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途径与大学精神的塑造——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类选修课开展调研为切入点
1
作者 张祖群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39-141,共3页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展核心是教师的质量与培养高质量学生,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学习问题与文化素质提高的研究工作。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类公共选修课开设实践,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调查案例。文化类公共选修...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展核心是教师的质量与培养高质量学生,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学习问题与文化素质提高的研究工作。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类公共选修课开设实践,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调查案例。文化类公共选修课开设实践是弘扬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落实全面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期望"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 大学精神 文化类选修课 高校大学生
下载PDF
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基于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祖群 林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9,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案例讨论并展望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方法以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为例,进行文献数理和政策分析。结果分析后认为,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充分体现出首都... 目的通过研究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案例讨论并展望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方法以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为例,进行文献数理和政策分析。结果分析后认为,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充分体现出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的提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建设。结论通过分析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文章最后得出以下几点: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需要进一步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和国外经验。"人文北京"建设的推广还需进一步做好:①进行文物保护,②建立品牌,③加大行之有效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参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城乡建设 乡村旅游 新业态
下载PDF
从恩格尔系数到旅游恩格尔系数:述评与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祖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0-114,共15页
旅游恩格尔系数自提出以来,受到了旅游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鼓励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亦有。文章意在通过对恩格尔系数概念的解读与梳理及对旅游替代指数的述评,挖掘旅游恩格尔系数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 旅游恩格尔系数自提出以来,受到了旅游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鼓励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亦有。文章意在通过对恩格尔系数概念的解读与梳理及对旅游替代指数的述评,挖掘旅游恩格尔系数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以及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虽然针对"旅游恩格尔系数"这一全新的概念,我国旅游业界目前还是处于探索与怀疑阶段。但是对于"旅游恩格尔系数"的创新思想和预期意义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文章认为旅游恩格尔系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可以对人类发展指数、旅游竞争力指数、绿色GDP以及居民幸福指数等旅游替代性指标进行弥补和完善。(2)与一些经济学统计指标相衔接,更好的判别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3)将其引入到旅游调查问卷统计指标中,判别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的变化,为制定旅游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当然,旅游恩格尔系数实践运用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旅游恩格尔系数才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旅游替代性指标 旅游恩格尔系数
下载PDF
试论东西方文化遗产管理制度差异
4
作者 张祖群 杨美伊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2年第6期64-68,73,共6页
我国和西欧国家在遗产管理方面差距很大,需要合理借鉴,化解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文化悖论,加强遗产的技术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尊重古人,服务今人”。本文从组织结构、权力配置、法律法规、经费筹集、公民参与、经营机制等6个方面对中... 我国和西欧国家在遗产管理方面差距很大,需要合理借鉴,化解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文化悖论,加强遗产的技术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尊重古人,服务今人”。本文从组织结构、权力配置、法律法规、经费筹集、公民参与、经营机制等6个方面对中国与欧洲文化遗产管理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在遗产管理的模式上,西方国家更强调“科学”和“理性”,中国自古注重人与人的协调和统一,而不是对象本身的垂直管理。第二,在修护和保护方式上,西方国家在维护遗产古迹方面注重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中国在维护遗产古迹时的原则是“修旧如旧,维持原貌”,但相关部门、行业、政府往往合谋拆旧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管理体制 文化悖论
下载PDF
试论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与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
5
