val/Val+Ile/Val)与野生型基因(Ile/Ile)比较,其合并OR值为1.759,95%CI(1.389,2.226);而该位点在非吸烟组中的合并OR值为1.256,95%CI(0.946,1.668)。结论 CYP1A1基因Exon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肺癌易感性有关,且CYP1A1基因Exon7位点多态性与吸烟在肺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YP1A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吸烟 META分析
下载PDF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剑权 高珊 王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37-40,44,共5页
目的评价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0例,对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 目的评价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0例,对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进行比较。以表型DST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诊断价值。评价指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曲线下面积(AUC)值。同时进一步比较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结果荧光PCR熔解曲线法DST敏感而表型DST耐药的例数,在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分别为5、5、3例。荧光PCR熔解曲线法DST耐药而表型DST敏感的例数,在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分别为9、16、24例。两种方法的总体不一致率,在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分别为8.24%、12.35%、15.88%。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Kappa值、AUC值分别是91.53%、91.89%、91.76%、0.821、0.917;对乙胺丁醇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Kappa值、AUC值分别是77.27%、89.19%、87.65%、0.548、0.832;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Kappa值、AUC值分别是89.66%、82.98%、84.12%、0.564、0.863。莫西沙星对结核杆菌的耐药率为2.94%,明显低于左氧氟沙星的17.06%(P<0.01)。结论荧光PCR溶解曲线法对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熔解曲线 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核 耐药 同义突变 异质性耐药
下载PDF
GSTT1基因多态性及吸烟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剑权 骆宝建 +1 位作者 刘荣英 陈言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及吸烟情况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5月~2006年3月在包头地区确诊的胃癌病例(60例);以同期该地的排除肿瘤病史的一般人群(83例)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及吸烟情况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5年5月~2006年3月在包头地区确诊的胃癌病例(60例);以同期该地的排除肿瘤病史的一般人群(83例)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以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技术方法分析GSTT1的基因型.用SPSS 13.0软件分析研究结果.结果 ①GSTT1(-)基因型的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7%和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T1(-)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GSTT1(+)者显著升高(OR=1.98,95%CI:1.01~3.89).②吸烟者的比例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0%和3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3.458,95%CI:1.723~6.939).③通过两组分层分析,发现GSTT1(-)基因人群中,吸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P< 0.05,OR=11.6,95%CI:3.516~28.266);吸烟人群中,GSTT1(-)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比GSTT1(+)者高(P< 0.05,OR=4.75,95%CI:1.68~13.41).结论 GSTT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有关;GSTT1基因缺失及吸烟在胃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易感性 GSTT1 吸烟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梅 付亚峰 +1 位作者 翁俊英 王秀军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白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非计划拔管可导致通气不足、缺氧、误吸、呼吸困难、气道损伤、窒息等严重后果。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插管患者 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医护人员 意外拔管 通气不足 呼吸困难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穆松惠 赵立森 +1 位作者 韩静 王秀军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5年第1期48-49,共2页
机械通气技术(主要是正压机械通气技术)作为临床救治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达50%以上 ,ICU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43%-88%,肠内营养(enter nutriation,EN)的应用是危重病... 机械通气技术(主要是正压机械通气技术)作为临床救治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达50%以上 ,ICU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在43%-88%,肠内营养(enter nutriation,EN)的应用是危重病患者早期实施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对于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因此,早期胃肠内营养的应用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早期胃肠内营养 并发症 机械通气技术 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营养不良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5
