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多糖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商澎 梅其炳 +1 位作者 曹之宪 赵德化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分析当归多糖AP Ⅰ ,AP Ⅱ ,AP Ⅲ ,AP Ⅳ各组分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其电荷特性 ;探讨多糖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效关系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 ;改良苯酚 硫酸法... 目的 :分析当归多糖AP Ⅰ ,AP Ⅱ ,AP Ⅲ ,AP Ⅳ各组分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其电荷特性 ;探讨多糖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效关系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阴离子交换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 ;改良苯酚 硫酸法测定糖分部 ;ServaBlue G染料结合法测定蛋白质分部。结果 :当归多糖AP Ⅰ ,AP Ⅱ ,AP Ⅲ ,AP Ⅳ分别由 4~ 5个具有不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电荷特性的多糖组分组成 ;4种多糖中还分别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或结合蛋白质。结论 :当归多糖AP Ⅰ ,AP Ⅱ ,AP Ⅲ ,AP Ⅳ为组成成分不同的多糖 ;该方法可为多糖组效关系研究提供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组效关系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子质量
下载PDF
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 被引量:50
2
作者 商澎 杨铁虹 +4 位作者 贾敏 梅其炳 赵文明 曹之宪 赵德化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 从新鲜中国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出多个多糖组分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鉴定 .方法 采用水煮—乙醇沉淀法从新鲜当归中提取当归总多糖 AP- 0 ;AP- 0用 80 g· kg-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目的 从新鲜中国当归 [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出多个多糖组分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鉴定 .方法 采用水煮—乙醇沉淀法从新鲜当归中提取当归总多糖 AP- 0 ;AP- 0用 80 g· kg-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沉淀得到当归多糖亚组分 AP- 1;CTAB处理后的上清用 10 g· kg- 1 H3BO3,2 mol· L- 1 Na OH处理得到当归多糖亚组分 AP- 2 ;所剩上清 ,用乙酸处理后 ,再用乙醇沉淀 ,得到当归多糖亚组分 AP- 3.总糖含量测定采用改良苯酚 -硫酸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 Serva Blue- G染料结合法 ;糖醛酸含量测定采用间羟基连苯法 .采用新华中速滤纸纸色谱和硅胶G薄层色谱分析多糖各组分的单糖组成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和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析多糖各组分的 Mr分布和电荷性质 .红外光谱法分析多糖各组分的糖苷键构成 .结果  AP- 0总糖 970 g· kg- 1 ,其中糖醛酸 2 10 g· kg- 1 ,蛋白质 30g·kg- 1 ;AP- 1总糖 970 g· kg- 1 ,其中糖醛酸 172 g· kg- 1 ,蛋白质 30 g· kg- 1 ;AP- 2总糖 830 g· kg- 1 ,其中糖醛酸 2 5 7g·kg- 1 ,蛋白质 170 g· kg- 1 ;AP- 3总糖 970 g· kg- 1 ,其中糖醛酸 86 g· kg- 1 ,蛋白质 30 g· kg- 1 .AP- 0 ,AP- 1,AP- 2和 AP- 3主要由葡萄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分离 提纯 当归多糖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多糖及其组分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莉 梅其炳 +2 位作者 李保莉 周四元 曹之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 比较唐古特大黄多糖 (TMP)及其组分 TMP-I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保护作用 :小鼠 190只 ,随机分 19组 ,预先以 TMP 10 0 ,2 0 0和 40 0 mg· kg- 1 ,TMP- I 5 0 ,10 0 mg· kg- 1 灌胃 (ig... 目的 比较唐古特大黄多糖 (TMP)及其组分 TMP-I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保护作用 :小鼠 190只 ,随机分 19组 ,预先以 TMP 10 0 ,2 0 0和 40 0 mg· kg- 1 ,TMP- I 5 0 ,10 0 mg· kg- 1 灌胃 (ig)给药 ,2次· d- 1 ,5 d;第 6日用 CCl4(15 6 mg· kg- 1 )、D- Gal- N (80 0mg· kg- 1 )和 TAA(5 5 0 mg· kg- 1 )腹腔注射 (ip)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 MDA含量 ,比色法测定血清的 AL T与 AST活性 .机制研究 :小鼠 90只 ,随机分 9组 ,以 TMP 2 0 0 mg·kg- 1 ,40 0 mg· kg- 1 ,TMP- I5 0 mg· kg- 1 ,10 0 mg· kg- 1ig,ip给药 ,2次· d- 1 ,5 d;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肝组织 MDA含量 ,DTNB直接法测定肝组织和血清中 GSH-PX的活性 .结果 唐古特大黄多糖能显著提高 TAA引起肝损伤动物存活率 ,降低各模型组动物肝组织 MDA含量 ,降低血清中 AL T,AST水平 ,两种给药途径 ig,ip均能使正常小鼠肝组织 GSH- PX活性增加 .