作者 张祖群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梳理东西方管理学思想基础上,认为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其实也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对象,一种区域,一种事业,一种产业等进行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只是更加偏重于行业管理、遗产技术管理和体制管理等。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中... 在梳理东西方管理学思想基础上,认为管理不仅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其实也可以对一种特定的对象,一种区域,一种事业,一种产业等进行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只是更加偏重于行业管理、遗产技术管理和体制管理等。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中主要有法国“去国家化模式”、意大利的威尼斯模式两种类型。最后总结了东西方文化遗产管理中面临共同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思想 管理体制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旅游屏蔽区的城市空间拓展研究——以临潼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新军 霍云霈 张祖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7,共4页
旅游地的屏蔽效应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临潼为实例,对这一典型旅游屏蔽区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空间拓展理念,并且从城市空间格局完善、景观安全格局营造、景观房产等角度界定其拓展方向。最后探讨了该案例... 旅游地的屏蔽效应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以临潼为实例,对这一典型旅游屏蔽区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空间拓展理念,并且从城市空间格局完善、景观安全格局营造、景观房产等角度界定其拓展方向。最后探讨了该案例的拓展意义、关键突破点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屏蔽效应 城市空间拓展 景观房产 临潼区
下载PDF
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分异探讨——汉长安城案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祖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大遗址可界定为具有重要价值的大面积文化遗存。文章分析了国内机构对大遗址研究的特点,并专门剖析了对汉长安城的研究特点,因而形成新的视角:如何合理进行大遗址的价值分析以及如何在大遗址的价值分析基础上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大遗址可界定为具有重要价值的大面积文化遗存。文章分析了国内机构对大遗址研究的特点,并专门剖析了对汉长安城的研究特点,因而形成新的视角:如何合理进行大遗址的价值分析以及如何在大遗址的价值分析基础上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大遗址价值(V)分解为文化价值(C)与经济价值(E)两部分,即V=f(C,E)=C+E。以汉长安城为实例,其研究框架为:重新认识汉长安城大遗址的文化价值与计算其经济价值,最后初步提出其遗产保护措施,以期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大遗址研究需要国际视野:首先要紧密加强国内研究机构的合作。第二,采取既“请进来”也“走出去”的双重战略。第三,充分抓住ICOMOS第十五次大会在中国召开的机遇,让中国的大遗址研究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汉长安城 遗产旅游
下载PDF
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祖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8期307-314,共8页
梳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脉络,总结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主要研究问题导向表现为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消费、乡村旅游业的地位与估算、乡村旅游的行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政府层面对乡村旅... 梳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脉络,总结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主要研究问题导向表现为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消费、乡村旅游业的地位与估算、乡村旅游的行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政府层面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旅游影响与社区参与、古村落旅游开发等方面,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在乡村经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国内乡村旅游问题、成绩同时存在,问题值得重视,需要完善提高,成绩值得肯定。讨论认为:(1)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本土经验挖掘,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融合。(2)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建设、环境各方面共同发展,才是根本目标,是发展城乡旅游的基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问题导向
下载PDF
在全球化进程中融合:基于高校大学生洋节与中华传统节日的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祖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洋节和传统节日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碰撞和融合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大学生过洋节与过传统节日行为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学生过节的行为习惯,探索根本原因。研... 洋节和传统节日并非完全对立的矛盾,是全球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碰撞和融合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大学生过洋节与过传统节日行为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大学生过节的行为习惯,探索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第一,对大学生而言,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有一定问题存在。第二,西方节日虽在我国大学生中有着普遍高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但是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冲突。第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节俭朴实节日消费观,不要奢侈浪费,要重视节日文化传承意义。第四,面对新潮的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应一味抵制,应该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节日观念,让洋节成为传统节日的一种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节 传统节日 全球化 融合
下载PDF
试论北京经济社会转型与创新维度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祖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7-71,共5页
