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坚持诗学本位,拓展研究路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桃洲教授访谈 |
张桃洲
钟世华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2
|
景观书写与文学中城市形象生成再探析——以巴尔扎克小说《不自知的喜剧演员》为例 |
吴康茹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文学批评的知识化、艺术化与美育功能的实现 |
王德胜
宋刚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关于文学地理学的三种误解辨正及其传统与方法新论 |
陶礼天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外国文学史》编写与东西方文学的“融合”倾向 |
冯新华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俄罗斯文学”能否成为欧美-俄国对话通道:认识西方斯拉夫学难题 |
林精华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7
|
镜像效应:电影与文学关系之思考 |
郭小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葛洪的传统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观 |
刘伟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9
|
被打开的问题域和被佐证的方法论——以《中国新时期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为例 |
钟世华
师飞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4 |
0 |
|
10
|
以气论重审“建安七子”及其文学创作 |
刘伟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论文学史上“一人永占”之说的形成过程 |
冯蒴
|
《蚌埠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课程地图设计的视角 |
张桃洲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8
|
|
13
|
关于华盛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课程教学的启示与思考——兼及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同类教材的比较 |
冷卫国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4
|
对想像力和理性的考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座谈《山海经》研究 |
吕微
叶舒宪
萧兵
刘宗迪
马昌仪
安德明
陈连山
靳大成
杨利慧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5
|
推动学术讲座的精品化、制度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创办“人文学术论坛”的一点体会 |
王光明
胡越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5 |
3
|
|
16
|
藏书家伦明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关系史实考源 |
郑丽芬
|
《山东图书馆学刊》
|
2016 |
2
|
|
17
|
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退却———在疯狂和自虐中崛起的大陆学院派文学(上) |
杨乃乔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18
|
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向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退却──在疯狂和自虐中崛起的大陆学院派文学(下) |
杨乃乔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19
|
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主席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专家学者座谈会”会议综述 |
李雷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