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小江断裂带北段动态触发现象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晶琼
李月芯
+4 位作者
运乃丹
周仕勇
杨宏峰
杨周胜
姚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07-3219,共13页
论文通过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26°N—27.5°N,102.3°E—103.7°E)密集地震台阵(38个地震台组成)2012—201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用基于频谱图的人工识别及小震目录的β统计两种触发判定标准研究远震是否对研究区域内小...
论文通过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26°N—27.5°N,102.3°E—103.7°E)密集地震台阵(38个地震台组成)2012—201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用基于频谱图的人工识别及小震目录的β统计两种触发判定标准研究远震是否对研究区域内小震活动存在动态触发.发现在研究时段内发生的36个7级以上远震中,7个存在着明显的触发现象.论文应用匹配定位法,实现了被触发小震的定位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内触发潜能的分布,以及基于地震活动性变化的触发强度分布,讨论了小江断裂带北段断层应力所处状态及其对于强震危险性分析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触发
动态应力
地震活动性
微震检测
触发潜能
触发强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nSAR技术多年冻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贾诗超
张廷军
+2 位作者
范成彦
刘琳
邵婉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4-711,共18页
多年冻土随气候变暖逐渐发生退化,严重影响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实时、准确地监测多年冻土变化迫在眉睫。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全天时、全...
多年冻土随气候变暖逐渐发生退化,严重影响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实时、准确地监测多年冻土变化迫在眉睫。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多年冻土区地表进行大范围监测,成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主要介绍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近20年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SAR系统,然后基于InSAR技术的发展,概述了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的应用,并对目前发展的冻融模型进行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最后展望未来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监测中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系统的应用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INSAR
地表形变
冻融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云南小江断裂带北段动态触发现象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晶琼
李月芯
运乃丹
周仕勇
杨宏峰
杨周胜
姚远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北京
大学
地球
与空间
科学
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系统科学课程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07-321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046&U2039204)资助.
文摘
论文通过分析云南小江断裂北段(26°N—27.5°N,102.3°E—103.7°E)密集地震台阵(38个地震台组成)2012—2015年的地震记录,分别用基于频谱图的人工识别及小震目录的β统计两种触发判定标准研究远震是否对研究区域内小震活动存在动态触发.发现在研究时段内发生的36个7级以上远震中,7个存在着明显的触发现象.论文应用匹配定位法,实现了被触发小震的定位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内触发潜能的分布,以及基于地震活动性变化的触发强度分布,讨论了小江断裂带北段断层应力所处状态及其对于强震危险性分析的启示.
关键词
动态触发
动态应力
地震活动性
微震检测
触发潜能
触发强度
Keywords
Dynamic triggering
Dynamic stress
Seismicity
Microearthquake detection
Triggering potential
Triggering intensity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nSAR技术多年冻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贾诗超
张廷军
范成彦
刘琳
邵婉婉
机构
兰州
大学
资源环境
学院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地球系统科学课程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4-711,共1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祁连山区冻土变化及水文生态效应”(编号:XDA20100103)和“第三极与泛第三极及其与南北极联动关系”(编号:XDA20100313)资助。
文摘
多年冻土随气候变暖逐渐发生退化,严重影响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实时、准确地监测多年冻土变化迫在眉睫。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技术,可以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多年冻土区地表进行大范围监测,成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主要介绍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近20年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SAR系统,然后基于InSAR技术的发展,概述了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的应用,并对目前发展的冻融模型进行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最后展望未来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监测中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科研人员提供系统的应用介绍。
关键词
多年冻土
INSAR
地表形变
冻融模型
Keywords
Permafrost
In SAR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Freeze-thaw model
分类号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小江断裂带北段动态触发现象研究
杨晶琼
李月芯
运乃丹
周仕勇
杨宏峰
杨周胜
姚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nSAR技术多年冻土研究进展
贾诗超
张廷军
范成彦
刘琳
邵婉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