结论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CCl4,D- Gal- N和 TAA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TMP- I可能是其有效组分 ,唐古特大黄多糖抗肝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多糖类 肝损伤 唐古特大黄多糖 组分 抗氧化损伤作用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同玉 欧阳嘉慧 +2 位作者 柯嘉敏 张永康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SD大鼠单侧肾脏IRI动物模型 ,用同位素法测定正常及IRI肾组织的NOS活性 ;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法分析eNOS和iNOS在IRI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过程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SD大鼠单侧肾脏IRI动物模型 ,用同位素法测定正常及IRI肾组织的NOS活性 ;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法分析eNOS和iNOS在IRI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单纯热缺血 1h对肾脏NOS活性无明显影响 ,再灌注30min后NOS活性即开始升高 ,2~ 6h到达高峰 ,持续到 6h ,此后迅速下降 ,2 4h降低到正常以下 ,2 1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Western印迹显示IRI早期eNOS蛋白表达升高 ,12h后开始逐步降低 ,3d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以后逐步恢复正常。iNOS的变化与eNOS明显不同 ,正常肾脏iNOS表达微弱 ,IRI可诱导iNOS表达 ,12h开始表达 ,并逐渐升高 ,3d后达到高峰 ,以后逐步恢复正常。RT PCR分析发现eNOS及iNOSmRNA的变化与其蛋白变化相一致。结论 单纯缺血并不引起NOS活性的明显变化 ,再灌注损伤使NOS的mRNA表达增加 ,酶的合成增多 ,活性增高。正常肾脏iNOS的表达微弱 ,IRI可诱导iNOSmR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国人与白种人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与分布的种族差异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民 姜文奇 +1 位作者 刘宇隆 陈慕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58-861,共4页
目的:调查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在中国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白种人进行比较。方法:用化学酶标法测定红细胞 TPMT活性。结果:我们测定了 200例健康中国人和 33例健康白种人红细胞中 TPM... 目的:调查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TPMT)的活性在中国人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与白种人进行比较。方法:用化学酶标法测定红细胞 TPMT活性。结果:我们测定了 200例健康中国人和 33例健康白种人红细胞中 TPMT的活性,发现该酶的平均活性在中国人群中和白种人群中分别为 (11.42± 2.01)nmol· h- 1· m- 1和 (11.86± 2.57) nmol· h- 1· ml- 1 packed RBC,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该酶的活性在中国人群中呈均态分布,而在白种人群中则呈二态分布。 TPMT活性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中国人与白种人 TPMT活性分布比较具有种族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表型 种族差异 药物浓度
下载PDF
乙醇对大鼠胃粘膜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红 曹之宪 林兆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55-356,共2页
众所周知,正常胃粘膜的完整性是由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的,一旦这一平衡遭受破坏就会导致粘膜损害。据报道,各种损伤因子如酒精(ETOH)、消炎痛(IM)
关键词 乙醇 胃粘膜 病理学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顾洪安 余琛 +3 位作者 王圣立 季申 文英强 朱大元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z1期302-304,共3页
目的 :建立丹参中丹酚酸 B的 HPLC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取丹参生药细粉 ,加水适量 ,置冰浴超声提取后进行HPL C分析。色谱柱为 Discovery RP-Amide C1 6(2 5 0 mm× 4.6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甲酸 (4 2∶ 5∶ 5 2∶ ... 目的 :建立丹参中丹酚酸 B的 HPLC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取丹参生药细粉 ,加水适量 ,置冰浴超声提取后进行HPL C分析。色谱柱为 Discovery RP-Amide C1 6(2 5 0 mm× 4.6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甲酸 (4 2∶ 5∶ 5 2∶ 1)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85 nm。结果 :丹酚酸 B在进样量为 0 .0 8~ 0 .3 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实验的 RSD为 1.61% ;加样提取回收率为 99.2 8%。 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生药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改用酶联免疫测定仪快速测定多糖组分 被引量:8
8
作者 商澎 高蓉 +1 位作者 梅其炳 曹之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S027-S029,共3页