作者 史剑权 李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1期2836-2838,共3页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控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ABA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的显著性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353株ABA主要来自痰液(占93....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控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ABA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的显著性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353株ABA主要来自痰液(占93.7%),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最多(分别占34.8%和35.4%),3月及7~9月为感染高峰期(共占48.7%)。除多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外,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在ICU为60.98%~93.5%,非ICU为69.57%~82.17%。ABA在ICU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A)的分离率(分别为91.1%和86.2%),高于非ICU病房(分别为81.7%和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A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以ICU为著;应采取综合措施,延缓和减少耐药ABA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肺结核病不同进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史剑权 王隽 +2 位作者 赵国红 张创业 刘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年第6期521-529,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据挖掘,探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肺结核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不同病程肺结核患者的全血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数据挖掘,探讨肺结核发病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肺结核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不同病程肺结核患者的全血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分析,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结果结核潜伏期患者和活动性结核患者共获得71个差异基因,治疗后结核患者和活动性结核患者共获得561个差异基因。在疾病不同病程中,差异基因富集于大量免疫相关过程和通路,如对Ⅰ型和Ⅱ型干扰素的应答、免疫受体激活、参与炎性小体复合物形成、T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中性粒细胞相关免疫应答等过程和功能,NOD样受体信号、RIG样受体信号、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结核、自噬等通路。筛选出CXCL10、ISG15、OAS3、XAF1、OAS1、IFIT3、GBP1、RSAD2、GBP5、IFI44是结核潜伏期患者和活动性结核患者间的前十位关键基因;IL-10、NOTCH1、MMP9、SPI1、CREB1、CTNNB1、JUN、ELAVL1、HSPA5、CYCS是活动性结核患者和治疗后结核患者间的前十位关键基因。结论肺结核病不同进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富集等分析结果表示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CXCL10、ISG15、OAS3、XAF1、OAS1、IFIT3、GBP1、RSAD2、GBP5、IFI44、IL-10、NOTCH1、MMP9、SPI1、CREB1、CTNNB1、JUN、ELAVL1、HSPA5、CYCS等关键差异基因有作为诊断标记物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胸腔巨大神经纤维肉瘤切除患者术后监护期的护理
17
作者 王凤霞 王秀军 +1 位作者 张福芝 焦媚(编辑)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2年第1期61-62,共2页
神经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分化较好者,以梭形细胞为主,体积一般较大,大多直径大于5crnt“。2010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1例左侧颈胸巨大神经纤维肉瘤患者,成功为其行肿瘤切除、左全肺切除及左侧第1-3肋骨部... 神经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分化较好者,以梭形细胞为主,体积一般较大,大多直径大于5crnt“。2010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1例左侧颈胸巨大神经纤维肉瘤患者,成功为其行肿瘤切除、左全肺切除及左侧第1-3肋骨部分切除术,经严密监测,精心护理,患者安全度过监护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肉瘤 术后监护期 精心护理 患者 胸腔 周围神经系统 部分切除术 左全肺切除
下载PDF
气道管理方案在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18
作者 王秀军 商雪辉 +1 位作者 付雅峰 吴恩东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20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在56例患者中,7.1%(4/56)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5%(7/56)发生与气管插管相关的不良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未出现呼吸道黏膜千燥和气道堵塞的患者。32例患者好转后转出ICU,抢救成功率为57.1%;死亡24例,死亡率为42.9%。研究认为,对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气道管理方案,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气道管理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病人医疗护理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孝微 骆宝建 +4 位作者 张楠 刘秋月 康万里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20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200例T2DM-PTB患者,其中100例发生呼吸衰竭者为A组;100例未发生呼吸衰竭者为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χ2=18.588,P=0.000)、病灶所占肺野个数(χ2=11.808,P=0.001)、肺结核空洞(χ2=16.330,P=0.000)、咯血(χ2=8.753,P=0.003)、使用糖皮质激素(χ2=10.485,P=0.001)、长期应用抗生素(χ2=4.750,P=0.029)、结核病病程(χ2=9.469,P=0.009)、酮症酸中毒(χ2=8.414,P=0.004)和体质量指数(χ2=14.4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ald χ2=15.527,P=0.000,OR=4.055(95%CI:2.021~8.136)]、病灶所占肺野个数[Wald χ2=11.938,P=0.001,OR=3.689(95%CI:1.759-7.735)]、肺结核空}同EWald χ2=4.844,P=0.028,OR=0.463(95%C1:0.233-0.919)]、使用糖皮质激素[Wald χ2=7.374,P=0.007,OR=4.765(95%CI:1.544~14.707)]和酮症酸中毒[Wald χ2=6.077,P=0.014,OR=4.859(95%CI:1.383-17.079)]为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病灶所占肺野个数、结核空洞、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酮症酸中毒为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结核 共病现象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