以"十二五"期间调整结构与经济社会转型为主线,将北京文化产业(事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析北京从"工业立市"到"文化立市"、从"污染城市"到"宜居城市"、从"科技中心"到&... 以"十二五"期间调整结构与经济社会转型为主线,将北京文化产业(事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析北京从"工业立市"到"文化立市"、从"污染城市"到"宜居城市"、从"科技中心"到"创意中心"、从"技术一元推动"到"科技文化双轨运行",从而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路径。研究认为:只有深入把握"十二五"期间北京社会经济系统转型特征与发展战略定位,探索科技、文化融合的实现意义,进行科技、文化融合的多维路径选择,在科技、文化的融合中引领北京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人与地关系的辩证方向,才能实现科技与文化多维路径整合和北京社会经济系统创新,进而推动首都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转型 创新维度 北京
下载PDF
文化的现实旅游景观虚构:基于《白蛇传》的个案讨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祖群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241-244,共4页
文章从文化的现实旅游景观虚构角度对《白蛇传》故事进行人性再诠释。从现实角度而言,"雷峰塔"故事的兴起,与西湖三塔的被毁有关。现今杭州的旅游城市定位与《白蛇传》有关,甚至出现《白蛇传》故事与现实旅游景观对接。这实... 文章从文化的现实旅游景观虚构角度对《白蛇传》故事进行人性再诠释。从现实角度而言,"雷峰塔"故事的兴起,与西湖三塔的被毁有关。现今杭州的旅游城市定位与《白蛇传》有关,甚至出现《白蛇传》故事与现实旅游景观对接。这实际上反映出《白蛇传》是早已脱离"死去"的"活"的文本,它使文化在现实中虚构再生。本文在文本与现实的强大反差之间探讨,并最终得出结论:《白蛇传》是对人欲的肯定与挣扎,《白蛇传》的文化定格使雷峰塔成为女性追求自由爱情的一个归结性悲剧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文本 现实 雷峰塔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地缘政治、经济升级版——基于“一带一路”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祖群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年第4期7-14,共8页
"一带一路"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与地缘环境下的经贸合作升级版。它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格局,审时度势提出的一种新型开放大战略,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回应。"一带一... "一带一路"是基于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与地缘环境下的经贸合作升级版。它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格局,审时度势提出的一种新型开放大战略,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具有互补共赢、地缘政治考量两个基本内涵。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对东南沿海、中西部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着眼点在于物流建设,采取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经济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补共赢 地缘政治 区域发展格局
下载PDF
基于新文化地理学的徽州地域文化经济初步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祖群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后现代语境下通过对徽州人地关系解读产生了一种"影视"重构,徽商兴起是以独特的徽州自然与人文地理作为基础。徽商生存机制主要表现在:经商是徽人在客观环境中的生存选择;以商养士,以士促商;产生大量的徽商买办与传统士绅;... 在后现代语境下通过对徽州人地关系解读产生了一种"影视"重构,徽商兴起是以独特的徽州自然与人文地理作为基础。徽商生存机制主要表现在:经商是徽人在客观环境中的生存选择;以商养士,以士促商;产生大量的徽商买办与传统士绅;广结善缘,"立体"交往;以居家型徽州女子作"牺牲";乃至在社会经历剧烈变革时期,徽商心理终结。以此认为,徽商的影视再现是徽州文化的现代重构。文章最后对徽学研究进行深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地理学 徽州文化 徽学
下载PDF
从旅游时代迈向休闲时代:《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祖群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3年第5期21-27,共7页
人类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需要一定产业支撑和平台支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颁布是中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战略举措和实质推动,是我国从旅游时代迈向休闲时代的标志。《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具有... 人类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需要一定产业支撑和平台支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颁布是中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战略举措和实质推动,是我国从旅游时代迈向休闲时代的标志。《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具有彰显“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转型等现实意义。解读《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主要任务:第一,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休闲时间。第二,鼓励国民旅游消费,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三,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第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休闲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时代 休闲时代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公共服务体系
下载PDF
1980年版《庐山恋》与《庐山恋2010》影视旅游景点移植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祖群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1980年版《庐山恋》和《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是如何嫁接旅游点(城市)的?如何从影视旅游景点移植的角度对比评价影视反映的价值观和旅游切入途径?以这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对比新旧《庐山恋》如何植入旅游点:1980年版《... 1980年版《庐山恋》和《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是如何嫁接旅游点(城市)的?如何从影视旅游景点移植的角度对比评价影视反映的价值观和旅游切入途径?以这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对比新旧《庐山恋》如何植入旅游点:1980年版《庐山恋》是自然植入旅游点,表现为三种形态;《庐山恋2010》简单串联植入旅游点,缺失古都文脉与自然韵味。因此,文章特别指出影视景点移植把握好"度"是关键,并提出几个后期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旅游 景点移植 1980年版《庐山恋》 《庐山恋2010》
