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被引量:262
1
作者 王绍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0,共3页
一、对国家治理能力中“治理”一词的相关分析 “治理”这个词,不管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个之间几乎可以说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讲到治理... 一、对国家治理能力中“治理”一词的相关分析 “治理”这个词,不管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个之间几乎可以说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讲到治理的标的都不是人,而是物。“治理”在英文里其实也是个新东西,它是新自由主义潮流的副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被引入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能力 20世纪90年代初 新自由主义 相关分析 治理能力 副产品 英文
下载PDF
跨越国家赋予的权利? 对广州市业主抗争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庄文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113,共26页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组织抗争"增进了跨小区层面的业主团结和相互信任感,将原本没有直接利益关联的业主个人的微观社会资本转换成为组织的宏观社会资本。不过,为了避免被指责为与当地政府作对,抗争者在建构抗争话语和策略时不得不向国家靠拢,使得国家支配性的政治话语和国家赋权的一元性制度安排融入了动员结构进而规制了抗争行动。结果,业主们提出的进取性诉求,不过是倚仗高阶规则之权威要求低阶规则制定者兑现国家既已赋予的权利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主抗争 权利意识 社会资本 社会运动 中产阶级
下载PDF
城镇化的另一端
3
作者 王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3,共2页
城镇化我们可以分成两端:一端是特大城市,一端就是我们讲的上千万以上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实际上是城市群,跟周边已经混在一块,这样的在中国有十来个,在世界上非常少见的,当然最后一端就是现在差不多六十万的村庄,在中间还有很多端有大... 城镇化我们可以分成两端:一端是特大城市,一端就是我们讲的上千万以上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实际上是城市群,跟周边已经混在一块,这样的在中国有十来个,在世界上非常少见的,当然最后一端就是现在差不多六十万的村庄,在中间还有很多端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直到乡镇,这些我都列了一些简单的数据在这儿。从政府的政策意向来讲,我们稍微往前推一点点可以发现,十六大的时候实际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都会区 前推 城市群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
下载PDF
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中国公共政策格局的历史性转变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绍光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07年第1期29-45,共17页
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方向,施政重点放在经济政策上,旨在加速经济发展。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进入新世纪,面对越来越多且越来... 从1978年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方向,施政重点放在经济政策上,旨在加速经济发展。可以说,在这一时期,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进入新世纪,面对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中国政府开始将更大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政策上来,并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社会政策领域。可以说,中国公共政策的格局正在从偏重经济政策到重视社会政策的转变。本文试图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来解释中国公共政策在新世纪之初出现的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格局改变。本文认为,中国社会矛盾的凸现是出现这种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增强为这种转变提供了财政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改变则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 汲取能力 公共政策格局 议程设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