关键词 多糖 苯酚-硫酸法 酶联免疫测定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同玉 欧阳嘉慧 +1 位作者 柯嘉敏 王国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2,F00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左肾动脉阻断1h后开放血供,分为CsA1.5、3.0、5.0mg·kg-1·d-1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观察肾脏功能和病...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左肾动脉阻断1h后开放血供,分为CsA1.5、3.0、5.0mg·kg-1·d-1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观察肾脏功能和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凋亡数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CsA(1.5mg·kg-1·d-1)组肾脏功能恢复最快(P<0.05),肾小管坏死明显减轻(P<0.05),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PCNA阳性数明显增加(P<0.01)。各组间肾脏SAPK活性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剂量CsA(<1.5mg·kg-1·d-1)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管细胞凋亡,增强PCNA阳性表达。CsA对肾脏SAPK活性无影响,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大鼠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保护机制 细胞凋亡 肾脏功能
下载PDF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氧自由基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佩瑾 俞霭瑶 汤威明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305-306,共2页
FMLP刺激单核细胞会激发超氧自由基的释放,其生成量以细胞色素C还原量表示;连苯三酚自氧化也与超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超氧自由基的释放以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表示。本实验观察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在这二个反应体系中对超氧自由... FMLP刺激单核细胞会激发超氧自由基的释放,其生成量以细胞色素C还原量表示;连苯三酚自氧化也与超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超氧自由基的释放以连苯三酚自氧化速率表示。本实验观察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在这二个反应体系中对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Ge-132剂量依赖地抑制上述二种反应。IC_(50)分别为1.65mM及0.47mM。作者认为Ge-132为一种超氧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自由基 单核细胞
下载PDF
大鼠对哌唑嗪的快速耐受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莉 梅其炳 +1 位作者 赵德化 曹之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对哌唑嗪的快速耐受性,并探讨其机制。
关键词 哌唑嗪 快速耐受性 a肾上腺受体 脱敏
下载PDF
腺苷对特发性高血压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12
作者 唐细兰 曹之宪 黄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4年第11期1-3,共3页
特发性高血压鼠(SH鼠)的嘌呤神经传递功能不全已经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由完全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脏重新灌注诱发的SH鼠和正常血压对照的WKY鼠和SD鼠的心律失常中,腺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和重新灌注诱发心室纤颤... 特发性高血压鼠(SH鼠)的嘌呤神经传递功能不全已经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由完全心肌缺血和离体心脏重新灌注诱发的SH鼠和正常血压对照的WKY鼠和SD鼠的心律失常中,腺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和重新灌注诱发心室纤颤在SD胁鼠最为严重,而对WKY和SH鼠效果则相似。同时也发现每个心脏75ug量的腺苷对两种正常血压的鼠足以产生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而对SH鼠则需150ug才可产生类似效果。表明遗传学上高血压的SH鼠对腺苷的反应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心室纤颤 高血压 特发性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环氧化酶异构酶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表达和活性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津生 古永亮 +1 位作者 王吉耀 曹之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异构酶COX 1和COX 2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和活性变化。方法 采用乙酸胃腔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 ,采集溃疡诱导后 1h~ 15d的溃疡基底、边缘和正常胃组织标本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异构酶COX 1和COX 2在大鼠胃溃疡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和活性变化。方法 采用乙酸胃腔内注射方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 ,采集溃疡诱导后 1h~ 15d的溃疡基底、边缘和正常胃组织标本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组织中COX 1和COX 2的mRNA表达及蛋白质水平 ,采用测定组织匀浆液代谢花生四烯酸产生前列腺素E的能力的方法检测标本的总COX活性。结果 溃疡诱导后溃疡基底的COX 2的mRNA和蛋白质在炎症期 (6h~ 3d)高度诱导表达并且其蛋白质在溃疡愈合期 (3~ 15d)维持较高水平。COX 1的表达变化在溃疡诱导前后相对恒定。溃疡基底组织及溃疡边缘组织匀浆液随溃疡的愈合表现出更高的总COX活性 ,而溃疡周围正常组织的COX活性变化不显著。结论 在溃疡愈合期仍保持高水平表达和活性的COX(特别是COX 2 )可能在损伤愈合和组织重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 胃溃疡 异构酶 动物模型 表达 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