下载PDF
遗产旅游的见证:试论白塔寺的历史文化变迁
16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11期19-23,共5页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是中国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13世纪时候蒙古皇子阔端王的封地。阔端王与迎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噶坚赞举行"凉州会盟",元朝逐渐统一青藏高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历史的行政版图。为此将白塔寺...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是中国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13世纪时候蒙古皇子阔端王的封地。阔端王与迎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噶坚赞举行"凉州会盟",元朝逐渐统一青藏高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历史的行政版图。为此将白塔寺文化变迁划分为10个阶段,分析认为:第一,白塔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见证历史事件和保存文物的历史唯一性。后续的遗产保护、遗产研究、遗产开发等,必须尊重科学、尊重文物的历史唯一性。第二,白塔寺成为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蒙古、畏兀儿等民族的历史见证。白塔寺是宗教传播的"见证者"。第三,白塔寺成为有效沟通参观者、朝觐者和历史人物的桥梁,确定了现实的"笔者们"和历史的"他们"之间一种可能性的对话机制。第四,白塔寺的原真性维修是体现汉藏蒙一家亲,促进当前民族和谐的重要实物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遗产旅游 文化变迁 白塔寺 尊重科学 民族和谐 古丝绸之路 中国西北
下载PDF
试论长安桃溪堡的旅游文化变迁与现代启示
17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1年第8期9-14,共6页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 唐诗《题都城南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人面桃花"的故事取自唐人孟《本事诗·情感第一》中的记录。诗中所涉及的长安桃溪堡,自宋迄今虽屡经变迁,"人面桃花"却依然是其不变的文化意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人面桃花悲剧爱情故事对当代有两点重要的启示:第一,不要说爱情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崔护根本没有给时间考验爱情的机会,而是让"桃花姑娘"在苦等、哭等中走向灭亡。反观当今中国社会的恋爱怪状,其实是爱情价值观的退步。今天的人们应该主动把握和珍惜有缘之爱。第二,目前陕西省对桃溪堡等历史文化名人遗迹景点的深度开发还远未达到。游客去长安桃溪堡怀旧旅游是为了证实美好爱情的存在,不是缘于内心的空虚。他们在具体物象中要寻找的是并不存在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人面桃花 现代启示 文化变迁 长安 文化意象 美学研究 中国当代
下载PDF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后申遗时代的遗产旅游发展
18
作者 张祖群 《西部学刊》 2015年第4期57-60,共4页
充分提取和认识“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多维度价值,并以此作为申遗成功与否和后期旅游发展的基础。基于“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旅游的限制因素,要积极克服各种障碍因素,从政府规制的角度,积极进行不... 充分提取和认识“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多维度价值,并以此作为申遗成功与否和后期旅游发展的基础。基于“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旅游的限制因素,要积极克服各种障碍因素,从政府规制的角度,积极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省区之间的区域协作与联合。从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对“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旅游要素进行分析,认为“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只是起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实现遗产旅游跨越发展:(1)打造旅游精品+绝品,保持高端国际遗产旅游;(2)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3)开辟新旅游线路,防止传统线路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申遗时代 政府规制 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下载PDF
贾平凹与商州系列的文化原型
19
作者 张祖群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鬼才贾平凹商州系列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研究认为:前期作品《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题;中期作品《废都》、《秦腔》折射痛苦的文化反省、悲壮的社会转型;后期作品《古炉》则超越了新的“文革”叙... 鬼才贾平凹商州系列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研究认为:前期作品《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题;中期作品《废都》、《秦腔》折射痛苦的文化反省、悲壮的社会转型;后期作品《古炉》则超越了新的“文革”叙事,体现内在乡土文学的价值系统,并且在写作手法上有极大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贾平凹 商州系列 文学审美
下载PDF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非优区的错位分析
20
作者 张祖群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6-16,共1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旅游区位非优区,其旅游错位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这对突破旅游区位非优区,实现超常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实证对象,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不同角度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旅游区位非优区,其旅游错位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这对突破旅游区位非优区,实现超常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实证对象,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不同角度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对旅游区位非优区的错位进行分析。它的两个层次错位表现为:第一层次错位是旅游空间狭小与旅游文化特质繁杂之间的空间错位;第二层次错位是旅游资源富集与旅游产品、产业单一之间的途径错位。最后讨论了三个问题。(1)两个层次错位的关系:第一层次错位是基础前提和外在表现,在空间错位的基础之上产生了第二层次错位。第二次错位又会反作用于第一层错位,加剧第一层错位对于宁夏旅游非优区的不利影响。(2)讨论了宁夏影视景区的舞台真实问题。(5)影视景区再造与寻求舞台真实之间的和谐共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非优区 旅游区位 旅游错位 舞台真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